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星儿启程督导二组)
题记:《孤独症儿童“星儿启程”公益督导项目》成立时就是点燃了那星星之火,火种就是曼托海斯、映楚心理和想去做公益和学习实践技能的咨询师们及加入这个项目的孤独症儿童的家庭。虽然刚开始,但希望的种子已经种下!
在加入孤独症公益心理咨询项目之前,我在孤独症康复中心见到的大多是“可塑性”还很强的幼儿,对真正的孤独症群体还不是特别的了解,加入这个项目,我对于已经在经历青春期或者更大龄的孤独症群体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督导中,我看到了大龄孤独症群体家庭的无奈、困难和代际创伤中的重复模式;也看到了有的家庭一直在寻找任何可能疗愈孩子的机会,就像能参与到这个项目的孤独症儿童的家长们!经历了第一轮的项目督导,我也越来越肯定温尼科特的理论是可以帮助或“救”孤独症儿童的,可以“救”想去寻求方法的家庭的。说“救”这个字是——相对于我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在治疗室内外都能听到孤独症的孩子们——精神的“呐喊”和呼救!我看到了一些家庭不是不爱孩子而是不知道如何爱,甚至我身边所看到的一些家庭正在“制造”孤独症的孩子。
在一些家庭中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喊好像是“调皮、不懂事”的标签;我会看到环境的无动于衷,孩子渴求抱抱的眼神好像是“过度依赖、粘人”的标签;我会看到环境的视而不见甚至嫌弃烦躁,孩子痛彻心扉的眼泪好像是“胆小、无力”的标签;我会看到环境的习以为常或失控怒吼,环境还很无力的时候反而想让孩子更加勇敢有力量,就像打一针强心剂就能让孩子立马支棱起来,真相是——身体感冒发烧的恢复尚且还需要一个过程呢。况且,因为环境的重要性,家族系统中多代的没解决的困难,都必然会由这个“手无寸铁”的婴儿、幼儿、儿童去承受。所以,如果非说遗传原因的话,那就是精神人格的遗传!
目前有新的研究表明,每个人身上都有“自闭特质”,我在想就像每个人身上都有癌细胞一样,只是癌细胞的代谢基于外界环境和身体的机能,后者决定了大部分人不会得癌症。人格成长也是一样,一个养育的不错的人,或者积极响应频率起码高于消极响应频率的家庭,孩子的自我功能起码可以覆盖一些痛苦的感受,他的一些范围内的创伤可能会成为他的有力资源,整合进他的自我功能之中,这就是温尼科特所说的“足够好的妈妈”。
温尼科特的情绪成熟过程理论可以理解孤独症儿童内在人格在成长中发生了什么。如果我们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尚且需要依赖的孩子们消极响应相对的多太多,就像刚出来的幼苗就不断经历风吹雨打,孩子哪来的自我功能经历这些常人无法想象的极端痛苦呢?而目前我看到的事实是,我们很爱孩子,但太多的时候用自己的需要和习惯的方式去“爱”他,而没有基于孩子的行为反应有觉察,他一旦有超出我们可控范围外的“问题行为”,我们就会打压甚至崩溃。孩子本来是一颗苹果种子,他有他的独特性和自发性,而家长就喜欢把他修剪成一个“自己觉得好的”椰子树,最后苹果树叶和茎会流着“血”,会疼的无法忍受,为了保护自己的“本性”(真自体),不可控的他筑起了铜墙铁壁般的壳,无法再与这个世界沟通,不是他不想而是他没办法!幸好,温尼科特发现人都有朝向整合的倾向,孤独症的孩子会通过各种哭闹、麻木甚至击打自己的身体等方式去呐喊和呼救!
父母能真正让孩子抵御人世间的严寒的还是那颗爱的心,当然每个人对爱的理解千差万别,因为爱父母也就多了很多的觉察,会不断的自我成长。同时社会和家庭相对好的环境能让他更加的高效利用和吸收外界环境的“营养”,也就为孩子节约了很多的时间发展他的人生,而不是停滞在某一个点上打转。
督导感受:
1.咨访关系中遇到困难时很可能是反移情没觉察,除了反移情,还有和咨询师的自我议题能正好能被觉察到。(类似于孩子是父母的老师)
2.咨访之间有了关系,一切困难都不是困难,爱才是力量,势不可挡。
3.咨询师的稳定就是“空”的状态,稳定了就很好的能适应来访(来访的真自体需求),也不怕不稳定,因为谁都会犯错,而错误也可能是机会,所以一切都不可怕,一切都可接受,只要来访(孩子)心里有爱,心里有人了,就能无所畏惧,永往无前!
4.督导师坚持不懈和苦口婆心的针对最重要的症结给咨询师用劲,不紧不慢,不恼不馁,温煦阳光似的关系让督导师-咨询师-来访-来访者的环境紧紧靠在一起,足以温暖咨询师,足以温暖整个家庭!
5.咨询师的觉察和真实让他更有力量!真实意味着接纳,接纳意味着空,空意味着要有自发性的萌芽了!
6.每个出问题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出问题的父母,家庭,甚至家族的代际创伤,无法逃离!到底谁不正常?而正常的是孩子,不正常的是环境!
7.孩子能闹腾说明这个家庭还有希望!家庭能来到咨询室说明这个家庭有朝向整合的倾向!
当然,正常的孩子也有他的呐喊,我们需要更有觉察力的家庭,需要更多成熟的父母,以至于不让孩子发展为孤独症,或者更加健康!这个项目像一颗种子生根发芽,现在已经破土而出,等待着温尼科特理论在中国的孤独症儿童和家庭之中开花,我们大家聚在一起就是播洒希望种子的有人性温度的人!
END
总编|赵丞智
主编|初 虹
编辑|李 雯
北京曼陀海斯心理咨询中心
北京温尼科特学习与研究小组
▲ 长按二维码加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