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庆:回味童年往事,苦涩与甜蜜,点滴在心头(之二)

民生   小说   2024-11-28 00:02   河南  

点击上方蓝字乡土中原关注我们吧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回味童年往事,苦涩与甜蜜,点滴在心头(之二)




作者 | 王全庆

原创 | 乡土中原(ID:gh_06d145e3125e

第二部分 穿

前边第一部分说了“吃”的方面,接下来再聊聊“穿”的话题。

缺吃少穿,就像是一对双胞胎,同时降临、形影不离的。小时候除了吃不饱之外,还穿不暖,成天穿破旧衣服,深深烙印在大脑中,挥之不去。

前面说过,我姊妹弟兄六个,我是老小,从记事起,穿的衣服大多是哥们穿过的,旧的直接穿、破的补补穿、大的改改穿,实在没有可穿的了,母亲才会给我做件新衣裳,那也要等到大年初一早上,才拿出来让我穿上。穿件新衣服,走亲戚,跑着玩,整个春节期间都心情舒畅。

那时候一件衣服一旦穿到身上,一般来说就会一直穿到换季时候才脱下来,中间没有衣服换。再加上年龄小,不懂爱惜,爬高上低,摸爬滚打,吃饭时掉饭等,要不多长时间,就脏的不得了,尤其是胸前,老是脏兮兮明晃晃的,感觉能划着火柴似的。
小时候喜欢过夏天,省衣服,只需穿个大裤衩子,身上晒得黑黝黝的,甚至会晒脱皮。夏天还不咋穿鞋,老是光着脚走路。上地干活,一不注意,就会被地里、路上的蒺藜扎到脚底板。有几次跑着玩时,被石块、大坷垃蛋绊着脚,弄得脚指头流血。
有一次,跑的时候不小心磕到一块料礓石,把大姆指脚指甲磕掉了,慌忙中顺手抓了一把大路车辙里的细土,捂到伤口处,一瘸一拐回到家,冲洗一下,抹了碘酒消毒,疼的疵喇着牙直叫唤,用纱布包住,过了好长时间才慢慢长出新指甲。

冬天穿棉袄棉裤,外边没衣服罩着,里边没衣服衬着,“耍筒袄”,冷风嗖嗖往里钻,冻的鼻脸乌青,吸溜鼻涕。棉袄的胳膊肘和袖口处、棉裤的膝盖处,总是不经意间被磨破,漏出棉花套子,更不耐寒。穿的棉靴,也是手工做的,能穿到底子磨出洞,靴面看不出布丝,直到靴面稀巴烂了,才舍得扔掉。

买双袜子,金贵的不得了,大人把袜底从中间剪开,把自家纳的厚袜底缝上,耐磨,能延长袜子寿命。纳袜底,是那时候女士们人人必会的手工活,还常常凑到一起比谁纳的图案好看,针脚密实,活做的漂亮。女孩定了亲,大都会给男方纳袜底、做鞋垫,精心的绣花,纳出各种好看的图案。

记得我大嫂一个破绒裤要扔掉,我拿过来一看,裤裆处已经烂个大洞,膝盖处也快磨透了。可我从没穿过绒裤,平常就眼气这东西,想体验一下穿绒裤的感觉,就说,我想穿。大嫂当真不当假地说了句:“男人不能穿女人衣裳,穿女人衣裳长大当不了官”,我还小,管它以后啥样子哩,先穿上再说。

就这样,穿着大嫂要扔的破绒裤过了两个冬天。不过,大嫂当时那句话确实应验了,我这一辈子真是没当成官,是不是“魔咒”起作用了?话说回来,我内心并不信这些,当不当官,不在于穿没穿过女人衣服。

小时候,很烦心又无奈的事,就是身上生虱子。其原因在于衣服一穿就是一季,没换洗衣服,衣服就很脏,所以,在贴身的衣服缝里,生了好多虱子。
别看它小米粒那么大,在身上爬着吸血,虽不咋疼,但痒,尤其在你静下来的时候,你会感到浑身痒得难受。所以在晚上睡觉前,脱掉贴身衣服,在煤油灯下,扒着衣服逮虱子,逮住了,用两个大拇指指甲盖一挤,虱子就被报销了,一会儿下来,指甲盖上满是血。遇到大点的,用针尖挑着往煤油灯火苗上一放,只听见“啪”的一声响,虱子就被火葬了。

不仅衣服上有虱子,被窝里更多,刚钻进被窝时,满身乱痒,一会儿,瞌睡虫上来了也就忘了。有句俗语叫“虱多不痒,债多不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有时候,虱子会爬进头发里。我总感觉头皮敏感,虱子在头皮上爬,要比在身上爬痒的多。
于是,就嚷嚷着让大人翻遍头发,务必把虱子逮净。记得一个小伙伴,头上生虱子多了,他母亲抓了把“六六粉”(那时的低毒农药粉)在他头上搓了一阵子,虱子是杀死了,但也让他的头皮肿疼了好几天。

除了虱子外,还有跳蚤,跳蚤个子略比虱子大,吸血比虱子疼。虱子只会爬,所以好逮,跳蚤顾名思义,它会跳,还跳得快跳的远,要想逮住它,就要眼疾手快,即使这样,还是往往落空,不好逮住。

这两样小东西,不知道从啥时候起,不知不觉,消弭无踪了。我想,其原因在于人们生活好转了,衣服多了,换洗的勤了,讲究卫生了,没了它们的生存环境,也就绝迹了。

顺便说几句与穿有关的题外话。小时候,洗衣服、洗头可做难了,根本没有洗化用品。依稀记得大人们把沟里的污泥糊在衣服上闷一阵子,再用河水冲洗净(大概是利用污泥中的碱性吧)。

记得邻居家有棵大皂角树(我们村我只知道这一棵),每年结很多的皂角,成熟后摘下来晒干。洗衣服时,把干皂角捣碎泡在水里一大会儿,把渣子捞出,用这皂角水洗衣服,会起沫,能去污,效果比污泥强的多,但也只能去浮灰。

由于缺乏去污的有效物品和手段,那时候的衣服,穿一阵子后,就花花搭搭,颜色不一,襙旧皱褶,走形没样了。后来,有了肥皂,在当时,这可是意义非凡的革命性产品,一下子解决了千百年来洗衣服的难题!尽管现在几乎没人用肥皂了,但不可否认它的历史地位。

那时候大部分人都没有一件像样衣裳,谁要有件好衣服,平时都舍不得穿,单等到有场面事时才会派上用场,俗话叫做“吃汤水衣裳”。我记得,邻居大婶有件毛呢大衣,附近的妇女们有事,都去借着穿,穿在身上小心翼翼,生怕弄脏弄破,赔不起。

那时候去供销社买布要凭布票,每人每年一丈六尺。在这件事上,小孩多的人家就沾光了。因为小孩个头小,做衣服省布料。所以,亲戚朋友家有闺女出嫁,需要买布做嫁妆,就到我家讨要或借布票。人们平时穿的衣服,舍不得花钱买布,大多是自家纺花织布做出来的。

生产队种的棉花,先统一脱粒成皮棉,再把皮棉分给各家各户,户家把皮棉弹弹,就可以用来妆棉袄、棉裤,可以纺线。纺线前,须先将棉花用细擀杖轻轻地擀成尺把长的中空的长条状,叫花捻。
记得母亲每晚坐在煤油灯下,右手转动着纺花车摇把,左手捏着花捻,随着锭子的转动,从花捻中扯出的棉絮被纺成线,一圈圈缠在锭子上,缠满了就取下来,接着再纺。
有时候我起夜,仍见母亲在纺花。大冬天的夜晚,手脚都冻木了,母亲也不肯停下来。为了一家人穿衣,母亲白天忙活,晚上成夜纺花,辛苦极了。这大概就是唐诗中那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感人至深的原因吧。

稍早前母亲节时写过一首《 怀念老母亲》的小诗,抄录于此,致敬故去的老妈:

多少春秋冬夏,

油灯下纺线做褂。

如山重任全担下,

住寒宅陋舍,

食淡饭粗茶。

田间劳作忙,

三餐养全家。

用您持续付出,

换儿女逐渐长大。

千辛万苦图的啥,

为儿孙幸福,

盼兴旺发达。

众恩诚可贵,

母爱最无瑕。

线纺够了,通过经线这一步骤(一般会喊几个女邻居帮忙),就可以放到织布机上织布。织好的布送到染坊,染成黑色或黑蓝色,就可以做衣服了。普通衣服都是自家动手做,讲究点的衣服,让村里会做衣服的妇女做(裁衣服、做衣服是按件拨工分)。除了织白布外,妇女们也会把线染成红、黄、蓝、绿、黑等颜色,织成花格子布,做女装、被里、床单。
那时候小,虽然见过整个过程,知道这个程序,但说不清具体细节。当时,我打心眼里佩服村上这些妇女们,她们心灵手巧,能把棉花纺成线、织成布(甚至是各种图案的花布)、做成大小、式样不同的衣服。当时流行一句毛主席语录“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说的真对。

再后来,突然时兴穿“化肥裤”,别惊诧,听我慢慢道来。所谓“化肥裤”,就是从日本进口的尿素,外包装中有一层很薄很软的化纤布(大概中国人从这儿才接触到化纤布料)。做成裤子,穿在身上,微风一吹,裤腿随风飘动,那感觉太拉风了,穿的人趾高气扬,看的人羡慕不已,毕竟能弄到这布料的人,绝不是普通人,农村人只有眼馋的份,再稀罕也弄不来呀。

过后没多久,供销社开始卖化纤布料,叫“的确良”,做成衣服比“化肥裤”挺括有型,还轻薄透气不褶皱。虽然买“的确良”不要布票,可是价格不菲,普通人也舍不得买这奢侈货,它就成了农村青年男女过定物(定亲)的专属品,没有几块“的确良”布,定亲这事肯定是下不了场的。穿上“的确良”衣服,很值得在人前显摆一番的。

我穿的第一件“的确良”衣服,是在我考上大学之后,从国家补贴的伙食费中一点一点节省下来的钱,在一家卖军用品的商店里,买了一件草绿色军上衣,这已经是有“的确良”多年以后的事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街上出现不少的裁缝店,给人们量体裁衣做衣服,生意还不错,尤其是浙江过来的师傅,做的衣服式样新,工艺好,颇受大众欢迎。再后来,撕布做衣服的越来越少,大家都买成衣穿。各种料子、各色款式、各个价位应有尽有。新料子出来了,买!新款式出来了,买!看见别人穿上好看,买!遇到自己喜欢的(不管需不需要),买!买了新的不穿旧的,有了好的不穿差的,现在还有谁穿烂衣服呀?哪还等到穿烂,早丢一边去了。

现在,城市小区里,都有捐衣箱,不时有人把不穿的衣服,投入到箱子里去,大多好着呢。还有小商贩收旧衣服,挑挑拣拣,论斤称,一斤才两、三毛钱。

裁缝店,已经被时代抛弃了,现在,在城市的背街或城中村里,还有极少的店铺在坚守,但也只剩下缝缝补补、裁裤脚、改大小这些小活。

社会飞速发展,新行当不断涌现,传统行业,被时代淘汰时,只有残酷,没有温情,不会等待!

如今,大家都已经过上了吃穿不愁的日子,想穿就穿,想买就买。光用衣裳打扮,已经不足以满足女士们的爱美之心,各样各色的纱巾、包包、帽子、项链、吊坠、手镯、耳钉等,还有些东西,我也叫不上名字,不懂材质,更不知价钱,佩戴在身上,以显示高贵身份或高雅气质。如果穿戴合适,倒也相得益彰,可是,有些打扮,过分张扬甚至招摇,徒招人厌烦甚至恶心。

凡事皆有度,失度则失范,不为物所累,方可得其乐!

作者简介

王全庆,男,汉族,1963年生,本科毕业,南阳市社旗县人。先后在社旗县第五、第二高中任教,后调入南阳农业职业学院工作,已退休。

喜诗文,爱书法,厚德向善,淡泊名利,随缘自在,遂心而安。如今每天过着悠然自得的退休生活,心存诗与远方,安于散淡日常,偶尔为文弄墨,打发余年时光。




往期精选


1、王全庆:祭妻书

2、复产?停产?  (小小说)

3、王全庆: 岁月无痕   偷走了青春-同学聚会有感

4、王全庆: 此生只有“教书”命  放弃“律师”心安宁 -记我的律师经历

5、王全庆:高考调包的孪生兄弟,谁的人生更幸福?

6、王全庆:(小说)因担保而起的人生悲喜剧

7、王全庆:回味童年往事,苦涩与甜蜜,点滴在心头(之一)





乡土文学《乡土中原》Hometown Central Plains发布

总编 | 赵华胜

总顾问 | 王学章  王书义  刘永科 郑长春

特约作者 | 晓辉  丽萍  尚钞  春雨  松克  春兰

   特约美编  |  穆青冬  

 (所有排名不分先后)

图片版权均归原创作者所有

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号

◆ ◆ 

 原创授权 

欢迎赐稿

微信446396340



乡土中原
立足中原,聚焦中原风土,挖掘中原古镇及乡村历史文化,展示家乡美景,寻找童年记忆,寄托游子思乡情怀,弘扬家乡人的真善美,捕捉家乡建设新变化,支持家乡发展。中原人的文学平台,给您一个寄放乡愁的地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