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上期)
建瓯简称建。建瓯城别称芝、芝城。建瓯古称富沙、西瓯、建安、建州、建宁。著名学者徐晓望先生于《福建通史》中说,建州是中国“东南著名的城市之一”。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唐廷在闽地设经略使,取斯时最有影响的福州和建州两座城市首字命名,“福建”之名诞生。历史上,建州曾为县、都尉府、郡、州、军、府,以及一级政区宋代福建路司治地,兼得诸多“省”上派出机构驻地。若干时期,曾统领全闽,或与福州平分秋色,或仅次之。部分时期,兼为闽西北中心。1700多年来,一直是闽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题记
唐代建州
提要:
▲唐武德元年(618),唐廷在闽地设立建州,州治今福州。四年后的621年,建州州治北迁建安。622年开始,闽地其他州陆续设置。故说建瓯是福建“第一州”不实(闽州为第一州),说建瓯是唐代福建“第一州”也不实。
▲开元二十一年(733),唐廷在闽地设经略使,取斯时最有影响的福州和建州两座城市首字命名,“福建”之名正式诞生。
▲唐代建州隶属道治在广州的岭南道80多年,隶属道治在苏州的江南东道16年,大部分时期隶属在福州的都督府,或节度,或都团练观察置使。
▲唐代建州辖闽北、闽西北(部分时期兼辖闽中)各县,地域辽阔。
▲唐建中元年(780),剌史陆长源将在城南的州署迁至城北鼓楼后旗山都御坪,筑9里多城墙,9个城门,建州城的重心由城南转至城北黄华山下,1240年来一直保持这一格局。
▲咸通元年(861),建安人叶京考中进士,这是建州(建瓯)乃至闽北第一位进士。
▲近些年有说光孝寺是福建最大、最早寺院,是福建佛教发祥地,不实。“南有开元,北有光孝”这8字乃1987年新华社福建分社社长林麟即兴而书,并非“素有”“自古就有”。(实际上,开元寺、光孝寺南北皆有。)
唐初实行州、县两级政区制。随后由都督统州,形成督、州、县三级制。再后来形成道、州、县三级制。
据两唐书《地理志》记载,开元二十八年(740),全国共有328州,1573县。
唐武德元年(618),改建安郡为建州,仍治闽县(今福州),这是唐廷在闽地设置的第一个州。显然,唐代福建第一个州在今福州,未在今建瓯。
四年后的武德四年(621),建州州治迁至建安,州衙设城南覆船山下(光孝寺后)。
从开皇元年(589)开始,这座瘦身了32年的县城,一跃成了州城——建州之名,在建溪之滨,在闽北大地叫响。
武德中,约七至九年(624-626),贼匪武遇拥众攻建州。刺史叶灏婴城自守。城陷,不屈,英勇殉职。后刺史谢元治领兵进剿,州复。
武德五年(622),设丰州,治南安。武德六年(623),置泉州,治闽县(今福州)。贞观初年(元年为627),废丰州并入泉州。垂拱二年(686),置漳州。景云二年(711),改旧丰州地的武荣州为泉州(今泉州)。
景云二年(711),改泉州为闽州(今福州)。开元十三年(725),改闽州为福州——或称闽州,或称丰州,或称泉州,几经反复,这一年起始称福州,后未再改。
开元二十二年(734),置汀州。唐前期福建范围包括岭南的潮州。大历六年(771),潮州划归岭南道。宝应元年(762)温州隶属闽州大都督府,不久划出。至此,福建辖有五州,辖区范围大致确定。
唐代 闽泉等五州(《福建省历史地图集》 /徐文亮 制作)
天宝元年(742),玄宗复改州为郡,15年后的肃宗至德二年(757),将郡改回州。
唐代 长乐等六郡(《福建省历史地图集》 /徐文亮 制作)
唐初州为一级政区。武德八年(625),设泉州都督府(一级政区),治泉州(今福州),辖二级政区的泉、建、丰三州。
贞观初年(元年为627),撤泉州都督府,闽地各州隶属岭南道80余年。岭南道为贞观十道和开元十五道之一,治所在广州,辖境包含今福建、广东全部、广西大部、云南东南部、越南北部地区。
景云二年(711),设闽州都督府,治闽州(今福州)。闽地各州属之。
开元十三年(725),改闽州都督府为福州都督府。
开元二十一年(733),设福建经略使——取闽地最有影响的福州和建州两座城市首字命名,“福建”之名正式诞生。
天宝元年(742),改福建经略使为长乐经略使,领郡之边防军事,州改郡后福建各郡属江南东道——治苏州,其辖地为今江苏省苏南、上海、浙江全境、福建全境及安徽徽州——福州都督府随即撤销。
至德二年(757),复改郡为州,并改经略使为都防御使,福建各州属之。
唐代 福建观察使(《福建省历史地图集》 /徐文亮 制作)
上元元年(760),升福建都防御使为福建节度使——福建正式进入军人治理时代。12年后的大历六年(771),罢福建节度使,置福建都团练观察处置使,短暂的武人治闽时代结束。
唐代建州:为一级政区4年;隶属岭南道80多年,与福州等州并立;隶属江南东道16年;大部分时期隶属在福州的都督府,或节度,或都团练观察置使。
唐代建州领县:建安、浦城、建阳、邵武、延平、将乐、建宁、泰宁、沙县(初辖闽县)等9县(部分时期尤溪、永安亦属),辖闽北、闽西北(部分时期兼辖闽中),大部分时期5州中区域面积最大。
唐建中元年(780),剌史陆长源将在城南光孝寺后的州署迁至城北鼓楼后旗山都御坪,筑9里多城墙,9个城门,9座城楼,建州城的重心,由城南转至城北黄华山下,1240多年后尚存这一格局。
学校兴建,科举初显。咸通元年(861),建安人叶京考中进士,这是建州乃至闽北第一位进士。
城南光孝寺按府县志载始创于唐,按寺志《南山略纪》载始创于陈永定二年(558),显然都迟于始创于晋太康年间(280-289)的城南开元寺(林泉寺)。近些年有说光孝寺是福建最大、最早寺院,是福建佛教发祥地,不实。“南有开元,北有光孝”这八字乃1987年新华社福建分社社长林麟即兴而题,并非“素有”“自古就有”。
得于建安郡时期基础之实,得于为州之地广物丰,得于持续256年的太平,唐代建州发展态势良好。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