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花正艳,遥寄一枝香
——《三山轩诗文选集》代序
作者/谭解文
方鸿先生把自己历年来的诗联文作品,辑为《三山轩诗文选集》一卷出版,要我为他的新著作序,我欣然应诺了。我与方鸿先生只有过几次短暂的会面,大略知道他是初中学历,建筑公司的退休工人,精通木工,喜爱文学,写过不少诗联,其中有一些作品在全国和省市各类赛事中获奖。通过微信,我读了他发给我的部分作品,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之后便与他有了一些文字上的交流和偶尔的唱和之举,倒像是文学知音了。古人云,“白头如新,倾盖如故”,看来原是不错的。
方鸿先生的诗在思想和艺术上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在我熟识的格律诗人群体中,他的作品堪称上乘之作。这并非是溢美之言,试看这首七律咏君山银针茶:
螺岛云蒸开碧叶,重湖毓秀绽奇葩。
银针载誉金镶玉,白鹤流泉水润芽。
起落三番君子态,往来几盏洞庭茶。
冰壶烹茗清如许,好养心田一品花。
短短几句,不仅写出了君山茶产地环境的独特,形色品味的佳妙,更以茶拟人 ,以茶品喻人品,把中国传统文化的茶道和君子的处世之道自然地揉和在一起。其中“起落三番君子态”,“冰壶烹茗清如许,好养心田一品花”数句,更是令人浮想联翩。
如果说这首七律表现的是诗人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心态,另一首《清明祭母》则奔涌着作者炽烈的情感波澜。开笔“追惟酷甚吊清明,我自归来老泪横”,借用王羲之《丧乱帖》中“追惟酷甚”一词,使读者受到强烈的情感震撼。接下来“母圹已平无觅处,仪型依旧有殊评。不堪回首当年劫,最怕揪心此日情”,进一步把母亲坟茔被平毁、遗骨无存的悲愤之情融渗在浓烈的思亲之念中,生发出对极左年代强烈的批判意识 ,读之令人动容。
《蝶恋花·题图〈留守怨〉》选用的是传统的“闺怨”题材,但因为涉及到今日“留守妇女儿童”的艰困社会处境,从而超离了一般意义上的“思夫怨妇”主题,提升了诗歌的美学价值。“……青影树梢花不见,仰望南天,忍听虫声怨。倦意怏怏云步乱,离愁寄与衡阳雁。 ”“南天”,正是大批打工者的滞留之地,也是留守妻儿仰望思念之处,作品因此而获得了更阔大的思想境界。
方鸿先生的诗歌注重形象刻画,且善于把客体形象与主体形象融为一体。试看这首《江城子·题团湖赏荷小照 》 :
荡舟十里绿茫茫。顶骄阳,也清凉。荷香醉我,疑在画中央。摄影船头偷一景,头半白,伴红妆。
诗人在“十里绿茫茫”的荷湖中荡舟,陶醉于“荷香醉我,疑在画中央”的美好情境,而这个画中央的主体形象,正是诗人自己。尾句“摄影船头偷一景,头半白,伴红妆”,以巧妙的比喻,丰富的联想,构成了景、人浑然一体的美好意象,令人称奇!
比拟联想是诗歌创作惯用的表现手法,方鸿先生深谙此道。写于2009年的《一剪梅·观日全食遐思》,以五百年难得一遇的日全食为题,将太阳和月亮比做一对情人,而日全食时刻正是它们入洞房的吉日良辰:
五百年前有约期,牵引不离。情笃依依。
银河作证地球媒,日也情迷,月也情迷。
脉脉含情倩影移,佳婿英姿,亲吻初亏。
良辰花烛入春帏。浪漫今时,谁见来回?
天狗食日的传说,通过诗人一系列联想、想象,被解说成为一个别有情趣的浪漫故事。
在方鸿先生的新著中,还收录了他创作的部分对联。对联难写,写好的对联尤难。方鸿先生的对联不仅对仗严谨,而且有境界,有涵蕴、有情趣,在很多时候,是可以作为诗来读的。这一联名为“登岳阳楼寄慨”:
倚栏放眼,不因物喜己悲,任阔水无边,波涛难撼胸中信念;
览胜抒怀,何论居高处远,少清风两袖,忧乐便成纸上空谈。
作者将“忧乐”二字纳入联中,但不落前人窠臼,立意于“少两袖清风,忧乐便成纸上空谈”,赋予常被人提及的忧乐精神以具体的现实内涵。全联不仅应对工严,而且气势雄浑。
再看“题岳阳圣安寺广场茶禅一味茶楼”联:
茶禅皆一味,悟杯中碧叶沉浮,莫辜负头顶苍天,胸间善业;
因果证三生,看世上豪门兴败,放开些眼前富贵,镜里荣华。
写佛寺茶楼,而能立意深弘,深入浅出,没有对禅意茶道的深入理解,没有对现实人生的深刻思考,是难以把二者恰到好处地融汇成一体,给人以哲理的启发思考的。
方鸿先生的对联,用词考究,有古意,但不古奥;接地气,但不俗气。试看这一联题磨刀村桃园文化广场:
赏胜景桃园,想是曾当年结义;
问传奇关羽,缘何到此地磨刀?
取桃园结义与关羽传说故事,而又切合磨刀村实地名称,引起人们联想。用白俗之词而彰史传之义,正深合这类游览胜地对联的写法。
方鸿先生创作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固源于他深厚的古文学修养,更得益于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理解。以一般人的观感,一个从事建筑行业几十年的木工,似乎很难与一个诗人的身份协调在一起,而其实这正是方鸿先生创作的优势所在。他艰辛的人生道路,丰富的人生阅历,使他具有殊异于学院书斋诗人的思想特征和艺术表达方式,而更多地具有底层社会平民的思想情趣。说到艰困的人生经历,我与方鸿先生或许有某些相似之处。我曾当过十多年农民,走过一段曲折艰辛的人生之路,而立之年后成为一名高校教师。这种经历和体验,使我与方鸿先生更易产生思想的契合与情感的共鸣。他的《丁酉本命年春日偶感》写道:
七二高龄喜咏春,鸡年六度也精神。
红衣初试尝民俗,拙作常吟充雅人。
会友寻幽山水乐,临屏论道语言真。
诗词养老童心在,秃笔惟求与世新。
我读后曾写过一首绝句答赠他:
君命为鸡我属牛,一生苦乐有因由。
耕田报晓辛劳事,不入龙蛇富贵流。
他出生乙酉年,属鸡,我生于己丑年,属牛。他做工,我务农。“耕田报晓辛劳事,不入龙蛇富贵流。”相似的人生遭际,或许是形成所谓“文章知己”的内在原因吧?
再过几日,方鸿先生将迎来他的虚岁八十大寿,借用去岁我为方鸿先生所写的一首贺寿诗,作为本文的结束吧:
佳日逢君寿,无缘共举觞。
门前花正艳,遥寄一枝香。
在这个温暖的冬日,祝福祖国的文艺园地里花繁果硕,也祝方鸿先生宝刀不老,笔底流香!是以为序。
谭解文甲辰岁初冬于故里新墙河陌上居
作者介绍 :谭解文,网名:陌上客。湖南岳阳人,湖南理工学院教授,前中文系主任。主要作品有专著《文坛文革十年史略》《呼唤现实主义》《陌上居文存》等多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散见于全国各类刊物上。业余也写过一些散文、格律诗和现代诗歌。
编审:蒋正亚 公众号管理:严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