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毛泽东在长期革命、建设斗争实践中,系统总结和概括出来的具有独创性的科学理论,是他形成正确认识和有效实践的基础。
然而,这套思想方法,说的人多,用的人也多,许多人下了大力气却作用微乎其微,原因何在?
先看历史背景。毛泽东开创了中国式的经济社会调查,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工农结合这条打开中国革命之门的“钥匙”,主要原因是当时那样做的人极少,即使有,也不深入。在没有人那么做时,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自然收获丰盛,等一旦成为普遍性方法,效用就自然递减了。这是规律。
再回到调查研究本身,早在1931年,毛泽东就作出“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这一著名论断,其实它还有下半句“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而且,下半句更重要。
从毛泽东的思想发展历程来看。正确的调查研究,需要做到“动”“斗”二字。
(一)
调查研究是毛泽东实践思想的关键环节。融调查研究于实践,是他青少年时代就开始做的事情,他在调查研究这件事上坚持了两件事:持续性和成长性。
青年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的文章,着重阐述他对于“动”的认识。他说“天地盖唯有动而已”,“动必有道”。他将“动”从人的动物本性延伸到宇宙天地,强调动是有道的,是有规律的,“动”是万物的本体。
毛泽东强调“动”并引申为“劳动”与“体育锻炼”,最终经过长期的体力活动,将不服输的个性转变成为坚强的意志。这是从小就形成的习惯,是刻在骨子里的东西。
他出身贫寒农家,儿时就要帮家里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小学休学后,更是成为“全职农民”,要学会耕种锄刨的全套农业活计。他却没有怨言,总是踏实干活、抢重活干。在劳动过程中,显示出他的倔强:和比他大的小孩一起推土车子,他丝毫不落下风。由于人小身体弱,下坡的时候车被推翻了,他爬起来就又装满一车继续推,别人劝都劝不住。
他主张“动”是天地的本性,也是人的本心,人的冲动,尤其是豪杰之士的冲动能够冲破所有外在的束缚与阻碍,应该被提升到与天理天道等同的高度。他在《伦理学原理》一书上批注:“豪杰之士发展其所得于天之本性……本性以外之一切外铄之事,如制裁束缚之类,彼者以其本性中至大之动力以排除。……大凡英雄豪杰之行其自己也,发其动力,奋发踔厉,摧陷廓清,一往无前……决无有能阻回之者,亦决不可有阻回者。”这样一来,主体即与“动”“斗”合二为一。
有黑暗,就要打破;有腐朽,就要推翻,“斗”由“动”而来。只有“动”才能改变现状、变化原貌,但成就“动”的却是“斗”。他读历史时,发现安逸宁静之境不能长处,非人生之所堪;变化倏忽乃人生所喜。这说明他完全肯定了变化、冲突、矛盾这些让一般人拒绝的东西,不怕承认矛盾,不畏惧变化。他明白:人类势力增加了,外界的抵抗力也会增加。
他甚至对“无抵抗则无动力,无障碍则无幸福”这句话情有独钟,认为抵抗多大黑暗,才能成就多大光明;抵抗多大困境,才能成就多大事业。他赞赏哥伦布抵抗海上的重重风险,发现新大陆;也赞赏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硬是办成了别人办不成的治水事业。他以“抵抗”诠释运动、对立、矛盾、斗争,把“斗”这种宇宙之内普遍存在的规律,转变为我这个主体的自觉性,从而用主体的能动性去实现对现状的改造。这样,宇宙这个“大我”之下有顶天立地、独立人格的“小我”,吾心即宇宙。
奋斗,自勉,“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以持续的、无休止的“动”为出发点,战胜重重“抵抗”,实现我之为“我”,构成了他独特的修身方式。比如,他为了有个好体魄,进行多种方式的体育锻炼,经常在雨雪天,甚至是雷雨交加的深夜爬岳麓山,在恶劣的环境里锻炼体魄,磨炼坚强的意志。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他写到:“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并身体力行,收到身心合一的奇效。
经过反复磨炼,“动”与“斗”成为他自身存在与表达的方式,是他认识外界世界的底层逻辑,也为他即将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和社会实践活动染上了精神底色。
(二)
调查研究本身需要“动”起来,又是反映宇宙万物之客观“动”的主观能动,因此,它更多的强调一种认识论,毛泽东说:“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么?那么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于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
毛泽东的实践范畴,让调查研究担当联系主体与客体的桥梁,成为了社会实践的一部分。从青年毛泽东的“动”思想,到“山沟沟里的马列主义”的狭隘经验论的打破,再到毛泽东理论成熟后的实践思想,调查研究是实现升华一环。
毛泽东把调查研究提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看成是达到正确认识的基础,"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把调查研究看成克服主观主义和唯心主义的锐利武器。
在这个过程中,“斗”即是“破”,找准下手处,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实际行动的向导。
(三)
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什么?答案其实很简单:得到真相。通过接近事实、了解真相、分析原因、得出答案,寻找真实的国情社情、民心民意。
这里头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动”的精神。
谈到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毛泽东提出“察言观色”,“动起来”,迈开脚去看老百姓吃得怎么样,穿得怎么样,脸色怎么样,情绪怎么样,通过对这些细节的观察,了解他们的日常状况。
毛泽东利用吃顿饭的机会就可以完成一次重要的调查。《木口村调查》就是毛泽东在1930年11月21日,途经江西省吉水县一个叫木口的小村子时所做的专题调查,目的是了解“村政府委员的成分及本村所杀反动分子的成分”。
更重要的是“斗”,与自身的懒惰思想,官僚主义,主观主义、教条主义作斗争。
毛泽东强调,共产党员和干部要学习的不是“本本”,而是社会科学的方法。他提出,调查研究通常可以采用归纳法、演绎法。归纳法是指理论是从现实材料的分析得来,演绎法是指通过调查研究检验理论。二者相辅相成:运用归纳法时,必须制定调查规则,否则得到的只能是现象和随感;运用演绎法时,一定要围绕问题进行,否则容易把调查会开散。
做调查研究,要处处带着斗争意识,找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毛泽东要求,做调查研究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即带着问题去调研,并在调研过程中不断打磨问题,让问题愈发清晰,最终找到解决问题之道。
调查研究的“斗”,要求克服得过且过的思想,深入研究,不达目的不罢休。毛泽东指出,研究很重要,只有通过研究,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如何进行研究呢?
他举例说,在一个地方看到有冷却塔,再观察一下周围,看到配套的建筑设施,经过分析综合,就可以知道这是一个发电厂。他还说,一个国家要出兵事先总有很多迹象,如动员、军事运输增加以及舆论变化等等。通过对这些迹象的研究,就可以得出是否要打仗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