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需要在话语系统、理论和学科体系上进行转变。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结合是未来发展的关键。我们需要新的理论突破,如人才供需适配理论,以更好地应对教育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教育的学科体系应进行融合建设,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11月8日上午,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海会议活动中唯一的教育论坛《全球视野下,AI+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会议成功举行。汇聚了教育行业领导、教育领域专家、人工智能领域优秀企业代表、教育行业优秀企业代表等,共同探讨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推动教育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本次论坛由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主办、WWEC教育者大会、上海东昊岚天会展有限公司承办、上海市科创教育指导委员会作为支持单位。
民进中央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常务副主任、长三角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胡卫先生发表了题为《我国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的主旨演讲,深入分析了当前教育领域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以下内容摘自胡卫的演讲: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经建立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各级教育的公平程度已经达到或超过了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了60.2%,使我国成为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国家。
然而,在看到这些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一方面,每年大量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面临困难;另一方面,许多用人单位却难以找到合适的拔尖创新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教育供需之间的适配问题日益突出。
一、外部环境的审视
教育不仅受政策变化的影响,还受到人口问题的深刻影响。在我任职教育系统时,2021年我们还在讨论入学难、入学贵的问题,每年需要新增数十所甚至上百所学前教育机构。然而,2022年出现了人口出生率下降的现象,2023年一年内减少了208万名学生。根据教育部同事的预测,2024年上半年出生人口约为400多万,下半年同样约为400多万,总计不到900万。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十五五”期间,除了高中阶段人口继续保持9%的增长外,义务教育阶段人口将减少一半。这无疑给教育带来了重大挑战和冲击。
二、人工智能的挑战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2024年美国白宫科技办公室公布了18项最重要的创新成果,其中包括先进计算和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正处于迭代式发展阶段,目前正在经历Chat时期,具备完善的视频交互和多模态支持功能。多模态意味着可以通过语音、视频、文字等多种方式进行交互,这将彻底改变教育方式。
我认为,人工智能不仅仅是教育的辅助工具,而是颠覆了传统教育模式。传统教育依赖班级授课制,教师使用统一教材进行教学。而AI技术的发展使得自主学习和个别化学习成为可能,班级授课制或将不再适用。目前,教材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但随着AI的发展,教材的作用将被重新定义,甚至可能被淘汰。教师面临严峻挑战,甚至可能被取代。AI将成为每个学生的虚拟教师,提供个性化指导。例如,苹果公司的最新设备已与OpenAI的自然接口相结合,能够处理复杂问题并自动提供资源。此外,AI还能实时感知情绪,提供情绪价值,甚至在家庭和个人生活中发挥作用。
三、教育内部的审视
当前的教育体系仍带有工业革命时代的痕迹。学校如同流水线,学生被视为原材料,从一个环节进入另一个环节。传统的教育体系是分工明确的,有课程门类、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和考试评价,最终培养出符合工业革命时代需求的标准化人才。这与智能时代的需求不符。
教育体系还带有明显的计划体制特征。所有学校与政府机关同构,校长由政府部门任命,具有行政职级。校长忙于文山会海,教师则被各种社会事务所困扰。据北师大的一项调查显示,教师仅有30%的时间用于教书育人,其余时间都被各种行政事务占据。《人民日报》也发文呼吁为教师减负。这些因素使教育在人工智能时代和全球化背景下亟需改革。
四、教育改革的思考
1. 完整的知识结构
学生在人工智能时代不应接受碎片化、简单的投喂式教育,而应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我一直反对频繁增减课程的做法。教育应有结构,学生应有系统的知识体系。核心课程应涵盖语言、文学、数学、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这些都是未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知识。每个学科都有其知识群落,学生可以根据兴趣、潜质和能力倾向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
2. 人才培养的适配性
当前,人才培养面临严重的错配问题。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升级导致需求端提出了新的目标:
人才培养的多样性
知识结构的综合性
能力的跨界与复杂性
传统教育分科明显,但现代社会的问题复杂,需要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能力。因此,教育必须打破专业知识壁垒,进行交叉、综合和跨界学习。跨界学习包括打破文科、工科、理科和艺术之间的壁垒,采用项目学习、研究学习和自主主题学习的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问题驱动和任务导向来完成学习。
3. 创新人才的培养
国家推出了多项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但这些计划往往依赖于考试和竞赛,成功概率较低。创新人才和竞赛人才在人格特征和行为模式上有所不同。例如,《金榜题名时》一书通过对72名高考状元的调研发现,这些学生虽然成绩优异,但在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人际关系等方面表现较差。相反,《好主意从哪里来》一书通过对200名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发现,成功的关键在于合作精神、吃苦耐劳的品质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因此,未来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合作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4. 教育与产业的结合
产业对科技最为敏感,教育应与产业紧密结合。总书记多次强调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建立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教育体系,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职业教育的地位亟待提高,需要整体设计和综合施策。高中阶段学校应多样化,包括特色高中、科技高中、国际化高中和艺术高中等。同时,应推行学科互选、学分互认、学籍互转,实现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的互通互转。
五、职业教育的改革
职业教育应延伸至义务教育阶段,从幼儿园开始进行生活劳动、技能劳动和生产劳动的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应包含工程设计和技术内容,为学生提供职业教育的初步体验。高等教育方面,应打破中高职之间的壁垒,增加春季高考,鼓励企业参与课程设计和人才培养,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实习和研究。
六、未来教育的展望
教育改革需要在话语系统、理论和学科体系上进行转变。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结合是未来发展的关键。我们需要新的理论突破,如人才供需适配理论,以更好地应对教育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教育的学科体系应进行融合建设,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