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林之虎3:跟随师长参加战役战斗,为日后当虎将做了厚实铺垫

文摘   2024-10-24 14:26   北京  
高利平  著
前排披大衣者为董占林,后排持枪警卫者为何其宗
命运造化,刚刚入伍一年的何其宗,便赶上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的历练机遇。多年后,他感慨地说:“我入伍不久就有机会参加这场战争,确实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

11158时,董师长组织了一个精干的师指挥部,只带了一个警卫排离开了航堆军指,向5号高地进发。

军指航堆的海拔高度是八百米左右,而5号高地的海拔高度是4500米,路上几乎全是在六七十度的陡坡上爬行。这段路程,如果大部队行进,需要十二至十六小时才

能到达,小分队轻装行进也要六个小时左右。

何其宗紧跟在董师长身后,沿着先头部队390团用柴刀在灌木杂草中砍出的小路,绕着原始森林里的大树,拨开带刺的荆棘,一步步艰难爬行。在爬到距离山顶不到一百米时,由于体力消耗太大,加上高山缺氧,年仅39岁的董师长都有点儿吃不消了。只见他满身大汗,喘着粗气,举步维艰,进三步要退两步。何其宗就和几个参谋、科长连推带拉地把师长推上了5号高地。董占林在后来回忆时说:“那真叫四条腿爬呀!还前拉后推两边架,脸都变颜色了,眼前闪金星,满嘴冒白沫。刘胖子(指师副政委刘润泉)太胖爬不动。范瘦子(指副师长范朝运)瘦弱无力,两腿发软,是战士们把他们抬上山的!
1962年在中印前线的董占林
到了5号高地后,虽然大家都已筋疲力尽,但还是抓紧时间抢修工事,构筑简易师指挥所。何其宗记得,在当时的条件下,师指挥所就设置在三个猫耳洞里面。距敌前沿阵地只有800米,距敌翼侧阵地前沿只有400米。389团副团长牛海泉曾在夜里带侦察员前去侦察过,几乎摸到敌人眼前,看到敌人抽烟的火星子才撤了回来。

敌人为了夺回5号、6号高地,以各种火炮不断地向5号高地猛轰,不时有碎石、断树枝砸在董师长的肩上,为了保证师长的安全,大家把他拉进隐蔽部,但他在隐蔽部根本待不住,三五分钟就要钻出去观察战况,沉稳地判断情况,有效地实施指挥。

19岁的何其宗第一次上战场,面对四周的黑夜,身边不断爆炸的炮火,随时都可能反扑的敌人,神经高度紧张。他回忆第一次参战的情景时说:“说实话,第一次上战场心里没底,精神难免非常紧张,不是不怕,心都跳到嗓子眼了!只有双手紧握着冲锋枪,两眼死盯着前方,心想只要有敌人上来就开火!但看到董师长在敌人的猛烈炮火轰击下,把自身安危置之度外,面无惧色,沉着冷静地指挥作战,心里就有了主心骨,逐渐地就适应了。”
1115日夜里11时,也就是师指挥所刚在5号高地设立不到两个小时,曲子扎公一线突然枪炮声大作,原来是军前指已命令昌都军分区独立营提前发起攻击。但130师的各团还在接敌运动中。董师长一面焦急地督促各团加快行动速度,一面兼顾曲子扎公方向昌都军分区方向的战斗。

昌都军分区独立营的攻击一开始就严重受阻,进攻分队被敌人地堡里的密集火力压得抬不起头来,部队伤亡较大,攻不上去,又撤不下来。此时,指挥独立营的153团副团长杜彬亲自跑到5号高地找到董占林师长,急切地说:“独立营3连连长已经牺牲,如果不压制一下敌人的火力,全连可能就完了!”他想请求使用炮兵群火力支援,让部队后撤一下再重新组织进攻。但是军前指规定在我师的主力未向敌发起总攻前,炮兵群的火力是不能使用和暴露的。为了不违反军前指的规定,还要解决独立团的燃眉之急,董占林先批准该团在5号高地东北侧的五门82迫击炮压制敌重迫击炮的火力,而后又灵活机动地指挥杜副团长把该团的12.7高射机枪搬上来打平射,几分钟就把敌人前沿疯狂扫射的六挺重机枪给打哑了。
16日晨,130师主攻团388团还未到达5号高地,董师长便指挥390团于凌晨440分向7号高地发起攻击。7号高地是敌防御纵深翼侧的制高点,印军以库马盎营主力和道格拉营一部共四百余人防守。我军从6号高地向7号高地进攻,要通过一条宽约三五米的山脊。印军因早在此驻防,对这条山脊早就标定好射击诸元,打起来炮火又狠又准。390团采取正面进攻,指战员们虽发起多次冲锋,终因正面地形不利,敌火力太猛,我军伤亡太大,未能攻下7号高地。
董占林师长询问了390团的情况后,果断地命令该团停止正面进攻7号高地,想办法绕到翼侧,迂回进攻敌人。该团很快调整了作战部署,清晨6时,62排摸到7号高地东南鞍部,发现敌人营指挥所,立即发起冲击,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很快捣毁了敌道格拉营指挥所,歼灭中校营长以下62人。董师长得到消息后,立即让第二梯队3904连加入战斗,战至下午840分,攻占7号高地,敌库马盎营营长带残部逃窜。
由师参谋长赵福顺率领的390团主力于上午8时开始,按计划从6号高地沿牙比河北山梁插向敌纵深格里。经六小时穿插,进至32号高地东侧被敌发现,遭到该高地敌人的顽强阻击。董占林师长得到390团报告后,在指挥所地图上分析,32号高地是敌人在瓦弄西南后山的一个重要支撑点,与31号高地之敌相互策应,控制着我军从6号高地向瓦弄以南迂回的通道。防守之敌为道格拉第43连和库马盎营一部。敌人在山梁上分三层构筑了大小42个地堡,并有交通壕和掩体相连,构成三个链锁式的地堡群,以轻重机枪和51迫击炮构成交叉火力,对我军向纵深穿插的部队形成严重威胁。必须拔掉这颗钉子,才能保证我军穿插部队按时到位,堵住敌人退路,达成全歼敌人的目的。董占林师长在报话机里要求390团团长阎平必须尽快发起攻击,拿下32号高地。当他感觉到阎团长对按时完成任务的决心还不够坚决果断时,顾不得用暗语通话,大声对报话机喊道:“我命令你们立即组织进攻,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打开通路,如果贻误战机,要你团负责!
阎团长被师长一激,大声答道:“坚决完成任务!”随即便组织部队对32号高地之敌发起猛攻,冲在最前面的539班开始打得很顺利,连续炸掉印军四个地堡,但核心地堡的敌人疯狂射击,9班被压制在阵地前沿。9班战士陈代富看见前面执行爆破任务的战友牺牲,就接过爆破筒,冒着敌人的子弹冲了上去,在手和腿都受伤的情况下,咬牙坚持爬到敌人核心地堡顶上,找到一处被手榴弹炸松的地方,用受伤的双手扒开一个口子,把爆破筒塞进地堡。敌人发现后就拼命往外推,陈代富就用胸膛顶着爆破筒使劲往里压,同时拉开了导火线,当冒烟的爆破筒即将爆炸的瞬间,他全力一跃,滚下地堡,随着一声巨响,敌人的地堡被炸开了花!就这样,指战员们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经激战攻占32号高地,并顺势追击,直插瓦弄以南的格里地区。
389团担负歼灭河东守敌任务,该团于16日清晨5时沿刀底曲向东台地发起攻击时,突然遭到东台地北侧80号高地反斜面敌人的火力侧击,造成不小伤亡,攻击部队两面受敌,被敌人火力压在半山坡上。董占林师长接389团报告:印军在面向自己前沿的半山腰构筑了大约一个连的反斜面阵地,有三道堑壕连接着地堡,火力很强。

从地图上看,80号高地地势险要,由擅长山地作战的印军精锐部队锡克营第4连防守,是块难啃的硬骨头。董占林师长清楚,必须在天亮之前消灭80号高地之敌,否则,天亮之后,我军进攻主力部队将完全暴露在这股敌人的火力之下,伤亡会更大。他当即命令389团,以主力进攻东台地的同时,派精锐分队,务必在天亮前攻占80号高地,消除对我军威胁。389团接令后,立即派3营副营长芦兴驿亲率7连冒着敌人猛烈的火力,以大无畏的精神向80号高地之敌发起冲击,经四个小时激战,啃下了这块骨头,为我军歼灭瓦弄河东之敌打好了关键一战。

最令董占林师长焦急的是担任主攻任务的388团因出发时间晚,出发地较远,不能按军前指规定的时间到达进攻出发阵地5号高地。他一方面督促388团加快步伐,另一方面要求师指挥所人员要做好协助388团爬上5号高地的准备。

当该团人员快到时,何其宗他们就一手抱着一棵树,一手把388团人员拽上来。直到1030分后,该团才进入进攻出发阵地,比军前指规定的攻击发起时间晚了一个多小时。

当董占林师长看到经一夜爬山,军装上上下下都被荆棘划破了一个个口子而露出棉花,极度饥困,灰头土脸的388团团长成德禄强撑着站在他面前时,他下的第一道命令是让炊事员马上给成团长煮一碗面条。成德禄晚年回忆起这件事时说:“我后来吃过多少美味佳肴,还曾赴过国宴,但再多的山珍海味也顶不上董师长在中印边境给我吃的那碗面条!”

成团长一边吃着面条,一边如实向董师长汇报,部队经过昼夜登山后极度疲惫,需要短时休整,吃点儿干粮,恢复体力。同时请求给点时间勘察了解地形和敌人部署情况,再决定打法。董占林深知自己的这位部下,盲目蛮干不是他的作风。他也从自己爬5号高地的切身体会知道部队目前的体力状况,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遂同意了成德禄团长的请求,同时向他进一步布置任务,强调第一步攻占瓦弄扎公,是阻断敌人连接其前沿与纵深,以及察隅河东西两岸敌防御阵地体系,直捣敌11旅指挥所和炮兵阵地的关键,能否迅速击败敌人,就看他们这拦腰一刀了。

瓦弄扎公是一条由西向东南倾斜的山梁,其东北侧均是绝壁,西南侧坡度稍缓,山脊起伏,由四个山头构成,形成瓦弄的天然屏障。印军库马盎第6营防守此地,在四个高地筑有52个地堡,构成环形地堡群,并且设有雷场、铁丝网等副防御设施。为迅速攻占瓦弄扎公,388团将素有攻坚战传统的1连作为尖刀连,并加强了75无后座力炮两门、重机枪两挺、喷火器三具。

1130分,总攻开始。我军师、团炮兵群以猛烈的炮火对印军阵地实施5分钟火力急袭。果然,磨刀不误砍柴工,经暂短休整的3881连副连长不等我火力急袭完毕,便率领连队向敌阵地冲去,在2连和6连部分兵力的配合下,动作迅猛,不怕牺牲,英勇奋战,只用了1小时50分钟,就攻占了瓦弄扎公,歼灭了敌库马盎第6营主力。

与此同时,昌都军分区独立营也由5号高地向敌前沿阵地曲子扎公发起攻击,经激战占领了曲嘴和曲子扎公。

第一步得手后,董占林师长命令部队乘胜追击,直捣瓦弄腹地,全歼印军守敌。

战至下午4时,一股股浓烟从瓦弄机场方向直冲云天。董占林师长判定,敌人在烧东西,要逃跑!即督促390团先头部队快速前进,640分,3905连首先攻进瓦弄,把红旗插上印军11旅旅部的房顶。印军在瓦弄地区设防20年,我军只用了十多个小时战斗,就让敌人土崩瓦解了!

攻占瓦弄后,董占林师长并没有高兴起来。一是印军11旅旅长于下午4时乘直升飞机逃跑;二是虽在战斗中歼灭了大量敌人,但捉的俘虏不多。没有完全达成我军的作战传统是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打歼灭战的目的。他分析,由于390团的穿插迂回,已经切断了敌人的后路,敌人中的大部分并没有跑掉,一定都分散躲避在山林里面。他根据印军的兵力算了一笔账,起码还能抓500人以上的俘虏。便对各部队提出了明确要求,必须根据自己当面印军的兵力确定抓俘虏的任务指标,争取把流窜在山林里的敌人都抓到。

搜剿残敌的战斗,从17日开始。印军残部分散在深山密林中,对地形比较熟悉,有些成伙儿的敌人还负隅顽抗。部队日夜不停地频繁战斗在深山险谷中。全师指战员抱定一个决心,无论多么艰苦,付出多大的代价,也要组成天罗地网,把敌人一网打尽。

最后,作训科长张建经统计向董占林师长报告:“我部及昌都军分区已全歼印军11旅,共消灭入侵印军一千二百余人,其中毙敌道格拉联队第4营中校营长以下750人,俘敌库马盎联队第6营和廓尔喀联队第3营中校营长以下502人,击落、缴获印军飞机各一架,缴获51毫米口径以上火炮77门,轻重机枪94挺,长短枪715支,炮弹一万余发及各种枪弹、地雷和作战物资。”

董占林师长这才长出了一口气,对指挥所的同志们说:“印军11旅四个营长,打死了一个,活捉了两个,只跑了一个。15个连长除了击毙的六名,其余九名全做了俘虏。四个步兵营的16个步兵连,除了锡克营的一个连逃跑外,15个步兵连全部被歼。这下子是把印军11旅的老底子全部打掉了,只可惜让印军的旅长乘直升机跑掉了。”

瓦弄之战,给了印军沉重打击。“丁指”在收到的总参电报中了解到,现在敌人内部非常混乱,到处都在撤,包括传统习惯线以外的一些地区。印军昔日不可一世的猖狂早已无影无踪,而陷入了慌乱和惊恐之中。这场中印边境战争,尼赫鲁政府是既挨了打,又输了理,最终以全面失败而告结束。


五色之翼
一个人眼中的历史与人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