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儿童流感不是,表现高热不退,通常没有咳嗽流涕症状,但是仔细观察,有些儿童还是表现出全身乏力,甚至肌肉酸痛等症状。
这些感染性疾病临床非常常见,家长也比较重视,但是对于非感染性疾病通常不太重视,比如鼻炎,打鼾,便秘症状通常不太上心。
这个宝妈发现孩子打鼾,她说不知道看什么科,也不知道需要看医生,认为孩子爸爸打鼾也好像没看医生。
儿童发热流感,平时打鼾
发热1天伴有全身酸痛,乏力表现,咽部充血,扁桃体2度肿大,心肺阴性,化验血常规及炎症指标:白细胞下降,淋巴细胞绝对值下降明显,只有0.7,超敏crp10.2,saa184,提示病毒感染,有人说,超敏crp高就是细菌感染,这点完全错误的。结合临床和最近甲流流行,所以临床诊断甲型流感应该没有问题。如果对儿童血常规及炎症指标感兴趣,可以看这篇专栏问题:儿童发热为什么通常化验血常规?举临床案例手把手教会大家。
但是家长说:孩子一直以来打鼾明显,偶尔会憋醒,和孩子爸爸差不多,孩子这样情况有没有关系?她还录音了给我听一下。
正常孩子不太可能打鼾,打鼾说明呼吸道阻力增加,看了孩子面容没有典型腺样体面容,但是稍有小下颌,没有明显肥胖,建议还是查一下腺样体大小:腺样体肥大超过90%,因为不是发烧时才出现症状,什么平时已经明显肥大,同时扁桃体也有明显肥大。
这家长真是粗心,待流感治愈后,再好好评估睡眠情况,保守治疗无效,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摘除。感兴趣可以看这篇专栏文章,了解更多儿童腺样体肥大有关诊治知识:儿童腺样体肥大,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家长最想了解10个问题。
儿童哪些情况可能提示腺样体肥大?
很大家长并不了解哪些情况已经出现腺样体肥大,也不清楚腺样体肥大该看什么科?
其实腺样体肥大在幼儿中中较为常见,以下情况可能提示腺样体肥大,家长要注意啦:
1. 鼻部症状
长期鼻塞,鼻音重:孩子经常张口呼吸,尤其是在夜间。
打鼾:睡觉时出现打鼾,甚至伴有呼吸暂停。
长期流鼻涕:长期慢性鼻涕,尤其是黄色或粘稠的分泌物,必然会刺激腺样体肥大。
2. 睡眠障碍
夜里睡眠质量差:夜间翻来覆去或不安稳,容易惊醒,甚至憋醒,有些体位明显,有些体位改善。。
白天嗜睡:因夜间睡眠受影响,特别是学生白天疲劳或注意力不集中。
3. 耳部问题
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耳朵反复感染、鼓膜积液,可能与腺样体肥大阻塞咽鼓管有关。
听力下降:因中耳积液导致听力问题,有些孩子在看电子产品或者电视时声音开的特别大。
4. 面部改变
腺样体面容:长期张口呼吸可能导致上颌骨发育异常,表现为上牙突出、鼻唇沟变浅、下颌发育后缩。这些情况往往提示比较严重的腺样体肥大导致的后果。
腺样体肥大特别多见于3-10岁儿童,通常反复鼻炎、鼻窦炎或过敏性鼻炎病史,没有规范治疗,用药用用停停,没有依从性,这些孩子更容易发生腺样体肥大,也是高危人群,值得家长上心。 这些症状是慢慢出现,粗心家长很容易忽视的。
如果平时孩子有上述表现,建议尽早就诊,通过鼻内镜、或侧位X线片,或必要时考虑鼻窦ct等影像检查明确诊断,甚至做睡眠呼吸监测,以便决定是否需要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
如果腺样体肥大该到哪科治疗,如果保守治疗,可以到儿童睡眠呼吸科,儿童变态免疫科,擅长这些疾病治疗的儿内科医生,手术建议直接到耳鼻科治疗。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
可以分享给你的家人及朋友,
你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柯大夫来自三级医院儿科主任医师,二孩老爸,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及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小儿消化学组委员,拥有丰富的育儿和临床经验。利用业余时间把靠谱的育儿及疾病预防知识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宝宝得病不焦虑,育儿不迷茫。
柯大夫儿科科普
往期回顾
设置星标,不再错过我的推送,详细步骤:
1. 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柯大夫儿科科普教育”
2. 点击右上角“...”
3. 点击“设为星标”
本号仅用于传播医学科普之目的,科普不能代替面诊,如果患病,请及时就医。对您有帮助,请转发分享给身边朋友,点赞或者点“在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