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选择中医馆在公众号发布的
四时各有主气,春则升,风气当令;夏则浮,火热当令;秋则收,燥气当令;冬则藏,寒气当令。
立冬开始,天地之间由燥气转化为寒气。若秋季燥气偏盛,更兼人们肺阴不足,就可能形成“伏燥”。入冬后往往会出现多种流行病,包括流感、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腺病毒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等。这些流行病往往存在着“伏燥”的病机。
一
伏邪是潜伏于体内,不立即发病,逾时才发的病邪。清代大医刘吉人明确提出:“夫伏气有伏燥、有伏寒、有伏风、有伏湿、有伏暑、有伏热。”显然,伏邪有多种,风寒暑湿燥火皆可成为伏邪,而其中最常见的,当属伏寒。
比如,《内经》谈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这里讲的是伏寒。晋代大医王叔和进一步阐述伏寒的机理:“冬时严寒……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
清代大医叶天士在《三时伏气外感篇》中明确指出:春温病的病因是冬季感寒,伏寒化温,至春季里热外发而为病。受叶天士影响,之后的医家多持“伏寒化温”的观点为伏邪温病的理论依据。
今时从临床来观察,不少慢性疾病存在着伏寒的病机。一方面寒为阴邪,寒最伤阳。伏寒会导致阳气不足,体质下降,从而更容易被外邪侵袭而生病;另一方面伏寒郁而化热,导致多种温热性疾病高发。
我的思考是,邪之来路亦即邪之去路。寒邪内伏,诱发百病,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当时时注意透邪。使邪气自里透表,向外排出,则不但疾病可愈,更可以恢复正气,并改善体质。
另外,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不仅六淫邪气可以成为伏邪,王燕昌在《王氏医存》中亦提到:“伏匿诸病,六淫、诸郁、饮食、癖血、结痰、积气、蓄水、诸虫皆有之。”这就进一步扩大了伏邪的范围,认为凡体内产生的病理代谢产物几乎都可因误于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而潜伏发病。
伏邪之所以形成,其原因是多方面。以下分析可能的四种情况:
其一,感邪而不即病,过后发作者;其二,或已发作之病,因治疗不当,病情隐伏者;其三,或感外邪而即发病,因治疗不当,致正气内伤,无力抗邪,疾病症状暂时消失,邪气伏留,过后仍发者;其四,或因治疗不彻底,虽病情已消失,但邪气没有尽除,伏留而为病者。
综上所述,伏邪致病的特点复杂多样,种类范围甚广。作为一个中医人,我常应用伏邪理论来治疗多种慢性疾病。比如,用伏寒理论来治疗外感热病,用伏风理论来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用伏湿理论来治疗多种肝病等等。
今时不少医家亦有类似的理念。比如,有学者运用伏毒论治狼疮性肾炎,学者从伏邪论治糖尿病肾病,等。
二
“伏燥”的形成途径主要有外感伏燥和内生伏燥两个方面:
其一,外感伏燥
由外感燥邪形成,可因燥邪侵袭人体(包括凉燥和温燥),失治或误治,以致人体正气亏虚,正不胜邪,燥邪伏留;
或平素体虚(尤其是肺阴虚之体)而又常感燥邪,因正气不足以抗邪,燥邪伏留体内。
其二,内生伏燥
或源于外感除燥邪之外的风、寒、暑、湿、热等邪气致病,因治疗不当或素体正虚,不足以抗邪外出,以致邪气久居机体,津伤化燥;
或因素体阴虚,虚热内耗阴津,而致内燥化生;
或久病不解,郁而化热,热伤阴津,导致脏腑经络失去濡润而化燥。
总之,伏燥可以包括一切因外感或者内伤而导致的机体长期反复的津亏燥盛的现象。
燥邪与正气不两立,燥邪伏于体内,即会诱发疾病。伏燥致病的病机有以下几种可能:
其一,因伏燥致病者,多有阴津不足的表现,因为“燥胜则干”“燥者濡之”。病人往往会表现出明显的阴津不足的症状,简单来说,就是各种干燥,包括皮肤、分泌物等。
其二,伏燥藏匿于人体,自内向外发病,可根据病者的体质而有不同的发病形式:
若素体阴偏虚者,病发于里,常从营分或血分开始,表现为阴伤为主的虚实夹杂之证;
若其人平素体质强盛,或为多兼热蕴之体,则多病发于气分,初起表现为燥热而热偏重,继而伤津耗气,待正气不足,致内传营分或血分;
亦有因外感邪气诱发者,病初起会兼有卫分表证而见畏恶风寒等症,但卫分证时间短暂,传遍快,变化迅速。
其三,“伏燥”内发的病变,初起往往以里热为主,这是因为燥邪久居人体,不能发散出去,以致邪无出路,郁而化生火热。
三
我从临床观察到,今时不少小儿容易出现伏燥的病机。原因如下:
其一,小儿体质偏于木旺,而木旺则易乘土,易侮金。脾胃属土,脾胃虚则气血化生不足,导致五脏六腑失养,特别是肺易失养;肺属金,金气被侮,导致肺脏变弱。
其二,小儿稚阴稚阳之体,五脏六腑皆脆弱,且肺气尤其脆弱。故小儿最容易被外邪侵袭而出现感冒发烧或咳嗽。其根本原因是小儿肺脏虚,六淫邪气容易自表侵袭。
其三,2024年五之气(秋分、寒露、霜降、立冬这四个节气)的客气为少阴君火,火旺则克金,导致肺津易伤。
其四,肺脏阴津不足,更受燥邪侵袭,邪气容易入里而成为伏燥。伏燥在内,导致正虚。正虚之人若再受外邪袭扰,就容易诱发各种感冒、发烧、咳嗽等病。
那么,当如何治疗伏燥呢?
治疗的原则当以清泄里热、润燥生津为主,同时因为“伏燥”久居人体,所以治疗上还要注重宣透达郁,使伏燥有向外透达之机。
金代大医刘完素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论治燥证时提出:“宜开通道路,养阴退阳,凉药调之,慎毋服乌附之药。”
显然,刘完素非常注重“开通道路”,从而给燥邪以出路。这完全符合“邪之来路亦即邪之去路”的理念,当然也是最高效的祛邪途径。
进一步说,若有伏燥,兼出现发热,当依据六经理念来施治。一方面解表祛邪,使邪气自表而退去;另一方面重视养阴,特别是濡养肺阴。
当然,亦可用卫气营血理论来施治。病发于气分者,要以清泄气分,润燥生津为主;病发于营分者,则要清营养阴,透热润燥。兼有卫分证者,在清解燥邪的同时,更要加入解表达郁的药物,给邪气以出路。
四
清代大医石寿棠在《医原》中提出治肺燥时需注意的“五相反”,非常值得我们重视:
小雪节气,是24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选择中医特此推出小雪养生专区。点击下方图片进入页面,了解更多养生知识。(广告)
“燥邪用燥药,一相反也;肺喜清肃,而药用浊烈,二相反也;肺主下降,而药用升散,三相反也;燥邪属气,……肺为清虚之脏,……苦寒沉降,阴柔滞腻,气浊味厚,病未闭而药闭之,病已闭而药复闭之,四相反也;气分之邪未开,而津液又被下夺,五相反也。”
总结其经验,在治疗伏燥为病时当注意几点:一是退热时当忌辛散发汗;二是退热时当忌苦寒重剂;三是补虚时当忌滋腻厚味。
如何针对伏燥病机进行治疗呢?
《内经》为治疗燥邪提供了指导意见:“燥淫所胜,平以苦温,佐以酸辛,以苦下之。”石寿棠如此解释:“苦当是微苦,如杏仁之类,取其通降;温当是温润,非温燥升散之类。”“辛中带润,自不伤津,而且辛润又能行水,燥夹湿者宜之。”
石寿棠针对时医的一些错误用方用药理念提出了批评:“又见习俗,遇有霍乱,不辨燥湿,但见腹痛吐泻,辄用藿香正气散,……诸燥药,其在湿邪,自可冀以温中止泻,若是燥邪,不独泻不能止,必致耗液亡阴。”
“又见习俗,遇有肠澼,不辨燥湿,辄用败毒散升阳、芍药汤通里。其在风湿致痢,用败毒散升阳转气,逆流挽舟,自可获效;……若是燥邪,治以辛燥、苦燥,必致伤及血液,剥尽肠膏。”
石寿棠也从正面提供了一些治疗燥气的用药经验:
“以燥气论,……邪机闭遏,加以通润,如白芥子、细辛之类;咳嗽不止,胸前懑闷,加苏子、紫菀、百部之类,辛中带润,自不伤津。而且辛润又能行水,燥夹湿者宜之;辛润又能开闭,内外闭遏者宜之。……其夹湿者,于辛润剂中,酌加蔻仁、通草、茯苓、半夏之类,辛淡渗湿,亦不宜多用,恐燥伤津液。”
另外,清代大医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亦提到了治疗燥邪的用药:“其天门冬虽能保肺,然味苦而气滞,恐反伤胃阻痰,故不用也;其知母能滋肾水清肺金,亦以苦而不用;……盖肺金自至于燥,所存阴气不过一线耳,倘更以苦寒下其气,伤其胃,其人尚有生理乎?”
前贤用药之精细若此!我的思考是,在治疗伏燥时,切忌不可大剂苦寒退烧。如此治疗虽然可能会让发烧迅速缓解,但容易复发,而且病势亦容易恶化。
五
今时临床所见,不少孩子出现了发热咳嗽。观察其舌象,多见舌苔干燥。对于此类疾病,我推荐两个药方:
其一,加减葳蕤汤
《千金要方》有一首葳蕤汤,有滋阴清热,止咳平喘之功。其方包括玉竹、石膏、白薇、麻黄、川芎、葛根、羌活、炙甘草、杏仁、木香。在此方基础上适当化裁(主要是与十神汤合方化裁),即可用治疗伏燥发热。
我的常用剂量为:玉竹20,白薇6,麻黄6,杏仁(打碎)10,川芎6,生石膏15-50克(视发热情况而定),葛根15,升麻6,炙甘草6,水煎服,日一剂。(单位:克,下同)
此方可用于立冬之后出现伏燥的发热,多源于流感、腺病毒感染、支原体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等,其病机为内在伏燥,外有寒邪。若能对证用方,即有显效,多可服半剂至一剂药即退烧病愈。
若兼湿,服此方效果差;若服后有腹泻者,都可合神术散即可取效。神术散的配方为:苍术10,防风6,炙甘草6,生姜三片。
其二,加减杏仁汤
此方脱胎于吴鞠通的杏仁汤,用于治疗肺疟,表现为“咳嗽频仍,寒从背起,舌白渴饮”。
此方擅长治疗湿热伤津化燥,为夏秋季退热神剂,能清解内伏之湿热。我的思考是,若伏燥出现发热,此方亦可加减应用。
按吴鞠通的观点,此方与桑杏汤有所不同,桑杏汤是燥热犯肺,杏仁汤是伏暑邪气犯肺,暑必挟湿,因此杏仁汤侧重清热祛湿宣肺止咳。故而用桑叶杏仁连翘轻清宣肺止咳,黄芩入里清热,白豆寇与茯苓化湿辛淡健脾胃利水余下;梨皮清肺润燥。《本草再新》认为梨皮:“清心降火,滋肾益阴,生津止渴,除烦去湿。”
此方本为清解暑湿而制,若用于治疗伏燥,可去方中的滑石、茯苓、白豆蔻,仍保留清热的黄芩、连翘、冬桑叶,以及宣肺的杏仁、润肺的梨皮。考虑到伏燥化热,可加苦寒润燥的玄参、甘寒润燥的麦冬和芦根。我化裁其方如下,名之为加减杏仁汤:
杏仁(打碎)10,黄芩10,连翘10,冬桑叶10,鲜梨一个(切开),玄参10,麦冬10,芦根30,水煎服,日一剂。
此方既可清外感之热,兼可调畅肺气宣降,有润肺之燥。若发热兼有少阳病,亦可加柴胡30克,更增退热之功。此方能治疗既有伏燥,兼寒温并发之急重发热、疑难发热。
其三,正阳汤
正阳汤出自《三因司天方》,针对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的子午之年所设。此时易热病生于上、清病生于下,出现咳血、溢血、泄利、目赤、心痛等水火寒热交争之症。
虽然2024年是甲辰年,但五之气仍有少阴君火当令,火气偏盛,火旺克金,导致燥郁化火之证高发。此类患者因燥邪日久不解,内燥与邪热相合,脏腑不得阴液滋润濡养而发病,上焦郁而化火,寒热失于平衡,燥热偏亢于上,气机受阻,下焦失于温煦则寒,呈热郁于上、清冷于下,甚至伤及血分的上热下寒之象,表现为低热面赤、干咳或痰中带血丝、咽喉干痛、胸腔灼痛、喘促、口渴欲饮、大便干结或泄利、小便清长、舌红绛少苔或无苔、脉寸躁尺弱等。治宜平金降火、清上温下,即可应用正阳汤。
我常用的正阳汤剂量为:白薇10,玄参10,川芎6,桑白皮15,当归6,白芍10,旋覆花10,炙甘草10,生姜三片,水煎服,日一剂。
此方剂量可根据病症而调整。比如,若阴虚偏盛,表现为咽干咽痛,可加重玄参用量,亦可加芦根;若胸痛喘促明显,可加大白芍剂量;肺阴不足,痰中血丝明显,可加麦冬、小蓟。若燥甚化热,出现高烧,亦可加生石膏30-50克,知母10克,取白虎汤之意。
选择中医热门话题(广告)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联系我们~随时咨询健康问题
选择中医将一如既往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