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导读
本项研究是迄今针对布南色林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最全面的meta分析,共纳入15项随机对照研究,规模较2013年(4项)和2019年(10项)meta分析明显提升。
分析显示,布南色林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时通常有效且可耐受,与其他一些常用抗精神病药的疗效差异较小,在泌乳素升高、体重增加、抗胆碱能副作用方面可能有一定优势,但导致静坐不能和震颤的风险似乎高于利培酮。欢迎在留言区分享实际处方经验。
布南色林(blonanserin)是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已在日本、韩国、印度和中国获批治疗精神分裂症。该药可阻断多巴胺D2、D3和5-HT2A受体,对D2受体的亲和力高于5-HT2A受体,对5-HT1A受体也具有部分亲和力,同时对D1、5-HT2C、α1、H1、M1和M3受体的亲和力较弱,使其在疗效和耐受性上可能区别于其他抗精神病药。
2013年和2019年,先后有两项meta分析[1,2]评估了布南色林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耐受性,分别纳入了4项和10项随机对照试验。在这一背景下,慕尼黑工业大学Jing Tian等开展了一项新的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3],通过回顾15项随机对照研究评估了布南色林的疗效和耐受性。该研究10月26日在线发表于Schizophr Res.。
本项meta分析纳入Cochrane精神分裂症组试验注册库2024年1月24日前收录的相关随机对照研究。这些研究时长至少为3周,布南色林的剂型包括口服剂型和透皮贴剂;未纳入来自中国大陆并发表于国内期刊的研究。主要疗效终点为症状改善幅度(急性期研究)及复发人数(维持期研究),安全性终点包括体重增加、泌乳素升高、锥体外系反应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研究者从371篇题录中筛选出15项随机对照研究,包括14项急性期研究和1项维持期研究,双盲、单盲、开放标签研究数量分别为8项、1项、6项;高偏倚风险和中偏倚风险的研究数量分别5项和10项。
疗效
针对13项急性期研究、共2,464名患者的汇总分析显示,布南色林改善精神分裂症总体症状的疗效:
显著优于安慰剂(3项研究,其中无开放标签研究;标准化均差[SMD]=-0.47,95%置信区间[CI] −0.66 至 −0.27)。
有优于氟哌啶醇的趋势,但置信区间跨0,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3项研究,其中无开放标签研究;SMD=-0.14,95%CI −0.29 至 0.02)。
与阿立哌唑(3项研究,含2项开放标签研究;SMD=0.14,95%CI −0.19 至 0.47)和利培酮(4项研究,含1项开放标签研究;SMD=0.14,95%CI −0.05 至 0.23)无显著差异。
阳性症状的结果与整体症状基本一致,即布南色林显著优于安慰剂,与其他活性药物无显著差异。
阴性症状方面,布南色林显著优于氟哌啶醇(SMD=-0.26)和安慰剂,与阿立哌唑、帕利哌酮、利培酮无显著差异。
布南色林的作用机制提示,该药可能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症状。然而,本项meta分析未检索到符合纳入标准的专门评估布南色林对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
不良事件
相比于安慰剂,布南色林导致静坐不能(RR=5.85)、震颤(RR=2.72)、使用抗帕金森药治疗锥体外系反应(RR=6.55)、高泌乳素血症(RR=5.63)的风险显著更高。在其他有可用数据的不良事件上,布南色林与安慰剂没有明显的差异。
布南色林升高泌乳素的效应较氟哌啶醇、帕利哌酮、利培酮显著更轻,患者发生高泌乳素血症的风险显著更低。
使用布南色林者发生显著体重增加(如,较基线增加的比例超过某一阈值)的比例显著低于利培酮。将体重增加作为连续变量分析(如,体重增加的幅度)时,布南色林与利培酮无显著差异。
与利培酮相比,布南色林与更高的静坐不能(RR=1.65)和震颤(RR=1.76)风险相关。
与氟哌啶醇相比,布南色林在抗胆碱能副作用、静坐不能、使用抗帕金森药、帕金森征、震颤、高泌乳素血症等方面的风险显著更低。
停药率
全因停药率方面,布南色林与氨磺必利、阿立哌唑、氟哌啶醇、帕利哌酮无显著差异,但略高于利培酮(4项研究,含1项开放标签研究;RR=1.33,95%CI 1.06-1.67)。
疗效不佳导致的停药率方面,布南色林与阿立哌唑、氟哌啶醇、帕利哌酮、利培酮无显著差异。副作用导致的停药率方面同样未观察到显著差异。
维持期研究未发现布南色林与利培酮预防复发的疗效差异,但样本量仅为28,统计效力有限。
针对年龄(成人/青少年)、研究设置(开放标签/盲法)、研究时长(短期/长期)、人种(黄种人为主/白人为主)的亚组分析未得到阳性结果。女性比例、布南色林剂量、治疗时长不影响主要结果。
本项研究是迄今为止针对布南色林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随机对照试验的最全面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布南色林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通常是有效且可耐受的,疗效与其他一些常用抗精神病药差异较小,并且在泌乳素升高、体重增加、抗胆碱能副作用方面可能有一定优势。然而,临床也需要考虑到布南色林在耐受性方面的潜在劣势,如静坐不能和震颤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Kishi T, Matsuda Y, Nakamura H, et al. Blonanserin for schizophreni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doub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J Psychiatr Res. 2013 Feb;47(2):149-54. doi: 10.1016/j.jpsychires.2012.10.011.
2. Kishi T, Matsui Y, Matsuda Y, et al. Efficacy, Tolerability, and Safety of Blonanserin in Schizophrenia: An Updated and Extended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Pharmacopsychiatry. 2019 Feb;52(2):52-62. doi: 10.1055/a-0574-0088. Epub 2018 Mar 7.
3. Tian J, Dong S, Nomura N, et al. Efficacy and tolerability of blonanserin in schizophreni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Schizophr Res. 2024 Oct 26;274:360-373. doi: 10.1016/j.schres.2024.10.016. Epub ahead of print.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及检索历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