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耳熟能详的外感病常用方,居然都存在概念错误!你知道多少?
健康
健康
2024-10-23 16:38
北京
几个概念错误的外感病常用方见解:银翘散、杏苏散、香薷散、藿香正气散、东垣清暑益气汤。欢迎文末留言共同讨论▍全文共4810字,预计阅读时间13分钟
几个概念错误的外感病常用方
作者/肖相如老师 整理/小药童
第四条:“太阴风温、温热、瘟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吴鞠通在自注中是这样解释前半条的:“虽曰温病,既恶风寒,明是温自内发,风寒从外搏,成内热外寒之证”,故用桂枝汤(桂枝用量是芍药的两倍)以先解在表之风寒。第五条:“太阴温病,恶风寒,服桂枝汤已,恶寒解,余病不解者,银翘散主之。”此条自注说“恶寒已解,是全无风寒,止余温病。”
连翘一两 银花一两 苦桔梗六钱
薄荷六钱 竹叶四钱 生甘草五钱
荆芥穗四钱 淡豆豉五钱 牛蒡子六钱
上杵为散,每服六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肺药取轻清,过煎则味厚而入中焦矣。主治: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证治机理:温病初起,邪在卫分,卫气被郁,开合失司,则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方解:方中重用银花、连翘为君,二药气味芳香,既能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又可辟秽化浊,在透散卫分表邪的同时,兼顾温热病邪易蕴而成毒及多夹秽浊之气的特点……从以上《方剂学》中关于银翘散的内容,至少有以下质疑。第一:既然将银翘散放在辛凉解表剂中,其功用为什么要叫“辛凉透表”而不叫解表?第二: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中银翘散的主治证是“但热,不恶寒而渴”,为什么将其篡改为“微恶风寒”?第三:其在证治机理中说“温病初起,邪在卫分,卫气被郁,开合失司,则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温病的病因是热邪,热邪的性质是升散的,而且是从口鼻而入的,卫气怎么能“被郁”呢?第四:其方解说“方中重用银花、连翘为君,二药气味芳香,既能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又可辟秽化浊,在透散卫分表邪的同时,兼顾温热病邪易蕴而成毒及多夹秽浊之气的特点。”说麻黄汤“辛温解表”是因为麻黄是“辛温”的,银翘散的君药银花、连翘并不是“辛”的,怎么能叫“辛凉”解表呢?不是“辛”的,就说是“芳香”的,“芳香”的就能解表吗?
因为要将其说成“解表”,就说其是“芳香”的,因为是“芳香”的,就可以“辟秽化浊”,问题是银翘散证有“秽浊之气”吗?
在历版《方剂学》教材中,银翘散都被作为辛凉解表的代表方。只是这个所谓“解表剂”的代表方,君药却不是解表药,而是银花、连翘。无论是方名,还是用量,银花、连翘在方中的君药地位都不可动摇。为了解决这个“名实不符”的矛盾,《方剂学》硬是将“清热解毒”的银花、连翘,加上所谓“疏散风热”的功效。其实,这只一种自圆其说和自欺欺人,银翘散根本不是“解表剂”,银翘散的实质是清肺热。现行《方剂学》这样定义“解表剂”:“凡用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可以解除表证的方剂,统称解表剂。”[2]本方君药是银花、连翘,是“清热药”,而非“解表药”。因此,银翘散也并不符合现在《方剂学》解表剂的定义。吴鞠通在银翘散的方论中谓:“此方之妙,预护其虚,纯然清肃上焦,不犯中焦,无开门揖盗之弊,有轻以去实之能。”由此可知,银翘散实为“清里方”。《温病条辨·上焦篇》第四条:“太阴风温、温热、瘟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银翘散的主证是“但热,不恶寒而渴”,是温病初期的肺热证,治疗应该清肺热,不应该用解表药荆芥穗、淡豆豉,这是吴鞠通的错误;加上荆芥穗、淡豆豉以后,功效变成清肺热为主,兼以解表,这时的主证中才应该有“微恶寒”。因此,我认为银翘散证应为表寒里热证[6](肺热为主兼有轻微的表寒)。银翘散所治主症中,“发热、口渴、咽痛、咳嗽”应为肺热证;而“微恶风寒”当属表寒证。因此,将银翘散主证表述为肺热为主兼有轻微的表寒证,银翘散的功效在于重用银花、连翘、芦根等清热药以清解肺热,稍加荆芥穗、豆豉等辛温解表药以发散在表之寒邪。这一观点不管是从对银翘散的主症分析,还是从“以药测证”的角度来看,都是可以得到印证的。《方剂学》将“治燥剂”分为轻宣外燥和滋阴润燥,前者列有杏苏散、桑杏汤和清燥救肺汤;后者含增液汤、麦门冬汤和百合固金汤。第一条:秋燥之气,轻则为燥,重则为寒,化气为湿,复气为火。第二条:燥伤本脏,头微痛,恶寒,咳嗽稀痰,鼻塞,嗌塞,脉弦,无汗,杏苏散主之。
苏叶、半夏、茯苓、前胡
苦桔梗、枳壳、甘草、生姜
大枣、陈皮、杏仁
主治:外感凉燥证。恶寒无汗,头微痛,鼻塞咽干,苔白,脉弦。证治机理:本证乃因外感凉燥,肺失宣肃,痰湿内阻所致。凉燥袭表,则恶寒无汗,头微痛;方解:方中苏叶辛温不燥,发汗解表,宣畅肺气,使凉燥之邪从表而解;苏叶,发表散邪,宣发肺气;杏仁,降利肺气,润燥止咳;前胡,疏风散邪,降气化痰;桔梗、枳壳一升一降,助杏仁、苏叶理肺化痰;半夏、橘皮,燥湿化痰,理气行滞;茯苓,渗湿健脾以杜生痰之源;生姜、大枣,调和营卫以利解表;甘草调和诸药,合桔梗宣肺利咽。这11味药中具有辛温者3,辛苦平、辛苦温、辛苦温酸者各1,苦温、甘温者各1,苦辛者1,甘平、甘淡平者各1,都具有辛味者7,且都性温,苦味者5;其中半夏、陈皮、茯苓为燥湿化痰之药;尤其是半夏在历来药学中均为燥湿伤阴之品,其条下注:“阴虚燥咳、血证、热痰、燥痰应慎用”。辛味药能散能行,多治表证,苦味药能泄能燥,含有泄火燥湿之意。本方唯有杏仁苦温而润,虽有润性但非是能益阴生津滋燥之品;在方中又处在大剂辛苦,燥剂之中,其“润”的作用不能发挥。香薷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白扁豆、厚朴、香薷组成。用于治疗起居不慎、饮食不节等原因致使“风冷之气,归于三焦,传于脾胃”而出现的霍乱吐利,腹痛呕恶,烦闷气逆,肢厥转筋之证。在历版《方剂学》教材中也将此方归于祛暑解表剂,载其能“祛暑解表,化湿和中”,主治夏季感受寒湿而出现“恶寒发热,腹痛吐泻,头重身痛,无汗,胸闷,舌苔白腻,脉浮”的阴暑证。但香薷散方内三药皆为辛温药物,其列为祛暑剂的正确性争议已久,从药物组成、主治、方剂学的归类角度分析皆存在问题。香薷散中,君药香薷为辛温解表药,辛而微温;厚朴为化湿药,苦、辛、温;白扁豆为补虚药,性味甘平,三者药性皆非寒凉,也不属祛暑、清热药,按祛暑剂的定义来说并不符合祛暑剂范畴。其原方煎煮法尚有“水一盏,入酒一分,煎七分”一条,观其方原义,以香薷为君辛温解表、芳香化湿;藉厚朴为臣,燥湿行气、下气除满;佐以白扁豆健脾渗湿,并藉酒力加强温散寒邪的程度,以达到解表散寒,化湿和中之力。其方原为伤于寒湿而设,而后世延用于夏季感受寒湿并无可厚非,但渐演变以“解暑”一词代替其“主治暑季阴证”之功效,两者有本质上的区别。暑性本热,更何况方中君药香薷“辛温解表”,若未遇寒湿兼挟,以其“祛暑”势必火上浇油,君药既为解表药理当属于解表剂,而且夏热耗气伤阴,香薷为“夏月麻黄”,虚人服之反而重伤其表,若方剂归类暧昧不清,可能致使虚人误服或用于暑热而贻误病情。所谓“阴暑”实为夏季因避暑热,纳凉饮冷而感受寒湿邪气,可见恶寒无汗、发热神倦、体痛而重、舌淡、脉弦细等证。病因当为“寒邪、湿邪”,再视其脉证皆非暑象,而治方以温热为主,可知所谓“阴暑证”并非暑证,而是寒、湿邪气伤表或内侵之证,属于寒证、湿证,言“暑”者,不过病在夏季而已,故当属于解表剂、祛湿剂,而非祛暑剂。
藿香正气散出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主治外感风寒,头痛喘嗽,胸膈满闷,腹痛吐泻,霍乱瘴疟,胎前产后之血气刺痛,小儿疳疾等疾病。《方剂学》教材载其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尤适夏月里外寒湿所致的脾胃疾病,将其归于祛湿和胃剂中。历代医籍如《杂病广要》《杂病源流犀烛》《证治准绳》皆将其列为治暑方,在现代也可见藿香正气散用于中暑的范畴中。但藿香正气散作为辛燥之剂,用于暑证治疗一直存在争议。
藿香正气散由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苦桔梗、藿香、炙甘草组成,方中君药为藿香,有辛温解表,内散寒湿,芳香辟秽之效,苏叶、白芷皆芳香辛散,能加强解表化湿之力,半夏曲、厚朴燥湿止呕,桔梗、陈皮、大腹皮畅气行水,茯苓、白术、甘草健脾祛湿,诸药相合达到外解风寒,内散寒湿,理气和中之效。观其整体制方温燥之品偏重,在方剂学教材载其主治伤寒湿滞,且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始即为伤寒喘嗽伴脾胃不和证而设,非用作暑证治疗,后世以其化湿而祛暑乃云其有解暑效用,有过于武断之嫌。再论方中君药藿香,在《中药学》教材也列为化湿药而非解暑药,虽《中药学》亦强调其有解暑功效,显然是混淆了概念,因其药性偏温燥,多有于夏季感受寒湿,故将夏季的时间和暑等同。故“藿香正气散是解暑剂”的说法与其组成、功效相悖,存在矛盾。
《方剂学》教材对祛暑剂的定义是“凡以祛暑清热药或祛暑化湿药为主组成,具有祛除暑邪的作用,用以治疗夏月暑病的方剂,统称祛暑剂。”而祛湿剂的定义则是“以祛湿药为主组成,具有化湿利水、通淋泻浊等作用,治疗水湿病证的一类方剂。”藿香正气散中君药乃化湿药藿香而非祛暑药类,而且方中臣药苏叶、白芷、半夏曲、厚朴皆为温燥药物,作为祛暑剂有待商榷。东垣清暑益气汤出自《脾胃论》,由黄芪、苍术、升麻、人参、泽泻、神曲、橘皮、白术、麦门冬、当归身、炙甘草、青皮、黄柏、葛根、五味子组成,乃东垣针对虚人长夏感受湿邪,出现神倦肢重而疼,气短或喘,胸闷脘痞,烦热自汗,纳少便溏,溺黄数,脉虚等证而设。昔人云其“清暑”,实际有名无实,暑证的病因是夏季热邪,多见烦热汗出、恶热口渴、多饮溺短、脉洪大等证;东垣则认为长夏湿盛,暑证多由湿、热二气夹杂所致,故其有云 “时当长夏,湿热大胜,蒸蒸而炽,…,其天暑湿令则一也。宜以清燥之剂治之。”可知东垣清暑益气汤主要针对长夏湿令所制,其性偏燥,并非为不挟寒湿的暑证而创。观其原方组成,以黄芪为君,甘温益气,固表止汗;以归、橘、参、草为臣,健脾益气;二术、泽泻燥湿利水;用升、葛解肌退热;湿滞脾胃则水谷不化,以神曲、青皮消积破滞;黄柏苦寒燥湿;五味子、麦冬合人参有生脉散之意,益气生津,敛阴止汗。方中君药乃补虚药,多数药物为补虚药、理气药及利水渗湿药,药偏温燥,主要构成药物不是祛暑药,从《方剂学》定义来说,此方当属补益剂而非祛暑剂。王士雄云其方“從補中益氣加味”,方中理气、除湿之品又多,可知东垣清暑益气汤功偏健脾益气,除湿利水,再参东垣语 “此病皆由饮食劳倦,损其脾胃,乘天暑而病作也。”知此方主治平素气虚复于长夏感受湿邪的气虚湿盛证,季节与“暑”有关而已;若感受暑湿者,也属气虚湿盛,湿多于暑,而非暑证的专用方。方名清暑而欠清暑药物,健脾燥湿并非清热解暑,并不适用于暑证。大家都在看
— THE END —
▶本文作者:肖相如老师。来源:肖相如频道。封面图片:包图网。
▶本文涉及方药请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切勿以身试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