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六边形战士”的分享会主题/问题征集

文摘   2024-09-15 13:35   新西兰  
最近很多伙伴咨询我留学还有专业发展/实践相关的事情,同时我也在做偏自我民族志的工作。分享会对我来说会是一个蛮好的形式,既能够梳理自己,也能跟大家交流、学习。

“六边形战士”只是自嘲/自夸,指的是自己研究、开发、项目、个案、团体/工作坊和社群一个不落。多少有贪心的成分在,还在不断整合与核对当中,但也有许多值得与大家分享的部分。譬如很多实践者都有考虑中间花几年读个书再回到实践场域的考虑,我的经验可能有一点启发意义。

所以这篇推文主要是发布一个问卷征集大家可能感兴趣的主题和问题,同时再简单介绍一下自己。请大家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十分感谢!也欢迎感兴趣分享会的伙伴关注公众号留意后续的活动信息~


简要自述

我本科期间(2015-2019)就读于社会工作专业,所以蛮早地就开始接触到团体、个案等与人工作的方法,从大一实习到大四一直都有参与实践。也有参加许多免费或较低价的学习机会,譬如生命教育、生命故事、口述史和田野调查等。大概是刚大三的时候开始做这个“彬华同学”的公众号,分享一些学习心得。

2019年开始我也正式接触到了“民众剧场”的概念,陆陆续续地参加了被压迫者剧场、一人一故事剧场、即兴戏剧和戏剧治疗的训练。2020年第一次带领以戏剧手法为主体的工作坊,至今也快四年了。

因为想要看看社工之外的路径,我在大三大四开始正式地自学人类学,读了很多教材和经典著作,一边读一遍整理笔记。本科论文当时也是试着用医学人类学的方式来做的。毕业以后紧接着读了应用人类学与社区发展的硕士(2019-2022)。硕士本身是一年制的,由于疫情影响实习,所以中间休学了蛮长一段时间。

之后我在基金会从研发助理做到高级研发培训官员(2021-2023),工作了两年半,主要做的是青年心理健康领域的工作,包括职校和高校的调研、项目开发和工作坊带领等等。同时也有参与到教师培训及儿童心理的部分工作。

硕士休学期间,我参加了助人技术的课程,开始作为兼职心理咨询师执业(2020-至今)。同一年底,发起了“行动研究所”。我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属于同时在接受咨询和戏剧的训练,工作日白天做心理相关的研发、培训,晚上和工作日晚上做咨询,还有行动研究所的翻译、社群和其他活动。截止目前大概做了700小时的咨询,400小时的团体/工作坊等,在兼职从业的人里边算是积累很稳步的一个状态。

离职以后,我自我定义为自由职业,但刚离职一个月就接到了心理人类学课题组的全职offer2023-2024),参加了7个月的研究工作。目前还在断断续续参与当时研究的文章写作,主要PI在写,我就是写点边角料以及给出一堆comment和澄清。既然叫自由职业,当时也是有接项目、开自己的团体和工作坊,当然咨询也在正常进行。

目前我在读博士,大概是离职后一个月交的申请,年底出的结果,次年六月,也就是今年开的学。前阵子回了趟上海,做了场工作坊,简介里我写到“正在探索如何在博士研究中实现「行动/研究」、「批判/关怀」之间的对话”。所以行动与研究的对话,很大程度上指的是过往在做的事情很多现在还在做,但我现在更加注重这些不同面向之间的联系与一致,以及我行动的可持续性。所谓一致很大程度上就是批判与面向之间的整合,比如如何在关怀如何从个体走向集体、咨询在个体解放历程中如何扮演协助的角色等等。当然也与行动和研究的一致性有关。
简单但是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自己这几年的经历,期待看到你的提问喔。在探索自我和世界的路上,我们永远是同学!

彬华同学
分享个人的思考学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