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募 | 上海线下被压迫者剧场工作坊

文摘   文化   2024-04-16 17:08   上海  
“被压迫者剧场”(Theatre of the Oppressed, TO)是一个非常有立场的词。早在我正式接触TO之前,我就看到关于有关于“弱势群体”、“边缘群体”的辨析,提及如此的说法忽略了其中不少人实际正在遭受压迫的事实。所以,TO于我而言最重要的便是它始终强调自己的社会性与政治性。

就像我在先前许多文章介绍的那样,TO立足于当时巴西乃至整个拉美的社会现实,波瓦等剧场工作者在思考和探索如何以剧场来安置自己的政治性。在流亡拉美的过程中,波瓦不断地创造新的游戏与剧场形式,以回应特定的需要,譬如无法正式演出,那便做“隐形剧场”。而到了波瓦离开拉美去到巴黎之后,他又开始探索为什么在声称自由民主的发达国家,仍旧有那么多人有那么多内心的痛苦,接着又有了探索内在压迫的“欲望彩虹”。

我在2019年参与的“被压迫者剧场工作坊”

在中国,自然不同于上世纪的拉美,我们如今享受着当今世界仍有许多人享受不到的和平与便利。同时,我们仍旧有痛苦。这些痛苦是什么?它们来自于哪里?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它们?要更好地回答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本土的语境里重新发现和发明被压迫者剧场
自然,被压迫者剧场不是唯一的路径,剧场也不是。但我还是非常感动于TO,并和其他伙伴一直在致力于将TO介绍给更多人。

我在2021年参与的“欲望彩虹工作坊”

首先,被压迫者剧场以一种共同探究的方式来探索社会问题及其解困之道。绝大多数被压迫者剧场的生成过程(单次或是连续的工作坊),都没有提前设置过于明确的议题。参与者,或说民众才是有资格确定什么议题最需要探讨和解决的人。当然,这不是说田野调查、社会调查没有意义。

一方面,这个共同的探究本身便是赋权和能力建设的过程,像我在Banky工作坊里最感到振聋发聩的一段话,“布莱希特提醒我们不要被剧场蒙骗了,而波瓦提醒我们不要被现实蒙骗了。”意思是说,布莱希特不希望观众在观剧时在“移情”下,认同戏剧,而没有批判的思考;而波瓦进一步强调,我们不能把现存的社会事实视作理所当然,而是始终保持批判和改变的空间。这便是TO追求的意识觉醒。

另一方面,参与式的研究也能平衡知识分子或是艺术工作者容易自以为是、自命不凡的倾向。这不是相互排斥,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过程。

我在2021年带领的“被压迫者剧场工作坊”内测

其次,被压迫者剧场的身体性是对我非常重要的提醒

前些日子,李婴宁老师邀请了钟乔老师在杭州开设工作坊,我参与了最后一天的展演和分享环节。尽管我和很多人讨论过这个问题,也自己尝试回答过很多次,但我还是问了一句,“为什么是剧场?”

钟乔老师回答说,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身体”。写诗可以涂改,但身体永远是当下的。即便我们做着和昨天类似的动作,身体体验却仍是当下的,甚至它还在不断召唤新的可能。在剧场中,一个个身体在场,视线交错,我们能知道我们正在看着彼此。这也是剧场的公众性所在。

同李婴宁老师及钟乔老师交流

这让我想到我在去年组织的一场被压迫者剧场体验工作坊,每一次做TO的工作坊,我都会尝试一些新的可能。当时的尝试是在生成议题的中间打断大家的讨论,用身体把大家心目中的主题表现出来(也就是“形象剧场”最基础的做法),进行一些互动,接着再回到讨论中去。
在这个环节后,我有特别去确认和锚定一下这个做法带来的感受。自然,这会有一些陌生的感觉,甚至会让人感到有些许的不安。但许多人都体验到了在用脑、用嘴之后再回归用整个身体思考的意义,有一些言语上的执着自然有所转化,而想要坚持的东西也变得明晰,甚至会有一些新的东西涌现出来。

我在2023年带领的“被压迫者剧场体验工作坊”

坦白说,我自己并不是一个非常善于使用身体的人。但这恰恰是我不断在寻求剧场或戏剧训练的原因。我们常常太过依赖于言语,而对于身体的维度关注甚少。我能在活动里滔滔不绝,也能给到参与者许多讨论或说互动的机会,但有时这样的交流常常停留在头脑的层面,而没有深入到体验中去。
而在经历了剧场的训练之后,我更能够在不论是偏教育培训还是心理咨询的场景中,更能够将参与者带到体验的层面。
想要介绍更多人了解TO的理由还有很多,欢迎你看看我们过往以及未来的文章,也欢迎你参加我们线上线下的工作坊。特别推荐以下三篇:

剧场、治疗与行动 | 纪念《被压迫者剧场》出版五十周年

译文 | 她让她哥哥笑了:三分钟论坛剧场体验 

译文 | 被压迫者剧场之树
波瓦曾说,要把剧场的武器交还给人民。持续地开设各种类型的推广活动便是我们的回应。其中既有随喜打赏的分享会、演员与非演员游戏工作坊,申请得到资助或者合作开办的低价工作坊,也有其他收费低于市场价的工作坊。
此次上海的工作坊就是明显低于市场同类工作坊收费的活动,但遗憾由于没有相关方的资助,收费相对其他地区我们开办的活动收费要更高一些。也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我们可持续地开展相关工作所必要的营收。

但我们仍希望能吸引到更多不同背景的伙伴,所以不论你是什么身份,只要你在教育与助人领域中探索和实践,都可以申请额外100元的减免。如果你能够在工作坊结束后提交参与反馈,并将TO的方法带到你的实践后撰写不少于400字的反思报告,可以额外再获得200元的激励金。


工作坊信息

时间:52-53日,10:00-12:3014:30-18:00

地点:松江大学城

人数:6-24

价格:正价980/人,转发价880/

报名方式:扫描二维码,在工作人员添加你联络方式后支付报名费即为报名成功。报名成功后工作人员将在群组分享更多工作坊具体信息。



带领者

彬华,行动研究所发起人。伦敦大学金匠学院应用人类学与社区发展专业硕士。目前担任奥斯陆大学客座研究员、兼职心理咨询师,并接受叙事戏剧治疗师的系统训练。即将于20246月攻读社会工作专业博士。曾接受被压迫者剧场、一人一故事剧场、共命运者剧场和艺术治疗等专门训练,据此开展实务工作千余小时,并受邀在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华东师范大学城市社会论坛与UCLA Paulo Freire Institute保罗·弗莱雷学术会议等进行分享。

嘉霖,利兹大学应用剧场硕士。曾跟随杨秉基、Sanjoy GangulyTony CealyAdrian Jackson等实践者学习被压迫者剧场体系/多议题应用剧场方法。致力于探索轻量/短程工作坊中被压迫者剧场元素的实践可能、剧场方法在跨学科合作中的媒介作用,对剧场方法服务于医患/特教/老年关怀语境的实践尤为感兴趣。

彬华同学
分享个人的思考学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