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肥胖并发症为中心的体重管理——新概念、新策略、新进展

学术   2024-07-31 19:07   北京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前言:国家喊你管理体重啦!

国家卫健委牵头16个部门印发“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这是首个国家级健康体重管理方案。全民健康体重管理的新时代已经到来!推动体重管理科普宣教进家庭、进社区、进学校、进医疗卫生机构、进机关企事业单位、进商超、进宾馆、进餐馆食堂等,逐步扩大体重管理知识普及的覆盖范围。结合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爱国卫生月、全民营养周、全民健身日、体育宣传周、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中国学生营养日、“健康中国 母亲行动”宣传月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体重管理宣传活动,科学有效应对“小胖墩”“节日胖”“假期肥”等体重问题!

自2024年起,力争通过3年左右时间,实现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广泛建立,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显著提升,健康生活方式更加普及,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逐渐形成,部分人群体重异常状况得以改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邹大进教授围绕以肥胖为中心的体重管理新概念、新策略、新进展展开了如下精彩叙述,邀请诸位共阅!

新概念:肥胖危害的起源

1.从肥胖的两个节日谈起


(1)世界肥胖日


  • 1967年:世界肥胖联盟(WOF)将每年的10月11日定为世界肥胖日,这一天是提出“节俭基因学说”的减肥专家尼尔的诞生日。

  • 2020年:WOF将世界肥胖日的日期更改为每年的3月4日。寓意:防止肥胖需要一生一世,这个慢性疾病需要终身治疗。

(2)中国肥胖日


  • 2018年: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和糖尿病外科医师委员会全体成员共同发起倡导:把中国肥胖日设定在每年的5月11日,寓意“5.11,我要腰,我要瘦!”体重管理需要长期保持腰围正常(男性小于90cm,女性小于85cm)。

2. 肥胖(脂肪异位沉积)的新定义


肥胖多数情况下是一种多因素、慢性、复发性、非传染性疾病。其特征是内脏脂肪异常增多和/或异位脂肪过度堆积,对健康构成威胁或者合并多种代谢异常。肥胖也是一系列其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诱因。

肥胖作为一种脂肪过多沉积为基础的慢性疾病(ABCD)的正确概念框架已经形成。新的肥胖定义包括了体重指数(BMI)25~30kg/m2以上但腹部脂肪增多以及存在身体功能或心理疾病的人群。

当前,肥胖的诊断仍然仅仅基于BMI的临界值,并没有反映脂肪组织分布和功能在疾病严重程度中的作用。

肥胖是否是一种疾病(肥胖病)或者仅是一个疾病的风险因素(肥胖症)?这个问题本身并不恰当,因为肥胖合并有并发症时它就是一种慢性疾病;如果肥胖是以皮下脂肪分布为主,代谢指标正常,可以是一个风险因素,严重体脂过多也可以是独立的一种疾病。

3. BMI 定义肥胖的缺陷


仅用BMI作为肥胖症的诊断标准,可能造成肥胖症的漏诊或过度诊断。

  • 超重:BMI 25~29.99kg/m2
  • 1级肥胖:BMI 30~34.99kg/m2
  • 2级肥胖:BMI 35~39.99kg/m2
  • 3级肥胖:BMI ≥40kg/m2

如果将肥胖症定义为独立的疾病,那么许多国家30%~40%的人口将被诊断患有肥胖症。而这将使得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符合残疾标准或获得申请昂贵医疗费用报销的资格,肥胖症将成为财政和社会难题。

在历史上肥胖症定义为由于脂肪过度堆积而对健康造成威胁的风险因素,用于衡量肥胖症的BMI临界值旨在作为未来疾病或死亡率的风险因素评估指标,而不是作为现有疾病的诊断标准被提出。

若将BMI作为肥胖症的唯一或主要诊断标准,本质上就存在缺陷。这也提示是到了该做出改变的时候了。

为了促进肥胖临床指南的制定和实施,使其与现有的其他慢性疾病指南更加一致,欧洲肥胖研究协会(EASO)提出基于腰围/身高比,补充BMI作为脂肪组织分布异常的诊断指标。对于BMI≥25 kg/m2、腰围/身高比>0.5、存在临床/功能或心理障碍或并发症的患者,可诊断为肥胖病,应考虑使用减肥药物,而不应依赖于当前的BMI。

4. 重新定义肥胖——基于腰高比而非BMI


在诊断腹型肥胖标准上,现在有了更新、更优的选择——腰高比(weight height ratio,WHtR)。顾名思义,腰高比,就是腰围与身高的比值。计算公式:腰围(cm)/身高(cm)。

WHtR优势:


1)研究发现,“腰高比”在评价肥胖及其相关性代谢性疾病中,优于国际上常用的BMI、腰臀比和腰围,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出内脏脂肪的堆积情况。


2)2019年,巴西与英国研究人员发现,WHtR在0.45~0.50这个区间时,便已临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阈值。WHtR更能判断腹型肥胖状况,在预测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危险方面,WHtR比单独测量腰围和BMI更准确。而且,更有助于预测每个人的预期寿命。


3)WHtR对各种身高的人群更公平,这一测量方法适用于任何人。


4)最近,来自国内的研究也发现,WHtR每增加0.1,男性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8.6%;女性略低,但增幅也达6%。


5)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更是提出:将WHtR纳入健康评估,并建议成年人腰围不应超过身高的一半。


6)WHtR的最佳诊断切点为0.5,该指标不仅适用于中国人,而且也适用于其他亚洲人群,用于评价肥胖相关的心血管患病风险。当WHtR≥0.5时,即判定为腹型肥胖。


儿童期、青春期和成年初期的平均WHtR正常值为0.45;它不随年龄和BMI等个体的变化而变化。

  • 40岁以下,WHtR不应超过0.5;
  • 40~50岁,WHtR不应超过0.5~0.6;
  • 50岁以上,WHtR最低临界点始于0.6。

新策略:腹型肥胖的消除

1. 腹型肥胖的病因诊断


(1)继发性肥胖(病理性肥胖)

常见原因:①肾上腺皮质功能因为过于亢进,皮质醇增多;②胰岛素分泌过多,脂肪分解减少;③脑性肥胖,垂体疾病,以及垂体前叶生长激素过度生长;④由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引起的肥胖;⑤药物性疾病,患者因为服用肾上腺类药物,过敏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激素的长期使用;⑥每一个肥胖育龄女性都需要监别妊娠;⑦遗传相关性肥胖:如巴尔德-别德尔综合征和普拉德-威利综合征等,表现为早发型重度肥胖,伴随特征性表现如智力障碍、视网膜色素变性、生殖器发育不良、多指(趾)畸形、肌张力低下等,可通过基因检测明确诊断。

(2)单纯性腹型肥胖


影响腹型肥胖的因素较多,主要是遗传、环境、疾病、睡眠等。①内因:多数肥胖都与多基因突变有关,部分基因突变与BMI相关,而单一基因突变导致的肥胖则比较少见;睡眠不足也可能导致肥胖。②外因:工作场所、学校、家庭周边有众多餐饮店、社区活动场所有限等都可能造就“肥胖环境”。

2. 脂肪的异位沉积:代谢紊乱的源头


2019年底,Taylor教授在Cell Metabolism上发表了验证研究。研究人员在12和24个月时使用尖端MRI扫描对器官和腹部脂肪进行量化,可以直观看到胰腺和肝脏脂肪。血液分析包括葡萄糖HbA1c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甘油三酯(TG)的测量。研究小组还分析了脂肪酸、胰岛素分泌和β细胞功能。该研究表明,大多数试验参与者在2年内都保持了缓解,但这只有在TG和胰腺脂肪含量保持较低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在DiRECT试验中,成功减肥15kg或以上的参与者中,10名患者有9名逆转了病情。2年后,这些人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没有糖尿病,并且至少24个月内没有糖尿病药物的需要。然而,胰腺脂肪未能清除的患者全部复发,这与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胰腺内脂肪水平有关。

这个发现证明当一个人体内积聚了太多脂肪时,脂肪就必须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皮下脂肪组织的存储量因人而异,表示“个人脂肪储存阈值”,超过该阈值,脂肪就会异位沉积,引起多种代谢紊乱。当脂肪不能安全地储存在皮下脂肪组织时,它就会被异位储存在肝脏内,并溢出到身体其他部位,包括胰腺、肌肉、心包和肾周部位,这会“堵塞”胰腺,关闭胰岛素运转基因,妨碍胰岛素有效产生,最终导致2型糖尿病。

由此,我们可以将2型糖尿病视为一种简单的疾病:是个体积累的脂肪超过了他们所能储存的水平。患者只要能够减掉过多的异位脂肪沉积,就可能逆转糖尿病和各种肥胖相关慢性疾病;诊断后越早这样做,越有可能实现这些慢性疾病的缓解。

调节饮食、坚持运动、减重药物和代谢手术四位一体联合治疗,有助于消除异位脂肪,不仅可以逆转2型糖尿病,也可以逆转肥胖相关并发症。

新进展:从治到防的转变

采用5A’s模式有助于医患共同决策,成功管理体重:即评估(Assess)、建议(Advise)、达成共识(Agree)、帮助(Assist)、随访(Arrange),在医患沟通和随访过程中,每个“A”都可能出现,而每次多个“A”或许能增加患者减重动力,防止体重反弹。需要采取“未胖先防,已胖防病,已病逆转”的防治结合新理念!

(1)肥胖与脂肪肝(NAFLD)是慢性疾病的先锋攻击部队,代谢综合征在NAFLD患者中更为常见(发生在50%以上的患者中),因此,这可能增加合并疾病的风险,如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肾病,这些疾病都有相似的心脏代谢风险因素。

(2)对于腹型肥胖与NAFLD患者而言,肝脏本身的健康状况是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以及慢性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在代谢综合征中,肝脏也起着关键作用,包括对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血脂异常、血压升高、血糖异常、2型糖尿病和向心性肥胖等造成影响。

(3)双循环假说

DiRECT实验的领导人是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Roy Taylor教授。他在十年前提出“双循环假说”(twin cycle hypothesis):该理论提出2型糖尿病是由肝脏中脂肪的积累导致的,这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并增加血糖生成。这些作用反过来会增加血浆胰岛素水平,加剧胰岛素刺激脂肪产生的“自我强化循环”。增加的肝脂肪水平导致脂质过度溢出到包括胰腺在内的多个组织中,而长期暴露于饱和脂肪酸对β细胞有害。久而久之导致2型糖尿病。相反,通过饮食控制肥胖,可以逆转2型糖尿病。

因此,必须要清除肥胖与脂肪肝,要想预防各种慢性疾病必先预防肥胖与脂肪肝!肥胖与脂肪肝患者需要教育与逆转,更需要管理与预防!

只治不防,越治越忙;

只治不防,花钱冤枉;

只治不防,痛苦悲伤!

维持健康体重,需要长期坚持联合治疗

(1)随访

减重后的随访和坚持联合治疗很重要,理想情况下应每6~8周随访一次,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药物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手术后的随访和干预需要长期坚持。

(2)防反弹

减重成功后,如何维持健康的体重,体重不反弹,不复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要时需要持续的临床干预。根据纵向观察性研究,减重成功后仍能维持健康体重的人群通常采用以下策略:①定期体力活动(通常每周>200分钟);②定期自我称体重;③减少热量的饮食模式。

(3)长期干预,终身治疗


考虑到相比于单纯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在维持减肥效果方面更佳。国内减重药物方面,除了替尔泊肽和司美格鲁肽外,玛仕度肽也备受期待。这些减重药物的减重效果可减15%至26%,堪比减重手术的疗效。玛仕度肽在减重III期临床研究GLORY-1中肝脏脂肪含量降幅高达80.2%,这个数据可谓惊艳。今年临床指南支持长期使用减肥药。因此,与其他慢性疾病相似,减重也可能需要终生监测与治疗。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最新《国际糖尿病》读者专属微信交流群建好了,快快加入吧!扫描左边《国际糖尿病》小助手二维码(微信号:guojitnb),回复“国际糖尿病读者”,ta会尽快拉您入群滴!


(来源:《国际糖尿病》编辑部)




版权声明


版权属《国际糖尿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国际糖尿病idiabetes
《国际糖尿病》International diabetes-同步传真国际糖尿病最新学术进展,为糖尿病临床、教研人员搭建一座与国际接轨的桥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