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奇怪的真相您了解吗?儿童流感为什么有的人下肢疼痛无法行走?

健康   健康   2025-01-14 19:58   浙江  

绝大多数的儿童流感通常没有并发症,但是也有一些儿童流感中招后,出现了并发症,绝大多数是呼吸道并发症,神经肌肉方面的并发症相对比较少,所以大家认识也不足,临床神经肌肉方面并发症除了热性惊厥,另外常见的并发症是良性肌炎。


今天分享一例临床流感合并下肢疼痛,行走障碍的案例。


磷酸肌酸激酶3233U/L比正常大了10倍以上

患儿,8岁,发热3天,发现下肢疼痛1天,无法正常走路,但是肌力和肌张力正常,因为疼痛而无法正常走路。开始磷酸肌酸激酶只有800U/L多,后逐渐升高。

磷酸肌酸激酶是一种存在于骨骼肌、心肌和脑组织中的酶,主要参与能量代谢,当这些组织受损时,它会释放入血,导致血清磷酸肌酸激酶水平升高。

磷酸肌酸激酶升高常见于哪些疾病:

✅ 磷酸肌酸激酶明显升高(>5000 U/L):多见于横纹肌溶解、暴发性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 

✅ 磷酸肌酸激酶中度升高(500-5000 U/L):肌炎、心肌炎、运动损伤等  。

✅ 磷酸肌酸激酶轻度升高(200-500 U/L):甲状腺功能低下、轻度肌肉劳损等 。

儿童最多见于病毒感染性的良性肌炎,一般来说属于自限性,随着原发病好转而好转,比如流感相关肌炎、登革热病毒肌炎。  

最后通过病史和呼吸病原体核酸检测:提示甲型流感。

流感为什么会导致肌炎?

主要通过2种方式导致肌肉炎症,特别是下肢骨骼肌。

1. 病毒直接攻击肌肉组织

流感病毒在进入人体后,不仅直接侵犯呼吸道,还可能侵入血液,进一步扩散到肌肉组织,引起肌肉炎症。流感病毒侵犯骨骼肌肌肉纤维导致肌细胞损伤、坏死,大量的磷酸肌酸激酶释放入血,肌肉炎症导致肌肉疼痛,行走障碍,也影响肌肉能量供应,引起疲劳和酸痛感。  

2. 免疫系统过度反应

流感感染后,机体免疫系统被激活,释放大量细胞因子比如如TNF-α、IL-6、IFN-γ等等。  过量炎症因子攻击肌肉组织,导致肌肉炎症和疼痛。  


儿童流感相关肌炎通常在流感病毒感染后3-5天出现,主要表现包括:  肌肉酸痛,多见于小腿、股四头肌, 行走困难,拒绝行走,用手压腓肠肌疼痛加剧。 随着原发病缓解而缓解,症状逐渐消失,磷酸肌酸激酶也逐渐恢复正常。 


流感相关的良性肌炎,一般无需特殊治疗,主要针对流感病毒治疗,随着流感恢复,肌炎也会自行缓解。  

多休息,避免剧烈活动,有助肌肉恢复;

多喝水,促进代谢产物排泄,防止肌红蛋白堆积; 

疼痛剧烈,可以适当口服布洛芬环境疼痛。

如果觉得文章对您有帮助,如果有类似问题可以给我留言,请转发分享给身边朋友,每天分享一点点儿童健康知识,每天进步一点点,点个赞或者在看,让更多家长了解到儿童疾病的相关的科普知识。如果需要儿科专业咨询,可以通过好大夫在线APP,找柯友建主任。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

 可以分享给你的家人及朋友,

 你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柯大夫来自三级医院儿科主任医师,二孩老爸,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及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小儿消化学组委员,拥有丰富的育儿和临床经验。利用业余时间把靠谱的育儿及疾病预防知识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宝宝得病不焦虑,育儿不迷茫。



柯大夫儿科科普


往期回顾

奥司他韦是神药吗?科学使用减少不良反应,这十个高频问题值得大家注意。

设置星标,不再错过我的推送,详细步骤:

1. 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柯大夫儿科科普教育

2. 点击右上角“...

3. 点击“设为星标


本号仅用于传播医学科普之目的,科普不能代替面诊,如果患病,请及时就医。对您有帮助,请转发分享给身边朋友,点赞或者点“在看”,谢谢。

柯大夫儿科科普
传播儿童健康知识,传递科学育儿理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