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上期)
清代名士刘世英于《梅仙求梦》中说:“水南梅仙山,土云四月有宿山求梦者,皆有应验。仙姓梅,名福,在山修道成仙,后来土人建庙,故有求梦之讹。”
这则诠释,道出了梅仙山祈梦习俗之由来之久远。那么,这“讹”字当作何解?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讹”字条释义为:诈伪,虚假;错误;感化,变化;通“吪”,动,行动,感化,教化。显然,所说之“讹”,不宜往“诈伪”“虚假”“错误”上推,当作“感化”之解,引申开来,还可作“感动”“感应”“应验”“灵验”之解。“故有求梦之讹”,即“诚心感动了神灵,所求便呈现于梦”,或“所以有求梦之应验”,或“所以有求梦之灵验”,它是梅仙之梦得以延绵得以妙响之根本之所在。
占梦,即为祈梦,指向神祈求从梦境中预知祸福。祈梦民俗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梦文化长河中的一丛奇葩。它在继承汉族原始的占梦和祈禳活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从而形成独特的民俗祈梦文化活动。
建州福地,梅山祈梦。
千载悠悠,圆了多少人的梦,报了多少人的福。
许我登龙尚未还,作诗更为谒梅山
如何威惠推千载,犹使英雄困八蛮
神不提身归虎帐,鬼须擘口动龙颜
聪明倘为扶宗社,愿借风雷顷刻间
梅仙山梅仙宫
这是南宋安徽贵池人华岳的一首《祷梅山》。于题后诗人小注:“初入建,求谶梅山,吉言不验,作诗告之。”开禧二年至嘉定九年(1206-1216),时为武学生的华岳因上书得罪当朝丞相韩侂胄而入建安狱。华岳一到建州,听说梅仙山是方灵异之地,便上山祈梦。可过了些时日不见那回事,于是便感叹“吉言不验”,以示“提醒”梅仙,企盼得到佑助。
夜漏彻三更,梦牛入我屋
有角断而悬,有足折而缩
惊觉细思量,谶有何祸福
兆者事之先,形者心之属
事既兆于心,梦乃形于腹
入屋牛有盖,为牢事刑狱
吾今尚缧囚,其应已桎梏
体具牢方具,无足牢不足
不足意无他,示予可脱辐
去盖只论牛,其义尤可录
牛足不下垂,得一生可续
牛角不上横,得某去何速
一旦忤君心,吾罪当何赎
生去气横秋,风马不相逐
下裂舆地图,上应周天宿
峥嵘挽万钧,其始播百谷
身虽在笼槛,志不经沟渎
宁戚不吾歌,丙吉当吾哭
安得如齐王,过堂怜觳觫
华岳于《记梦》后添道:“夜梦牛入室,角折足跌,因记诸纸。”华岳当晓得是梅仙在托梦,他仿佛听到仙家在激励:“身虽在笼槛,志不经沟渎。”因了这梦,华岳坚忍不拔;因了这梦,华岳习学不缀。后来奸相倒台了,后来华岳出狱了。嘉定十年(1217)进京应试,得金榜提名。
富沙明月在人间,曾照富春江上闲
千里风烟原不隔,一甥一舅两青山
梅仙山梅仙宫梅福塑像
清代建郡名士郑修楼于《梅仙山》诗题后注:“旧传梅子真隐处,距建州郭外数里,人多乞梦于此。”
城南山顶一梅山,托梦诚灵著万年
求事必能言事意,总期惟在寸心虔
都求些什么,有百姓福祉,有一方安靖,还有家道兴旺官运亨通吧。这是清代建宁知府恩瑞在《梅仙求梦》。
时过,境迁。
时下的梅仙山,尽管古树已去濯缨不再,尽管古观连同高阁双双湮灭,尽管新近所盖粗糙杂乱有煞风景,但山犹在,梦文化犹存,对岸建城东南的通仙门犹留着犹敞开着。
最为重要的是:建人热扑扑的逐梦的脚步犹在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