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正慧:四高门前那条河

民生   2024-12-12 00:02   北京  
点击上方蓝字乡土中原关注我们吧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四高门前那条河




作者 | 杨正慧

原创 | 乡土中原(ID:gh_06d145e3125e

校史介绍:1969年初各公社都开始办高中,陌陂乡原来的初中改为“社旗县第四高级中学”,1983年改名为“社旗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2002年撤销后,人员调入县城,校址划给陌陂中心校。


记不清哪年哪月哪日,哪位同学把我拉进了一个微信群,一看群名四高门前那条河,顿时心海起伏,我的高中三年虽然成绩不怎么样,但三年的同窗逸事,和那条河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件件桩桩模糊又清晰……

初进社旗县第四高级中学,心中有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感觉。全县人民都清楚,四高远不如傲居县城里的一高和二高;但当时能考上四高,又比那些名落孙山,连高中都不能上的同学有面子的多。

对于那时的四高,印像最美的当属正对大门的百米迎宾大道,四米宽的平坦沙土道路,被左右两排高大挺拔的白杨护卫着,很有威严感。
我偶尔骑上姐姐家的自行车(她结婚不久,自行车比我老爹的新好多倍)进出校园,轧在那条马路上就不由自主放慢速度。现在想来可能想放松一下心情,享受一番单车遛白杨大道的惬意,其实更想显摆骑车的酷。
毕竟八几年那会儿能骑车上学的并不多。可惜当时没有手机,不能留下肯定美的不要不要的镜头。咋滴那时也是十八岁的花季女孩儿,随便一件大翻领格子外套,加上外翻的雪白的衬衣领子,两只骄傲的羊角辫,走到哪里都是风景,何况在白杨大道晒车技呢!

再接下来,就有了宿舍排班俩人搭火抬水洗碗一说。一开始我还以为去厨房那边井里打水,担心自己从没打过井水,怕弄不动,提不出水桶,甚至被井绳咋办。跟着搭档走才知道要出学校后门,穿过操场,下个坡,到一条河里取水。

到河边才发现那条河比我想象的宽得多,长得多,宽到是正门白杨大道两倍,长得我伸长了脖子也西望不到头,东望不到尾。对于我这个从小做梦都在大海边玩水的女孩子来说,简直像发现了新大陆。

甚至期盼每天都轮我抬水洗碗,可以借机看水玩水,又可以呼吸新鲜空气,逃离教室那股脚臭味儿,热被窝味道(因为男生没有那么多宿舍,有十几个男生晚上放学后把书桌一并,草栅子铺上当床睡了,要是冬天一进教室就有一股被窝子味道。)

后来,我们的校园生活还真的和这条河分不开了。洗衣,洗头刷牙洗脸的水都来自这里。早上时间紧,来不及去河边洗漱,就把白天值日生抬的水存在牙缸里,脸盆里凑合。
周末加课的时候,不像平时那么紧张得三点一线,就可以趁饭后去河里洗头,洗衣服,炎热的夏天,晚自习之后还可以悄悄溜到河里冲澡。在那个没电扇没空调没自来水的年代,能有河水冲凉别提多开心了!

春天,触摸着带些凉意的河水,观赏着两岸碧绿的麦浪,金色的油菜花,那种无法言说的惬意和遐想,简直像活在小说里的美好世界,让人沉醉不思归。

暑假之前,风吹半夏,河水暴涨,周末偶尔到河边挽起裤腿,泡在浪花小点的浅水处,听风,听蝉,赏波光涟漪,看人们捉鱼抓蟹,烦心的考试和成绩就被甩到了脑后。

秋风起,落叶黄,大雁携子南飞的时候,又该迈着沉重的步子一路向北,熬过十八里长长土路,一步一个泥坑,再穿过五拐六绕的泥巴胡同小街巷,进入除了读书就是做卷子,听讲卷子的四高教室。

年复一年不景气的成绩,使我越来越想逃避那个院子,当初的敬畏感早已荡然无存。还好,有那条河在。我和闺蜜可以趁课外活动时候夹着课本到河边溜溜。躺在枯黄的柔软的草窝里或沙滩上,面朝蓝天和夕阳,以课本掩面,吐槽一下烦心的功课,讨厌的老师,互相八卦一下未卜的前程,比在教室感受“卷“的热浪好受多了。

尤其是毕业前夕,总觉得沉重的升学压力让人透不过气来,所以就趁周末留校“拼”的空隙,和好友一起独辟蹊径,一反以往的学校后门,直接从出正门往西,想探寻还有没有更怡人的景观。一出门便是一望无际的绿油油的麦田,在这绿海之中偶尔穿插一片金灿灿的油菜花,构成一幅绝妙无比的彩色地毯,这里要比学校后门那片荒凉的操场美百倍!

我们顺着田间小路继续前行,不知不觉眼前又出现一条河,比学校后门的更宽阔,更平缓,更清澈!可以直视水底的游鱼细沙卵石蝌蚪。河两岸到处是不知名的花花草草,太美了!简直就是一幅天然画卷!感觉自己来到了梦寐以求的美丽的云南,美丽的江南!
那时的我好像第一次看见如此清秀的河水!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诗和远方吗?我急不可待地撂下书本。脱掉鞋子,跳进水里,双手捧起甘泉似的琼液,轻轻入口,浸润心肺;柔柔敷面,清凉温婉。

同时,又觉得好奇怪,这河哪里来哪里去呢?聪明的学霸男神道出了真经:就是学校后门那条河的上游,但它的上上游肯定在高山之巅,经历过千百年神灵的造化!——高!我自愧不如,但还是只想看花赏水,至于他们的前世今生就交给那些天生的学者们研究吧!

正沉浸在这条神河之中,只听一声雄鸡长鸣,我们不约而同朝对面岸上一片样槐树林望去。啊!好大一片树林呀!几乎也和这河的长度一样,两头都望不到边,感觉应该是野生的。这时也刚好感到太阳大了,就迅速向林子进发。
树林里有许多不规则的小路,到处都浓荫如盖,简直是避暑圣地!出来有一阵子了,大家都意识到得看书了。于是找了个能坐的平地,打开书本,准备苦读。可身边偏偏冒出字簇簇白白嫩嫩的蘑菇,又不由得想俯下身子摸摸,嗅嗅,幻想着配蒜苗鸡蛋炒熟的美味,直咽口水……
又过了一会儿,只听一阵扑扑棱棱的声音,呵!就是她呀!一只一唱天下白的大雉鸡!黑黑的毛发,秃秃的尾巴,又大又红的冠子。还一会儿踱着方步来回视察,一会儿抖起翅膀尖叫几声,真有点公鸡中的战斗鸡的味道!啾啾啾,嗨,她身边还冒出几只小鸡崽儿,扭扭歪歪在草丛里啄虫子呢。唉!这下我可是没心思读书了,想凑过去逗逗她们,可是瞅着那只战斗鸡横眉冷对的样子,还是想想算了……

自从发现了这片新天地,我们开始喜新厌旧,再夹着书本找清净之地或者说逃避内卷的时候,这条河这片样槐树林就是首选!尽管后来的考试一次次砸了,最终离当初的理想大学越来越远,对四高的教学质量也一直不敢恭维,但那个校园,那条河永远就刻印在了记忆里,擦不掉,抹不去。

近些年,曾经和老同学一起回去重温旧梦,寻找曾经的四高,曾经的那条河,却一次次失望叠加。

当他在车上指着那个院落,那条河,告诉我那就是我们战斗过的地方时,不禁有点泪眼模糊了:那个院落盖起了新房,却没有了那条白杨大道;那条河上陈旧的桥已翻新,却看不见昔日滚滚东流的河水,桥下杂草丛生,垃圾遍地,荒芜寂寥,再也没有昔日一望无际的绿中闪金狗尾巴草。

往届同学合影,能看到熟悉的校舍

还有那片杨槐树林也不翼而飞,更不用说树林里的野鸡了!出现在视线内的是一些莫名的被钢筋水泥堆砌起来的厂房。

我有些伤悲:难道,高楼大厦,钢筋水泥和自来水,矿泉水的时代,那些原始的和谐如画的生态必须消失吗?不都在高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吗?”怎么就把我们心中的那片神圣之地给删除了呢?



作者简介

作者:杨正慧,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城关镇,中学语文教师。爱看风景,爱写文字。



往期精选


1、杨正慧:那个冬天,欠叔叔一条人命



乡土文学《乡土中原》Hometown Central Plains发布

总编 | 赵华胜

总顾问 | 王学章  王书义  刘永科 郑长春

特约作者 | 晓辉  丽萍  尚钞  春雨  松克  春兰

   特约美编  |  穆青冬  

 (所有排名不分先后)

图片版权均归原创作者所有

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号

◆ ◆ 

 原创授权 

欢迎赐稿

请加微信446396340


乡土中原
立足中原,聚焦中原风土,挖掘中原古镇及乡村历史文化,展示家乡美景,寻找童年记忆,寄托游子思乡情怀,弘扬家乡人的真善美,捕捉家乡建设新变化,支持家乡发展。中原人的文学平台,给您一个寄放乡愁的地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