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展播 | 重庆市南岸区天台岗小学校-蒋佳玲-《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文摘
2024-11-11 13:47
重庆
本课例为2024年10月举行的重庆市第十一届小学科学优质课竞赛一等奖课例。仅供学习,引用和借鉴请与公众号或上课教师联系,并注明出处,严禁商用。基于“问题意识”的思维型课堂实践探索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执教教师磨课心得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是教科版(2017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这节课成为我们团队探索“跨学科概念视角下的思维型教学”的试验田。在深入研析新课标与教材内容,并充分调研学情后,我们前前后后共历经四次重大调整,二十余次试讲,最终在市赛平台上呈现了南岸区科学教育团队想要表达和传递的教学理念。这一过程,是挑战也是成长。面对本次赛课主题“跨学科概念视角下的思维型教学”,我初感迷茫。什么样的内容才能较好体现跨学科概念?如何设计教学活动才能发展学生科学思维?作为初出茅庐的一线科学教师,这无疑是压在我心上的第一座大山。在磨课团队的帮助下,结合新课标要求以及日常教学经验,我们选择了“声音”。声音作为孩子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但最容易被忽视的物质,他们很熟悉却又不那么“熟悉”。选定内容,梳理课标,概览教材后,我发现科学教材上对于“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一课的设计,主要为:聚焦问题、探索发现现象、归纳得出结论这三个活动。第一次试讲后,问题出现了,那就是对于我而言,教学过程过于顺利,没有问题,但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经过反复复盘并与磨课团队以及教研员交流,他们引导我思考:学生在课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为此,我梳理出了两点:一是动机激发不够,学生主动性不强;二是仅表述个人观点,学生证据意识不高。原来,这就是这堂课上我将要帮助学生解决的问题。那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动机,促进他们主动探究,基于证据进行推理呢?我国学者费广洪、申继亮在《关于儿童提问价值及类型的研究》一文中提出:学生受教师鼓励提出了自己感兴趣、想研究的问题,会大大激发学习动机。因此最终我们以“问题意识”为抓手,让学生凭借各自搜集到的证据,利用“生生交流”的方式,达成学生自主深入探究学习的变革。基于课标的要求我们将本节课学生发展的思维水平做了如下水平划分:原来,当我们锚定了每一堂课中学生学习真正存在的问题,那一堂好课的“核心点”就找准了。从明确本课教学主张,教学目标开始直至优质课竞赛结束,前前后后共试讲20余次,反复实践,调整,再实践,再调整......这个过程很痛苦,但是随着目标越来越清晰,环节越来越自然,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既然决定了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应以“问题”出发。为了就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我们一共经历过3次提出核心问题的尝试,具体如下图:从最开始教师抛出问题,到学生能基于“物体产生声音”的现象提出问题,再到学生能基于对比观察“物体产生声音和不产生声音”的现象提出问题,我主要产生了两方面的感受:一是学生对于自己提出的问题,主动探究的兴趣性确实要比探究老师提出的问题更大;二是虽然2.0和3.0版本都是学生提出问题,但试讲后明显发现学生基于对比现象提出的问题会更加聚焦,这也是活动能快速高效往下推进的原因。提问到这里就结束了吗?答案是并没有。提出聚焦的问题只是第一步,一个有自己想法的问题才是学生继续主动深入探究的动力。可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有想法的问题?这是首先要解决的难题。在试讲过程中,不同水平的学生,做出了不同的表现,但无一例外,能提出有想法问题的学生少之又少。此时,教师“引导者”的角色就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学生无法提出有想法的问题时,引导学生阐明对于核心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的想法,再搭建支架“想法+问题=有想法的问题”这一模式,可让学生产生多个具有不同想法的问题,不仅极大增加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也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原来,“问题链”的方式也可以有效顺应学生思维,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热情高涨。此时让他们再次回到刚开始的声音对比游戏中进行观察,既不脱离活动轨迹,又顺理成章地开始了搜集证据的任务。但如何帮助学生观察、关注证据,以及证据与想法之间的联系,我们在记录单的设计上也下了功夫,以下为三版不同的记录单:为什么会有三个版本的活动记录单出现呢?原因在于实验材料的选择,以及证据与想法之间的关联性上。第一版本我们选择课本中便于观察的三种材料:直尺、橡皮筋、小鼓,但试讲后发现,对于三种材料的出示比较突兀,学生在使用方法和观察要求上还存在疑惑。于是在第二版本中我们选择了生活中最常见的材料:人体喉咙、直尺和小鼓,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又出现了仅关注如:人声“啊”、直尺“嗡”、小鼓“咚”的不同声音,并未关注发声物体在声音产生时和停止产生时的现象。于是,我们最终设计了第三版。主要分为两个板块,一是收集证据,二是整理证据,有效帮助学生建立证据和想法间的联系。同时在收集证据板块,将现象更改为物体的状态,也有效减少了学生仅关注物体的音色。原来,一份设计清晰、逻辑严密的活动记录单可以成为学生建立“证据与想法两者联系”的有效工具。磨课的过程虽然艰辛,但收获满满。南岸区科学教育团队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和帮助。不管是锚定课堂问题,还是搭建有效的学习支架,或者具体的实施策略,这些都是平时深陷课堂的自己难以清晰明了的经验。这或许就是磨课的价值,教育的魅力之处吧!从初次设计的忐忑不安,到经过反复打磨后的胸有成竹,每一次调整都凝聚了团队的智慧与汗水。磨课不仅是对教学本身的优化,更是对我们教师自身教学理念的深化与升华。赛课后,我并未止步。在反复观看视频、复盘的过程中,我发现了更多值得探索的问题:“生生互动”的有效介入时机、学生真实想法的理解与反馈、课堂生成内容的处理与生长……这些问题将成为我未来科学教学探索的新起点。科学教育之路漫长而充满挑战,但我已整装待发,准备迎接更多的探索与成长。指导教师心得
用孩子的言行来启发课堂教学研究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指导教师心得
作为一线科学教师,我深知科学教育不仅仅是狭隘的知识传授,更是激发孩子好奇心、想象力、培养科学精神、促进其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的过程。在科学课堂上,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视角和想法为课堂带来了无限可能,我们应当珍惜并引导这份宝贵的创造力。孩子们天生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他们常常会提出“为什么”的问题。如果我们俯下身,弯下腰,耐心倾听并观察孩子们之间的谈话,你还会惊奇地发现他们的对话很多时候也会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推进。但是,为什么我们的科学课堂中却总是老师在主动提问呢?在这种传统的“师问生答”的模式中,学生常常处于“被动”的角色,被安排回答“老师想要知道”的问题,而忽略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使学生缺失了持续的探究兴趣和动力。实际上,提问的能力被认为比回答问题更重要,这是因为提问是一种主动思考的过程,可以促进人们思维的深入和扩展。因此,我们希望借助此次优质课展示机会,传递我们的教学理念,即通过对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让课堂问题产生于学生自己,让学生带着有想法的问题,用提问(包括反问)的方式推进对现象的深入认识,形成更合理的解释。这种理念能转变学生在科学实践中被老师牵着的“教”和组织着的“学”,使学生可以自由思考、自主探究和自发研讨,从教学模式上真正撬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同时,提问能力也能有效发展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激发学生对学习行为的反思与监控。在课例中,学生能主动思考“这么多有想法的问题,到底哪种想法更合理呢?”“到底要在实验中观察什么现象”,反问他人“你的证据呢”,以及结尾由老师带领的集体反思活动。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实际上就是在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因此,在课堂上,我们主张削弱教师在课堂中的权威地位,通过类似于教师坐到学生中间这种“隐身”的方式,鼓励孩子们和他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在这种“教师消失了”的开放式讨论环境中,孩子们敢于提问,勇于尝试解释现象,能够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彼此的交流和辩论,碰撞思维的火花,建立证据和观点之间的逻辑联系,锻炼思维能力,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以上都是科学课堂教学的必要基础。在紧张而有序的准备过程中,团队成员能够保持相对从容的状态,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们精心提炼的“三步磨课模式”。第一步,厘清目标,即明确“教什么”“评什么”“小结什么”;第二步,储备策略,即明晰“怎么教”“怎么评”“怎么小结和过渡”;第三步,在试讲中不断地将第一步和第二步融会贯通。我们发现,在这一模式的指引下,执教教师在每一次试讲中都能获得显著的成长与变化,感受到教学提升的喜悦与成就。作为磨课团队的一员,我深感荣幸能够全程参与此次优质课展示活动的磨课过程。在与执教老师、教研员以及同事们的紧密合作与深入交流中,我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也促使我再次更新与完善了教育教学观念。这段经历不仅是一次宝贵的学习与成长之旅,更是对我个人教学理念与能力的全面提升与升华。
渝味科学
重庆市小学科学教育相关资源、资讯发布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