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年申请硕士的时候申请到了人类学、社会工作还有社会研究方法等不同专业的项目,在20年回国以后还协助了不少伙伴寻找了自己心仪的项目。我自己也有未来哪年哪月再读个二硕的念头,做过不少功课。这篇希望能支持一下想要攻读社科类硕士的伙伴。
对于很多朋友来说,专业的选择本身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读社工的伙伴往往会继续攻读MSW,读社会学的伙伴会继续攻读社会学的硕士等等。而对于转专业的伙伴来说,不免就有更多的纠结。其实对于想要继续在自己专业领域发展的伙伴,也不妨查看一些临近专业的项目。
就我个人理念来说,跨学科其实是知识的内在属性,反而学科划分是更制度性的。举例来说,一位人类学本科的同学对身体理论很感兴趣,并且十分关注残障群体。其实TA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就会接触到很多社会学的理论,如果再有阅读一些前沿文献,还会接触教育学者和专门的残障研究学者。
自然每个学科有每个学科的气质与方法,但你会发现具体到系所和学者层面,有的学校的医学人类学家像是做公共卫生的,而有的学校就像是在搞哲学……
能够委身一门学科是一件很棒的事情,不过我也遇到很多因缘际会下对一门学科有浓厚滤镜的同学。所以在选择专业的时候,需要想明这个专业对自己未来就业、升学的影响,还需要思考自身旨趣与专业整体的匹配度。了解相邻几个学科的课程设置、就读学生体验还有学位与期刊论文的产出,会是验证自己感受的一个方法。
比如我有朋友对于一对一的咨询或是个案工作很感兴趣,假如去北美,社工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看英国的社工项目介绍,即便是聚焦精神健康领域,你也会发现它和北美的那种临床社会工作有非常大的差异。而排除掉社工的选项,很多人会自然而然地选择心理类专业,接着就会发现心理学类的硕士是打基础的,继续攻读博士成为循证导向的临床心理学家才能真正开展个案工作。而这种非常强科学性的气质就和我的那个朋友不大符合了。所以有人这时候就会选择硕士毕业就能执业的舞动治疗、戏剧治疗等专业,或者选择分散在不同系所的咨询类专业。
总而言之,在英国,不像国内的社会学往往就叫社会学,英国的硕士往往会有直接命名为视觉社会学、数字社会学的项目,或者是分方向招收城市研究、文化分析的社会学专业。所以选择项目会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以我为例,我起初觉得发展人类学会是自己的兴趣方向,想当然地觉得这会是自己社工背景与人类学的一个衔接点。但发展人类学与殖民历史、发展援助有着莫大的关联,虽然参与式发展还有本土知识都是我很喜欢的部分,但关注点更多在国际组织、政府关系还有地方生计等议题上。所以我最后放弃了就读发展人类学专业。
而从就业与升学的层面考虑,我其实会担心就读人类学会影响我在参加招聘时的认识度,所以当时没有选择更偏向社会理论或是研究的几个项目。同时也没有选择申请像应用戏剧这样在方法上非常具体的专业,怕收窄了自己的选择面。所以当时看到几个喜欢且合适的学校之后,去看了系里边开设的其他专业,最后选择了金匠里两个系合办的应用人类学与社区发展专业。
之所以选择这个项目,跟我对课程设置的考察是分不开的。我们专业的做法是两门议题导向的理论课、一门研究方法课还有三门合并了议题和实习的实践性课程。我申请的社会研究项目,就是研究设计、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三个研究方法课,加上两门自选的议题类或方法类课程,对研究的侧重非常明显。而发展人类学是三门议题导向的理论课、一门研究方法课还有一门自选的理论、方法或是实践类课程。通过确认课程设置,你就能够相对清楚地判断这项目对于理论、议题、方法以及实践的侧重如何。
此外,也是因为选择了这个项目,我才认识到了英国有在苏格兰被称之为社区学习与发展(CLD)的传统,将分散在教育学、社会工作和艺术等不同学科的成人教育、青年工作和社区艺术等路径聚拢在一面大旗下。
但我们学校在人类学上还算是有特色,但在CLD这个领域却是有些青黄不接。所以在学科、方向和项目的匹配度确认过后,还要好好考察学校的平台和系所的实力。
还是拿我校举例,金匠的CLD具体到青年工作和信仰实践这个板块,是大概有三位老师的,这就说明在这个议题上学校能提供比较丰富的授课与督导资源。但整个CLD来说,全职的教师约莫五六位,师资就是比较吃紧的,覆盖面也小。而杜伦虽然撤掉了CLD的专业,资源分散到了社会学、犯罪学和社会工作三个学科,但在杜伦学习CLD却能更好地借助整个系所在相邻专业上的力量,假如不是想要专业青年工作和信仰实践的交叉领域,就比我校来说是更好的选择。
在实操上,第一步可以试着在课程信息或者是阅读清单上确认师资,是一个老师把你们项目的课都承包了,还是每个模块都有对应的老师。前者的情况往往代表的就是相关师资的匮乏。
第二步是更细致的工夫——查看系里的教师,如果可能的话加上博士生,到底有多少人的研究/实践这个项目相关?
比如我们人类学系里真的做应用人类学就两位老师,还都是Sussex毕业的,假如只是奔着这部分来,那为什么不直接去Sussex读呢?而像金匠开视觉人类学的硕士项目,你去看人类学系的员工介绍,你能发现这个是在系所上有整体侧重的,就形成了一定的对比。
因为英国教育的产业化情况很明显,一些特色项目其实实力偏弱,非常需要大家确认这个项目提供的东西是不是自己的所想所需。
再比如是QMUL有一个“创造性艺术与精神健康”项目,就有利用公共资源和个别教师方向拼凑出一个项目的嫌疑。项目专有的课程基本就是两位带头的老师上,而看系所的整体情况会发现说没有大家都很看重创造性艺术与精神健康的结合。你要这个项目实力强就是不可能的。但是,假如那个别教师的研究内容正好就是申请人渴望学习到的东西,整个项目的设计也确实让学生能够比较方便地同时接触到精神病学和应用戏剧两个专业的资源,那也可以说是个好项目。
留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件不小的事情,前期多花些功夫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我们的资源。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也欢迎你转发给可能需要的朋友。
假如有希望交流的普遍性问题,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或是入群交流。只对公益人或是行动者提供免费的支持,其他伙伴如果需要一对一咨询请付费嗷。
无论如何,在探索自我与世界的路上,我们永远是同学。
作者:陈彬华
全职公益人,兼职心理咨询师
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应用人类学与社区发展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