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展播 | 重庆科学城树人思贤小学校-丁洋玲-《测量降雨量》

文摘   2024-11-30 08:01   北京  
本课例为2024年10月举行的重庆市第十一届小学科学优质课竞赛一等奖课例。仅供学习,引用、转载和借鉴请与公众号或上课教师联系,并注明出处,严禁商用。
现场视频

执教教师磨课心得

磨砺促成长 学思以远行

重庆科学城树人思贤小学校 丁洋玲

《测量降雨量》一课从区赛到市展示课,再到此次赛课的呈现,经过了很长的思考和修改过程。幸运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有高新区教研员李健老师的全程引领,有校领导的真切关心,有磨课团队的群策群力。此次赛课于我而言是一次绝佳的学习机会,在一次次磨砺中,更新了教学理念,收获了很多感动,遇见了更好的自己,回顾整个准备过程,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一、深化理解,精准定位

本节课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天气”中的第4课。通过对日常教学观察发现:学生知道可以通过降雨量来判断雨的大小,但不知道为什么用测深度的方法进行测量,以及对单位毫米和毫升区分困难,认为读毫升数就是读的水的高度,对于大小不同的杯子到底是否能测量同一场雨也存在分歧。如果简单机械使用教材就容易注重操作体验,缺乏思维发展和对“降雨量”的理解,难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要如何把一节简单模拟降雨的课向重视科学思维的课堂转型呢?我们翻阅了课程标准,找准定位,从核心概念到跨学科概念,寻找课标对应的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再了解学段目标要求,在明确课标要求的情况下,在尊重学生认知原点和学的逻辑的基础上,想办法重新构建课堂。首先联系生活实际,引发认知冲突,如何判断一场雨的大小?学生想办法自主进行测量和实验探究,最后通过数据分析讨论到底哪种方法测量降雨量更加合适?这个过程不仅让学生知道怎么测量降雨量,而且理解什么是降雨量、为什么要这么测,引导学生经历“观点——证据——论证”的完整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

二、集体碰撞,注重细节

好课多磨,磨课需要集体智慧的碰撞,团队作为我坚强的后盾,一路陪着我披荆斩棘,从教案设计到课件制作,从器材改进到课堂试教,把每个细节都做到安排合理,每一个环节都力求逻辑清晰。当然在磨课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

在教学设计上,三四年级的学生对体积没有清晰的概念,那怎样描述体积并让学生初步理解呢?用大小不同的杯子进行测量如何让学生认同?怎样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我们测量的是同一场雨?学生依据自己的数据进行分析还是生成条形统计图?怎样引导学生理解图表中的时间维度等等。经过多次的试讲和反思,在专家引领和团队研讨下,我们从分组模拟降雨调整为全班降雨、分组按不同方法测量;从每组两个大小不同的测量工具到每组一个测量工具,帮助学生理解同一场雨的同时,融入抽样思维,讨论是否可以用大小不同的杯子进行测量;从现场生成条形统计图降低难度节省时间的追求,调整为统计图作为学生依据原始数据分析问题时选择性使用;从预测降雨量的大小与通过模拟实测的降雨量大小对比反思,帮助学生建立降雨量“数量”与“时间”的关系,形成相对完整的降雨量概念。

在重视科学思维的课堂中,问题很重要,对话要体现课堂的根本与灵魂。如何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关注?怎么加强学生研究问题的投入度?开放的探究问题,教师怎么快速的进行课堂自适应?如何精准地听懂学生并回应学生,既顺应学生真实想法,又达成课堂目标,不断引导学生相互质疑、相互补充,在零散处整合,在偏移处纠正,在迷茫时启发,在表浅时深化?这些对我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在观看名师优秀课例和回看自己试讲的视频时,团队一起帮助我梳理预设,坚定环节目标,把握每次机会锻炼接话、递话、补话能力。例如在数据分析环节,学生对测深度、测体积、测质量都有自己的想法,但证据各不相同,有从操作难易、测量精准、数据呈现等各个方面的证据,学生可能忽视掉最终目的是判断出雨的大小,教师需要引导一名学生回应另一名学生的观点和证据,卷起更多学生对方法选择的思考和讨论。实验器材作为教学的有力补充,我们创新的模拟降雨装置也在磨课过程中不断修改和调整。有了这一次尝试,才逐渐理解“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本质是放手”等至理名言。

三、反思总结,持续成长

经历了一场赛课,从课的设计思路、课件制作技术、器材创新完善到板书板贴设计排版,再到课堂口头语过渡,学生的互动交流,平板信息技术的应用等等,每个过程都很重要,也都遇到过困难,像大闯关一般逐一攻克,只是暗示自己做好全力以赴的准备,做好接受喜悦或失败的坦然。备赛路虽然煎熬,但在磨课的过程中促使我历练出坚韧的精神,让我思考问题更加全面,促进我对思维型教学理论的理解。这次赛课是一个好的开始,在今后的课堂中要努力追求课的思想深度,唤醒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今后,我将会不断学习,脚踏实地,砥砺深耕,功在平时,引导学生“动手”与“动脑”结合,不断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赛课之旅虽已告一段落,但我的成长仍在继续,感谢高新区教研员李老师,感谢校领导,感谢磨课团队的每一员。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步伐,继续前行在科学教育的征途上。


指导教师心得

学会站在学生视角重构教学

重庆科学城树人思贤小学校 周娟

选择《测量降雨量》一课作为市赛课题,源自于2023年高新区第四届智慧教育优质课竞赛,当时我们抽到的课题就是本课。作为磨课团队的组长,带领大家一起从区赛到市级展示课,再到市级竞赛,历经一年时间的修改和打磨,这一课,是对“教学相长”最好的诠释。 

一、在听课中发现学生的认知困惑

《测量降雨量》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天气”中的第4课。教材的编排逻辑分为聚焦、探索、研讨和拓展四个板块聚焦环节让学生了解降水的形式,并提出研究问题:降雨量是多少?探索环节有三个活动:制作雨量器,模拟测量降雨,对照24小时降雨量等级标准判断降雨量等级;研讨环节探讨雨量器制作和测量过程中要注意什么,以及怎样测量降雪;拓展环节鼓励学生对降雨量进行持续性观察和记录。在经历多次试讲后我们发现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学生被动地接受任务,程序性的知识难以让他们自主建构科学理解,很难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深入思考。我们在网上查阅了很多参考资料,听了几节优质课,发现大家的设计大同小异,想存在相似的问题。我们的设计进入了焦灼的状态,很想能有新的突破与创新,但又一时找不到突破口。

后来,在一次试讲中,老师问道:“怎样测量降雨量?”一个学生说道:“我们可以用一个烧杯把雨水收集起来,看雨水在杯子中的高度有多少毫升。”听了他的回答,我似乎感受到了学生对烧杯和雨量器有一定的认知困难学生并不理解什么是降雨量。下课前,我采访了全班学生,他们都一致认为烧杯读取的是水的高度,我继续问道:“今天学习了雨量器,它测的也是雨水的高度,那降雨量可以用毫升作单位吗?”绝大多数学生的回答是“可以。”少部分学生认为“不知道。”反思我们的教学,不但没有让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是降雨量,反而给学生带了新的困惑。后来,我们访谈了更多学生,他们提出了关于降雨量的一些困惑:“什么是降雨量?”“降雨量为什么用毫米来表示?”“雨量器的大小是不是固定的?”……这是我们始料未及的。

二、站在学生视角重构教学

教学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现在,学生的困惑摆在我们面前,如何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帮助学生解决这些困惑呢?教研员李健老师在一次活动中一堂真正的好课,需要站在学生的视角来设计,要从他们的认知发展、兴趣爱好、生活经验和学习需求出发,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有趣且具挑战性的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磨课团队重新研读了课标,站在解决学生困惑的视角重新定位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重构了教学设计。从生活中的下雨现象导入,老师模拟降两场雨,让学生判断分别是什么雨。学生会根据雨点的密集程度、雨点下落的速度快慢、雨水打在树叶上的声音大小、雨水掉在地面溅起的水花大小等来判断雨的大小,但是这样的判断都是个人的主观感受,所以不同的人判断的结果会不一样,从而提出本节课的研究问题“怎样准确地判断和比较雨的大小?” 学生不难想到:把雨水收集起来测量雨水有多少。此时,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方法可以知道一杯水有多少?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可找到三种方法,即测水的深度、测水的体积和测水的质量,但是这三种方法都可以用来测量降雨量吗?我们需要去实验中寻找证据。通过实验数据发现:测量体积和测量质量的方法,都与杯子大小有关系,无法用来判断雨的大小,而测量水的深度的方法不论杯子大小,水层深度都基本相同,所以测量水层深度的方法可以直观、简单地判断和比较雨的大小。接着,让学生观察开课时两场模拟降雨的测量结果,发现两个雨量器中的雨水高度一致,判断出两场雨一样大,与学生之前的前概念产生了冲突,聚焦到用时间维度来合理解释。由此将降雨量概念中的“一定时间”、“一定区域”、“水层深度”三个层次,采取先分理解,再综合建构的方式建立降雨量的概念模型。

三、在磨砺中成长和提升

2023年12月,在重庆市名优教师教学展示活动中,唐小为老师肯定了我们在本课教学中做出的创新尝试,并指出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仅是建立了降雨量的概念模型,也在帮助学生建立降雨量的测量模型这在科学教学中是少有的。小学科学中的许多概念,例如长度、质量、温度、时间等,都是通过测量来量化的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建立测量模型可以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科学概念转化为可以感知、操作的实际问题。听了唐小为老师的指导,磨课团队的老师们有了恍然大悟的感觉!由于理论知识的匮乏,我们老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并不知道自己运用了什么原理,通过这样的磨课尝试,也大大提高了我们自己的理论知识。同时,部分听课老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思考。如老师们提出:对降雨量测量中为什么给学生两个大小不同的杯子提出了质疑;由于各小组是单独模拟降雨的,数据分析对学生来说难度太大,以致于学生在选择用什么方法能更简单、直观判断雨的大小时难以达成共识;上课老师怎样听懂学生、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度研讨与交流等这些都为我们进一步改进教学提供了宝贵的反馈意见。

展示课后,我们围绕老师们提出的质疑和意见对教学进行了再度打磨为了降低教学难度,在学生讨论出三种测量方法后,引导学生围绕“你选择哪种方法来测量降雨量?理由是什么?”展开实验探究和研讨。同时,将每个小组单独模拟降雨改成全班一起模拟降一场雨,每个小组只测量一个杯子的雨量,通过各组数据汇总的分析论证,引导学生理解:同一场雨的情况下,不同小组、不同大小的杯子测得的结果判断出来雨的大小应该是一致的,而唯有测量水的深度时,不论杯子大小,水的深度都是差不多的,学生便能真正理解为什么降雨量测量的是降落到地面的水层深度毫米作为单位教学至此实现“做、思结合”“动手为动脑服务”的教学理念。

磨课是一个从粗到细、从大到小的过程,回顾从区赛到市赛的磨课经历,那些奋斗的日日夜夜历历在目,努力的过程虽艰辛,但更多的是收获的幸福。我深刻地认识到:一堂好课,一定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站在学生视角,从学生的需求、兴趣学习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以适合他们年龄和认知水平的方式呈现内容,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实现教学方式变革,让“教”的课堂转型为“学”的课堂。


渝味科学
重庆市小学科学教育相关资源、资讯发布的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