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夜航船,——启航篇

文摘   2024-07-14 00:02   天津  
读过大学的人似乎没有什么理由不去读一下牛津大学的历史,尤其是我这样一个一直怀疑自己读的是不是个假大学的人。牛津最初的和早期的历史最使我感兴趣。因为,就一所名满天下的大学而言,它现代和当代的历史是比较容易获得的;而就一所历史如此悠久的大学而言,它遥远的诞生和成长实在太难以想象了。它建立的那一年,陆游还闲居在家中,还在“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的生活中,吟诵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另一方面,所谓“一千个人的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牛津大学的认识也大抵如此。因而我无需表述对牛津大学的看法,更无需以某种认识上的倾向性去引导读者。我觉得,在中国的读者之所以有必要去读一下牛津大学的历史的各不相同的原因中,有一点,对几乎所有人都很重要,就是,它诞生得如此之早,却没有在漫长的历史中泯灭,为什么?或许读过我的这一系列文章之后,读者心中会有答案。
我就是怀着这样的一些问题去寻找有关牛津大学历史的著作来阅读的。在中文领域,虽然有对牛津的为数不多的介绍,但几乎没有能满足我这种阅读需求的著作。其实,这方面的著作数不胜数,但多数是英文的。实际上从16世纪起就已经有学者在为牛津大学著史,比如布莱恩·特温Brian Twyne,约1581-1644),他于1608年出版了他的一部主要著作,《大学历史》。这是一部为了证明牛津大学比剑桥大学更古老的著作——她俩一直打架——被后人称为“一个28岁的年轻学者的非凡成就”。此后,或许比他更有名的安东尼·伍德Anthony Wood,1632-1695),于1674年出版了《牛津大学的历史与古物》。后来还有拉什达尔Hastings Rashdall,1858-1924)、索特尔Herbert Edward Salter,1863-1951)等人的著作。这些著作,尤其是近现代的,除了有作者自己的部分研究成果,比如从某份古代文件中寻得的前人未曾提到过的信息,更多的是对前人各式各样的著作的收集和铺陈。我选择了查尔斯·爱德华·马莱特爵士(Sir Charles Edward Mallet)的《牛津大学史》A HISTORY OF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的中世纪部分作为这个系列文章的主要信息来源。马莱特爵士是英国历史学家和自由主义政治家,1917年被封为爵士。他的母亲是一位很著名的女性教育活动家,他本人毕业于牛津的贝利奥尔学院,之后在“中殿”进修法律,并获得律师资格。他后来进入议会,并被任命为教育委员会主席沃尔特·朗西曼(Walter Runciman)的议会私人秘书。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觉到,这是一本英国人写给英国人看的书,里面涉及了太多的英国历史事件和人物,一个中国读者可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拓展阅读才能看懂这部著作。而我想得到的是一些可以给中国读者看的牛津大学的历史。于是,除了马莱特爵士的著作内容之外,我还搜罗了大量的补充性材料,并将它们一并呈现给中国读者。

牛津夜航船

明朝人张岱写过一本书,名叫《夜航船》。张岱说,“天下学问,惟夜航船最难对付”。这是什么意思呢?张岱是说,远行之人的夜航船是无聊的,因此难免会在船中和同船的人聊些闲天,有些人会说到一些所谓的“冷知识”,即使再有学问的人也难免被一下问住。比如,摇船的问,“昔有齐人卖黍稷,追而复返,适遇二黄争骨,陈公怒,一担而伐之。但不知此事出在秦始皇以前乎,以后乎?”您说这是语出何典,谁能答得上来啊?——顺便说一下,不能拿这个问题去难为说相声的啊——于是张岱就写了这本小百科全书,书中收纳了从天文地理到经史子集,从三教九流到神仙鬼怪,从政治人事到典章沿革的约四千条人们似乎耳熟能详,但实际上不知就里的知识条目。
对大多数人来说,牛津这座城市和比这座城市更有名的那座大学,就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所以我在向读者讲述它们的历史时借用“夜航船”这个名字,一则为了表达这种兼具熟悉与陌生的感觉,再则是用以借喻这座大学是如何经历了漫长的中世纪而成长为她后来的样子的。希望这条来自中世纪牛津的夜航船会带给读者们新鲜的阅读体验从今晚,十点钟开始
在讲述这座城市和这座大学的历史时也同样会涉及到一些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或背景知识,因此我考虑在正式讲述之前,先用一个单独的章节,尽我所能地把一些诸如此类的事情介绍给读者,以免读者在后文中遇到这些概念时不知所云。

大学是什么?

这个问题平时应该很少有人想过。大学,就是比中小学大呗。在下不才,正经是读过些年大学的,不是吹牛啊,这个是真的,除非那个大学是假的。当时没想过这个问题,也没接到过通知告诉我,大学是什么,——当然也不能靠人通知啊,我们大学就这点好,不会有老师给你讲通识,不会有老师给你列书单,特别锻炼一个人的自学能力,我现在就指着这点儿能力了。于是,看下先贤们怎么说吧。
上世纪20年代,胡适先生曾说过,“非一流学者,不配做研究院的导师”。——这个是说导师,不是说大学,略过。
清华有位老校长梅公贻琦——清华在哪儿我也不知道,是“虎坊桥那边,湖广会馆对过儿”吗?——“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句话说得诚然不错,但是呢,多少有点儿问题。其一,大师是个个人,大学是个机制,大师家的胡同里有大师,那个胡同叫大学胡同吗?再说我上大学时好像也没看见什么大师呢,大师傅倒是有几个,主要是川鲁菜系,口喂有点重,卫生不太好。其次,这种说法过于情绪化,不是一种严格的界定,给人的感觉似乎是有人问怹时,怹在顾左右而言他。
——刚才这俩人怎么好像都在说些个人问题呢?可疑。
陈寅恪,“教授中的教授”,咱看看怹是怎么说的。陈先生在国外一十六载,没考回一个学位来,怹认为耽误时间,文凭二字,不过废纸一张尔,后人戏称“二无导师”,看来也是主要靠自学。怹说:“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好像和大学的关系也不是那么直接,而且是写在投湖自尽的王国维的碑文里,不吉利,再说,“自由之思想”这个事现在还让说吗?
前面这些闲话的意思无非就是说,国人对大学(University)的概念实在是模糊得很。其实,找到大学的家乡人对大学的认识并不难。在1910年版的《不列颠百科全书》里,他们对“University”的解释是这样的:
“英语的‘大学’(university)一词源于中世纪的拉丁语‘universitas’。这个拉丁词语最初被用来表示任何以其集体性的方面来被看待的社团(community)或组织机构(corporation)。当它在现代意义上用于表示致力于学习和教育的机构时,它需要添加其他词汇来完成定义,比如,其最常见的表达形式是‘universitas magistrorum et scholarium’或‘discipulorum’,含义是‘导师们和学者们(或弟子们)的社团’。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概是在14世纪后半叶,这个词开始单独使用,具有专指教师们和学者们的团体的特有含义,此时,其团体性质的存在已被世俗政府,或教会当局,或两者的权威,所承认和准许。而在中世纪,对这种被认为是教学场所的社团的更古老的和习惯的称呼是‘studium’,并随后被称为‘studium generale’,指的是一个对所有人的教育中心。而‘universitas studii’、‘universitatis collegium’这样的称谓也偶尔出现在官方文件中。”
上述定义中的“studium”一词的含义有,热情,精神,奉献,追求,学习等。“generale”是指全体,总的。“studii”有学习研究的含义。“collegium”这个词的含义见本书后文对“学院”这个术语的介绍,其大致的含义是“合作团体”。
牛津自己编的字典告诉我们,“studium generale”这个词最早的使用见于17世纪中期的小册子作者和律师,威廉•白兰(William Prynne,1600-1669)。而事实上,“studium generale”这个词并没有官方的定义,是出于习惯的用法,最早出现在13世纪初,意思是一个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而不仅仅是当地的学生的地方。我们姑且将其译作“大学校”。
在13世纪,“大学校”这个术语逐渐获得了更精确的,但仍然是非官方的含义,即:
首先,它接收来自各地的学生。
其次,它教授“技艺”(Arts),并至少拥有一个较高级的学科,即,神学、法律,或医学。
其三,教学的重要部分是由拥有导师(硕士)学位的人完成的。
之后,第四个标准慢慢出现了,曾任教过,并在一所“大学校”的导师行会注册的导师(master),有权在任何其他“大学校”任教,而无需进一步考试。这种被称为“jus ubique docendi”(通用教学权,或在各地教学的权利)的特权,按照惯例,只被保留给萨勒诺、博洛尼亚,和巴黎,这三所最古老的大学的导师们。这三所大学的声誉是如此之好,以至于它们的毕业生和教师在其他所有的学校任教都受欢迎,但它们不接受未经考试的外部教师。教皇格列高利九世,为了提高教皇资助的图卢兹大学的声望——他在1229年建立了这所大学——在1233年颁布了一项教皇诏书,允许图卢兹的导师在没有考试的情况下在各地任教。因此在随后,渴望提升自己的地位的各“大学校”申请类似的教皇诏书成了惯例。一开始,那些历史悠久的“大学校”不屑于要求这样的特权,他们觉得自己的声誉就足够了。然而,博洛尼亚和巴黎最终也屈服于申请,在1292年接受了它们的教皇诏书。
第五个标准,可以说是随着教皇诏书最令人垂涎的特点出现的。在1219年,教皇霍诺留斯三世设立了“特殊豁免”,它允许教师和学生继续获得他们可能在其他地方收获的任何神职人员圣俸的果实。这就免除了教会法中规定的,任圣职者要在任圣职的地方居住的要求。由于这一特权只被授予那些在“大学校”里的人——当然这在14世纪时只不过是例行公事的规定——它开始被许多人认为不仅是“大学校”的另一个(也就是第五个)标准,而且还是对“大学校”的定义。也就是说,“大学校”的成员可以享受别的地方的圣职圣俸。尽管拒绝申请教皇诏书的牛津和帕多瓦这两所古老的大学有足够的声誉被称为“没有教皇诏书的大学校”,但牛津的导师们未经考试不被允许在巴黎任教。作为回报,牛津要求巴黎的导师们参加考试,而无视巴黎的导师们享有的教皇的特权。
最后,教皇可以颁布法令,保证大学的自治不受地方民政或教区当局的干涉,这一过程始于为巴黎大学颁布的1231年的教皇诏书。尽管这不是一项必要的标准,但将“巴黎的特权”授予其他“大学校”已成为惯例。教皇并不是这一特权的唯一提供者。从1224年对那不勒斯大学开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也颁布了授予几乎相同特权的帝国特许状。
一个统一的学生团体,一个或多个高等的学科,由导师教学,在其他“大学校”任教的权利,保留圣俸,自治权,——这些就是“大学校”的共同特点。
在组织、规章、课程等其他方面,“大学校”各不相同。一般来说,大多数人倾向于复制两种旧模式中的一种:博洛尼亚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体系,和巴黎的以导师为中心的体系。大多数早期的“大学校”都在意大利、法国、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它们被认为是欧洲最负盛名的学习场所。梵蒂冈继续将许多新大学指定为“大学校”,尽管这一荣誉的普遍意义在几个世纪以来已经下降。早在13世纪,“大学校”的学者们就被鼓励到欧洲其他机构授课并分享文献,这就导致了在现代欧洲大学中看到的那种当前的学术文化。在13世纪,一般被认为是“大学校”的大学有:

博洛尼亚大学(Università di Bologna,成立于1088年。那年是北宋元祐三年,王安石、司马光去世两年,翰林学士苏轼“人在玉堂深处”的时候。

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成立于1167年,也就是南宋乾道三年

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成立于1209年,也就是南宋嘉定二年,那年济公死了,接着,陆游也死了。

巴黎大学(University of Paris,成立于大约1150年,也就是南宋绍兴二十年,那年施全刺杀秦桧。它作为与巴黎圣母院教堂学校有关的组织机构出现,它被认为是欧洲第二古老的大学。1200年由法国国王菲利普二世正式特许,并于1215年被教皇英诺森三世承认,后来经常被以其索邦神学院的名字作为昵称,该学院又由罗伯特·德·索邦建立,并于1257年左右由法国国王圣·路易斯特许。)

阿雷佐大学(University of Arezzo,成立于1215年)

萨拉曼卡大学(University of Salamanca,成立于1218年)

帕多瓦大学(University of Padua,成立于1222年)

那不勒斯费德里科二世大学(University of Naples Federico II,建于1224年)

图卢兹大学(University of Toulouse,成立于1229年)

北安普顿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ampton,成立于1261年,于1265年关闭)

锡耶纳大学(University of Siena,成立于1240年)

瓦利亚多利德大学(University of Valladolid,成立于1241年)

萨勒诺大学(University of Salerno,不确定)

蒙彼利埃大学(University of Montpellier,成立于1289年)

科英布拉大学(University of Coimbra,1290年成立于里斯本)

阿尔卡拉大学(University of Alcalá,1293年建立在阿尔卡拉德埃纳雷斯Alcalá de Henares)

神学的和世俗的大学都被登记下来。随着欧洲各地新大学的建立,这份名单迅速增长。其中的许多大学,和许多较新的大学一起,在13世纪以教皇诏书的方式获得了对其作为“大学校”的地位的正式确认。虽然这些教皇诏书最初仅仅是授予了诸如博洛尼亚或巴黎大学这样的特定的大学的特权,但到13世纪末,大学都在寻求一份教皇诏书,授予他们“jus ubique docendi”(通用教学权)的特权,即授予导师(硕士)们在所有大学教学的执照,而无需进一步考试的特权。在14世纪被正式承认为“大学校”的大学有几所,其中包括:

莱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Lleida,成立于1301年)

罗马第一大学(Sapienza University of Rome,成立于1303年)

佩鲁贾大学(University of Perugia,成立于1308年)

佛罗伦萨大学(University of Florence,成立于1321年)

比萨大学(University of Pisa,建于1343年)

布拉格查理大学(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成立于1348年)

帕维亚大学(University of Pavia,成立于1361年)

克拉科夫雅盖隆大学(Jagiellonian University in Kraków,成立于1364年)

维也纳大学(University of Vienna,成立于1365年)

扎达尔大学(University of Zadar,成立于1396年)

我们进一步了解到,最初的拉丁词“universitas”是泛指“由许多人联合成的一个团体、社团、公司、社区、行会、合作机构,等等”。在城镇生活和中世纪的行会(guild)出现的那个时代,大学也是个行会,是专门用“universitas”这个通用术语来命名的,“拥有通常由君主、高级教士(比如主教、大主教等),或其所在的城镇颁发的特许状(charters)所保证的集体性质的法律权利(collective legal rights)的,学生们和教师们的协会”。就像其他的行会一样,他们自己管理并决定其成员的资格。
看天色不早,我们的夜航船今天不妨就停在这里,来日再驶往下一站。

青萍知末
历史文化宗教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