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美学周刊×国家美酒 | 驻马店人,一身拧劲儿

美食   2025-01-14 21:33   四川  




什么是真实?


屏幕前的人带着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自以为洞悉所有真相,看楚门像是一个取乐的笨蛋小丑。


虚假的父母伴侣、社区路人,被提前定制好的人生……活在「预制世界」里的楚门,却滋养出了勇敢、真诚的自我。


或许,身体和心感受到的,具体的细节和情感,才是生活的「真相」。


不只人,许多城市也总被「误解」裹挟,真假虚实的标签不知凡几,被误解蒙蔽的真实生活与个中滋味,也只有局中人方能感同深受。


作为一个被误解太久的城市,驻马店的真相,想必也只有驻马店人才能清楚知道。


在《白酒美学周刊 | 中嘞!》中,我们捕捉到了河南人“中嘞”的生活智慧,这一次,我们走进驻马店,去发掘一些鲜有人知的“真实”,也看看驻马店人的一身拧劲儿迸发出了怎样的力量。



《驻马店人,一身拧劲儿》

文/秧秧


舞蹈中,一板一眼地比划动作,徒有骨架,却无灵魂。动作与动作的衔接处,还需加入一些起势和延伸处理,舞蹈的轨迹才能流畅、饱满、有张力,如旋转时的留头,或者抬头前先微微向下点头再起,“欲左先右,欲上先下”亦是此理。

无独有偶,在体育赛事中,我们也能看到类似的“假动作”,乒乓球运动员在接球前,通常会先往反方向扭转身体,再借助这股「拧转」带来的「拧劲儿」狠狠将球击向对手。

再如太极八卦掌的拧旋走转,拧与旋的配合自然而然地产生一股劲力,刚与柔、虚与实、阴与阳的变化也随之而生。

拧,看似只是身体的扭动,划出的是弧度圆柔的曲线,却蕴涵了蓄势待发、刚柔并济的力量。

驻马店人,也天然具有这股「拧转腾挪」的拧劲儿。


01

驻马店人,太拧了



河南驻马店?

总部来的。

偷井盖儿。

骗子吧。

把你手机揣好。

离远点儿。

好土。

……


驻马店人打出生起,就得有一颗强心脏,以承受来自五湖四海的戏谑和调侃。

驻马店什么样?一千个人、一千个刻板面具盖在驻马店头上,足以把它的真实模样压得严严实实密不透风。直至如今,说起驻马店,许多人反复思忖,最后也只一团模糊,驻马店有什么呢?驻马店,什么都没有。

楚门外的人看不真切,而楚门内的人看着一双双警惕、质疑又恐慌的眼睛,张张嘴、欲言又止,不知想起什么,最后也只好挂着尴尬无奈的神情,抿抿唇,缄默以对。

“三人言而成虎”,况乎泱泱众民。久之,天生「拧劲儿」的驻马店人也放弃了解释。比起大肆张扬,他们更习惯默默攒大招。

驻马店人话很少,给人的印象似乎也并不温和,但在看不见的地方,「盘古神话」、「重阳文化」传遍九州大地;「梁祝传说」荡气回肠,倔强耿直的驻马店也添几分铁骨柔情。

确山「打铁花」声名鹊起,瑰丽滚烫的铁花绚烂了中国亿万人的夜空,一身拧劲儿的驻马店人仍讷讷不语。

驻马店小麦年产量约500万吨,由“马路市场”走向“国际农都”,巨无霸“饭量”养活了无数生民。驻马店的「王守义十三香」、「小磨香油」走进10多亿人的餐桌,驻马店味道代表了中原味道,又不动声色地点缀了中国味道。

难有哪个城市,比驻马店遭遇的唱衰和调侃更甚,有主见、有骨气的驻马店人,却凭着一股倔强、不服输的拧劲儿,创造了自己的活法,也为亿万中国人的生活默默供应养分。



02

拧劲儿,也是灵活劲儿




驻马店人的低调和沉默,从另一种程度上来说,还有一种坚持“做自己”的「自由」和「自信」。他们似乎天然地不纠结东西方哪里的月亮更远,也不必烦恼“中体西用”的精确程度和具体方式。

“冬至过了整三天,耶稣降生在驻马店。店老板烧了红糖姜水,喊一声以马内利恁驱驱风寒。”这几句唱词出自豫剧《耶稣娃》。乍听有点黑色幽默,颇有几分城乡结合部东方赛博的魔幻。

无独有偶,类似的还有河南地方戏《三堂会审伽利略》这样的奇妙混搭。宗教再严肃神圣又如何,来了驻马店,还得按驻马店的规矩来。而驻马店人的圣诞味道,吃苹果可远没一碗「烩面」得劲儿。

他们好像无需挣扎,自然而然地就采用了这样的方式,将外来的宗教和文化神奇地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听来有些荒诞」,还有些东方赛博的「反叛」和「任性」,以及一些粗粝、生猛的「幽默感」和「生命力」。

不将就、不拘囿,这是驻马店的排场,也是驻马店人坚定做自己、随性看世界的拧转腾挪。

这里是中原小江南、天中福地,

这里是,驻马店。





《我看驻马店》

文/徐斯年


我相信,很难有比驻马店更「直白」的城市。「直白」到当你看到它的名字,就能一目了然它对于自己曾经作为交通要塞、八方辐辏、驿差穿梭、客栈马店云集的那段历史,并无半点修饰的意思。也甚至于,因为这份毫无保留的坦然,而令其多数时候显得接地气、沾土气、冒热气——像刚出屉的包子,有力度有温度,结结实实充满了生活质地。

当然,说到吃,我相信没有人知道,他们一生中每享用的27个包子里就有一个来自驻马店的广袤良田。驻马店何其「低调」而不善言谈,也就可想而知。无独有偶,世人皆知非遗「打铁花」的震撼,却不曾闻言那万点星辰开的浪漫,是驻马店在沉默的幕后,为这匆忙庸碌的人间,精心布置的五彩辉煌梦。

我深知身处“天下之中”的驻马店,有着天生雄厚的履历背景,但我更愿意畅谈它的「柔韧」。毕竟一座一身俗骨的城市,何以讲出《梁祝》的东方爱情悲剧?它比任何城市都深谙:爱要朦胧才最动人;双眼要隔着纱窗去凝望才最销魂;蝴蝶灯要入夜后点燃才更伤神——这何尝不是一种「柔」?

至于它的「韧」,当然要从与水患斗争千年的那段经历说起,一群不相信命运的人,却坚定地相信自己才是那个造福的神,所以他们孤注一掷,开凿河道,用七百里宿鸭湖的日落,将水害变成水利……

尽管它不靠海,不沿边,依旧个性鲜明,只是它从不善于表达自己。



《花火》

文/陈野行


你也曾听到「焰火」,在红流撒向天际,当夜幕甘作画布。火和风呼啸,像穿过平原胸膛的列车,驶向秋收「小麦」的金黄深处。

焰火没有方向,每一个深夜,都是它奔赴的怀抱。平原没有尽头,在麦香氤氲时刻,游子所遥望的归期还太远太远。

但当铁勺泼墨那一刻,火树银花怎会厌倦山高水远。它燃烧在黑暗之前,隐没在烟尘之中。无人知它归途。呼啸的风声扫过一切痕迹,像青春没有印记,像小麦泛黄再绿。



《少年,老成》

文/ZQX



“你家搁哪嘞?”

“驻马店嘞。”

初识驻马店,是一个英年早秃、十八九岁就沉迷钓鱼的大学同学,眼神中总有一股不属于那个年龄该有的厚重和沉稳,从此我对驻马店的印象就先贴上了「少年老成」的标签。

真正去过驻马店才发现,我低估了这座城市的“少年老成”。呼啸的列车把他从驻马店镇极速升格为驻马店市,工农业之间的来回切换,让他逐渐混淆了自己的来路,频繁往来于务农和打工之间,他成了全国的「总部」。

多年后,我们都逐渐“老成”,当初那个同学,反而活出了一副少年模样。霓虹闪烁、人头攒动,他行走在驻马店街头,与这个城市一起享受着勃勃生机与未来可期。驻马店在我的印象里,不知何时又「年轻」了起来。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来源 | 糖酒快讯(ID:tjkx99)

本文为【糖酒快讯】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改编,如需转载请后台申请。


糖酒快讯
守望行业30年,唯有糖酒快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