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加码,债市怎么走——10月12日财政部发布会点评

文摘   2024-10-13 14:35   广东  





本文选自招商证券固收团队于2024年10月13日发布的报告《财政政策加码,债市怎么走——10月12日财政部发布会点评》,详细内容请参考研究报告。

作者:张伟 S1090524030002/朱宸翰 S1090524080001




  






10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我们对此解读如下。

一、强调能完成全年预算目标,表明中央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

财政部长蓝佛安指出“中国财政有足够的韧劲,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可以实现收支平衡,完成全年预算目标”。根据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如果中央一般公共预算出现短收,通过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削减支出或增列赤字并在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批准的国债余额限额内发债平衡。可以观察10月下旬召开的人大常委会,是否进一步明确后续财政增量安排。


蓝部长提到“中央财政在举债和提升赤字方面是有较大空间的…合理运用好债务政策工具”。一方面在债务限额内用好额度,同时存在调增赤字、中央加杠杆的空间。此外,截至8月,央行负债端“其它负债”一项科目的规模大约为1.66万亿元,通过上缴利润也能补充财力。


二、财政增量政策定调积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力度加大


蓝部长提到,即将实施近年来出台的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相关政策待履行法定程序后再向社会作详尽说明。今年以来,有超8000亿元未披露“一案两书”的特殊专项债以及超1000亿元特殊再融资债发行,这些资金可能也是用于化解地方债务。后续一次性大幅增加债务限额将进一步为发行政府债置换隐性债务、缓释地方化债压力提供资金支持。


三、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支持地产止跌回稳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提到,财政多措并举支持房地产企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需求端,包括出台“卖旧买新”换购住房阶段性个人所得税退税政策、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2)供给端,包括支持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推进老旧小区和城市更新改造。(3)防范化解风险,包括财政贴息助力“保交楼”,后续还将重启土储专项债、支持收购存量房与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优化完善相关税收政策


四、将发行特别国债补充大行核心资本

蓝部长提到,近期将“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升这些银行抵御风险和信贷投放能力”。明确通过特别国债用于大型银行补资本。预计特别国债采取定向发行方式,与普通债券供给过程中发行缴款带来资金面扰动的情况有所不同。


五、财政政策加码对债市的影响

对于债市来说,后续增发政府债券可能对短端利率造成扰动,但是对于长端利率影响可控。长端利率走势要看财政发力后信用扩张的情况。提额度化债对部分区域城投信用利差将带来提振。参考2023下半年地方化债政策加码以来,特殊再融资债开始发行,城投债交易热度上升。逻辑上债务置换不等于单纯增加债券供给,是以低成本政府债务置换高成本债务,包含了期限调整和利息降低,倾向于拉低广谱利率。策略上,我们依然建议1年期存单+3年左右高等级信用+长久期利率债。


风险提示:政府债券发行节奏存在不确定性,政策解读可能不全面存在偏差,政府债券发行方式存在不确定性



 目录 







 报告正文 




10月12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财政政策相关情况,市场予以高度关注。我们对相关要点梳理解读如下。


 1 

强调能完成全年预算目标,释放出中央加杠杆的信号

财政部长蓝佛安首先介绍了今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情况,收入端优化税费优惠政策,支出端保持支出强度,同时秉承两会对财政“提质增效”的定调,重视债券资金使用效率和项目管理,保刚性支出和兜牢基层“三保”底线,继续抓实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今年以来市场普遍关注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蓝部长对此指出,“中国财政有足够的韧劲,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可以实现收支平衡,完成全年预算目标”。

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了财政预算平衡的措施:“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执行中如出现超收,超收收入用于冲减赤字、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如出现短收,通过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削减支出或增列赤字并在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批准的国债余额限额内发债平衡。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执行中如出现超收,用于化解政府债务或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如出现短收,通过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或其他预算资金、削减支出实现平衡。如采取上述措施后仍不能实现平衡,省级政府报本级人大或其常委会批准后增列赤字,并报财政部备案,在下一年度预算中予以弥补;市、县级政府通过申请上级政府临时救助实现平衡,并在下一年度预算中归还。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如出现超收,结转下年安排;如出现短收,通过削减支出实现平衡。”

截至8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进度66%,较往年进度相比偏低,与受显著外生冲击的2022年类似。不过从实际支出-收入(非收入总量)缺口与预算制定的收支缺口(不含调节)来对比,今年财政腾挪资金补缺口的压力相较2022年要小一些。

2022年预算中,调节收支平衡的措施包括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上缴利润、盘活存量资产的力度,其余缺口用政府发债收入和盘活限额内额度来弥补。


今年实现收支平衡的“综合性措施”也大致类似,2024年预算中已经提到了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以及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债收入等措施。此外,蓝部长提到“中央财政在举债和提升赤字方面是有较大空间的…合理运用好债务政策工具”。一方面在债务限额内用好额度,同时存在调增赤字、中央加杠杆的空间。


此外,截至8月,央行负债端“其它负债”一项科目的规模大约为1.66万亿元,通过上缴利润也能补充财力。






 2 

财政增量政策定调积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力度加大

蓝部长提到,即将实施近年来出台的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相关政策待履行法定程序后再向社会作详尽说明。调整预算和调增赤字需要经同级人大或常委会审查批准。


对于后续化债的具体表述包括,“加力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较大规模增加债务额度,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债务,地方可以腾出更多精力和财力空间来促发展、保民生”、“为了缓解地方政府的化债压力,除每年继续在新增专项债限额中专门安排一定规模的债券用于支持化解存量政府投资项目债务外,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


蓝部长也提到了2015年规范举债融资机制“开前门堵后门”、遏制增量化解存量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就是指2015-2017年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政府债务(即置换债)、2019-2020年债务风险较高的县区试点开展地方债置换隐性债务并逐步扩大试点规模和行政层级(即以再融资债置换隐债)、2021年推动部分债务风险较低地区隐债清零(即发行特殊再融资债来置换隐债)、2022年下半年后继续发行特殊再融资债等举措。


今年以来,有超8000亿元未披露“一案两书”的特殊专项债以及超1000亿元特殊再融资债发行,这些资金可能也是用于化解地方债务。后续一次性大幅增加债务限额将进一步为发行政府债置换隐性债务、缓释地方化债压力提供资金支持。


提额度化债对部分区域城投信用利差将带来提振。参考2023下半年地方化债政策加码以来,特殊再融资债开始发行,城投债交易热度上升。逻辑上债务置换不等于单纯增加债券供给,是以低成本政府债务置换高成本债务,包含了期限调整和利息降低,倾向于拉低广谱利率。




 3 

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支持地产止跌回稳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提到,财政多措并举支持房地产企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需求端,包括出台“卖旧买新”换购住房阶段性个人所得税退税政策、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2)供给端,包括支持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推进老旧小区和城市更新改造。(3)防范化解风险,包括财政贴息助力“保交楼”,后续还将重启土储专项债、支持收购存量房与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优化完善相关税收政策。

历史上曾经在2017年7月至2019年9月密集发行过土储专项债总计约1.5万亿元,期限总体集中在5年左右。但2020年后土储专项债一度被叫停,主要是考虑地产调控等问题。

政策重启土储专项债,助力地产企稳。6月自然资源部出台18条新政,提到可通过专项债资金支持盘活闲置存量土地用于保障性住房;9月24日央行发布会提到支持收购房企存量土地,部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10月12日财政部发布会提到允许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主要考虑是各地闲置未开发土地较多,这样既可以减少闲置土地,又有利于缓解地方政府和房地产企业的流动性和债务压力。

当前财政继续研究扩大专项债券使用范围,包括重启土储用途、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有助于解决专项债缺项目和资金闲置问题,改善地方债务资金使用效率,保持政府投资力度和节奏,同时也有利于预算跨周期平衡。



 4 

将发行特别国债补充大行核心资本

蓝部长提到,近期将“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升这些银行抵御风险和信贷投放能力”。9月24日国务院召开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发布会有披露称“经研究,国家计划对六家大型商业银行增加核心一级资本”,但并未明确补资本的具体措施,本次发布会则明确为特别国债方式。

近年来,大型商业银行主要依靠自身利润留存的方式来增加资本,但随着银行减费让利的力度不断加大,净息差有所收窄、利润增速逐步放缓,需要统筹内部和外部等多种渠道来充实资本。

预计特别国债采取定向发行方式,与普通债券供给过程中发行缴款带来资金面扰动的情况有所不同。1998年有类似案例,财政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拨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本金,以提高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满足IMF对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的要求。对此,央行事先降准释放资金,随后四大行将降准所产生的超储向财政部买入特别国债,财政部将对应资金注入四大行作为资本金。全过程为定向发行,对资金面并无明显挤压。





张伟论债
债市与周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