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选择中医馆在公众号发布的
一
泽泻汤出自《金匮要略》中,其组方非常简单,就只有两味药:泽泻和白术。原文记载:“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泽泻汤是治疗眩晕的有效方剂。但眩晕的病机多变,病因广泛,历代医籍论述纷繁复杂。关于泽泻汤证之眩晕,仲景描述为“冒眩”。
《金匮要略心典》言:“冒者,昏冒而神不清,如有物冒蔽之也;眩者,目眩转而乍见玄黑也”。
我的思考是,这是一种自我感觉有目眩或头眩的症状,或病人感觉头如戴帽而昏蒙,或站立或行路而不稳。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冒眩”,源于“心下有支饮”。当代伤寒大家刘渡舟先生指出:泽泻汤证的“苦冒眩”,言其头目冒眩之苦,有莫可言状之意,适用于水湿内停证,尤其以眩冒、咳逆、水肿为主要症状者效佳。
我临床观察到,之所以会产生头晕或眩晕,多与痰浊水饮内停,上犯清窍相关。进一步说,今时不少人嗜食肥甘厚腻以及大鱼大肉,容易生痰生痰生饮。此时即可以用泽泻汤为主加减化裁,多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今贤余国俊先生有一首柴陈泽泻汤,是治疗眩晕的高效方。我临床常用此方治疗多种眩晕病,取得了满意疗效。余国俊先生的老师江尔逊认为:“眩晕发作时,痰饮上逆的标象十分昭著……治本,首重于脾。而所谓补脾,不是呆补,实为运脾和胃。因为运脾可化痰饮,和胃能止呕逆;脾运能御肝之乘,风木才不得横恣;风木静,相火宁。这样,风火痰上扰的标象就可很快消除。可见这是直接治本而间接治标,一举两得。”
此方即是小柴胡汤、泽泻汤与二陈汤的合方加味,我的常用剂量为:柴胡10g,黄芩10g,姜半夏10g,党参15g,炙6g,大枣15g(切开),生姜三片,陈皮10g,茯苓15g,白术10g,泽泻15g,天麻10g,钩藤15g,白菊花10g,水煎服,日一剂。
方中用小柴胡汤旋转少阳枢机,透达郁火,升清降浊;二陈汤化痰降逆;泽泻汤涤饮利水。方中尚寓有小半夏加茯苓汤,亦可降逆化痰,涤饮止呕;又寓有六君子汤,运脾和胃以治本。加天麻、钩藤、菊花者,旨在柔润以熄肝风。
余国俊先生特别提到: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可以扩大柴陈泽泻汤的使用范围。如高血压或脑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的眩晕,只要具有真性眩晕的特征性症候,投以本方,亦可收迅速息止功。此外,我近来治疗颈椎病所致的眩晕,则去陈皮、茯苓、甘草、钩藤、菊花,而重加葛根30-60g引领津液上过头项,以舒筋缓痉;再重加川芎30-45g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二
泽泻汤条文虽寥寥数语,但对其功效主治进行了高度概括,指出核心功效在于治水饮。主治病机与水饮病机相适应,适用于水湿内停证,可表现为眩冒、咳逆、水肿等症。
比如,日本《伤寒论辑义》言:“逐内外水饮之首剂。《金匮》治心下支饮眩冒,用泽泻汤治呕吐思水。”
当代伤寒大家胡希恕先生将泽泻汤的方证概括为:里虚,胃中有水饮,小便不利而冒眩之症。
综合以上医家的观点,都认为泽泻汤主治饮停心下之证,用于因脾失健运,痰饮中阻,饮停心下,而产生的冒眩之症。
在此基础上,历代医家不断发挥泽泻汤的功效,并且已经超出了痰饮的范畴。
比如,明代《普济方》中记载泽泻汤主治“太阳经受风邪,肾气上从风与热而为风厥,身热汗出烦满,不得汗解”。
清代《金匮要略正义》言“此条支饮独至冒眩,明是少阴阴气沸腾,蒙蔽天空,心主为之皆味之象。不必胸胁支满,而其人已苦甚矣。援用专入肾经之泽泻,以之泻水为君;白术补土燥湿为臣,使堤防不坏,下焦安澜,而上焦自复其太清之体也”。
我的思考是,可以学习前代医家的经验,从两个方面来理解泽泻汤:一方面,应用泽泻汤来健脾化痰化饮以治冒眩;另一方面,把泽泻看作足少阴肾经专药,能泻肾经之水火。与白术相合,能调节土水或土火的平衡。
《伤寒论》317条告诉我们:“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强调治病时一定要从临床实际出发,从疾病的外在表现和客观反映把握内在病变,在遣方用药时,才能做到方证相应、药到病除。以泽泻汤为例,不管如何去理解此方的方证,一定要做到方与证相应,这是取效的关键。
三
关于泽泻汤的方证,一般多认为“心下有支饮”即胃中有水饮。我的思考是,这里的“心下”可能只是一个泛指。在临床应用时,不必拘泥于胃中有水饮,而可理解是全身水饮任何一处水饮内停,并且上泛于脑窍而造成的眩晕,都可首选泽泻汤。
理由是:水湿为阴邪。若脾阳虚,运化水湿的功能不足,就可能造成水湿弥漫,或停聚于全身各处。若湿聚则生痰,痰聚则成饮,痰饮向上蒙闭清窍,导致昏昏沉沉,发为眩晕;或痰饮阻滞气机,导致气机升降失常,清阳不升,清窍失养,也可发为眩晕。
进一步分析,眩晕是一种不精确的主诉。病人很难精确地定位,到底是晕在哪个部位。但需要明确的是,眩晕与头晕并不相同,不但症状不同,且病机亦有不同。头晕之证往往虚多实少,而眩晕之病则多呈本虚标实之候,标实征象更为突出。
再者,仲景原文提到“其人苦冒眩”,这里点出一个“苦”字,就突出患者正处于发病的痛苦之中,即苦于“冒眩”,持续不能缓解。
我的思考是,泽泻汤的适用方证应为:持续性的头脑昏昏沉沉,自觉迷糊不清,并且反复发作,严重者可表现为头重脚轻、行走不稳等。又或见眼前发花、发黑,头顶发紧,似有重物压迫;大便溏稀,舌胖大,苔腻,脉弦沉。凡是符合上述方证者,用之皆效。
而且,泽泻汤亦可用于治疗耳鸣。若其病机属于水饮内停于耳窍,则泽泻汤即是对证之方。我治疗此类耳鸣的常用方如下:白术20,泽泻50,石菖蒲10,骨碎补50,王不留行子30,水煎服,日一剂。(单位:克,下同)
四
泽泻汤的组方只有泽泻和白术。原方中以泽泻5两和苍术2两配伍。
《神农本草经》记载:“泽泻,味甘寒。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力,肥健。面生光,能行水上”;“术,味苦,温。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
《本经》只谈“术”,并不分苍术、白术,至宋代才有二术之分。因宋人倾向于用白术,校定《伤寒论》时,将“术”全改为“白术”,故今所见方剂凡有术的方子都只言白术。虽然白术与苍术皆有健脾、燥湿功能,但白术以健脾益气为主,为补脾要药,适用于脾虚湿困而偏于虚证者;苍术以苦温燥湿为主,为运脾要药,适用于湿浊内阻而偏于实证者。
立冬,是冬天的开始;立冬,也是阳气闭藏的开始。所谓立冬养生,即是让阳气的闭藏,而不妄耗。选择中医特此推出立冬养生专区。点击下方图片进入页面,了解更多养生知识。(广告)
有学者提出:仲景原文中患者“苦”于“冒眩”之症,强调了病属邪实,此处若全以白术用药,难免有失偏颇。认为此处当用苍术并非白术。也有学者认为:运用本方当以临床症状为主,不必拘泥于用苍术还是白术,若虚实共见,可二者并用。
我的思考是,可从舌象来观察。若苔白腻偏厚者,是湿浊偏重,可用苍术;若苔薄白则湿浊偏轻,可用白术。另外,兼有腹泻者,可用苍术,源于苍术止泻之力更强;若大便正常,可用白术。
泽泻汤能治痰浊水饮的内停。一方面用大量的泽泻(泽泻与术的比例是5:2)祛湿,使已停之饮从小便而去;另一方面用少许苍术或白术,以其温燥之性防止苦寒伤中,还可燥湿祛痰,加强本方制水之功。故本方以泻实祛湿为主,具有渗泻实祛饮、利水逐邪之效。
清代大医黄元御治疗太阴湿土病的处方为术甘苓泽汤,其实即是泽泻汤的加味方:炙甘草,茯苓,白术,泽泻。显然,这里泽泻汤是用来健脾化湿的。这与五苓散中用泽泻汤是一样的功效。
五
如何才能高效应用泽泻汤呢?
《医宗金鉴》提出:“稠浊为痰,阳之盛也;稀清为饮,阴之盛也。有痰无饮,当以凉药治之;有饮无痰,当以热药温之。若痰而兼饮者,此不可纯凉,又不可纯热,故当以温药和之可也”。我的思考是,应用泽泻汤时,最好能遵循其药物比例,即泽泻与术按5:2的比例,这样疗效会更高些。
泽泻汤因为药味极少,且病机简单。在遇到复杂病机,以及复杂症状时,往往需要加味或合方。
若见肝脾风痰上泛,此时脉弦滑或缓滑,舌淡苔白润,可加姜半夏、天麻、钩藤,以降逆祛痰,柔肝熄风。
若见热痰上扰,舌红少苔,乏津,加黄连、黄芩,以清热化痰。
若见内耳眩晕症挟有肝风者,加石决明、珍珠母、白菊花、白蒺藜等;伴有恶心呕吐甚者,可合温胆汤,或加代赭石、旋覆花等;耳鸣甚者,加活磁石等。
有学者重用泽泻汤治疗内耳性眩晕病,其方:泽泻50-70克,白术20-30克。呕吐剧者加姜半夏15克。
若见中耳积液,多为外感风寒湿热及脏腑功能不足所致。可分为六型,皆用泽泻汤。其一,单纯型,其中泽泻、茯苓各15-30克,石菖蒲10-15克;其二痰热型,加黄芩10克,龙胆草5克;其三气虚型,加党参15克,生黄芪15克;其四,阴虚型,加生地15克,石斛10克,麦冬10克;其五,外感型,风寒者加辛夷花10克,防风10克,苍耳子10克;风热者加冬桑叶10克,白菊花10克;其六血分瘀热型,加琥珀3克冲服,赤芍10克,丹皮10克,丹参10克。
若见小儿腹泻,基本方为白术10克,泽泻10克,山药20克,木香6克,元胡6克,炙甘草6克。伤食型加焦三仙各10克;风寒型加苏叶10克;湿热型加金银花10克,六一散10克;脾虚久泻加党参10克,茯苓10克;脾肾阳虚加制附片3克,肉豆蔻10克;伴呕吐加陈皮10克,姜半夏10克。
若见化脓性中耳炎,可用泽泻汤加柴胡,源于此病与水湿热诸邪有关。尤其是反复发作之慢性中耳炎患者,尤与脾虚水泛,上犯肝胆经脉有关,故以泽泻汤加柴胡为主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经临床观察证明疗效满意。
六
另外,我在临床上应用泽泻汤时,除主要用于治疗眩晕症之外,通常还会伴有其他症状,这些所谓的兼症也是方证辨证的重要依据。我常会在应用泽泻汤的基础上,适当合方应用。
正如胡希恕先生所言:“见到某固定处方的相应证象,就使用某固定处方结构,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减,就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比如,若头眩兼有元气虚衰,年老久病者可与肾气丸合用;
兼有口渴与小便不利等水液代谢障碍,可加五苓散;
兼见体格健壮,症状不固定且有内热者可合用大柴胡汤;
若背恶寒,脉沉弱,可加附子;
若有瘀血之象,可与桂枝茯苓丸合用。
另外,虽以眩晕症状为主,但也会出现表、里、寒、热共病情况,且不同病位、病性有着明显的主次之别,如病本为里寒为主,同时里饮化热,表现出较少的阳明热象,那么治疗则需重点温化寒饮,同时稍加清热药兼顾阳明,可用外台茯苓饮合泽泻汤、吴茱萸汤合泽泻汤等。总之,要以主证作为用方的指征,根据症状的关联使用于临床,正所谓随证出方,方与证同。
七
我临床常用泽泻汤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这种病往往会出现头晕、视物旋转,伴有恶心呕吐。而且即使头晕好转,在残留症状中亦多见头昏蒙感。
从临床来观察,这种疾病患者常因病程较长,精神紧张而导致气机不畅,表现为胸脘憋闷、恶心想吐等等。我的思考是,这些症状特征符合泽泻汤证、小半夏汤证、小半夏加茯苓汤证的方证特点,按照方证相应法则处方治疗,一般能很好缓解。
我的常用处方为:白术20,泽泻50,姜半夏30,生姜五片,茯苓30,水煎服,日一剂。
而且,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以女性为多。分析其原因,女子以肝为先天,气郁、烦躁、经水异常较常见。有学者建议,在治疗的后期,症状缓解后,需配合服香砂六君丸、加味逍遥散、橘红丸等中成药调服,能较好地巩固疗效,并预防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发。
另外,在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时,除以泽泻汤为主外,还要根据伴发偏头痛的症状特征,可合用小柴胡汤、吴茱萸汤。从临床来观察,大部分此病患者长期精神紧张,且发病前往往有过度疲劳的病史,且除头晕外,往往兼有偏头痛时,或容易出现烦躁、焦虑、失眠、胸胁满闷等症状,故小柴胡汤证更为常见。
若头痛较重时,亦可合用都梁丸。即在辨证方中加一味白芷。
也有学者认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与血管栓塞病变、局部供血不足等有密切关系,配合使用川芎、赤芍等活血药也可能有助于残留症状的缓解。
此外,头晕消除后,若仍有偏头痛,亦可考虑有葛根证,此时或可应用葛根汤,或桂枝加葛根汤。有学者认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兼有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时,葛根类方药也较常应用。
再者,泽泻汤合补阳还五汤除用于中风恢复期的患者外,对于部分老年患者也可辨证使用。由于半数以上的老年患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发病前有长期疲劳、中气不振,可在泽泻汤泻水气、补脾土的基础上加黄芪益气提振中阳,配合活血化瘀药改善血供,减轻残留症状。
选择中医热门话题(广告)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联系我们~随时咨询健康问题
选择中医将一如既往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