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报人、武侠小说作家金庸先生出生于1924年,今天3月10号是他的百年诞辰,纪念文章不少。金庸先生故乡是浙江海宁,主要生活在香港,但他在上海短暂居住过几年,和很多上海人一样,在弄堂里上班、到大楼上班。如果不是机缘巧合去了香港,或许他就在上海长期居住,那么他的一百年,可能和许多上海老一辈经过的一百年差不多。但他选择了不一样的人生,所以有了不一样的成就。金庸在上海居住的时间虽不长,但这几年对他后来的创作生涯影响巨大。四十年代,一个名叫“查良镛”的年轻人进入《大公报》编辑部工作,办公地点在南市靠近新开河的“厚德大楼”。关于这幢曾经的“南市第一高楼”,很多“老南市”有回忆。如今人民路新开河路的这个路口,从南宋开始就有很多故事,这里有过上海城墙的万军台和丹凤楼,曾有过“凤楼远眺”的美景。随着历史变迁和城市更新,一切都已成为书上的记载。但是,当人们在鸟语花香的“古城公园”漫步时,了解一下此地的历史还是很有意义的,和金庸先生有关,倒也是机缘巧合。
万军台和制胜台
清同治《上海县志》
人民路新开河路这个路口的老名字是侯家浜北,南宋年间上海还没有城墙,这里已经开始建造天后宫,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始建,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建成,也叫“凤楼”,是顺济庙中的一座楼阁,悬挂有青龙市舶司提举陈珩所写的“丹凤楼” 匾额。后来凤楼倾圮,到明万历年间在城墙万军台(今丹凤路人民路口)重建三层的丹凤楼,额“丹凤楼”旧匾,门楣刻元代诗人杨维桢的诗:“十二危楼百尺梯,飞飞丹凤五云齐;天垂翠盖丹皇近,地拂银河北斗低。花靥秋空戎马顺,神灯夜烛海鸡啼;仙童与报麻姑会,应说蓬莱水又西。”
丹凤楼
图片来自黄浦区档案馆公众号
八十年代南市区文物古迹图
“天后宫”及“丹凤楼”所在位置
因临近黄浦江地势又高,丹凤楼是端午观看浦江龙舟和重阳登高避灾的好所在。后人从唐诗宋词中摘录几句,专门用来咏颂当时的景象:“月色江声共一楼(雍陶),闲云潭影日悠悠(王勃);雕栏玉砌应犹在(李煜),凤去台空江自流(李白)”,“凤楼远眺”也是沪上八景之一。
清末的万军台和丹凤楼
“雕栏玉砌应犹在,凤去台空江自流”
可惜这样的美景在上海近代的战争中毁于一旦。清咸丰三年(1853年)小刀会起义,丹凤楼损毁。到民国元年(1912年)拆城墙,万军台和丹凤楼全部拆除,“凤楼远眺”彻底成为历史。
丹凤楼旧匾
图片来自“黄浦区档案馆”公众号
1920年,在原来万军台、丹凤楼的位置建造了厚德大楼。时间来到1931年,上海的面粉大王荣氏家族筹资在厚德大楼设立“华商面粉交易所”。随着历史的变迁,大楼数易其主,但这幢大楼作为南市的标志性建筑,其地位始终是不变的。四十年代《大公报》编辑部曾放在这里,根据当时报人的回忆:厚德大楼造型端正呈长方型,外墙是深赭色的砖墙。厚实透光的玻璃雨棚下,用欧体字型标有四个大字:厚德大楼。雨蓬的上方倚墙竖着一块颀大的牌子:“大公报馆”。大楼一楼为印刷车间,二楼是排字间和制版房,三楼是编辑部和女子宿舍,四楼是译电室及部分员工家属宿舍。初入职场的金庸先生就是在这里开启了自己的报人生涯。喜爱美食的金庸多年以后回忆起厚德大楼和《大公报》:“晚上的夜宵倒是报馆免费供应的,说起来,多是吃稀饭,可配稀饭的,不是香肠、叉烧、就是酱鸡、烤鸭,或者火腿炒鸡蛋、油炸花生米,自然也有酱菜。晚班工作完毕,街上没车了,报馆会派车子把所有编辑一个个送回家去……”
四十年代的《大公报》编辑部
1948年“上海行号图”中的厚德大楼
解放后厚德大楼曾被先后用作政府办公地和上海圆珠笔厂厂房,也曾作为丹凤路第一小学的校舍,及建设银行等单位的办公大楼。九十年代大楼作过整修,加了楼层,当时底层为建设银行二分行总部办公大楼,五层以上为高档商务楼,其多功能大厅的设计体现了那个年代的建筑特色。到2002年3月7日,为十六铺外滩和对岸的浦东滨江打通一条“视觉通道”,厚德大楼被爆破拆除,经过重新规划,这里成为古城公园的一部分,“凤楼远眺”的历史和记忆,由此隐入尘埃。
八十年代南市区地图
此处标注“圆珠笔厂”
1997年的厚德大楼
图片来自《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
1997年02期
1997年的厚德大楼
图片来自《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
1997年02期
1997年的厚德大楼大堂
图片来自《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
1997年02期
1997年的厚德大楼大门
图片来自《室内设计与装修》杂志
1997年02期
2002年厚德大楼爆破瞬间
丹凤路方浜中路口有丹凤阁
但和当年的丹凤楼并无关系
如今的古城公园
依然可以远眺浦东天际线
然而“凤楼远眺”已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