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中路“小花园”电话升号纪念碑不见了

体娱   2024-10-28 10:50   上海  

昨天是周末,下了两天的秋雨停了,下午出门走走,一来二去,到了江西中路九江路的圣三一教堂附近。“圣三一堂”又名“红礼拜堂”,始建于1847年,经过多次重建改建,如今看到的教堂是第三代建筑,一度为上海城市制高点。六十年代教堂钟楼拆除,主体建筑在七十年代后曾为大礼堂使用。靠近江西中路的东侧原来是草坪,后改成街心花园,俗称“小花园”。之后2009年和2021年又经过两次整修,终于在2022年重新对外开放。昨天我在圣三一堂周围转了转,发现修缮工程除了教堂,已经延伸到了东侧的小花园。正在施工,想必是要恢复历史旧貌。当然也有更新,比如地面上镌刻的一些文字,应该是要提醒来往的人们了解圣三一堂的历史。


江西中路九江路的“小花园”正在整修

地面增加了历史介绍的图文

1932年的圣三一堂
教堂东侧有宽敞的公共空间

八十年代没有钟楼的圣三一堂
主体建筑作为礼堂使用
东侧的草坪成为小花园

这次的整修是否能完整恢复原来的公共空间?目前尚不得而知。不过我发现在整修过程中,“小花园”里有一件纪念物消失了,对上海人来说,未尝不是种遗憾。那就是1995年树立的上海电话升级八位数纪念碑。和圣三一堂近一百八十年的历史相比,这座纪念碑树立至今只有29年,和文物保护不沾边,想来也不会有人为它呼吁什么。但它的存在,能提醒上海人不要忘记曾经“打电话难”、“装电话贵”的历史,或许不是没有意义的呢。


江西中路小花园的纪念碑
本图摄于2020年5月



纪念1995年11月25日

上海电话实行八位号码制
中国大陆第一座电话八位拨号的城市


上海话中,“号头”二字意思挺多。较常用的,一个月叫“一个号头”,我猜测和按月发薪有关系。另一种意思是“号码”。身份证号叫身份证号头,电话号码叫电话号头。“侬屋里电话号头多少?”——你家电话号码多少。虽然“号头号头”叫得欢,以前真正有家庭电话号码的人家并不多。电视剧《围城》里,李媛媛扮演的苏文纨小姐坐在客厅里抄起电话就打,她家是大资本家。陈道明演的方鸿渐寄居在亲戚家里,接电话就要到楼梯底下,要知道吴贻弓演的姑夫还是个银行经理呢。


李媛媛在电视剧《围城》中的演出

图片来自网络


笔者出生于七十年代,小时候家里没有电话,大家都到弄堂口的公用电话,谁家里有私人电话,条件绝对不一般。直到九十年代,电话才“飞入寻常百姓家”,但想装门电话并不容易,需要支付“初装费”。钱的数目我经常记不清,还是翻翻资料比较牢靠。找到一份1998年7月13日出版的《人民日报》,第二版刊登记者郑建平、冯亦珍的文章:《上海大幅度调低电话初装费》,其中写到那个时候私费住宅电话及宿舍电话每号线3500元,单位电话及中继线每号线4500元,自1998年7月10日起调整为2000元。安装第二部电话及电信部门为提高接通率而要求用户增加电话和小交换机改直线的,每号线为1000元。装机20部以上可以打折,但最低也要1600元。这个数字和我的记忆基本可以对应,九十年代的3500元可是一笔大数目,市中心热闹地段可以买一两个平方房子。对应现在的房价,得是六位数人民币了。付出这个数目,只为在家排根线,有了这根线,你才算和《围城》里的苏文纨一样,上了个台阶,成了一个有“号头”的人,而不必和别人共用“号头”了。

1983年舟山路的公用电话

图片来自网络


这么一说,1995年上海电话的这次“扩容”就显得意义重大了。成立了上海电话七位升八位工程指挥中心,记得当时媒体说上海是“继巴黎、东京、香港之后世界上少数几个、我国第一个实行统一八位号码的城市”。八位升号说起来简单,其实是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当时上海有350万门普通电话、移动电话、无线寻呼、查号、报警等多种业务。在当时,确实是项值得立座纪念碑的大事件了。

上海电话升8位指挥部

当时的市领导

还记得他们的名字吗?


上海的电话系统,从1882年2月2日丹麦人开办的大北电报公司同英商东方电报公司合作,在外滩架起第一部人工电话交换机,一百多年来经历过多次号码升位,五位升六位是在1957年,六位升七位是在1989年。我至今记得升八位以后的口诀:2、3、4、5前加“6”,6、7、8、9前加“5”,打“大哥大”,9字后面加个“1”。根据电话号码,大致知道地理方位。

民国时代

江西路小花园位置的邮递员


不过,时代变迁太快了。当年电话升到八位以后,是有再升级的雄心的。但很快,移动电话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固定电话很少有人再用了。比如我家,固定电话虽然装着,其实已经好几年不用了。偶尔响起来,大概率是诈骗电话,也不会去接,我一度犹豫过家里的固定电话还要不要,想了半天还是保留了。因为在我们这代人的记忆里,它是一个“号头”,是一个人、一个家庭的某种符号,是当年付出一大笔“肉里分”,付了“初装费”才装起来的。怎么舍得就这么弃用了呢——尽管,它确实是没有什么用了。就像小花园里这座纪念碑,虽然没多少人知道,却是一段历史,还是值得了解一下的。一拆了之,终究是有点可惜的。


江西中路小花园

电话升位纪念碑
本图摄于2020年


电话升位纪念碑原址今貌

由此我也不免在想:我们现在谈“历史”,往往是越久越好,越远越好。上海历史七百年不够,延伸到六千年才过瘾。但对于近几十年来的历史,是不是一点没有保护价值呢?设想一百年以后,我们的后代想要了解我们这代人经历过些什么,我们除了留点高楼大厦和文字资料给他们,还能有点啥呢?

最近我还写了

淡水路曾有座财神庙

寻觅历史烟尘中的民国“上海通”徐蔚南先生

他如此热爱书法……

漫画卢湾秘境寻踪

夜凉如水,卢湾夜行

昨晚虹口没有足球,只有一位74岁的老球迷唱了三小时光阴的歌

苏州味道之“西瓜让上海人吃”


关注“老周望野眼”

扫描这里👇

老周望野眼
没什么正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