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德国社会鼓励孩子上大学,都快赶上我们鼓励生三胎了?

文摘   2023-05-24 17:16   德国  


都说德国的职业教育好、社会福利高,德国人对自己的教育满意吗?


曾有人问我:在你的身边,有人上职高吗?


我说:我认识的朋友大多是搞科研或者至少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没有听说过谁家孩子上的职高。

 

然后去问德爸,他的发小、朋友有没有孩子上职高的?德爸也没听说过。我又问身为工程师的我公公,公公想了半天,说好像曾经听说过有个别,但是太少了。

 

德国的职业教育这么好,但是在受过良好教育的群体中间,竟然两代人都很少听说过有上职高的。难道这意味着,知识分子的孩子,一直都是知识分子?那这反面是什么呢?

 

这激起了我对德国教育体系的好奇,而身为德国儿童大学的前组织者之一,我通过采访身边的朋友,被一次次颠覆了认知。

 

以下来自我的分享,仅作为一个在德生活的中国妈妈,对德国教育的观察和思考。

 

 

一周工作一天的理疗师妈妈

怀了四胎无比佛系

只希望孩子早点工作赚钱

 

我的孩子小安哥幼儿园在上一所普通的德国蒙氏幼儿园,在北威州学费每月两百多欧。


小安有一个幼儿园好朋友小M,他来自一个兄弟姐妹众多的家庭。而他的妈妈是一位理疗师,怀着老四的时候,一周只工作一天。

 

以前一起出来溜娃的时候,我跟小M的妈妈聊到对各自娃未来的期待,在她眼中,我这个在孩子刚开始上幼儿园就四处寻找更好的学校的中国妈妈,简直是打了过多鸡血,而在我眼中,这位四娃的德国妈妈也太过佛系了。

 

与其他德国的普通爸妈一样,她家老大孩子6岁了但还没有阅读能力,她却丝毫不担心,她说不急,小学会教的。有她这种想法的家长在德国很常见。只是跟我家在德国依然“鸡娃”的情况一比较,彼此都显得有点夸张。因为当时三岁的小安已经在队友的教育下,完成了德语的自主阅读。

 

我问,虽然一年级可以开始学阅读,但都说德国小学三年级会有陡然增加的压力,你不担心孩子跟不上吗?这位德国妈妈表示,一点也不担心,因为她压根没有期待着她的孩子们非得上大学。她所希望的是,孩子们高中毕业后能走职业教育早点工作去挣钱,不然他们夫妇就得负担四个孩子整个大学四年或者再继续深造的生活费。

 

听到她讲的话,我觉得很震惊。身为从小生长在一个重视孩子学业的中国家庭、也一路求学到博士的我,显然已经自然而然的把“上大学”看作是我家孩子的默认项了。我还没有考虑过,不上大学,一个人可以有什么样的发展途径。

 

我周围的朋友也大都重视孩子教育。这还是我第一次听到,在孩子这么小的时候,就已经不期待孩子上大学,而去早早进入职业教育的父母。

 


小学毕业就分流

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决定孩子命运


带着对佛系家长的不解,我跟德国公公婆婆聊了聊,想从他们那里得到些信息来理解为什么有些德国家长对孩子的学业期待如此之低?

 

公公之前是奔驰的自动化工程师, 他的一句话让我有些吃惊。他说,在德国,就是有父母因为自身受教育程度和社会阶层比较低,他们自己看不到高等教育的意义,所以不会鼓励孩子追求更好的教育。

 

我觉得太颠覆了,在中国,即使在最贫困的农村,大家也都知道高考可以改变命运啊!每年都有孩子通过高考,在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甚至可以通过自身不断努力进入精英阶层。

 

我公公有些无奈的说,“你们总觉得德国这也好那也好,什么都优秀,但其实德国人里面也有很多受教育程度低的人(注,其实这点哪国都一样,但我们中国人往往会对德国和德国人有很多积极的印象,所以常常有人误以为德国人都是精英)。“

 

“你也知道,德国教育从小学毕业就开始分流的做法,是让智力上真正能够胜任的孩子去完成挑战性的学业。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了阶级固化。比如,手工劳动业者的孩子也更有可能从事跟父母辈一样层次的工作,于是,来自低社会经济层次的人慢慢就不再向往更高层次的教育了。

 

公公的说法我早有耳闻。而且我还在2020年德国教育年报中看到了支持这个说法的统计数据:孩子接受中学和高等教育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孩子家庭教育背景有关

 

比如,大家都知道德国小学毕业即分流。孩子会按学习表现被建议分到四种类型的中学去学习,由低到高分别为:


· 国民中学/职业中学(Hauptschule)

· 实用专科中学(Realschule)

· 综合中学(Gesamtschule)

· 文理高中/大学预科(Gymnasium)


高等教育不仅有综合性的大学 (Universität 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要目的),还有偏向应用的应用技术大学(高等专业学校Fachhochschule,类似于大专)。

 

毕业于文理高中(Gymnasium)的学生既可以选择去大学,也可以是应用型的大专。而专科学校(Realschule)毕业的学生,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但主要是进入职业导向型的大专,而不是研究型的大学了。而职业中学(Hauptschule)的孩子,接受的是强调实务性与方法操作职业教育为主,几乎无上研究型大学的可能。

 

所以,小学毕业进入哪种中学,不能说确定了未来人生有点给未来人生定性味道。

 

而进入哪种中学类型,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英文简称SES,代表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年收入)有很大关系:来自低SES家庭的孩子近1/5都去了学习内容简单层次较低的职业中学,而高SES家庭里几乎没有孩子去那里,而是大多去了更有机会升入大学的文理高中。 

. 来自德国不同社会经济阶层家庭的孩子在5年级(相当于初一)时入学类型的百分比数据出处:2020年德国教育年报1】

 

你看,来自高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孩子,几乎没有去职业中学的。

 

另外,调查数据表明,孩子上大学的可能性很大程度上受其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影响。根据德国《明镜》2018年的一篇报道,德国的每100 名儿童中 只有 27 名开始大学学习。 而如果父母拥有大学学位,则他们的孩子有79%能上大学,为非学术家庭的三倍【2】。 即来自学术家庭的孩子上大学的几率要远高于来自非学术家庭的孩子。

图二. 德国学术型和非学术型家庭孩子进入大学学习的可能性。来自非学术家庭的差生更容易放弃上大学的机会。
数据出处:2020年德国教育年报【1】

 

作为幼儿园老师的婆婆也说,在她30年的德国幼儿教育经验中,也碰到不少孩子其实天资也还不错的,但父母不重视孩子的教育,最后这些孩子,并没有上大学。

 

父母的格局和眼界,在很大程度上能决定一个孩子的未来。这一点在德国同样适用。“

 

婆婆的总结,令人深思。



促进教育公平

德国社会在行动


对教育上的问题,德国社会也在行动,只不过跟我们是反的,反而是让更多的孩子可以有机会对上大学感兴趣。


作为曾参与、亲历过儿童大学(Kinder-Uni)的科学家,我也向孩子们了解过情况,发现孩子们会对其中一些话题感兴趣,但是很多孩子也表示听不懂。儿童大学更重要的,其实是它的社会价值。


除了提前涉猎前沿的科学研究,启发孩子们在未来对科学的探索,还为所有孩子们平等的提供近距离接触大学教育的体验,以增进孩子们,特别是来自于非学术家庭的孩子,对于大学教育的兴趣,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些非学术家庭孩子的求学和择业观。

 

就像儿童大学的宗旨里阐述的那样:“让孩子们看到大学的样子”。 


▲儿童大学上课现场



清洁工工资超过博士

德国人躺平了吗?


鼓励孩子上大学,这算不算凡尔赛呢?要知道,在德国,清洁工工资可以达到2000欧元,但博士研究生(PhD student)工资也才1000多欧。所以可想而知,即使孩子做手工业者,父母也不会感到恐惧。

 

想起年轻时在国内学业上拼搏的岁月,我问自己,我们那时为何有那么大的精神力量支撑自己长期的挑灯夜战, 拼命苦读。到了德国,我会觉得,因为人人都过得不错,如果我像先生一样生长在这个地方,是不是不会这么拼了?德国人是不是很容易躺平呢?


实际我发现,并非如此。


▲刚拿到博士学位的竞一




他山之石:

到了人生下半场,

才能看到什么最重要


我和我的德国先生几乎同一时间进入实验室进行博士阶段的训练。慢慢一起工作下来,我发现他身上有一种我极向往但没有的东西。


在他饱含热情的向这个领域内的学术大牛们请教和探讨时,在他通宵达旦的为所有人编写开源程序时,在他激情四射的做研究报告时,我才慢慢领悟了,我们之间最大的差异就是对科学的真正热爱。

 

和很多国内的学生一样,我当年因入了生物这个“天坑”找不到合适的对口工作,再加上国内对学历的盲目崇拜之风,选择读博这件事或多或少是有功利色彩的。


而我的先生,宁愿拒了某跨国大银行西装革履的高薪职位,甘愿天天穿着背心仔裤闷在实验室工作,是因为他从小着迷于大脑的功能,已经有一大堆自己假设等着去验证。

 

我身边有很多像他一样的来自欧美的同学们,大都是真心想要做科学探索才申请博士职位的。虽然大家有在私下抱怨工资低,但不妨碍他们精神抖擞满腔热情的做科研。


就像我德国导师曾说过的那样,“如果你们想要多挣钱,就应该去工业界,学术圈没办法给你一个轻松还高薪的工作。你们留下来只应当因为热爱科学。”


到了人生下半场,我的先生并不比我少拼,而他的拼,是源于心中真真正正的热爱。


以上仅是我的个体经历,并不能代表群体,但是从我和先生的教育差异里,我也受到了不少启发。

 


安居乐业

除了经济实力,

教育可以做什么?


我不禁追问,这种热爱来源于什么地方呢?


也许因为德国较早的分流,让真正有智力条件的孩子留下来享受高等教育走学术路线,但同时国家也通过多种职业教育通道给予其他孩子们其他职业发展的机会。没有一个人被放弃。


也许是因为,德国学校老师们也会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特点进行逐一分析,为每个孩子未来的发展方向给出参考意见,我见过的大多数德国人,无论学历和从事的行业,似乎都乐得其所,并安居乐业。

 

在德国,我见过一群拿着低廉工资却干的颇为带劲的博士生,也见过有很自豪的跟我介绍她职业是理疗师的孩子家长,她很自豪,因为她靠自己的双手养育了一双儿女。


对于我这么一个不能算是资深但也断断续续停留超过十年的”留德华“来说,所接触到的德国民众大多对自己的生活状态和职业感到满意,或者说至少是知足的。

 

当我表示出对这种可能由于教育分流导致的阶级固化从而穷人更穷也更难接受更优质教育的担忧时,我公公还说了一句话,“也有不少很有智慧学历很高的人最后并没有去成为什么了不起的人物,倒是选择去成为一个普通人,甚至去流浪、去大自然里放羊牧歌的。“


惊叹:“这不是在浪费自己的才华,也浪费了国家投给他们的教育资源了吗?”

 

我公公只是淡淡的说了句:“他们只是不愿意再把自己的生命贡献给他们并不认可的事情上了每个人能自由选择更适合自己的生活,不是很好吗?”

 



是接受高等教育更好,还是职业教育更好,不是个简单的议题。为了探索什么是更好的教育,我从生物背景转行到了心理认知,从中国走到德国,不断观察、反思,直到今天,我依然在探索之中。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的高考,是促进社会流动性、给更多生活困顿的民众以机会的,也是适合以前中国的社会经济环境的。


但是,当我们的祖国的经济实力不断提高、民众生活越来越好,我们再来思考,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每个国家的人,都会对自己的教育有反思,德国社会也会看到自己教育体制的弊端:阶层固化,缺乏社会流动性等等。


而我们对教育的反思,这个阶段,更多的是过度的学历崇拜、为了孩子可以上好学校,被外界裹挟,不去关注孩子真正喜欢什么,擅长什么。

 

对于有条件的家庭,双减或许是个契机,可以让大家停下来,反思一下我们的教育理念:是不是可以通过教育,让孩子可以成为他自己?即使没有实现学术的成功,是不是也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拥有生存的能力和生活的成就感?


特别是在当下急速前进的AI时代,让每个个体成为ta独一无二的自己,对得起ta生而为人活这一世的宝贵机会,做成ta自己想要做成的事情是我们当代父母和国家的教育系统需要去思考的。


当教育少了筛选的成分,或许孩子可以拥有更多的自由,用自己想要的方式,来获得成功和幸福。而当孩子有了热爱这个动力去学习,到了人生下半场,才能真正不困惑、不躺平。

 

注,此篇为转载文,同名原文由竞一撰文,发表于童书妈妈公众号
编辑:(童书妈妈)涉川,几禾
值班编辑:小羊


脑妈在de国
德国某700年老校的神经科学博士,前国内某top高校心理博士后,现长居德国儿女双全的妈妈,在这里分享跟德国“神仙爸爸”组队如科学探险的育儿经历,用理性的脑和感性的心,守护孩子大脑成长,呵护妈妈心理健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