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大鹏、李晓青、佟旭教授团队:COSIS技术开通左侧颈内动脉非急性闭塞

健康   2024-11-04 18:01   北京  


寄 语





颈动脉非急性期闭塞的定义未统一,一般认为超出取栓时间窗至慢性期,主要包括亚急性期(闭塞时间超过24小时且在1个月之内)和慢性期患者(闭塞时间超过1个月)。症状性颈动脉闭塞,尤其是存在灌注/代谢异常的患者年卒中风险显著高于无症状性患者。既往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均发现慢性颈动脉闭塞可引起认知功能障碍。随着材料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颈动脉非急性闭塞血管内治疗成功开通率逐步提高,但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再狭窄或闭塞以及远期不良事件亦不容忽视。作为探索性治疗手段,建立非急性期颈动脉闭塞血管内开通治疗的规范化流程是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本期病例





病史简介

基本信息:刘**,男性,61岁,2024-7-9入院。

主诉:反复头晕、黑蒙近两月。

现病史:患者约2月前开始反复头晕、黑蒙,发作时存在双眼发黑,行走不稳,无吐词不清,无肢体无力,持续半小时可缓解,反复发作。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左侧颈内动脉闭塞。现患者为求治疗来我院,门诊以“左颈内动脉闭塞”收入院。

既往史:糖尿病病史10余年,高血压病1年。

个人史:否认吸烟饮酒史。

体格检查:血压:122/70mmHg,心率72次/分,心肺腹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双侧股动脉及足背动脉搏动正常。

神经系统查体:神经系统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

实验室化验:血常规、凝血功能、血生化、术前8项正常。


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

辅助检查:
  • 心电图(2024-6-29外院)完全型右束支传递阻滞。

  • 心脏彩超:左房增大,二尖瓣、三尖瓣少量反流。

  • 胸部X线片:多发肺结节病灶。


术前讨论

术前诊断:1.左颈内动脉闭塞;2.2型糖尿病; 3.高血压病。

术前用药:

  • 阿司匹林 100mg po qd >5天

  • 氯吡格雷 75mg po qd >5天

  • 阿托伐他汀钙 20mg  po qn

手术方案:左颈内动脉闭塞开通,球囊扩张备支架植入术

手术指征:闭塞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有相应缺血症状+同侧半球低灌注

手术风险

  • 脑栓塞

  • 高灌注综合征

  • 血管穿孔

  • 血管夹层

  • 海绵窦瘘

  • 支架内血栓形成

  • 术后再闭塞


术中涉及器械选择

  • Command 300cm*0.014" 微导丝
  • Transend 300cm*0.014" 微导丝

  • Rebar-18 微导管

  • 普微森6F 115cm 中间导管

  • 赛诺2.5×20mm和3.0×20mm球囊

  • 4*30mm Syphonet®取栓支架


手术过程

术前血管造影示:左侧颈内动脉C1段闭塞,眼动脉存在反流至左侧颈内动脉C4段;前交通动脉开放,左侧A1段局限性中度狭窄,狭窄率约50%,后交通动脉开放。

在泥鳅导丝(150cm 0.035”)及125cm多功能管引导下将8F导引导管(已连接好Y阀、三通和肝素生理盐水装置)头端置于左侧颈总动脉远端,调整好位置后,撤出泥鳅导丝及多功能管。微导丝(Command 0.014*300mm)在微导管(Rebar-18)配合下成功通过左侧颈内动脉闭塞段,撤出头端较硬的Command微导丝并交换为头端较软的Transend微导丝(0.014*300mm),携带微导管逐渐前行到达左侧大脑中动脉M2段,撤出微导丝,通过微导管冒烟证实位于血管真腔内。沿微导管送入Syphonet®取栓支架精确定位后,回撤微导管释放支架,支架主体覆盖M1近端至颈内动脉C4段。

球囊(赛诺2.5*20mm、3.0*20m)分别沿Syphonet®取栓支架输送导丝上行于闭塞段逐级分段扩张,造影可见左侧C1-C4多发轻-中度狭窄,长节段管壁毛糙。观察20分钟, 造影可见血管维持通畅,远端血管无闭塞,患者无不适主诉。撤出导引导管,使用封堵器封堵股动脉穿刺点,压迫止血后弹力带加压包扎,盐袋压迫穿刺部位,神经系统查体较前无明显变化,安返病房。择期再行造影备颈动脉支架植入术以降低高灌注出血风险。



COSIS技术






COSIS技术(Chronic artery OccluSion recanalization with the Intracranial protection of Stent retriever,颅内取栓支架保护下的慢性动脉闭塞开通术)是基于加奇生物Syphonet®取栓支架的独特设计特点而衍生出的针对慢闭开通实施颅内保护的技术,在颅内动脉慢性闭塞,保护伞无法到位的情况下,利用Syphonet®取栓支架作为颅内的远端保护装置,减少栓子逃逸,同时利用Syphonet®的输送导丝完成微导管交换、球囊扩张、支架置入等操作,减少器械交换,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Syphonet®取栓支架规格型号




Syphonet®取栓支架独特之处


1.设计的优越性:远端有网篮设计,可以捕获逃逸血栓而起到保护伞的作用。 

2.材料的适配性:全系列最小可适配0.017in微导管,较小的微导管超选后,可直接将支架输送至远端释放,减少了多次操作步骤。 

3.材料的兼容性:支架推送导丝设计为0.0154in,球囊可以通过该取栓支架的推送导丝直接到达狭窄或闭塞部位予以扩张。大多数颅内球囊内腔为0.0165"或0.017"。

◎ 步骤一:释放Syphonet®取栓支架远端保护
· 微导丝微导管突破闭塞段后,将跨越M1段与颈内动脉末端释放,起到颅内远端血管的保护作用。



步骤二:造影初步鉴别病变性质

· 利用盲交换技术将微导管撤出体外,通过指引导管足量、足压力造影,初步鉴别闭塞段病变性质。

步骤三:球囊扩张导管扩张后足量、足压力造影判断闭塞性质

· 沿输送导丝送入小直径的球囊扩张导管(2mm-2.5mm),由远及近依次对可疑病变部位进行扩张,后再次足量、足压力造影,明确闭塞段内原始病变部位、继发血栓部位和假性闭塞部位。

步骤四:球囊/支架血管成形

· 选取合适的球囊扩张导管扩张残余的严重狭窄部位。在出现明显限流性夹层、斑块回缩明显限制前向血流的部位,可考虑经输送导丝送入支架系统,支架释放后进行球囊后扩张以提高支架贴壁性,降低再狭窄和再闭塞率。

步骤五:造影确认后结束手术

· 造影确认内无血栓、前向血流稳定后,用球囊扩张导管或微导管回收,系统整体撤出体外,结束手术。

补充步骤:在球囊扩张过程中如发现栓子负荷大,可将血栓抽吸导管反复抽吸清理血栓

· 持续负压下前进血栓抽吸导管,反复抽吸,清理闭塞管腔内的血栓。如果造影发现内捕获了脱落的血栓,则回撤,清理支架内血栓。


COSIS技术借鉴了急诊取栓中的多项技术,包括锚定技术、裸导丝技术、盲交换微钳夹技术、远端支架保护下球囊成形BASIS技术

1. 避免反复交换,精简手术操作,减少手术时间;
2. 预防术中栓塞、血栓形成,提高手术安全性。




指导老师


莫大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主任医师,神经病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 2004年,于奥地利维也纳大学附属AKH医院神经外科任访问学者。主要工作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介入神经病学科从事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和临床研究;

  • 中国卒中学会脑静脉病变分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卒中学会医疗质量管理与促进分会委员;

  • 中华预防医学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脑血管病分会委员;

  • 北京医师协会神经介入青委会副主任委员;

  • 北京心血管疾病防治研究会多学科交叉冠脉介入分会委员;

  •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委;

  • 中国现代神经病学杂志编委。


李晓青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介入神经病学科,主任医师,博士后。

  •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质量控制中心神经介入质控专家委员会秘书;

  • 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委员兼秘书;

  • 中国卒中学会青年理事会理事;

  •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慢性病防治管理委员会常委;

  •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学普及分会第二届委员会神经外科科普专业委员会委员;

  • 《神经介入在线》副主编。

  • 承担或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6项,发表论文40篇,获省级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撰写专著4部,获国家专利6项。


佟旭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现就职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介入神经病学科,副主任医师兼科研助理,血管神经病学博士、介入神经放射学博士后、流行病和卫生统计学博士后;

  • 专业方向:师从王拥军、缪中荣和王文志教授,从事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擅长缺血性脑血管病和脑静脉系统疾病的介入诊断和治疗,年手术量500+台;精通临床研究方法学、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具备组织和管理大型多中心临床试验的丰富经验;

  • 学术成就:以主要作者身份(排名前3)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Lancet Neurology、Neurology、Stroke、Translational Stroke Research、Stroke and Vascular Neurology、中华系列等高质量科技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300+分;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北京市医管局培育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面上项目、卫计委省级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共4项,累计科研经费300余万;以骨干身份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市局级、研究者和企业发起的各级各类科研课题20余项;获技术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5项,翻译和编写专业书籍3部;

  • 社会任职:世界卒中组织(WSO)会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管微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神经内科学会全科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辽宁省医学信息与健康工程学会理事,辽宁省医学信息与健康工程学会第一届脑血管病介入与创新诊疗医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卒中学会官方英文期刊Stroke and Vascular Neurology编审委、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国际英文期刊Neuroprotection首届青年编委、《中国全科医学》和《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青年编委,Translational Stroke Research、Journal of NeuroInterventional Surgery、Clinical Neuroradiology、Frontiers in Neurology、《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和《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等SCI和中文核心期刊的特聘审稿专家,国家“四大慢病”重大项目、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科技项目、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评审专家。


进修医生


李超

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

  • 副主任医师;

  • 获2021年 “华夏杯全国”静脉溶栓大赛二等奖。从事脑血管病介入4年,发表SCI及国内核心期刊文章5篇。

别说明:本页面所包含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本页面所包含的内容,仅为专家个人观点,不能代替医疗专业人士的判断。本页面不向非医学专业人士开放,敬请理解。



扫码关注神经介入在线

 神经介入在线投稿:

     sjjrzx@hh-medic.com      




进入和缓学术” 全方位学习神经介入课程

神经介入在线
汇聚国内外神经介入领域的老中青三代精英力量,进行丰富的学术交流,共商中国介入神经放射发展未来,启动新形势下与互联网合作的新模式,分享中国神经介入临床研究的成果及将来的研究方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