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界自古有“效不更方”之说。本文是肖相如先生一期弟子王建壮大夫从临床医案中总结的对“效不更方”的认识。这4个字,你是如何理解的?欢迎文末留言分享
▍全文共2013字,阅读时间大约需要6分钟
“效不更方”的体会
作者/王建壮 整理/小药童
效不更方,这句话在中医名家名方医案中屡见不鲜。
我个人的理解是在临床中开出的方药,患者服用效果良好,但还未完全治愈,需继续按照原来方法治疗的,就不要再随意更改方药。
更不要因患者或家属的要求,或说病重药轻,或说药不对症等原因,动摇守方信心。
若医者为求速效而改弦易辙,往往会事与原违,造成方不如前的结果。
现结合我个人在临床中遇到的两个案例与大家共同探讨。
—1—
口渴案例一则
首先是一例口渴的患者。邓某,女,六十九岁,五天前腹泻。经口服药物治疗后痊愈。药物不详。但又见口渴一症。
每日晨起即水杯不离手。旋饮旋渴,吃饭时,馒头入口若不用水冲,则口内干涸,无半点津液,口齿难以咀嚼,食物难以下咽,异常难受。脉滑。
正好听过师父肖相如先生讲解五苓散证,便谓其说:“汝乃因胃之气化功能减弱,津不上承所致。”
随书五苓散一剂,并立即用小锅为其煎服,服后饮热水至身汗出。
白术10g 泽泻10g 猪苓10g
茯苓10g 桂枝10g 天花粉10g
服第二剂,患者口渴已减轻,第四剂口渴症虽已逐渐减轻,但患者治病心切,求换方为其治疗。
因对此证经验不足,也怕耽误患者病情,应患者的要求,依其口渴之证,为患者邓某书白虎加人参汤一剂,并当即煎服,嘱其每日一剂。
生石膏30g 知母15g
炙甘草6g 粳米30g
人参10g 天花粉10g
麦冬10g 乌梅6g
四剂后,患者邓某对我说:“王大夫这个方案不如第一次效果好,现在口渴又如从前了,还是喝第一次的方吧。”
虑上次服五苓散虽已使其胃之气化功能恢复,但化之无源,随以五苓散加天花粉,并连服四剂。
服完四剂,患者自主要求停药,诉说诸症皆愈。随访两月未见复发。
▲王大夫正在门诊给患者看病
—2—
荨麻疹案例一则
另一位是荨麻疹患者,张某,女,50岁,患荨麻疹半年余,辗转多地,服用中药西药无数,现靠服用西药氯雷他定片维持,吃则皮疹出少。
半年来,因服药物而整天昏昏沉沉,白天是晕晕乎乎,夜晚入睡困难,且又患有糖尿病,虽然西药的副作用已现,但苦于无其他合适疗法,也未敢停用氯雷他定片。
恰逢其女不适来我处看病,求为其母开中药调治。
诉曰:“患荨麻疹已半年有余,每日出出落落,痛苦不堪,痒不欲生,现在还伴有汗出、怕风、腰部疼痛、夜不能寐。”舌质淡,有裂纹。
依其所述之症,忆师父肖相如先生在《如何快速根治过敏性鼻炎》的讲座中讲到的,补肾是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治本之策。
随即书参芪地黄汤合桂枝汤,加白蒺藜、地骨皮、土茯苓、地肤子、浮萍等,以补肾气、调营卫为主。
桂枝10g 白芍10g 生姜10g
人参10g 黄芪30g 熟地10g
泽泻10g 茯苓10g 牡丹皮10g
山萸肉10g 生山药10g
地骨皮15g 蒺藜15g
土茯苓30g 地肤子15g
浮萍10g 炒神曲10g
紫草10g 当归15g 防风12g
白术20g
服三剂后,诉说腰疼,怕风症状均减,身上的皮疹也见好转,随又进五剂,腰疼已除,尚有些怕风,皮疹也明显好转,尚存活动汗出后,见风仍会出皮疹,已停西药。
此时,其女却提出要求,求我用更好更快的方法,为其母解除痛苦。因其在外地上班,想在回去的时候看到母亲痊愈,自己在外地也能安心工作。
也由于以前有用消风散加减治愈荨麻疹的案例,未能坚持“效不更方",为其开了5付的加减消风散。
荆芥10g 防风10g 蝉蜕10g
胡麻10g 苦参10g 苍术10g
知母10g 石膏20g 当归10g
牛蒡子15g 木通10g
生地10g 白蒺藜15g
土茯苓30g 地肤子30g
地骨皮15g
在患者服用这5付药的过程中,想见的好事,一样没见到,不该见到的都回来了。
腰痛、怕风、恶寒、荨麻疹,通通都出现了,而且还加上了咽痒咳嗽,已停服的西药氯雷他定也重新用上了,看到这种情况,建议立即停服。
患者也还主动要求服用上两次的药方。
同样的错误,又犯了一次,因我的不坚定给患者造成的不适,我也深感内疚!患者对我的信任,也使我对我自己的信任更加坚定。
如今患者服用原方后,即停西药,连服15剂,恶风怕冷,腰疼症状已消失,荨麻疹也已多日不见,往日的笑容又回到了脸上。
她高兴的对我说:“现在不但不出荨麻疹了,失眠的症状也没了,只要头挨着枕头,就能一觉到天亮。”
—3—
心得体悟
从以上两个案例中,可以看出由于医者不能坚持自己正确的诊断用药,而为迎合患者忽此忽彼(对自己不坚信),以及患者急切求愈的心情(不懂装懂,对医者持有怀疑态度)。
如果医者坚信自己的诊断方药,如果患者给医者以充分的信任,以上两则病例中所走的弯路,本是可以避免的。
现在再看“效不更方"这句话,它不是随随便便写上去的,它是综合了医者对所诊疾病的全面把握,从病症的病因病机到诊断、治则、治法、方药运用的每一个过程。
“效不更方”四字,意味深长,值得好好体悟。
《伤寒论》里面的方为什么好?就是因为它对特定的“证”具有特效。
肖相如老师提出:“特异性方证”是方和证之间具有特异性的关联,可以达到药到病除的特效,具有精准、快捷、高效、可重复的特征。
“中医必须要标准规范,疗效肯定可重复”
这是肖老师对中医的定义
肖相如教授培养中医人才的秘诀
就在于“中医肯定的疗效”
— THE END —
▍版权声明:
▶文章作者:王建壮。封面图片来源:包图网。
▶本平台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本文涉及方药请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切勿以身试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