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间,有过疲软,有过隐息,但总的说来还是笃悠悠地一路走了下来。从南宋嘉熙二年(1238)至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建安书院坐览四朝、度过668个春秋。
奉诏而创
01
轻拂,峭劲,朝廷的风向转了。
破寒,迎瑞雪。
南宋宝庆三年(1227)正月,朱子三子朱在辅助长兄朱塾之子朱鉴,在建州城北紫霞洲西侧(今磨房前西段)破土动工,建盖朱氏家祠——朱文公祠。
嘉熙元年(1237),理宗皇帝到太学视察后颁发诏令,要求改祀理学五贤:周敦颐、程颐、程颢、朱熹和张载。
顺风顺水,乘时乘势。
建宁知府王野挑灯濡笔,亟亟上书,请求在建州创建旨在为朱子文化、朱子思想增温聚量、添光着色的建安书院。
甚好!理宗皇帝诏准。并纲举至谕:“游(酢)、胡(安国)、朱(熹)、真(德秀)流风未泯,表宅里,以善其民。”
皇帝的意思是说,要在建州宣扬、表彰理学先贤的事迹,以引导百姓向上从善。
02
嘉熙二年(1238)。这天响晴。王野接到诏书且喜且畏,先是自言自语,尔后召集同僚、贤绅会于鼓楼后旗山府署,学习领会,商议布置。末了,又重复强调道:“天子之所以命者,敢不敬?”
于是,于子城核心地带择朱文公祠东向、艮泉井迤南(今磨房前39号原民政局大院),析北园部分地,丈量规划,兴工而创。
是役漂亮,完竣后,但见园墙环绕,屋宇对称,庭院相间,回廊勾引,细琢精雕,漆油彩绘,既庄严肃穆,平和宁静,又玉华银熠,美轮美奂。
厅室宽敞,以助教学、研习之用;舍间舒适,以备歇息、就寝之需;广植树木、花卉,以荫以庇,以养观瞻。
搜罗选购,倡议捐献,辟室置橱,积藏图书,以添家当以厚家底,以资日里夕里学子文士查阅。
置孔子礼殿、朱文公祠和真德秀祠,先贤长在,以供礼拜、祭祀,以促激励、鞭策。
03
书院始于唐,盛于宋,一般有奉祀、讲学、藏书等功能,是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教育机构,或者说是官学之辅助,一般为民办,也有民办官助,纯由官办的不多。
而这时的建安书院为官办,堪称宠儿。
官府办学,资源丰裕,协调便当,自然更为带劲。
建安书院创于建州城北紫霞州(今磨房前39号原民政局大院)
长办久兴,得有物质支撑。于是发动倡议,购买认捐,添置学田,日里岁里,供养有托。
先后延请熊刚大、郑师尹、蔡模、林翼龙、徐几、黄铺、黄君复等著名学者担任山长——书院主要负责人。
儒官调配,讲席轮值,斯时之建安书院,管理体制已趋完备。
04
聘请师长,招收学子,开馆教学,培养学生参加科举考试,实属书院正业。
还有一番正业,且需集聚精干卜昼卜夜务必做好的便是:收集、整理、刻印朱子著作。
清新,芬芳,墨香书香飘逸开来,在紫霞洲,在芝城,在闽北,乃至八闽,乃至华夏。
持以时日,刻印了《四书章句集注》《诗集传》《周易本义》《楚辞集注》《资治通鉴纲目》《近思录》等20多部朱子学术著作,辑成《朱文公文集》100 卷、《续集》11 卷、《别集》10 卷。
还有朱在编辑的《朱子文集》88 卷,黄榦编辑的《朱先生行状》等文集。
这么一番操劳,使得朱子文章、著作得以“抢救”,崭然成书,以便广布,以便阅读,以便传世。
首任山长熊刚大,与朱子门人熊节合编的《性理群书集解》,是最早以“性理”命名的辑录体书院理学教材,开明胡广等人所编《性理大全书》之先河
风流霞涌。
六百多年后,清代名士刘世英拜谒朱子祠,说“内存朱子全集书板,任人刷印”。
此书板,当是斯时建安书院所置?
且教且学,且书且推,建安书院成了名副其实的学府。
05
书院建成5年后,即淳祐三年(1243),知府王遂撰《建安书院记》,未提及宋理宗题匾赐额之事。
幸得南宋宗室大臣赵汝腾于《御书建安书院四大字谢表》中记下这一喜事——
“宸章云烂,肇锡珍题。圣敬日跻,力扶绝学。光躔精舍,喜溢潜藩。窃以建安为英哲之邦,朱熹续周程之学。于皇翰墨,昭揭源流。恭惟皇帝陛下居宽行仁,据德游艺。是道吾所谓道,纯一尚儒;兹文所以为文,雍容肆笔。固聿荣于先觉,实加惠于后来。臣涓吉奉迎,近光舞抃。嘉与多士歌《棫朴》‘追琢 ’之诗,俾绍前修究《淇澳》‘切嗟’之业。”
06
宋代京城设太学,乃华夏最高学府,类似于现今的清华、北大。
淳祐间(1241-1252),建人缪文龙就读于太学。学业完成后,心心念念还是建州好,想回家乡谋份工作。
正好同窗陈魁峰与福建路转运使陈昉熟识,便求助于魁峰。魁峰爽快。文龙带上魁峰给陈昉的信返回建州。
这天过江山县,天色不早,便投宿于江郎庙。夜梦一所官舍, “廊庑遽深,有儒官数辈,巍冠博带遨其间。”
醒来后,文龙还在美美回味:“来日能在这样的地方谋份差事就好了。”
至建州,文龙疾疾拜谒陈昉。
陈昉看完魁峰的信后哈哈大笑:“好啊,人才难得。建安书院正需要这样的人,你就到书院当个堂长吧。”
转运使司衙署在宣化坊,即后来的府学(孔庙)之东,今市立医院周围一带,朝西近千步便是建安书院。
乐颠颠地,文龙带上转运使开具的公文赶到书院。
太美妙了,文龙又惊又喜,怎么这里的景状和那天在梦里呈现出的那所官舍一模一样!
建安书院之详实见载不多。透过这则故事,可领略到斯时书院之雅致、之宏丽,以及声名之隆、处位之显。
走向低谷
07
流转至元代,伴随着蒙人依然习惯马背上治国之尬尴,建州之文化教育,由原先蓊蓊郁郁的绿洲,变成萧萧瑟瑟的沙漠。
大寒之下,焉有阳春?县学、府学都萎缩失色、废圮有时,更何况嫩小书院。
既无修葺重建之记,也无纳徒教学之载。寞寞落落,元代建安书院可以说是沉寂了八九十年。
幸好今存于北京国家图书馆元赵居信撰的《蜀汉本末》三卷,是由建安书院山长黄君复主持,刻于元至正十一年(1351)。
有刻书,有山长,沉寂中透出些许气息。
08
从悒悒中走出,朱明立鼎,百废待举,呼唤中兴。
可建安书院仿佛逢时不入,背运依然。
建溪书院图(今旗山都御坪御花苑)
明代初期,即洪武十九年(1386),建安知县余子薛将书院迁至赵氏坊通仙门内仓长路南段建宁府学之所在。
也就是说,府学让出一块地创建安书院。
既然是让出,规模当不大。与紫霞洲所在的原先书院比,当小去了许多,当风光难再。
再就地段而言,紫霞洲肯定比通仙门内侧一带好,至少不会有遭遇洪水侵袭之虞——州学府学,瓯宁县学驻此,就多次遭受洪灾,或全部冲毁,或部分冲毁,只能集资重修重建。
期时府署在芝山下,即今公园口芝山公园。紫霞洲的书院故址,改创府署官员廨舍。仅半箭之距,来回便当。
明天顺五年(1461)赴任的建宁知府刘钺于《新建朱文公祠记》中说:“嘉熙中,建守王野别创建安书院,亦为祠其中以祀先生,而以真西山配之。元至正(1341-1368)间,遣京学提举危游航海奉制加封,颁上酝上牢告祠于家,乃致祭于书院。于时两祠犹并存也。世移物改,书院寻毁,惟家居之祠仅存。”
此之“寻”,当作“随后”“不久”解。显然,建安书院元末已废圮。明初分府学之地,当为择地重建。
这么说来,元、明以来,与南宋不同,官府已经不那么青睐这座书院了。
09
北宋宝元年间(1038-1039)建州立州学,创于通仙门内仓长路南段。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建州升建宁府。州学改称府学。
建文三年(1401)夏,府学毁于火。永乐元年(1403),知府芮麟、刘敬,教授张信将府学迁至府治东北中和坊,即今仓长路163号建瓯孔庙周围地段。
1401年这场火,不知有没有殃及建安书院?同在一个“大院”,想必很难躲过这劫。
明正统十二年(1447),将在城西今展望小区一带的瓯宁县学迁至原府学故址。
建安书院这时不知安否?倘若还在的话,孤单了44年,算是迎来了一个伴。
清康熙三十年(1691),瓯宁知县邓其文“以地势卑下,屡遭水患”,将瓯宁县学迁至府治北建宁左卫故址——铁井栏尚书井之北弄铁井栏92号(原建安书院与小梨山间)。
两年后,邓其文又忙起了渐被建人遗忘了的建安书院那些缠人之事。
10
清康熙《建宁府志·卷之十·书院》记:“建安书院……明洪武十九年,建安知县余子恭徙书院于崇儒坊府学,而以故址改创知府廨舍。后废。国朝康熙三十二年……”
所说“后废”,不知荒废多久?不知后来还有没有过重建?
清徐孺芳《建溪书院碑记》云:“自元明来,先儒之泽荡焉,无存。”
清郑重《建溪书院碑记》云:“元明以来,若存若没。迨值兵燹,而在在茂草矣。”
可见,建安书院元、明以来,当废圮有时。或者说,有过修建,但废圮的时期更长。
这就不难理解,明代270多年的光景里,与元代一样,建安书院依然沉寂,没留下重修重建之记文。
11
清建宁知府陈俊千于《建溪书院记》中云:“明之书院不隶于官。”
失去了官府的呵护,原有的丰厚待遇,也就说没就没了。
原本就是私办,习惯了草根命,倒显顽强。而从官办跌至民办,落差太大,倒变得郁闷起来,不适应起来,自暴自弃起来。
些许,这是建安书院明代衰落的主要原因。
迁建复元
12
有清一代,城里乡村,建州书院创办较为活跃。
登瀛书院,嘉庆十六年(1811)建于亲贤坊豪栋。由建安县学教谕毛搏九倡建,邑人侯其枚、王高周,闻达谢钟华等人捐资助建。院后设有乐善堂,赴乡试者每人奖给三元,会试者30元。
汇沙书院,道光年间,由绅贤蒋殿元等捐建于府学左畔。院中置产维持生息。赴乡试者每人奖给2元,会试者20元。
城内还有锦屏书院和兴贤书院,创设时间不详。
于乡里,民国《建瓯县志·学校》记载有17座。
实际上远不止这个数。譬如康熙四十三年《吉阳里志》载吉阳里有10座书院,而入县志仅2座。
13
康熙二十五年(1686),江西崇仁人邓其文知瓯宁县。“在任九年,百废俱举,其人力诚有大过人者。”
兴学校,乃邓其文一大功德。
康熙二十六年(1687),于守备司故址,即今鼓楼后都御坪御花苑建社学——相当现今小学,属基础教育。
这一年,于社学边创建义学。
义学可免费入学,是为贫寒子弟就读所设的学校,有官办、民办、官办民助等多种形式。
学舍颇具规模,前后厅两厢官房,下栋两厢共六间,头门两厢房,后院植花木,聘请名师训授。
清代名宦梅之珩作《义学记》,云:“侯相地肯构,择师讲论,聚一邑之子弟以诵习其中,捐俸给养,使民间无力者悉得以就学,而远近单寒不必有负薪挂角之劳,偷光凿壁之苦。”
周绅欣然濡笔,“邓邑侯创建义学,延师训士,诚希觏盛事也,赋此志喜”——
邓林垂荫满芝城,四履含生俱向荣
可但桑田多雨露,咸欣棫朴荷裁成
精庐构就摊图史,宗匠延来琢瑀璜
大造全功无畛域,八闽髦士尽心倾
康熙三十年(1691)于义学之右、社学西侧创讲堂,以祀诸儒先贤,为建士讲学修业之所。
邹度珙作《瓯宁县讲堂记》,云:“自前而中而后规度三栋,深丈如干,广如深之数而倍之。绕以两廊,环以垣堵。又相度后之余地筑花苑将以养梓,林植桃李……”
康熙三十二年(1693),于义学之右重建建安书院,建成后改称建溪书院。
刑部侍郎郑重《建溪书院碑记》云:“今天子崇儒重道,御书匾额,以阐儒宗夫……”
这么说来,“建溪书院”四字,乃康熙皇帝御笔所题。
笔力遒劲,庄重有骨,气势雄浑,御笔所书,制成匾额,悬挂于书院门楣之上,威威势势,熠熠生辉。
14
民国《建瓯县志·卷九·学校·书院》中,是将建安书院和建溪书院作为两条分记。
邓其文主建的建溪书院,中祀建州诸先儒,后建文昌阁,创讲堂,设射圃,置粮仓,崭然一新,大观宏丽。
时受请,建安人刑部侍郎郑重、福建提学徐孺芳分别作《建溪书院碑记》,记载了创建之役之义,并追溯了书院历史。
邓其文有情怀有眼光敢担当,将走失的建安书院又唤了回来,并赋予新名,复纳官办。
15
雍正六年(1728),清廷谕传闽粤两省传习“官话”。次年,创办正音书院于建溪书院内。
乾隆十九年(1754),知府史曾期重修。
史曾期不止于修,还 “筹给膏火”,使书院供养有托,仿佛回到了南宋时的光景。
斯时杜昌丁代理建宁知府,撰《建溪书院膏火碑记》,云:“念脯资及膏火弗给,则无以为养……合七邑将田苗谷七百二十七石,岁收所入,积有成劳。故馆需有供无虞,缺乏第以赋输于官……用镌诸石……今将建郡充入书院膏伙苗木银谷田亩数目开列于左……收实干谷共七百二十七石……变解供银四百一十六两……”
16
70年后的道光三年(1823),陈俊千赴任建宁知府,“下车伊始,校士院中见墙垣坍塌,屋宇倾圮,廊舍无楼身之所,诸生皆负墙而立。”
第二年,陈俊千与建安知县包幹臣一同,倡议、筹划修葺、部分重建。
建安书院效果图(紫霞洲原址正在重建)
建安东屯村富绅魏占离捐助三千两银子,并亲自督工,直至告竣。
后以廪贡任兴化府学教授的魏占离,向来好善乐施。曾捐谷千石贮入义仓,捐资重建府学大成殿和东峰紫芝书院,充良田资助乡试、会试的学子,设义山三座,置义渡两处,建社庙两座,修官沟一条,平滩险一处。
知府陈俊千撰《建溪书院记》,述及过往及修建之情状,下录内容若干——
“因集郡之绅士而商之捐题七邑得番银若干,员方谋鸠工庀材。适建安东屯村魏公占离慨然请独任其事……”
“于甲申秋仲兴工集匠,购良材运瓦石。改置大门、二门,于东偏通巽方也。三门即原制重建之。修讲堂、奎星楼、松风堂,等处坍塌者补之,倾圮者正之。辉煌金碧,焕然改观。”
“又于奎星楼前起甬道七,架房列书舍二十四间,后造冲亭、官厅。左右厢房厨厕备具。”
“共需银三千五百九十三两……书院之设原与学校相辅有成,但学校分隶各庠,书院则合一郡之人才互相观摩,以收其益……”
道光六年(1826),新任知府桂芳再接再厉,增房屋,置器用,书院所需俱备。
17
民国《建瓯县志·卷九·学校·书院》于“建溪书院”条中记:“建瓯书院以建溪为人文荟萃之地,清代历任知府必聘名士主讲,称为山长。”
此番情状,与南宋相仿。
潘锦《建溪书院记》云:“按期校艺至严也,讲肄有地,师资有人,廩饩有供,远近云集。”
试士每月以一、十六为官课。初一知府亲临督试,十六建安瓯宁两知县轮流督试。师课定以每月初九、二十三日。试卷由监院汇收包封送山长评定。
录取名额每年二月由知府主持,将建宁府所辖七县的报名者集中考试一天,叫做“甄别”,择优录取,上榜揭晓。
录取生员超等四十名,每名膏火制钱一千文;特等四十名,每名膏火制钱五百文;乙等五十名,未有膏火。
童生上取三十名,每名膏火制钱八百文;中取三十名,每名膏火制钱四百文;次取四十名,未有膏火。
上述为官课之膏火。私课膏火甚微,超等二百五十文,特等一百五十文,上取二百文,中取一百文。
甄别录取者得以按月与考,每月以课艺优劣为名次高低,前列十名的,加以奖赏,官课至厚二千文,师课至厚八百文。
每年甄别后择日,知府率同建安瓯宁知县,请山长到院,首行师生礼,次行君臣礼。前列生员、童生,向山长地方官行四拜礼。以示尊师重道之意。
18
科举制度废除后,新式教育兴起,创办新式学堂竟成热潮。
光绪三十二年(1906),知府白曾煜依托建溪书院创建建郡中学堂,招收建宁府所属7县的学生——相当现今的南平一中。
宣统元年(1909),改称建宁府中学堂。
民国元年(1912),改称福建省立建瓯中学。六年(1917)夏改称福建省立第五中学校。十六年(1927)改称福建省立第五初级中学校。十七年(1928)附设师范科一班。十八年(1929)春改称福建省立建瓯初级中学校。十九年(1930)改称福建省立建瓯中学,添办高中、师范科,及附属小学。
二十五年(1936)高中三年级并入省立福州中学。二十六年(1937)抗战发生迁小松东源,旋于十一月迁回。二十七年(1938)春改称福建省立建瓯初级中学,高中部并入沙县省立福州中学。
二十八年(1939)校舍屡遭敌机轰炸,迁吉阳宝莲寺。三十年(1941)秋迁回城里落驻黄华山谢氏家祠。
三十一年(1942)复称福建省立建瓯中学,恢复高中部。三十二年(1943)夏,得校友、南雅集瑞村富户王寿如(字雨农)田产九百亩,全部捐作奖学金,及扩充图书、仪器之用。
1949年8月,与建瓯县立中学合并,称建瓯县人民中学,迁回原建溪书院址。同年十一月,改称福建省立建瓯中学。
1952年与培汉初级中学合并,迁至培汉中学。
1956年改称建瓯县第一中学。
19
于南宋及清代,建安书院(建溪书院)甚为兴盛:㘬为官办,有学田、捐资供养,由官府聘请山长、教授。
南宋时的建安书院,除了教学,还有项重要任务是刻印朱子著作,传播朱子思想。清代建溪书院重在教学,相当于一所“中学”——培养学生参加科举考试。
建溪书院有招收建宁府所属七县学生。南宋是仅招收建安、瓯宁附郭的两县学生,还是有延之七县学生,未见确切记载,有待进一步考证。
论及现今建瓯一中,寻根问祖,可追溯到南宋1238年建宁知府王野创建的建安书院。
从建安书院,到建溪书院,再到建郡中学堂,再往前一路走来,岁月悠悠,阻不断,抹不去,最芬芳的是郁郁书香,最清亮的是琅琅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