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预期寿命较一般人群缩短15-20年。与未接受抗精神病药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治疗者的全因死亡率更低:一项纳入超过6万名精神分裂症患者、随访长达20年的队列研究[1]显示,现患队列中用药者的全因死亡率较不用药者降低52%,新发队列降低36%。
相比于口服剂型,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可以显著改善治疗依从性和连续性,降低复发再入院风险,但能否降低全因及自杀死亡率尚存疑问。随机对照研究由于随访时长有限,往往难以捕捉到死亡等罕见结局。
针对上述课题,一项8月22日在线发表于Molecular Psychiatry(影响因子 9.6)的系统综述及meta分析[2]进行了探讨。
本项研究是迄今探讨该课题的规模最大的meta分析,共纳入17项随机对照研究及观察性研究,中位随访时间100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评分范围为6-9分;共纳入来自各大洲超过75个国家和地区的12,042例患者(5,795人使用口服药,6,247人使用长效针剂),平均年龄38.3±6.1岁。
全因死亡率
共报告537例死亡,其中口服药组295例,长效针剂组242例。长效针剂组全因死亡率较口服药组低21%(OR 0.79, 95%CI 0.66-0.95, k=17, p=0.01),优势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异质性不显著。去除对总体结果影响权重最大的一项研究后,这一趋势得以保留且幅度更大(OR=0.66),但错失显著性意义(95%CI 0.43–1.04,p=0.056)。
进一步分析显示,长效针剂的这一优势在首发精神病患者(OR=0.79; 95%CI 0.66-0.96)和非药厂申办研究中(OR=0.79; 95%CI 0.66-0.95)均显著存在。年龄、随访时间、女性占比、白人占比、氯丙嗪等价剂量、研究质量评分对结果均无显著影响。
仅分析比较同一成分长效针剂与口服剂型的8项研究(共8,169名患者),发现患者在长效针剂治疗期间的全因死亡率同样较口服剂型低21%(OR=0.79, 95%CI 0.66-0.95; p<0.01),优势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异质性不显著。
自杀/非自杀死亡率
共报告110例自杀死亡,其中口服药组58例,长效针剂组52例。两组自杀死亡率无显著差异(OR=0.86, 95%CI 0.59-1.26; k=8; p=0.44),异质性不显著。
长效针剂组的非自杀死亡率较口服药低23%(OR=0.77, 95%CI 0.63-0.94; k=13; p=0.01),优势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异质性不显著。
本项研究显示,相比于口服剂型,长效针剂可以显著降低全因死亡率及非自杀死亡率。究其原因,使用长效针剂的患者需要定期去医疗机构接受治疗,可能有助于及早发现可治疗的共病,以及治疗不依从的早期迹象。并且,能坚持使用长效针剂的患者往往更容易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求助更积极,以及对躯体疾病药物同样保持依从。这些因素均有利于患者保持精神和躯体健康。
本项研究中,长效针剂对自杀死亡率无显著影响,可能与使用长效针剂的患者基线病情更复杂(如,自伤发生率更高)有关。如果能充分调整这些患者因素,则长效针剂对自杀死亡率的积极影响也有可能被观察到。
此外,长效针剂相比于口服剂型的优势在首发精神病患者中也得以体现。结合其他证据,长效针剂应被视为病程早期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而非仅仅作为依从性不佳患者的「解药」。
2020-01-15
文献索引:
1. Taipale H, Tanskanen A, Mehtälä J, et al. 20-year follow-up study of physical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relationship to antipsychotic treatment in a nationwide cohort of 62,250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FIN20). World Psychiatry. 2020 Feb;19(1):61-68.
2. Aymerich C, Salazar de Pablo G, Pacho M, et al. All-cause mortality risk in long-acting injectable versus oral antipsychotics in schizophreni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Mol Psychiatry. 2024 Aug 22. doi: 10.1038/s41380-024-02694-3.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9174648.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及检索历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