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根说史】将军含冤死,千年意难平——大唐名将传奇之封常清篇

民生   历史   2024-12-10 00:02   北京  
点击上方蓝字乡土中原关注我们吧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的地方

  乡土文学   


【老根说史】将军含冤死,千年意难平——大唐名将传奇之封常清篇




作者 | 刘尚钞

原创 | 乡土中原(ID:gh_06d145e3125e

前言:大唐是国人心中一座永远的丰碑。提起大唐盛世,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会由衷地感到骄傲和自豪。那是一个让后人永世怀念的伟大时代。国富民强,将星闪耀,威震四海,万国来朝。大唐的恢弘景象,是大唐的铁血将士们杀伐四方、用忠诚和勇猛打出来的。唐人之自信,是渗透到骨子里的。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就是大唐留给后世的时代最强音,激励着世世代代的中华优秀儿女奋勇向前。


01
二十世纪初,在甘肃敦煌莫高窟藏经洞里发现了一批珍贵文书。由于当时正值晚清,清政府风雨飘摇,自顾无暇,也完全意识不到这些文物的价值,导致大量国宝级的文物流失海外。其中有一大批漂洋过海到达法国,现藏于巴黎国立图书馆之中。

这其中就有一份早已失传的唐朝将军遗书,它便是《封常清谢死表闻》,它的编号是敦煌文书P.3620。这份表文是大唐中期名将封常清在临死之前,写给唐玄宗李隆基的一份奏章。

那么这份遗书为什么会藏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里呢?原来这份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遗书,是一份《封常清谢死表闻》的手抄本,而抄写这份遗书的人也同样为大名鼎鼎的忠良之臣,大唐晚期的著名将领、沙州归义军节度使张仪潮。

在巴黎国立图书馆保存的敦煌文书P.3620,《封常清谢死表闻》尾题有“未年三月廿五日学生张仪潮写”,说明张仪潮是以封常清为学习榜样,矢志报国的后起之秀。张仪潮是晚唐名将,他领导沙州等地人民起义,经过艰苦卓绝的战争收复河西11州,摆脱吐蕃长达百年的占领统治,后被大唐朝廷封为沙州归义军节度使。

张仪潮从小就胸怀大志,对著名爱国将领、心中偶像封常清十分崇拜和敬佩。在他17岁的时候,亲手抄写了这份封常清的临终奏章。

张仪潮抄写这份遗表的时候,封常清已经冤死60多年了,这份表章在“安史之乱”之后,在历史上已经遗失了千年之久,直到上世纪初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重见天日,人们才发现了它的珍贵手抄本,最后流落海外。

这份遗表讲述了那段悲壮的历史故事,读后让人唏嘘不已。《封常清谢死表闻》在历史上并不出名,远不及诸葛亮的《出师表》有名气,但从这份遗表中,还是可以窥见唐朝将军封常清的磊落胸怀和绝世文学才华。

《封常清谢死表闻》讲述的故事让人扼腕叹息。一千多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这就不得不说一说大唐名将封常清的故事。


02
封常清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属于典型的大器晚成。
封常清的祖籍在今天的山西临猗县,他的外祖父因犯罪被发配到了安西,幼年时的封常清和外祖父在西域相依为命。封常清自幼聪明、勤奋,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穷人改变命运的途径其实很少,最有可能、成本最低的就是读书。因为请不起老师,所以教他读书的是他的外祖父。

可是后来外祖父死了,封常清不仅书读不成了,连生活也一下子陷入困顿。封常清不仅出身寒微,而且身材瘦弱,相貌不扬,已经三十多岁的封常清仍只是安西都护府的一名普通士兵,这一辈子出名都很难了。所以史书记载封常清“年过三十未有名”。

但封常清是心中有远大志向的人,注定是不甘寂寞的。他走的路线是毛遂自荐,目标早已选好了,那就是安西都护府的二号大人物高仙芝。高仙芝出身好,其父是安西都护府的高级军官。高仙芝作为将门之后,再加上个人能力突出,年纪轻轻就做了大官。

封常清就守在高仙芝的府门前等待机会。虽说第一次就碰壁,但封常清并不灰心。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封常清只要有时间就去高仙芝的府前守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高仙芝终于被他的执着打动,答应收留他。

很快,封常清就用一封报捷文书证明了自己的价值。高仙芝领兵打了一次胜仗,封常清以高仙芝的名义起草了一份捷报,内容翔实,分析总结到位,总之是得到了上级的高度认可。从此,高仙芝开始对封常清刮目相看,逐渐见识到了封常清的出众才华。

后来封常清成为高仙芝的判官。高仙芝外出征战,封常清留守后方,很快就成为高仙芝的左膀右臂。二人配合默契,相互成就,彼此欣赏,是一对黄金搭档。高仙芝后来凭战功成为安西都护府的一把手——安西大都护,他没有忘记在背后默默支持他的好兄弟封常清,奏请朝廷升封常清为节度使判官,从此封常清步入仕途快车道。

在高仙芝指挥的历次大战中,背后都有封常清的功劳。在高仙芝的支持下,封常清先后担任判官、四镇度支营田副使、行军司马。公元751年,怛罗斯之战后,高仙芝被征召入朝,封常清接替高仙芝担任安西副大都护兼四镇节度使。封常清终于凭借自己努力实现了命运的逆袭。

公元753年,封常清带兵攻打大勃律国获胜,对大食、吐蕃形成了有力的威慑,此战更加证实封常清具备不凡的军事指挥能力。


03
《封常清谢死表闻》其实是封常清写给唐玄宗李隆基的临终奏表。这件事的发生与“安史之乱”有关。

公元755年农历十一月初九,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突然发动叛乱,率领20万大军南下横扫中原,进逼洛阳,过惯了太平日子的李隆基怎么也不相信,平时自己最信任、经常给他跳舞表忠心的安禄山居然会造反。无奈之下只好急忙调兵遣将意图消灭叛军。可此时的唐玄宗既缺兵更缺将。西域名将封常清恰好回京述职,听说封常清就在长安,唐玄宗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于是紧急召见封常清,命他领兵平叛。

那时的大唐,精锐部队都在西域边陲,临时征调根本来不及,而中央军又极度空虚。封常清临时组建了六万人的部队,士兵几乎都是老弱和新兵,根本就来不及训练,库府里的兵器也因长期无人维护而腐坏,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可想而知。而此时安禄山叛军却锋芒正盛。封常清带领匆忙组建的杂牌军防守洛阳,根本就不是对手,很快封常清兵败洛阳。

封常清退出洛阳,与随后赶来的高仙芝部队一道坚守潼关,阻止叛军继续西进关中。这个时候,早已不再英明神武的昏庸皇帝唐玄宗认为这是丢了帝国面子,把洛阳失守的责任算在了封常清的头上。再加上宦官监军边令诚在旁边诬告陷害,此时的唐玄宗心中已经起了杀机,决意拿封常清和高仙芝两位大将开刀。

封常清兵败洛阳撤入潼关以后,曾经三度上表,向唐玄宗陈述自己兵败的原因,同时客观分析了当前的战局,并针对叛军的战略意图和战术手段,详细拟就了一份应对策略。告诉唐玄宗应该怎样防御,避其锋芒,攻其后方。然而这三封极具军事价值的奏表,却被唐玄宗弃之一旁,封常清不得不亲自拍马入朝,准备当面向唐玄宗请罪并详细陈述平叛方略。

就在他刚刚走到渭南时,恰好遇到唐玄宗派来的使臣,使臣当众向他宣读了唐玄宗的敕令,命他加入高仙芝军中,以“白衣”身份戴罪立功。封常清怀着满腔的抑郁与失落,黯然折回了潼关。到了这一步,封常清已经预感到了末日的降临。于是他铺开一纸素笺,挥笔写下了人生当中的最后一道奏章,也就是他的遗书,即《封常清谢死表闻》。

封常清对形势有着清醒的判断。个人生死都是小事,国家安危才是大事。得知就要被杀的封常清内心异常安静,他似乎早已预料到今日的结局。从开始听宣的那一刻,直到被押赴刑场的一路上,封常清脸上的表情始终没有改变过。

封常清临刑前,把早已写好的这道遗表交给边令诚,让他转呈唐玄宗。

然后他遥望着长安方向的天空,平静地说了人生最后一句话常清所以不死者,不忍污国家旌麾,受戮贼手,讨逆无效,死乃甘心。说完即从容就戮,一代名将就此含恨九泉。

不过,封常清已经尽到了自己该尽的职责,可以无愧于天地,无愧于历史了。


04
接下来被杀的是封常清的老搭档高仙芝,罪名是“莫须有”的贪污军饷。
唐玄宗李隆基听信谗言,国难之刻却在接连诛杀功臣。封常清和高仙芝一死,全军将士都十分悲痛,士气大落。当初封常清率残部与高仙芝部会师后,退守潼关本是上上之策,潼关城池坚固,易守难攻,非常适合利用潼关天险阻碍和拖住叛军,灭其锐气,郭子仪李光弼二人就能轻松率兵直取叛军老巢范阳,这才是最佳的军事战略。

封常清从一名不受人待见的普通士卒,逐渐成长为能征善战的边疆大将,既有环境的因素,更有个人的不懈努力。封常清作为大唐一代名将,后人将他和他的搭档高仙芝一起称为“帝国双璧”,可见评价之高。

封常清和高仙芝都是军事能力极强的将领。事后证明,诛杀二将的行为是唐玄宗自毁长城。如果两位名将不被冤杀,如果按照他们之前设定的战略部署,“安史之乱”至多再有一年时间即可平叛,根本持续不了八年之久。“安史之乱”给大唐帝国和老百姓带来的苦难也能少一些。

可惜的是,封常清在表章中所表达的担忧也最终一语成谶,唐玄宗果然继续错误地估计着形势,造成“安史之乱”平叛长期化和危害扩大化。

临阵处死大将本就是兵家大忌,无奈之下唐玄宗只好起用正在家中养病的哥舒翰。一意孤行的唐玄宗仍不顾哥舒翰固守潼关的苦苦哀求,催促哥舒翰迅速出关迎敌。封常清的凄惨下场就在眼前,哥舒翰不敢不听,于是只好“恸哭出关”,率军与叛军决战。结果一败涂地,安禄山顺势带兵杀入关中,长安城内一片慌乱。

潼关失守,长安城危在旦夕,唐玄宗李隆基仅带领少数亲信,狼狈出逃蜀地避难,长安城很快陷落。唐玄宗李隆基自此威信落地,民心尽失。这为随后发生的马嵬驿兵变,以及众大臣拥立太子李亨灵武即位、唐玄宗皇位遭罢免埋下了伏笔。

如果说“安史之乱”是结束盛唐的导火索,那么唐玄宗就是最大最直接的帮凶。唐玄宗的晚年,完美地走错了生命中的每一步,哪怕他能走对一步,大唐帝国都不可能衰落的那么快。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只有结果。


05

封常清在这份临终奏表中,首先解释了洛阳之战失利的原因,然后又分析据守潼关的重要性,最后还不忘提醒唐玄宗,千万不要轻视安禄山,平叛之战绝不可能速战速决。

这份言辞恳切、泣血而作的遗表,内容是这样的:

中使骆奉仙至,奉宣口敕,恕臣万死之罪,收臣一朝之效,令臣却赴陕州,随高仙芝行营,负斧缧囚,忽焉解缚,败军之将,更许增修。臣常清诚欢诚喜,顿首顿首。臣自城陷已来,前后三度遣使奉表,具述赤心,竟不蒙引对。臣之此来,非求苟活,实欲陈社稷之计,破虎狼之谋。冀拜首阙庭,吐心陛下,论逆胡之兵势,陈讨捍之别谋。酬万死之恩,以报一生之宠。岂料长安日远,谒见无由;函谷关遥,陈情不暇!臣读《春秋》,见狼瞫称未获死所,臣今获矣。

昨者与羯胡接战,自今月七日交兵,至于十三日不已,臣所将之兵,皆是乌合之徒素未训习,率周南市人之众,当渔阳突骑之师,尚犹杀敌塞路血流满野,臣欲挺身刃下,死节军前,恐长逆胡之威,以挫王师之势,是以驰御就日,将命归天。一期陛下斩臣于都市之下以诫诸将;二期陛下问臣以逆贼之势将诫诸军;三期陛下知臣非惜死之徒许臣竭露。臣今将死抗表,陛下或以臣失律之后诳妄为辞;陛下或以臣欲尽所忠,肝胆见察。臣死之后,望陛下不轻此贼,无忘臣言,则冀社稷复安,逆贼败覆,臣之所愿毕矣。仰天饮鸠,向日封章,即为尸谏之臣,死作圣朝之鬼。若使殁而有知,必结草军前,回风阵上,引王师之旗鼓,平寇贼之戈鋋,生死酬恩,不任感激。臣常清无任永辞圣代悲恋之至。

这篇《封常清谢死表闻》虽为文言文,却并不难懂。千年之后,读起来仍令人热血沸腾,震撼不已。可谓字字血、声声泪。封常清忠诚报国的赤胆之心,同日月比辉,与天地同在。
如此的忠贞之臣却被昏君冤杀,这和400年之后,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冤死风波亭,如出一辙。忠臣良将总没有好下场,这实在是千年意难平。

可惜的是,封常清的“尸谏”,唐玄宗是一句都没有听进去,他的刚愎自用,他的昏庸无道,由此可见一斑。毁灭盛唐的罪魁祸首就是唐玄宗李隆基。既是他把大唐带上了巅峰,也是他把大唐带进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在面对安禄山叛军凌厉攻势之下,封常清当时的做法不可谓不明智,然而皇帝昏庸,听信谗言,将“帝国双璧”双双斩杀,这实在是大唐王朝的巨大损失,间接帮助叛军快速攻占长安城,帝国大厦顷刻崩塌。


06
作为一代名将的封常清,现如今,除了静静躺在巴黎国立图书馆里编号为P.3620的《封常清谢死表闻》之外,正史对他的记载并不多。反而在唐朝边塞诗人岑参的存世诗篇中对他有所描述。

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是这样写的: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胄,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军师西门伫献捷。

诗篇标题中的“封大夫”,以及正文中的“汉家大将”,其实指的都是封常清。当时诗人岑参在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正值封常清领兵出征,于是他便写下了这首诗为将军送行。该诗描写的正是一代名将封常清率兵出征的壮观画面。

从诗中,我们仍可以想象出一千多年前,那位大唐将军手握长枪,金戈铁马弛聘疆场的光辉伟大形象。


(全文完)



往期文章:

刘尚钞精品散文回顾

作者简介

刘尚钞,男,河南省社旗县人。现居北京,乡土中原公众号特约撰稿人。

乡土文学《乡土中原Hometown Sheqi发布

总编 | 赵华胜

总顾问 | 王学章  王书义  刘永科  郑长春

特约作者 | 晓辉  丽萍  尚钞  春雨  松克  春兰

   特约美编  |  穆青冬  

 (所有排名不分先后) 

图片版权均归原创作者所有

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号

◆ ◆ 

 原创授权 

欢迎赐稿

微信446396340


乡土中原
立足中原,聚焦中原风土,挖掘中原古镇及乡村历史文化,展示家乡美景,寻找童年记忆,寄托游子思乡情怀,弘扬家乡人的真善美,捕捉家乡建设新变化,支持家乡发展。中原人的文学平台,给您一个寄放乡愁的地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