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庆:回味童年往事,苦涩与甜蜜,点滴在心头(之一)
民生
小说
2024-11-16 00:02
河南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作者 | 王全庆
原创 | 乡土中原(ID:gh_06d145e3125e)
我去年(2023年)十月份退休了。
闲来无事,就不由得常常回想过去,来填补这空落下来的心,打发这突然用不完的时光。俗话说好汉不提当年勇,何况咱既不是好汉,当年也未曾“勇”过。想来想去,实在是找不出自己这辈子有啥可歌可泣、光宗耀祖的辉煌历史。留在记忆中的碎片,也没有多少有价值的、非得要告知子孙让他们铭记的东西。可是,小人物也有自尊和自爱,活了几十年,不忍心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渐渐终老而去,那就回忆一下年少岁月的陈年往事,来熨帖一下皱褶的心灵吧。我的童年,有啥可说的?用几个词就能概括:挨饿受冻、缺衣少穿、上学糊弄、穷玩却也尽兴,还有啥?没了。可至今仍觉得童年很有趣,很留恋那段时光,你说怪不?接下来,我就分吃、穿、玩、上学几方面,记述小时候所历、所见、所闻、所感,如能勾起同龄人的共鸣,引发后辈人的感慨,则幸甚矣。我是1963年生人,我相信我的同龄人对童年的最深感受就是一个字——饿。那时的饿,不是一时半会儿偶尔的饿,而是成年累月不间断的饿,让你觉得肚子就是个大坑,永远填不满。现在时常肚子撑胀不消化,鸡鸭鱼肉蛋,这些当年看见就两眼发光、想想就会流口水的美味,如今竟勾不起多少食欲,反倒又想吃野菜、窝头了,你说,是不是活腻歪了,作俑了?那时候,没有化肥、没有良种,都是用前一年的粮食做种子,品质退化严重,小麦、苞谷好年景一亩地就百十斤出头,绿豆几十斤,人们活命倚仗的是红薯。蒸红薯、煮红薯、把红薯切片晒干,磨面蒸馍吃。到春天没有红薯了,就把红薯干放到锅里煮饭。从我记事起,每顿就吃红薯面窝头。纯红薯面做的,不掺一点白面。多少掺点白面的叫“狐狸头”,那是在过节时才可能吃到的。母亲把发好的面挖一疙瘩,在手心里转几圈,转成圆圆的上小下大的锥形面团,又在底部用大拇指顶个洞。也不知道这个洞是为了省点面还是为了让馍熟得快,反正我觉得这个洞最大的好处是,挖点自家晒的酱豆、或者把礭(音que却)的辣椒、蒜汁等,往这个洞里一灌,拿着吃,不耽误干活或跑着玩儿。这纯红薯面馍吃多了、时间长了,常常胃里泛酸,甚至会胃疼,那时候得胃病的人多,大概原因在此。有几年,很多在本地娶不到老婆的“光棍”,跑到四川(大多是现在的重庆)领女人。据说是因为当时四川闹饥荒,咱这边有红薯,能活命,吸引过来很多忍饥挨饿的四川女人,俺们村大概领回来有20多个,还有些是母子、母女一起过来的。记得刚上小学时,学校请老贫农上台忆苦思甜,本意是让学生了解在万恶的旧社会老百姓过的苦难日子,可是,这位老贫农说着说着,声泪俱下,说起吃食堂时遭罪饿死人的事,当即被大队干部和学校领导拉下了台,我们那时还小,不明就里,不知道为啥不让说了。记得多年前,受好友委托,给他儿子上“思想课”,我选择的切入点是“我们小时候那么苦,但立志好好学习,改变命运”,说到小时候吃红薯面馍的感受,那学生竟说:“那多好呀,我觉得红薯面馍可好吃了。”他不知道现在的红薯面馍里主要成分是白面,偶尔吃点儿,是换口味、尝鲜、改善生活,岂是当年我们吃的“砸死狗”的酸瓷蛋儿可比的?不是为了充饥,谁想吃它?他的话,浇灭了我的“教化”兴趣,这堂“思想课”草草收场,极不成功。那时候的理想就是,啥时候能吃上白面馍,不要菜都中。可现在,白面馍配上各色菜肴,也不觉得好吃了。每当秋里红薯下来后,早晚饭都是苞谷糁煮红薯,那时老是我烧锅,先把红薯煮熟了,盛一碗吃,叫“红薯茶”,再下苞谷糁煮饭。我还会在灶膛的灰堆里埋上俩红薯,隔一会儿翻个过,慢慢就烤熟了,等到晌里饿了扒出来吃。烧锅的好处是偶尔逮住机会能多吃一嘴东西。如有贵客来临,有时会炒鸡蛋,我就央求老妈别把蛋壳里的蛋液倒净,然后把几个蛋壳残留的蛋液归到一个蛋壳里,用夹子夹着烤熟,就那一点点,用大拇指顶到嘴里,美,得劲。那时候,凡是能进嘴的东西,不管好吃不好吃,有没有营养(好像那时候也没这个概念),一律都会被吃掉。像是洋槐花、榆钱、构棒槌(构树的花穗,形如棒槌)、扫帚苗、红薯叶、马齿笕等,拌上面蒸熟,叫蒸菜,拌上蒜汁之类的调料吃。那时只当它是果腹充饥的食物,能节省粮饭,也不觉得多好吃,可如今却成了美味,城里人稀罕的不得了,花钱买、去乡下弄,宴席上还要点着吃。人呐,就是这么怪。东边邻居家有棵木槿树,每到春上,陆续能开好几茬花,在它含苞欲放时摘下来,蒸蒸菜,可好吃了。记得那时候老是跑去给人家说好话,摘点回来蒸着吃。你想想,纯天然的花骨朵呀。那时候还吃虫。像花豆娘、蚂蚱、蛐蛐、豆虫、摇头虫等,到后秋时节,一肚子油(蛋白)或籽,烧或炒都很好吃。还有马知了(学名“蝉”),夏天下过雨,就会从地下拱出来,每次都能捡到好多。我们还会生法逮那些已经爬到树上会飞的马知了,炒吃马知了,也是能解个小馋的。那时候为啥好弄这些东西吃呢?馋肉呗。因为没钱,逢年过节,家里才会多少割点肉,平时几乎不见腥荤。记得有一年八月十五,家里做的肉面条,其实也没多少肉,就是感觉好喝,喝得多了,成天清汤寡水惯了,猛一吃有油水的饭,肠胃受不了,拉鞭杆子了(拉肚子)。那时候割肉,得去公社食品站,私人不准杀猪卖肉。大家都喜欢割肥肉,可是,普通老百姓要是不托关系,就是拿着钱,也不见得能割到肥肉。有句顺口溜叫“乡下人是老冤,不是槽头就是臀尖”。生产队每年分的那点油根本不够吃,肥肉能化油,炒菜好吃。连化油的副产品——油滋啦,撒上点盐,都抢着吃,要是掺着萝卜粉条剁成馅包包子、包扁食(饺子),更是吃不够。在我老家,走舅家或重要亲戚,至今还保留着拿“礼条”(顺着猪肋骨割下来的二、三指宽、3至5斤重的长条肉)的习俗,就是当年肥肉主贵的缘故。当年人们馋肉到什么程度呢?那时候时不时的“传鸡子”(鸡瘟),家家户户的鸡子说死就死,科学的做法应该是深埋,可那时候大家舍不得,就宰了吃掉。也没见谁吃出问题,你说咋回事呢?有一天在村里跑着玩,见一个人拉着架子车,上面摆着圆圆的、红红的、水灵灵的水果,说是“番茄”,样子很诱人,没见过,想吃。菜贩吆喝着说一斤麦换一斤番茄,就跑回家偷偷搲(读wa挖)了一小瓢麦子,拿来换了几个番茄,洗都没洗,三下五去二,进肚里去了。那独有的酸果味,平生第一次品味到,从此爱上吃番茄。有个发小,他家院墙外树林里有个地方,每年春上都会冒出来嫩芽,慢慢长大,然后根部会结果,类似红薯。我们都不知道是啥,就觉得它金贵。平时用细棍子围一圈扎好,怕鸡子叨吃,隔几天浇浇水,精心呵护。每年都为啥时候挖根取果,一群小朋友反复商议,当决定挖的时候,大家都兴奋不已,由发小亲自动手(谁都想挖,但没资格),用小铲子从一边慢慢往下扒,小心翼翼扒出来一个(每年只扒出来最大的那个),就又把根用土封好。挖出来的这个果,洗净后用刀切成小块,在场小朋友每人一块,剩下的是发小的。大家都虔诚地、小心地把这一小块送进嘴里,轻轻地嚼、慢慢地咽,尽管不觉得多美味,但一年就等来这一小口呀,能不主贵吗?一付美美哒、很满足的样子。到冬天上冻前,用厚厚一层土把根盖住,上面放上一堆柴火,生怕把根冻坏了来年不发芽。说了这么多,大家猜出来是啥了吗?就是——土豆(好多年后才知道)!农村孩子,孤陋寡闻啊。说到这想起另一个小伙伴的事。他家来亲戚,他妈煮了几个咸鸡蛋。那时东西少,能省则省,就在碗下边放点趁菜,在上面摆上一破两半的咸鸡蛋,算一个菜。他嘴馋想吃,妈妈哄她,说等客人吃剩下就给他吃。于是,他就躲到里屋,隔着箔篱(用高粱杆编的箔,立在梁下当墙)缝隙盯着堂屋的饭桌。估计那客人也是长时间没吃鸡蛋了,筷子㧅(念“刀”)了一块又一块,眼看就剩最后一块了,那客人的筷子又伸出去要㧅走,这家伙终于忍不住了,嘴里骂道:“X你妈,一块都不给老子留”,冲出去抓着那一块鸡蛋跑了,给客人闹了个大红脸,好不尴尬。还记得一个笑话。有一户人家有事请大队干部喝酒,端上一盘豆腐,有个陪客的光抢着吃豆腐,干部问他“你咋不吃别的菜?”他说“豆腐是我的命啊”。过了一会儿,端上来一盘炒鸡蛋,他又狼吞虎咽吃鸡蛋,干部问他“你不是说豆腐是你的命吗?”这货无奈,自嘲说“见了鸡蛋就不要命了。”干部让再炒一盘鸡蛋,刚端上来,另一个陪客的一把接过来,说“这盘鸡蛋没炒好,我去再加工加工”,端着盘子出去了。干等也不见回来,东家出去找,发现盘子在大门外放着,人早没影了。两个陪客的,为吃鸡蛋,脸都丢尽了。那时候,人真是馋呀。小时候,最喜欢跟大人出去吃桌(吃宴席),能解馋。姨家表姐回门宴,第一次见洋葱,稀罕的不得了;第一次喝到放菠菜的酸汤,感觉菠菜太好吃了。一盘蒸条子肉上桌,赶紧㧅了一片,嗤嗤溜溜进了肚,烧的眼泪都出来了,赶紧喝口凉水救急。后来上桌一盘蒸糯米,黏黏的、甜甜的,我只吃了一筷头,没了,抢完了,急的我都哭了;这些东西平时哪有呀,只会在待客的酒席上才能吃到。另一件喜欢干的事就是过年走亲戚。一是能抓点压岁钱,更主要是能吃好的。平时,秋冬时节能吃点萝卜白菜,偶尔掺点粉条、豆腐,就算是改善生活。春夏时候能挖野菜吃,没菜时候就弄点酱豆、礭点辣椒、蒜汁之类配饭吃。过年走亲戚,到谁家多少都能吃上点肉菜,就不由地放开肚皮吃,像是要把这一年亏欠的肉都补回来似的。走亲戚要带礼物,至亲拿礼条,其他亲戚拿两包饼干或果子包(俗称“呼啦啦”)。拿“呼啦啦”走亲戚,我有时候忍不住从里边抠出来一两块吃,但不敢多吃,怕露馅了丢人。村上有个小朋友,走亲戚路上掏果子吃,吃一块,忍不住,再吃一块,走一会儿,再吃一块,眼看没剩多少了,索性都吃了吧。咋办?就在路边捡坷垃蛋装果盒里包好,到亲戚家,把果子盒赶紧放到一堆礼品中。一中午心虚,生怕被发现,吃罢饭,还没等给压岁钱,立马闪人。回到家,想起来压岁钱没得着,懊悔的不行,说给我们听,大家都笑他“吃嘴精”,活该!小时候最喜欢吃啥零食?只有糖块(别的也买不起吃不到)。哪像现在,到超市去,零食花样繁多,数不胜数,想吃啥买啥。逢年过节或大人有事外出了,回来时偶尔给小孩子买点糖块,能让小孩儿高兴得又蹦又跳。吃上一块,先自己过把瘾,再把剩下的几块装到衣服布袋里,在和其他小伙伴们玩时拿出来吃,看着他们眼馋,心里舒坦。连吃过的糖纸都舍不得扔,洗净晒干叠起来放着,攥的多了,拿着在小伙伴们面前显摆,仿佛在说,看看,我吃了恁们多糖块!有时候闹闹人、缠磨大人一阵子,要过来毛儿八分钱,跑到合作社(代销点),买几块糖解解馋。一般是一分钱一块糖,偶尔一毛钱多给一块。后来就学能了,买糖时先问一毛钱给多少,多给了就买一毛钱的,不给就买五分钱的,因为把糖块装口袋里忍不住光想吃,一会儿就吃完了。存五分钱,等几天再买着吃,心里有个念想。一旦口袋里有几个硬格子(硬币),不由地一会儿摸摸,一会儿拿出来看看,心里那叫一个爽。记得有一次,拿了个五分的硬格子,跑去合作社买糖吃,没舍得全花掉,买了3分钱的糖。快到家了,咋也找不到找给我的2分钱。心疼的哭着跑回合作社,说人家没有找我钱,营业员不承认,我就在那哭,旁边一群人咋也劝不住,哭时间长了,营业员可能是心疼我,给了我两块糖,才算把我哄住了。现在想想,多丢人呀,可那时候小,钱主贵,2分钱都淹住心了。那时候生产队种棉花,轧花机脱粒后,棉籽榨油,家家户户分棉油。这棉油不能直接吃,说是有毒,需要熟熟油才能吃。熟油的方式就是用这棉油炸油馍(油条),一般是在农历“十月一”前后进行。一年吃一次喷香喷香的油馍,是非常难得的高级享受。上高中时,有一次和一个老师拍闲话,老师说的一番话,让我至今记忆犹新。他说他小时候老在想,油馍恁好吃,在毛主席的厨房里,肯定是支个油馍锅,天天炸油馍吃。心里这样想,就是憋住不敢给别人说,怕别人说他“污蔑领袖”。想想那时候的人,都把油条当成“圣品”了。大人小孩都在吃上动脑筋,我父亲种果树之举,不失为妙招。我们姊妹弟兄六个,我是老小,孩子多,大人少,挣的工分少,自然分的粮食就少,缺粮户。我父亲老早就在宅基地上种了十几棵果树,自我记事起,那些桃树(种的最多)、梨树、枣树、李子树已长成,每年果实累累,我们吃这些,就能省点粮饭。没等我吃两年,父亲把所有果树全部放倒,栽上几十棵榆树,当时我还为以后没水果吃暗暗生气。榆树长的快,几年功夫成材了,几个哥哥陆续长大了,娶媳妇,盖新房,做了屋梁、檩条。这时候,才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小时候印象最深的事是“偷东西”吃。之所以加引号,是内心并不认为这是“偷”。那时候庄稼都是生产队的,啥庄稼熟了就偷啥吃。很多时候还是“团伙作案”,三三两两同龄人,聚在一块干,既解了口馋,又玩得开心。麦穗黄时,掐一把麦穗用麦秆儿一扎,在沟边扒个窝,捡点荒草干柴,点着烤,半生不熟的,把麦籽搓出来,捂到嘴里吃,常常弄成花猫脸,这叫吃燎麦。苞谷棒、红薯快成熟时,也是这样烧着吃,叫燎苞谷棒、烤红薯,有时候也会把苞谷棒悄悄弄回家煮着吃。把快熟的黄豆棵薅出来用火烤烤,剥黄豆籽吃,叫燎毛豆。豌豆角熟了的时候,想方设法溜进豌豆地里偷摘豌豆角,回家煮着吃,也是小时候的必修课。苞谷快熟时,有些苞谷不结棒或长的嫩,它的杆就甜,类似甘蔗,人们叫它“甜杆儿”。吃甜杆儿,虽比不上甘蔗的甜,但也能稍稍慰藉一下乏味的嘴。在西瓜成熟的时节,偷瓜最能引起小朋友们的兴趣。记得有一次,我去地里薅草,发现瓜地南头有几个大点的孩子想偷瓜,两个瓜板儿(种瓜的人)都被吸引过去撵他们,我在地北头一看机会来了,从旁边苞谷地猫着腰溜着沟到瓜地旁,爬进地里,摘了好几个甜瓜,没被发现。庆幸的同时,又稍有遗憾,因为瓜地这头没西瓜,没能抱出来个西瓜。有一个同伴偷西瓜有绝招。别人是偷偷爬进地里,摘到西瓜后,就弯着腰抱着瓜跑,容易被看瓜的人发现追赶。这货,摘到瓜后,仍趴在地上,拱着西瓜往前爬,慢慢爬出瓜地。有时候他会趴在地里一动不动,等看瓜人不注意了再爬出来。遇到老干天,上边毒日头照着,下边土坷垃顶着,趴着也好,爬着也好,都挺难受的,有时候爬出来时,前胸、肚子被蹭破皮,看着让人心疼。就为那几口吃食,也够拼的了。记得有一次,一大群小朋友在村南一条河(俺们称老沟)的一个潭窝(水深的地方)里洗澡,忽见乌云遮天,狂风大作,大雨倾盆而下,大家急忙抄近道往家里跑,路过一块瓜地,有个伙伴弯腰顺手抱起一个大西瓜,其他人立马见样学样,瓜板躲在瓜蓭里也不出来撵,虽都成了落汤鸡,但抱回来个大西瓜,还是美滋滋的。那时候,有一段顺口溜,套用毛主席语录,描述偷瓜行为,流传甚广,至今记忆犹新:当年干的这些事,大多是为充饥糊口活命,不得不为,有些是小时候的恶作剧。虽是“偷”,但自始至终,不觉得多丢人,也不认为自己做过“贼”。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有几个人没干过这些事?当然,有些人,夜里出去偷庄稼、偷鸡子、偷其它东西等,另当别论,那才该叫“贼”。“偷”东西而不叫“贼”,应该是以前农村贫穷时候特有的现象吧。对比一下现在的生活品质,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当年,任我们调动脑细胞可劲想,天马行空做美梦,也想不到如今会过上这么富足舒坦的日子。我们这代人,亲身体验了建国初期缺吃少穿的穷苦滋味,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狂热动荡的荒诞岁月,参与了改革开放由穷变富、由弱变强的全过程,还有人通过高考鲤鱼跃龙门,从农家子弟变成“公家人”,端上铁饭碗,苦也吃了,福也享了,阅历丰富,见多识广,谈资充足,值得炫耀,该知足了!
王全庆,男,汉族,1963年生,本科毕业,南阳市社旗县人。先后在社旗县第五、第二高中任教,后调入南阳农业职业学院工作,已退休。
喜诗文,爱书法,厚德向善,淡泊名利,随缘自在,遂心而安。如今每天过着悠然自得的退休生活,心存诗与远方,安于散淡日常,偶尔为文弄墨,打发余年时光。
乡土文学《乡土中原》(Hometown Central Plains)发布
总编 | 赵华胜
总顾问 | 王学章 王书义 刘永科 郑长春
特约作者 | 晓辉 丽萍 尚钞 春雨 松克 春兰
特约美编 | 穆青冬
(所有排名不分先后)
图片版权均归原创作者所有
◆ ◆ ◆
原创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