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生歌一刘代明的书画人生(中)
廖云 撰文
(三)
刘代明获得“全国首届百鹅书画大赛”金奖时,年仅27岁,是最年轻的获奖者,被韩天衡笑称为“这次书画大赛中‘我们村的年轻人’”。初出茅庐,首次参赛,就在全国大赛上获奖,在千余件作品中夺金,使刘代明声名鹊起,他的人生也迎来精彩纷呈的事业季。
1988年元旦,德阳孔庙大成殿内,四壁悬挂着120多幅精美的书法作品。殿外,彩旗飘扬,人头攒动,在德阳市委书记兼政协主席张仁樑、市委副书记敬正书(后任国家水利部副部长)等领导剪彩后,刘代明个人书法作品展隆重开幕。这一天,是刘代明30岁的生日,他以凝聚多年心血的个人书法作品展,完成了“铁笔少年”的艺术成人礼,跨进人生的“安身立命”阶段。
他在德阳市首开先河的个人书法作品展,在省内外引起轰动。舒同、启功、钱君陶、韩天衡等中国著名书画大师题词,省内外同行发来贺电,每天有数百人参观留言。展讯及作品见诸媒体后,市内外登门拜师者络绎不绝,全国各地书画同行和爱好者纷纷寄来书信书画作品与他交流。
盛夏的一天,他收到一件来自江苏省“扬州八怪艺术馆”的邮件,内装一方“一代明君”的印和一封信:“代明兄,您好!我叫刘方明,是江苏省‘扬州八怪艺术馆’馆长。我是在《书法报》上看到您的作品的,因为我特别喜欢书法和刻印,故冒昧给您写信,并专门给您镌刻了一方印,望能笑纳。我不是图谋起家的人,而是对书法艺术有所感悟,故以‘一代明君’解读您的名字一刘代明。君者,君子之谓也。做一个明明白白的君子,是您的理想:为人明明白白,不伪饰,不虚浮;为艺明明白白,不浅薄,也不故作高深。从您的书法艺术风格,就充分体现出您就是一个明明白白做事、明明白白学艺的人,所以我称之您为‘一代明君’亦不为过。”
惺惺相惜,心心相印。从此,相隔千里的德阳刘代明与扬州刘方明,以书法结缘,成为情笃至深的挚友。刘代明虽然认为以“一代明君”替代“刘代明君”不妥,从未使用此印,但赞同“做一个明明白白的君子”的释义与期望,以此自勉。“一代明君”的雅号,由此流传坊间。
这次展览,也是他的书画人生走向从艺与从政并轨的仕途启程仪式。三个月前,他从德阳中学调到市中区文化馆(现旌阳区文化馆)作专职美术干部。公家的人,身不由己,他“无意仕途、不问政治”的人生规划被迫调整,只能转换角色,走上新的岗位。
文化馆专职美术干部,工作弹性空间很大。既可能过得艰难辛酸,因为不在经济发展与安全稳定的主干线上,权力不大,经费不多,事情不少,不太受重视,很难出成绩,仕途前景黯淡。也可以过得轻松安逸:因为没有GDP指标和招商引资硬任务,没有维稳安全的责任压力,上班一壶茶,写写字,唱唱歌,跳跳舞,就可悠闲混日子;扶持几个书画朋友,经营几个群众文化典型,就可以出成绩交差。碌碌无为,成绩不彰,可用基础弱人才缺经费少推脱责任。更有甚者,还可用公权公款书画搞勾兑,滋润的“雅贿”谋私。
刘代明从小在诗词歌赋里浸润,深受古诗词影响。“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情怀,“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豪气,已经深入心灵。他鄙视尸位素餐,更不齿肖小作为。履新赴任,就恪尽职守,办实事、做难事、干大事,不断进步,相继担任旌阳区文化旅游体育局股长、德阳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德阳市文联副主席兼发展部部长,每个岗位上,他担当作为,都做得有声有色。
2002年6月,他被任命为德阳市群众艺术馆长。此时的艺术馆经费紧张,靠出租场馆维持办公;管理松懈,人心涣散人才流失;馆内环境差,死气沉沉;馆外口碑差,工作艰难。面对困境,他走马上任,大刀阔斧改革。
收回出租房,改造培训场地,办艺术培训班。既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又通过市场化培训适当收费,弥补办公经费不足。他率先办起美术书法培训班,原计划招生30名,没想到150多人报名非常火爆。其他专业干部随之跟进,很快办起了3个音乐班、3个舞蹈班、4个器乐班。从此,艺术馆弥漫浓厚的艺术气氛,一扫死气沉沉而生机勃勃;馆内环境涣然一新,经费不足问题得到解决;干部职工精神为之振奋,心齐气顺风正。艺术馆事业良好发展,赢得社会和群众好评。
搭建平台,推动全市群众艺术活动。先后在德阳市区建立了美术、音乐、戏剧、文学、器乐、舞蹈等8支文艺骨干队伍,队员超过2000人。相继成立了旌城书画院、旌阳书画研究会、老年合唱团、中青年新韵合唱团、民乐团、女子文学沙龙、少儿舞蹈队和青年舞蹈队8个艺术团体。建立了扬嘉新农村美术创作辅导基地、什邡美术教育培训基地、罗江德阳美术创作基地、太阳部落美术创作基地、孝泉德阳文艺创作基地等5个创作基地。每年组织十五六次美术书法作品展,到工厂、农村、学校和部队慰问演出和文学艺术研讨活动。培养了大批文艺骨干,各类艺术活动红红火火,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挖掘资源,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绵竹年画是中国四大年画之一,源于北宋,盛于明清,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齐名。德阳潮扇源于广东潮州团扇,清光绪年间传入德阳,改进工艺后远超潮州团扇,曾是驰名中外的贡品。因为各种原因,这两个文化品牌尘封在历史中寂寞无声。刘代明为重振绵竹年画做了大量工作,2002年绵竹年画成功入选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他谢绝兼任绵竹年画馆馆长的高薪聘请,推荐胡光葵担任年画馆馆长,一如既往指导绵竹年画开发利用。如今,绵竹年画重现光彩,与剑南春酒、赵坡茶并称“绵竹三绝”,通过旅游和文化活动走向世界。为了拯救德阳潮扇这一民间传统工艺文化遗产,他通过不懈努力,寻找到这一传统工艺继承人,使濒临失传的德阳潮扇枯木逢春,重现于世。2007年,德阳潮扇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2年2月,“德阳潮扇传统工艺”被列入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民间艺人刘燕西创办了“中华千工坊木制工艺品厂”,用传统手工制作仿古宫灯,苦无品牌销路不畅。刘代明从产品设计到包装营销,出谋划策义务指导,很快使“中华千工坊”的木制古灯成为电视剧《武则天》《唐明皇》《玉堂春》道具,木制足球被选为1998年法国世界杯足球赛、2002年日韩世界杯足球赛纪念品,多款木制工艺品畅销全国,远销东南亚和欧洲各国。
他因此被德阳市委市政府授予“德阳市十大杰出青年”“德阳市优秀专家”称号,被省文化厅评为“四川群文之星”。他领衔创立的“童心画派”,被四川省文化馆确定为美术学术品牌向全省推广,成为四川“文化名人”。
人才难得,中国民主促进会德阳委员会筹备时,就发展他入会。起初,他再三推辞。可是,反复动员他入会的涂庄老师和筹备组的吴咏楠、丁原道和刘映月老师,都是他敬重的德高望重的前辈。再三犹豫后,他终于同意加入这个以从事教育文化出版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民主党派。当他被推荐给德阳市委统战部审核时,收到一封信,反映刘代明是共青团员,不能加入民主党派。统战部到学校调查,原来学校一位领导也想发展刘代明加入中国共产党,没想到中国民主促进会抢了先,于是写信阻止刘代明加入民进会,才能发展他入党。经统战部与德阳中学党委沟通,报民进四川省委审批,经民进中央批复,1985年8月,刘代明成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之后当选为民进德阳委员会副主委兼秘书长。1992年初,他成为德阳市政协委员。2000年初,他被选举为德阳市人大代表并当选为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2007年12月,他当选为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本想远离政治,却成为一名参政党成员、一名参政议政的政协委员、一名拥有依法行使多种特定权利的人大代表。“身在其位,必谋其职”,刘代明决心用好权力,尽职尽责,在政治舞台上有所作为。
德阳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工业发达、区位优越的城市。始建于秦,命名于唐。境内有“沉睡三千年”的三星堆遗址和古蜀国之谜,有修建都江堰闻名天下的秦蜀郡太守李冰之墓、蜀国军师中郎将“雏凤”庞统之墓和三国古道。更是中国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昔有国内最早的万吨水压机,今有雄冠世界的八万吨模锻机“国之重器”“工业母机”。
穿城而过的绵远河,过去曾是水运航道。1983年德阳建市后,城市依绵远河而建,两岸由10多座桥梁交通,5座闸桥调节控制水流,汛期开闸成河,平时关闸成湖,取名“旌湖”。河湖四季碧波荡漾,滨河两岸绿树成荫,早春桃红柳绿,盛夏榕树蔽日,秋天丹桂飘香,深秋银杏金黄,冬天候鸟聚集,自然景色优美。但是,由于建市时间短,财政底子薄,城市建设投入少,没有鲜明特色,尤其缺乏文化品位,体现不出“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工业发达”的城市内涵。
刘代明上学和工作的德阳中学,就在绵远河畔。旌湖自然景观之美,让他陶醉;两岸人文景观缺失,让他内疚。他为自己是艺术馆长对城市建设少有作为而自责,锲而不舍调查研究,深入思考如何提升德阳城市文化形象。经过充分准备,他向市政协和市人大,提交了关于德阳城市建设的提案和议案。
2004年3月,德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和市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刘代明《关于把石刻艺术墙文化延伸到旌湖两岸,作为反映地方文化载体,形成天然石雕艺术博物馆》的提案议案,在“两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政府当即立案,并责成市建设规划和建设局尽快论证承办。
2004年7月16日,市委书记、市长、市人大主任、市政协主席、常务副市长、分管副市长等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20余人,齐聚市政府七楼会议室,听取刘代明陈述提案。
他激情澎湃,把心中构思的旌湖两岸一条长达10公里的文化长廊,一座令人向往的濒湖天然石雕艺术博物馆,呈现在与会者眼前:
这条集观光、健身、休闲为一体的文化长廊,依绵远河由北向南、濒旌湖东西两岸,由上中下三湖景区构成。东岸是“名人文化长廊”“儒家文化长廊”“奥运精神文化长廊”,西岸是“三国文化长廊”“道教文化长廊”“工业文化长廊”。两岸10公里的草坪上树荫中,矗立着数十座德阳籍历史名人、历史文化、重大装备制造业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奥运精神文化的石雕塑像,与已经名扬省内外的石刻公园“中华魂”56个民族巨型群雕、“华夏神话”数十孔石窑、长超1公里的石刻艺术墙和百米龙柱长廊,构成天然石雕艺术博物馆,这样规模的石雕艺术博物馆,可入选吉尼斯纪录,成为发展地方经济的旅游资源。
漫步这条长廊,游人可以穿越德阳的历史隧道,感受一个古蜀国地、三星遗址、三国故道、蜀汉重镇,有全国四大孔庙之一“德阳文庙”、有道教“净明宗孝”派名庙“玉皇观”的城市悠久历史;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德阳工业文化,感受重大装备制造基地、拥有国之重器、制造业母机的工业城市魅力。沿着长廊,既可在芳草绿荫中疾走长跑健身,也可闲庭独坐慢煮时光,观赏成千上万只几十种野生鸟类和西伯利亚红嘴鸥,碧波戏水或蓝天飞翔……
美丽的景观,美好的憧憬,引起与会者共鸣,不停点头赞同,不时发出赞叹。但是,资金从何而来?
刘代明直言献策:两条渠道解决资金,一是市财政出一部分,二是“以湖养湖”筹集,在两岸拍卖部分土地修建茶馆和咖啡厅,既可筹集两岸建设资金,也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同时,这条长廊,石材取自德阳境内的红砂石,由德阳市美术工作者设计,施工由先辈曾建造过清朝宫殿王府的中江石匠完成,他们已经建造了石刻公园。德阳人构思、设计、制作反映德阳历史、名人、文化特色的艺术长廊,既“最德阳”,也最省钱。
用德阳的石材,由德阳人设计,请德阳的工匠,打造德阳的景观,发展德阳的经济。取之德阳,用之德阳,“内循环经济”的好主意,顿时赢得满堂喝彩!“哗…哗…”20多人长时间的热烈掌声,惊动了市政府大楼。
掌声刚停,市委书记首先表态:“我看这个议案很好,完全可以通过!”
市长激动了:“首先,我要好好的谢谢刘代明!你的建议太有意义,太及时了!市政府将把打造旌湖两岸文化品牌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尽快成立领导小组抓好落实。市政府力争用最短时间,花最少资金,把这项民心工程办好,把德阳打造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给全市人民一份满意的优秀答卷!”
论证会后不久,德阳市城市规划和建设艺术指导委员会成立,聘请全市10位专家学者为委员,任命刘代明为主任。
四川美院院长、德阳籍著名雕塑家叶毓山,欣然担任“工业文化长廊“里邓小平塑像设计制作。1958年10月25日,邓小平视察德阳工业区建设时说:“德阳的工业,是国家的大工业,拿制造冶金设备、电站设备的大工厂来说,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是机械工业之母,这里将成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德阳,是60多年前邓小平对国家工业建设划的“一个圈”。
刘代明不仅担负打造旌湖两岸景观建设的总体策划、艺术指导、设计协调、工程督导等繁重工作,还亲自承担“儒家文化长廊”“道家文化长廊”的艺术创作,用行楷创作书写了3600多字的《论语》,镌刻在“大同广场”的艺术墙上;用行草创作书写了6800多字的《道德经》,镌刻在壁画石墙上。
2006年“儒家文化长廊”建成。“道家文化长廊”“奥运精神文化长廊”竣工。随后,“名人文化长廊”“三国文化长廊”“工业文化长廊”等景观相继建成。
2006年,旌湖两岸文化艺术景观建设,获得“全国最佳人居范例奖”。2007年11月,德阳市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刘代明建言献策并亲自参与打造的旌湖两岸文化艺术景观,在获奖创优中吸睛夺目,功不可没。
紧接着,他又提交了《打造德阳特色人文景观》议案,建议在德阳市区通往辖区6县(市、区)的东南西北干道上,分别命名“继光大道”“三星堆大道”“年画大道”“剑南春大道”“德孝大道”“三国大道”“调元大道”,恢复重建钟鼓楼等,充分利用德阳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体现各县(市、区)文化特色的主题文化大道,使德阳的城市建设更富有地方文化韵味,被政府采纳。
20多年来,他先后提出的整治老城区老街旧巷等30多个议案,均被政府采纳立案实施。
政治素人刘代明,在参政议政的舞台上,长袖善舞,笔墨生歌,也给自己的书画人生,抹上浓墨重彩的亮色。
打造旌湖两岸景观,是他一生引以为荣的骄傲。他利用参政议政的“权利”,为德阳的城市建设和美化百姓生活环境,做成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大事。鉴于他的特殊贡献,市政府批准了他的请求,在上旌湖畔的“北公园”内特批36亩土地,修建了德阳市文化馆,是全市唯一在景观区内的行政事业单位办公区。
但是,这也成为他一生最大的遗憾。由于领导换届等各种原因,旌湖两岸的景观建设,没有按照原规划设计如期完成期。后期项目被中止,前期完成的景观,也被以后的道路扩建和改造项目破坏。对此,他无能为力,唯有仰天长叹。只有在听到市民留恋以前的“文化艺术长廊”,他心中掠过一丝欣慰。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