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瑞东 王佳雯 查惠俐:如何理解公开市场操作机制的调整?

文摘   2024-07-22 22:25   上海  

 Hi~新朋友进来 请关注我们哟

作者:高瑞东 王佳雯 查惠俐

核心观点
事件人民银行公告将7天期逆回购操作调整为固定利率、数量招标,同时下调7D repo利率10bp至1.70%。当月,1年期和5年期LPR报价利率分别下调10bp。自本月起,有出售中长期债券需求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参与机构,可申请阶段性减免MLF质押品。

核心观点:央行当前的政策重心在重建政策调控框架,完善7天repo利率的锚作用。新的资金中枢下行至1.7%,有利于打破债券短端利率和存单利率的约束,阶段性曲线牛陡。从经济和通胀维度定价长端利率,当前仍有一定幅度的利好,但下行空间依然为潜在的借券卖出操作扰动。

风险提示:政策推出和重大项目落地速度超预期;汇率波动较大引发内部资金收紧;市场情绪不理性导致超调。

央行借券,短期影响和长期意图

一、宏观背景:内部经济需求与外部流动性环境改善

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要求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二季度实际GDP增速4.7%,拖累上半年经济增速至5%,下半年经济增速完成目标需要宏观政策积极发力。一方面,三中全会公报定调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发展目标,另一方面,表征内需的社零、房地产销售数据转弱,而海外政局波动也导致外需面临一定风险。

外部流动性环境改善,汇率压力放缓。近期美国经济数据走弱推动降息预期升温,美元指数从6月份末的高点106.05震荡下行,截至7月19日回落至104.37,美元兑人民币离岸汇率从7月2日高点7.31回落至7月19日的7.29。当前,美联储9月份降息概率接近100%,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周期错位的时间不会太久,国内领先降息对人民币汇率造成的压力也相对可控。

二、对OMO操作机制的调整,是新货币政策调控框架建立的第一步

对于新货币政策调控框架,6月19日,潘功胜行长介绍中国当前货币政策立场及未来货币政策框架的演进,提到未来可考虑明确以央行的某个短期操作利率为主要政策利率,目前看,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已基本承担了这个功能。

货币政策新框架的实质,短端以7天逆回购利率为锚并影响整条曲线,在必要时刻配合不同期限灵活的国债买卖操作,从而兼顾不同政策目标的实现。实现新框架建立的第一步是明确短端利率锚,给与市场稳定预期。将7天回购利率下调并稳定在1.7%,能够兼顾政策调节和呵护经济的目的。

三、LPR降息符合预期,10bp调降幅度符合货币政策框架规则

一方面,房地产销售数据转弱,LPR调降刺激购房需求。继6月份销售脉冲式上行后,7月份房地产销售数据转弱,而二季度地产投资对经济的拖累依然较大。LPR调降降低购房成本,刺激购房需求,稳定房价有利于提升居民财富的“估值效应”,稳定产业链需求。

从支出法来看,2024年二季度,投资端单季度同比增速相对一季度普遍回落,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构成主要拖累,同比增速为-10%,较一季度的-7.9%进一步下滑。

5月至6月,各地房地产购买政策陆续放松,6月商品房成交面积快速上行,然而7月以来销售再次放缓,从数据看,7月前三周销售面积,较6月前3周下滑11.2%,较6月后三周下滑36.2%。

另一方面,LRP降幅符合货币政策框架规则。此次调整幅度10bp,并未出现2月的不对称下调,与OMO利率等幅度下调反映的是政策锚的变动向利率曲线的传导。

四、MLF可申请减免抵押品要求,有助于缓解债市供给压力

考虑到MLF抵押品进行多次扩容,当前申请MLF的核心障碍大概率不是抵押品不足。反而更可能是逆回购投放量能充足、信贷需求偏弱以及银行发行存单补充负债依然有效,对MLF本身需求量有限。

MLF质押品以债券为主,减免质押品将释放债券供给。今年长端利率下行较快,债市出现“资产荒”,MLF抵押品减免有助于释放存量债券,增加可交易债券规模,缓解债市供给压力。

五、风险提示

政策推出和重大项目落地速度超预期;汇率波动较大引发内部资金收紧;市场情绪不理性导致超调。





End




好书推荐



光大宏观 高瑞东团队



高瑞东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董事总经理,早稻田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财政部金融人才库专家,中国金融四十人青年论坛会员,中国证券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委员会委员。曾任职于中国财政部中美经济对话领导小组办公室、OECD经济部、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院,专注全球和中国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研究。2023年10月参加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对经济工作建言献策。
赵格格
中国人民大学数学学士,北京大学金融学硕士,6年宏观研究经验,聚焦实体经济、人口问题及中美关系。在《Economics Letters》、《中国金融》等发表文章多篇。对古代经济史、地缘政治博弈尤感兴趣,通过缜密推理,不断提升对社会运转本质的认知。
王佳雯

英国剑桥大学金融与经济学硕士。8年证券研究工作经验,专注货币政策和流动性,财政政策和地方债务,资产配置领域研究。在《中国货币》发表多篇文章。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证研究经验,具备基本完善的宏观利率研究框架和视角。

刘星辰
上海财经大学数学学士、数量金融硕士,4年宏观研究经验,聚焦实体通胀、财政政策等主题。本硕期间均荣获国家奖学金,擅长通过底层数据挖掘、推演、论证宏观问题,在《中国金融》、《中国改革》等期刊发表文章多篇。
査惠俐
上海财经大学理学学士,上海交通大学应用统计学硕士,曾获上海财经大学优秀学生、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毕业生等荣誉。聚焦资产配置方向,致力于从数据中挖掘潜在有价值的信息,定性与定量结合进行资产配置研究。
周欣平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士,曾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毕业生、院优秀学位论文等荣誉。聚焦美国GDP拆分与预测、零售数据、非农数据,研判海外经济趋势,探究货币政策脉动。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高瑞东宏观笔记
对全球宏观和金融市场的思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