本文载于《科学·经济·社会》2024年第42卷第3期第31-41页
作者简介
臧艳雨,广东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从事科学技术与社会、科技治理研究。
E-mail:rainmailbar@163.com
丁 妍,广东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从事人工智能治理研究。
E-mail:dyan0915@163.com
国内外数字劳动研究回溯与趋势展望:基于文献计量的可视化分析
摘 要:数字劳动作为人类劳动方式的最新形态,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运用文献计量法对数字劳动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劳动研究态势总体呈上升趋势,英国、美国和中国是发文量较多的国家;国内外研究热点存在一定的相似性,都包含对数字经济、数字平台和数字玩工主题的探究,但国内侧重于从经济学、传媒学和政治学的学科视阈下研判问题,国外则立足于传播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的学科本位进行洞察分析;算法控制、平台资本、零工经济等议题是学界研究的前沿方向。未来学术界应立足国情加强对数字劳动的理论与经验研究以回应时代关切的理论意涵和现实问题。
关键词:数字劳动;劳动价值论;可视化分析
随着人类进入第四次技术革命,以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智能技术异军突起,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社会以往的生产生活方式。数字技术的不断创新及其在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劳动方式,也重构了劳动本身,催生了具有新型劳动形式和劳动内容的数字劳动的出现。据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初,德国是世界上使用数字劳动力密度最高的国家,每10000名制造业员工中有710个数字劳动者;美国联邦政府47个部门里拥有数字劳动者超过5000个【1】;中国政府为响应“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号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中新增158个新职位并首次标注了97个新型数字职业【2】。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数字劳动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
国外学术界对于数字劳动的关注较早,可以追溯到加拿大传播政治经济学家达拉斯·斯迈兹(Dallas Smythe)在1977年发表的《传播: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盲点》一文,他指出受众群体的注意力才是商业传播媒介真正出售的商品,受众商品论的问世正式开启了数字劳动研究的大门。半个世纪以来,不少国外学者都将受众商品论作为理论框架,尝试对数字劳动的本质内涵、具体形式进行澄清与界定。意大利学者蒂齐亚纳·泰拉诺瓦(Tiziana Terranova)在《免费劳动:为数字经济生产文化》(2000)中,首提“免费劳动”以界定数字劳动。英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克里斯蒂安·福克斯(Christian Fuchs)则在著作《数字劳动与卡尔·马克思》(2014)中开创性地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引入数字劳动的讨论,试图打破对数字劳动传统的认知困境,他指出“数字工作和数字劳动是广义的范畴,涉及数字媒体技术生产和内容生产中的所有活动”【3】。尽管这种认识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但从理论意义上福克斯重新激活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国内关于数字劳动的研究起步较晚,21世纪初期才有黄炎宁、吴鼎铭等少量学者开始谈论“数字劳动”这一新事物。伴随劳动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的劳动关系已无法满足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相关议题逐渐受到政府部门及学术界的关注。现有研究大都运用定性研究的方式对该领域进行探索,从研究方法上来说还较为单一,成果集中于数字价值的创造、数字劳动的异化以及数字资本的批判,较少有学者基于文献计量法将国内外相关文献加以比较分析,以厘清目前数字劳动的研究脉络及趋势。
基于此,本文尝试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近五年来在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发表的以“数字劳动”为主题的权威文献从发文时间、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学科分布及关键词等多个维度进行可视化分析,帮助相关研究者及时把握数字劳动的研究动态,推动数字劳动研究,也为新时代数字劳动问题的解决提供决策建议。
图源网络
一►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以中国知网(CNKI)为检索平台,在高级检索模块中设置关键词为“数字劳动”,时间跨度设置为2018-2022年,文献数据下载截止日期为2023年6月25日,检索得到201条样本数据(包含SCI、北大核心,CSSCI核心数据库)。国外数据来源于Web of Science核心集合中的SCI-EXPANDED和SSCI数据库,将检索式设置为“((((TS=(digital labor))AND TS=(platform labor))AND PY=(2018-2022))AND LA=(English))AND DT=(Article)”,检索得到456条有效数据。
(二)研究方法
文献计量法是一种基于数学和统计学的定量研究方法,侧重于分析文献的各种数量特征,从定量的角度分析文献规律,间接反映文献内容之间的关联性,对某领域的研究热点、前沿问题及趋势变化进行厘清与预测。
Cite Space软件是由美国德雷塞尔大学(Drexel University)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华人学者陈超美博士开发的一款主要用于计量和分析科学文献数据的信息可视化软件,可以用来绘制科学和技术领域发展的知识图谱,直观地展现科学知识领域的信息全景,识别某一科学领域中的关键文献、热点研究和前沿方向。
二►
文献统计分析
(一)时间趋势分析
年发文量变化图能够反映某一领域研究热度的变化及宏观发展趋势。如图1所示,整体上国内外数字劳动研究成果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对比国内外数字劳动研究的发文量发现,近几年国内在数字劳动领域的研究成果产出比明显落后于国外,但与国外的发文量差距正逐步缩小。国内外发文量在2019年末有较大增长,盖因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爆发,世界实体经济遭受影响,推动数字经济攀升,数字化转型逐渐渗入各行各业。作为数字经济的产物,数字劳动自然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持续关注和广泛讨论。
(二)高产作者和核心机构分析
外文文献署名作者共计147位,合作连线76条,Density=0.0071,中文文献署名作者共115位,合作连线34条,Density=0.0052。对比发现,国外147位核心作者中有76条合作连线,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外已经形成了相对连贯、稳定的科研氛围,出现了以马克·约翰逊(Mark Johnson)、杰米·伍德科克(Jamie Woodcock)和理查德·海克斯(Richard Heeks)等为代表的大规模学术共同体。而国内115位学者,却只有34条合作连线,说明作者间的合作程度低于国外,学者们的合作意识不强,合作方式主要依靠两两合作,合作关系以线性关系为主,仅有以丁妮、何威等人以及周孟杰、吴玮等人为代表组成的小规模合作群体,缺乏规模较大的研究团体。
由表1可知,一是国外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英国牛津大学互联网研究院的马克·葛瑞汉(Mark Graham)教授,主要研究平台经济和零工经济领域中数字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和劳动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问题,其他的核心作者研究主题涉及数字劳动过程中算法监控模式、直播社交平台中新型情感数字劳动形式、众包平台中数字劳工相关的潜在性别偏见与政策不公平问题等。二是中国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孙萍博士,主要研究数字劳动者的身份认同和传播实践相关的问题,其他的高产作者的研究主题涉及数字劳动过程中剩余价值的生产、实现与分配问题、数据商品的价格形成机制问题以及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时代化研究等。
由表2可知,国内外数字劳动领域的研究机构类型主要是各国高校和研究所。外文文献核心机构所属的国家中,英国、荷兰、美国占比大,其中英国的伦敦大学和牛津大学处于数字劳动研究领域的绝对优势地位,与外文文献核心作者相呼应。中国文献核心机构中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位居前列,学术成果一定程度上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等的支持。
(三)学科分布和高被引文献分析
依据Web of science和CNKI中的学科分类标准,得到国内外文献学科分类表。由表3可知,国内外关于“数字劳动”的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主题,涉及社会学、经济学、传播学、统计学等,其中国外文献多以传播学和社会学的视角去研究数字劳动问题,发文量180篇,占核心文献总数的40%。中文文献中大多在经济学和传播学的视阈下展开研究,发文量126篇,占核心文献总数的63%。
高被引文献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某一研究领域的学科发展趋势和学术热点,对学科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由表4可知,在发文时全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低迷不振的经济环境影响,学术界在这一年加大了数字劳动的研究,高质量文献产出率大。在研究主题上,国内外高被引文献大多集中于数字平台对数字劳动者的算法控制、“玩”劳动和情感劳动对传统劳动的范式转化、劳动过程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研究,其中国内外排名第一的高被引文献均是研究数字劳动过程中的算法控制问题。
三►
研究热点聚类分析
(一)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
关键词是文章内容的集中展示,对高频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数字劳动的研究,进一步得出相关研究的热点主题,借助Cite space和Excel软件绘制出国内外Top10的关键词表(表5)。由表5可知,国内外研究均呈现出多元视角下研究对象不断拓展、研究主题不断细化深入的特征。国内研究中,中心性强度排名前三的关键词依次是“数字劳动”“数字经济”“数字资本”。多数学者借助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刀锋剖析现代热点议题,如马云志等批判性地揭露在貌似合理的平台经济背后暗藏由平台资本主义所引发的数字殖民、数字剥削等一系列资本主义行为【4】。聂阳等指出数字经济时代人的主体性被资本主体所控制,资本作为主体凌驾于劳动者之上,数字劳动的异化必将制约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5】。时代更替并未改变工人阶级的命运,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预见的“机器生产使工人在就业上并从而在生活状况上遭遇的没有保障和不稳定性,成为正常的现象。”【6】除了分析数字劳动、数字经济、数字资本三者深度融合所引发的负面效应外,部分学者则秉持肯定态度分析相关问题,如徐政等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数字技术与数字劳动可以赋能数字乡村平台化的构建,助力乡村经济发展,以乡村的全面振兴扎实推进共同富裕【7】。国外研究中,“平台化”(platformization)、“性别”(gender)、“社交媒体”(social media)这三个关键词的中心性强度位居前三,说明近五年来国际学术界关注社交平台中美妆博主、网络主播等在线自由职业者的社会保障问题或平台经济下数字劳动者的出现对劳动力市场以及劳动关系的影响研究。
(二)关键词聚类分析
关键词聚类图谱可以清晰地展现某领域研究热点间的关系。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图2)后可知国外关键词聚类的S值=0.7376(>0.7)、Q值=0.5765(>0.3),国内关键词聚类的S值=0.7433(>0.7)、Q值=0.6319(>0.3),这表明国内外聚类结果信服度高、聚类结构显著。对比之下,国外关键词聚类较为分散,以数字工作为核心,向四周扩散,主要包括社交媒体、情绪劳动、劳动的灵活性、众包等主题,其中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算法逻辑等关键词重复出现,说明国外学者受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影响善于透过社会现象去把握数字劳动的本质特征,如美国学者威廉姆斯·阿普里尔(Williams Apryl)等将作为一种新型劳动形式的情绪劳动与种族歧视联系起来凸显数字劳动背后潜在的特征【8】;挪威学者埃利安·布赫(Eliane Bucher)等通过剖析数字平台下算法技术辅助数字劳动管理过程来反映数字化工作的灵活性等【9】。国内关键词聚类较为集中,以短视频为中心,呈发散式展开,主要包括平台经济、数字资本、马克思主义等主题,其中价值规律、劳动控制、数字资本主义等关键词多次出现,这表明国内学界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将马克思主义对劳动议题的研究成果作为理论基石去认识与把握数字劳动的基本内涵。学者黄再胜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分析了数字劳动过程中剩余价值的生产、实现与分配问题,批判性地指出数字劳动者依旧无法摆脱资本主义的压榨,数字劳动过程仍然充满了强制性【10】。孙萍通过田野调查法对平台经济下外卖员的数字劳动进行实地考察,发现内嵌于数字生产模式下的算法技术具有双重物质性,深刻影响着中国劳动政治的塑造与社会发展转型【11】。
(三)关键词时间线分析
关键词时区分析图能够清晰地呈现出学术热点在时间上的变迁,帮助学者们掌握热点研究脉络并在多维视角上做出创新研究。
图2 国内外数字劳动相关领域关键词聚类图谱
国内研究表明,“传播政治经济学”为最大的节点,其次为“数字劳工”“数字经济”“数字资本”等关键词(图3)。2018年国内学界对数字劳动的研究开始从理论层面参考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或福克斯劳动观,对“数字劳动”“数字劳工”“平台化”等概念进行澄清与界定。2019-2020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数字经济”“数据商品”“人工智能”等主题,试图挖掘数字劳动背后的现实问题。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基本特征是存在雇佣关系并以工资的形式掩盖剩余价值的生产。其中“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决定的目的”【12】。数字时代资本主义与科学技术融合以更隐蔽的方式榨取绝对剩余价值来实现利益最大化。但研究者们并没有被数字经济繁荣的表象所迷惑,反而敏锐地察觉到平台资本主义化的危险信号。部分学者开始从政治伦理维度对劳动议题进行批判与反思,指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不仅不能彻底解放人类反而会加深对人类的奴役【13】。2021-2022年的研究集中在“异化劳动”“生产关系”“数字文明”等主题,尤其是2021年首次出现了“休闲劳动”,2022年首次出现了“共同富裕”,这表明了学者们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数字经济的强大依托,数字经济与数字劳动协同助力共同富裕的实现,人们才能在劳动中实现自我解放。总之,国内学界的研究历程呈现出清晰的发展脉络,研究问题的视角不断开阔,研究层次更加多样化。
就国外研究来说,“工作”(work)为最大的节点,其次为“Facebook”(脸书)、“gig economy”(零工经济)、“digital labor”(数字劳动)、“platformization”(平台化)等关键词(图4)。2018-2020年国外学术界的研究集中讨论了两大问题,一是针对社交平台中在线自由职业者工作条件的灵活性和收入的不稳定性问题进行阐述,呼吁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文件和法律法规来对数字弱势群体给予关注和保护;二是讨论众包平台背后资本运作的理论逻辑以及由此引发的不公平现象。2021-2022年的研究中首次出现了“digital divide”(数字鸿沟)这一关键词,这表明西方部分学者已经观察到了在信息时代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上层阶级和低收入的工人阶级之间逐渐形成了一道若隐若现的分界线,不论是知识鸿沟还是数字鸿沟现象的出现都必将扩大贫富差距、导致社会分化【14】。
图3国内关键词时间线知识图谱
图4 国外关键词时间线知识图谱
(四)关键词突现分析
关键词突现图清晰地展示了主题词的初现年份和突现强度,帮助研究者对某一领域的研究主题和研究热点进行合理预测。运用Cite space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突现强度Top8的关键词图谱(图5和图6)。
从研究历程和研究时间来看,国内学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研究时间最早最长,并在此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逐渐过渡到对劳动的“物质性”和“数据商品”的研究。2020年起,学界络绎不绝地出现新的研究主题,如“区块链”技术赋能数字劳动过程时“剩余价值”如何进行生产、分配与优化的问题研究,又如作为第一生产要素的数据被平台资本掠夺性占有现象的批判与规制研究等。从突现强度来看,“物质性”这一关键词的突现强度值最大,其次是“剩余价值”“资本”等关键词,这说明目前大多数研究者都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观点,认为数字劳动仍然属于物质劳动,并在此基础上讨论数字资本是否还存在对数字劳动者的剩余价值进行剥削的问题。
而国外学界的研究主题由“politics”(政治学)、“algorithm”(算法)、“sharing economy”(共享经济),逐渐过渡到“platformization”(平台化)、“flexibility”(灵活性)等关键词。从突现强度来看,“affect”(影响)的突现强度值最大,其次是“platformization”(平台化)、“flexibility”(灵活性)等关键词,侧面反映了西方学者关注众包平台灵活用工的影响分析和算法透明性对劳动公平性的影响机制研究。
图5 国内关键词突现情况
图6 国外关键词突现情况
四►
研究结论及展望
(一)研究结论
第一,从发文趋势看,数字劳动研究领域国内外权威文献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国外总发文量略高于国内,研究成果更为丰富,但2021年后国内研究力度不断加大,文献成果产出率高,研究进度有望赶超西方。
第二,从高产作者和核心机构看,国内外已形成相对规模的学术共同体。如国内的孙萍博士、黄再胜教授等人和国外的马克·格雷厄姆(Mark Graham)和埃利安·布赫(Bucher Eliane)等人发文量较多。英国的牛津大学、伦敦大学以及中国的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是数字劳动研究的重要力量。此外,国外高产作者、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密度高于国内,合作意识更强。
第三,从学科分布和高被引文献看,“数字劳动”已成为一门跨学科综合的研究领域。数字劳动研究领域涉及传播学、社会学、经济学、信息科学等多门学科,但国外的传播学界和社会学界以及国内的经济学界和传媒界更加关注数字劳动的问题。
第四,从关键词共现网络和聚类来看,“算法控制”“数字平台”“数字经济”是国内外共同关注的研究热点。其中,“数字经济”“数字资本”“数字平台”“数字劳工”构成了国内数字劳动领域的主要研究热点,而“零工经济”“平台化”“算法”“平台劳动”构成国外数字劳动领域的核心热点。
第五,从关键词时区图和突现图来看,国内数字劳动的研究前沿趋势分别是传播、剩余价值、资本等关键词,国外数字劳动的研究前沿趋势分别是平台化和灵活性等关键词。
(二)研究展望
首先,在基础理论方面,需明晰基础概念和理论逻辑。当前,数字劳动的定义在学术界存在一定的模糊性【15】,尽管一些学者曾对其进行了广义或狭义的界定,但至今仍缺乏一个标准化的明确定义。关键词的正确定义是学术研究的基础,因此未来研究的首要任务是明晰数字劳动的概念,厘清数字劳动与其他劳动的区别后再进行深入的理论探究,用更为开阔的视角去定义数字劳动的具体形式,以马克思主义的资本逻辑为线索,探究数字劳动与数字经济之间的本质联系,确证数字劳动存在的理论合理性和现实局限性。
其次,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方面,需树立多学科视角,坚持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相结合。单一的学科难以实现对数字劳动研究问题的系统分析。数字劳动的研究涉及传播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数学等多学科的基础知识,同一个数字劳动问题可以在不同的学科视角下进行分析并找出综合的治理之道。此外学者们和研究机构之间要加强跨校区、跨区域间的合作,利用不同学校、不同地区的学术资源优势深入基层,和一线的数字劳动者进行访谈和交流,打破理论和实践之间的隔绝状态,开展嵌入式实证性研究。
最后,在研究问题方面,国内外学界需以本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为背景进行科研探索。就中国来说,学界在未来可拓展以下问题的研究,如“如何重新激活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并赋予其时代新内涵”,“如何引导平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助力共同富裕的实现”,“如何处理数字时代下算法控制、自我剥削与主体性困境的问题”等,以及“如何从制度和法律层面规制数字劳动生产过程中价值分配不均和劳资关系不平等的现象”等。
注释
编辑 | 钱 颖
审核 | 刘 今、李玮农
科学·经济·社会
Science Economy Society
《科学·经济·社会》于2023年重点推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含“两个结合”“两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态文明等专题)、跨学科研究与理论创新、心智与智能、计算社会科学、科技与哲学/伦理、科技与社会、科技与经济、科技与文化等栏目,及智慧养老、农业伦理等专题,本刊唯一投稿网址为:
http://kjsh.cbpt.cnki.net/
欢迎海内外同仁赐稿!
《科学·经济·社会》始终坚持严格的学术规范与标准,实行匿名审稿制度,并对采用文章支付相应稿酬,绝不以任何名义收取诸如版面费或审稿费等费用,敬请广大作者与读者们注意。
《科学·经济·社会》创办于1983年,系融科学技术与哲学社会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于2022年起由季刊变更为双月刊。曾是“甘肃省优秀期刊奖‘品牌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现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和 “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本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宗旨,突出问题意识,聚焦学科交叉,刊登学术论文、海外译稿、书评札记、学界动态等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