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是情绪器官!身体表现出这些问题,根源可能在情绪

文摘   2024-12-07 18:03   上海  


最近,接连在网上看到“抗癌博主”去世的消息。


其中包括几个胃癌,最年轻的才19岁,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


胃癌是胃部器质性问题,还有一些肠胃的反应,其实跟情绪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肠胃是情绪器官



生活中,很多人常出现无缘由的肠胃不适,比如食欲不振、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腹泻便秘……检查后却无明显异常,这类情况归因于功能性胃肠问题。


《胃肠病学》杂志刊发的一项研究指出成年人功能性胃肠问题的全球发生率超过40%,而我国23.1%的成年人一生中至少曾患一种功能性胃肠问题。


据一项调查显示,就诊消化内科的患者中,近一半属于功能性胃肠问题,以女性和青壮年居多。这两类群体更易被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困扰,而肠胃与脑相连,也更易感,引发各种不适。



胃肠既是消化器官,也是情绪器官,被称为“第二大脑”,与大脑之间有一条脑肠轴,两者相互影响。


大家可以觉察下,当你肠胃不适时,当下的状态如何。


例如:

腹泻时,是不是面临紧张?

胃口不好时,是否正处于高压?

嗳气或胃食管反流时,是否有挥之不去的焦虑?


很多时候,觉察自我情绪,能发现很多表面问题背后的真相,帮助我们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2、情绪与身体交互影响



朋友曾讲述过她的一个经历。


前几年,公司倒闭后她失业了,面对养孩子、房贷的压力,她觉得自己没了出路。内外的压力一起涌来,她的身体开始出现异样。


首先变差的是她的睡眠,躺在床上凌晨三四点睡不着是常态。之后不久,她的肠胃开始感到不适,饭后腹部会有一些疼痛,还经常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更严重时,一天要跑八、九次厕所,整个人都脱水了,她感觉自己的身体要垮掉了。


在家人的催促和自己的恐惧心理中,她开始就医。先是去消化科做各项检查,但没发现问题,医生也不愿给她开药,但胃肠问题还是存在,她甚至觉得自己得了某种不治之症,内心更加焦虑、恐慌。


她又辗转多家医院,直到一个医生告诉她,她的肠胃问题或许跟她的压力和焦虑有关,建议她去心理科去就诊。找到答案后,她的肠胃问题才开始有所缓解。


情绪诱发肠胃问题,肠胃问题又进一步恶化情绪。长期找不到问题的根源也无法得到有效治疗,很多人会进入身心状态的恶性循环。




3、能反映情绪状态的不止是胃



我们的身体是一个天然的感受器,对情绪有着灵敏的反应。


胃不舒服,是情绪问题的常见征兆,但不是唯一征兆。


除了胃肠道,还有很多身心问题可能跟情绪有关,比如:焦虑的人会反复复发湿疹。


这样的人内心总是有很多不安全感和担心。中医讲思伤脾,脾主运化。一旦脾的功能受损,就会影响水液代谢,导致身体的寒湿停滞、停留在体内,从而形成湿疹。

肖然老师说,身心问题背后一定有一个真相。当真相被看到,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肠胃不适、过敏等,是身体发出的提醒:不要再情绪超载,听一听自己的心声,多多关心关心自己。



其实,人生就像过山车,工作、生活、家庭,总有不顺心的时候,在没有办法改变外部现状的时候,就先关照自己的情绪。


古语有云:心境决定处境。


当你心境好了,说不定下一步就有了转机,而不是让情绪压垮自己。





肖然老师说,健康是最好的风水。


实现身心健康就是使自我回归一种平衡的状态:平衡好身体本身,平衡生活和工作,平衡好情绪和坏情绪,平衡顺境和逆境。


然健康【回归】身心健康的平衡之道工作坊将于12月13-15日在北京开课,由肖然老师亲自授课。


3天的课程,让我们懂得从身心两方面综合看待健康,更深入地了解身心交互影响,同时在工作坊这个独特的场域,借助团体的力量我们和其他人进行连接和沟通。我们在故事中理解他人,照见自己,让压抑的情绪重新流动,使身心回归平衡和柔软的健康状态。




更多知识请关注
【肖然-然健康】视频号

然健康身心全息
肖然老师是身心全息文化及然健康的创始人。然健康是研究实践中医心理学的专业平台。关注我们,探索更多关于中医心理学的知识,收获身心自在的力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