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上至百岁寿星,下至半岁婴儿,几乎所有人都会“认识”周围的世界,但是,“认识”本身是什么,怎样正确认识,认识对于个人的意义是什么,却在中华上下五千年里很少有人讲得清楚。
解决这些认识论的难题,孔夫子做不到,朱熹、二程做不到,王阳明没完成,成为阻碍中国人思维发展道路上的顽石。
直到毛泽东《实践论》的诞生,提出深化认识的方法论“16字诀”和“再认识”的途径,中国人才在“认识”上与科学结缘。
如今,“深化认识”已经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口头禅,成为理所当然、无须解释的名词。然而,深入思索已属不易,付诸行动更加困难,真理一旦成为口号就可能永远停留在口头层面了。
《实践论》说“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这是真正深化认识的关窍所在。要实现这句话,需要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察”。尽量多的占有材料,相信自己的感觉,相信自己在实践中积累的直接经验。
第二步是“异”。坚持唯物论里的辩证法,在看似千篇一律的材料中找出不同、找到联系、判别真伪。这一步,是对第一步的扬弃。
第三步是“合”。经过由此达到彼,由表触及里的抽象思维,归结到事物性质上来,完成认识的初步过程。
以上步骤仅仅是基本功,深化认识离不开具体的实践。让我们从毛主席的经历来说说这“16字诀”。
去粗取精。
青年毛泽东立志要“翻天揭地、改造社会”。为此,他发奋读书,手不释卷,他说过:“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
他什么都读,从广博中吸取精华。对传统典籍、民俗文化、湖湘文化、改良文化乃至西方赫胥黎的进化论等等,他都兼收并蓄,对中国先秦的儒、法、道、墨,以及程朱理学用力尤深。他通读过“二十四史”,对其中有些部分看过5遍以上。他一生阅读、圈点《资治通鉴》达17遍,并多次向人推荐。
毛泽东主张读而不死,不做书的奴隶,而做书的主人,真正驾驭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各取精华,最终达到了马克思主义精华与中国实际、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相结合的高度。
去伪存真。
毛泽东是农家子弟,从小参加农业劳动,按照农业社会的惯例,在13岁时就必须像大人一样干农活。多年的农村生活使他了解了农民的疾苦,熟悉了农村社会,培养了对农民深厚的感情。
他知道了什么是真,什么是假。这是他在往后的革命生涯中坚定站在劳苦大众一边,为广大农民谋利益的基础。他说:所谓人民大众,最主要的部分是农民。所谓人民战争就是农民战争,忘记了农民就没有中国民主革命,也就没有一切革命。
他还教导广大干部:“马克思主义的书读得很多,但是要注意不要把‘农民’这两个字忘记了,这两个字忘记了,就是读一百万册马克思主义的书,也是没有用处的。”
他的思想,说到底也是一套农民思想,这是中国社会最大和最根本的“真”
由此及彼。
毛泽东善于总结经验,总是用过去的经验教训面对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
1964年8月,毛泽东在会见尼泊尔教育代表团时,有人问:“您所以这样伟大的秘密是什么?您力量的源泉是什么?请告诉我们,以便让我们多少学得一点。”毛泽东回答,我没有什么伟大,就是从老百姓那里学了一点知识而已。虽然我们学了一点马克思主义,但是单有马克思主义还不行。要从中国的特点和事实来研究中国问题。
1965年7月,在会见原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夫妇时,毛泽东主动向李的秘书程思远发问:“你知道我靠什么吃饭吗?”程思源一脸茫然。毛泽东哈哈大笑道:“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以前我们人民解放军打每个战役后总要总结一次经验,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然后轻装上阵,乘胜前进,从胜利走向胜利,终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由表及里。
毛泽东认识问题,总是深一层、再深一层,直达问题的实质和核心。
1935年5月,红军渡过金沙江后,蒋介石调动10余万兵力,企图将红军围歼于金沙江以北、大渡河以南、雅砻江以东地区。大渡河水流湍急,又没有渡河工具,这里还是太平天国翼王石达的葬身之地,红军危在旦夕。
为了渡河,红军先头部队占领安顺场实施渡河计划。但因船只太少,很难在较短时间内将数万红军渡过河去。危急关头,毛泽东根据前期的调查研究,深入思考后,果断命令红军兵分两路,主力循江而上夺取泸定桥。最终顺利渡过大渡河,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的图谋。
这区区16个字,为什么能在过去、现在得到验证,并且指导未来,皆因它们从血与火中得来。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