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数量下降不是坏事情
前几天又看到一个帖子,说我国出生人口数量比既往战乱时期还要低。
这个作者提供的数据称,2022年我国出生人口数为956万,这一数字已经低于抗日战争时期的1944年。
他还指出,2023年,全国出生人口数进一步下滑至902万,与2022年相比,减少了5.6%。这一水平已经接近1940年的出生人口数。
究其原因,一是育龄夫妇不愿意生二胎,二是结婚人数下降。按照这个趋势,未来我国出生人口数量还会持续减少。
政府不久前出台新规,简化了结婚手续,只需身份证即可登记结婚。尽管结婚变得更容易了,但结婚数却并未因此增加。
2024年前三个季度的结婚登记数,创下了自2017年以来的最低纪录。与2017年相比,今年结婚人数几乎减半。2024年1-3季度,结婚登记总数为474.7万对,同比下降了16.57%。其中第三季度结婚登记人数仅为131.7万对,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5.2%。
整个
上溯至2016年,约八年时间,全国出生人口数量已经减半。下一个八年,出生人口数量减半是无疑的。
全国幼儿园在园人数自2021年起开始下降,2023年比2022年减少了535万,跌幅达11.6%。农村幼儿园大都已经关闭,城市幼儿园也呈缩减趋势。农村小学数量急剧减少,一些较发达的地区,乡镇才有小学。村一级小学几乎全部覆灭。
这个作者与很多人一样,惊呼人口锐减是不得了的大问题,快速老龄化将会给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其实,人口下降不只是中国目前的问题。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曾发出警告,低出生率和人口老龄化已构成日本的紧迫危机,“日本正处于我们能否继续作为一个社会运作的边缘。”
在过去16年间,花费2000亿美元来“催生”人口的韩国,2022年人口自然减幅仍然创下历史之最,总统尹锡悦不得不提出,要制定能让国民“切身感受得到”的“果敢且彻底”的低出生率对策。
人口数量减少确实必须正视,面临最现实的是,就业和养老两大难题。
就业问题,其实我国早在五六十年前就有过,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提出“不在城里吃闲饭”的口号,本质上就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把麻烦扔向农村。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高校扩招、教育产业化,也是为了延迟就业的拖拉计。为了缓解老龄化和养老金不足,延迟退休年龄也是措施之一。但这些都没有解决根本性的症结。
我认为,人口减少是必然的结果,无论用什么办法,都是权宜之计。我们先前搞一胎化,现在提倡三胎四胎,都是急时抱佛脚。急了没有用,反而制造更多的麻烦。
对于人口问题,美国不急,欧洲各国也不急。他们急的是非法移民大规模涌入。中国除了非洲移民增加外,好在周边国家不怎么愿意到我们这里来。
美国近四十年,人口增长才个把亿,其中还有部分是移民。他们的国土面积与我国相似,承载3亿多人口,没有人叫唤老龄化问题等。我们13亿多人,资源匮乏,可耕地有限,减少点人口总数有什么不好?
与其过分关注劳动力短缺和养老金缺口等问题,不如看看人口减少给世界带来的好处。人口问题突出的都是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并不担心。他们的社会福利好得多,计划生育是自觉行为。人口少,是有好处的。发达国家的人不傻,他们不会提倡三胎四胎。
与50年前相比,发达国家的人民都更富有、更健康,受教育程度更高,女性有更大的自主权,社会保障机制健全。世界平均预期寿命已从1960年的51岁增加到2019年的73岁。中国的情况尤为突出,预期寿命已从1962年的51岁增加到2019年的78岁。按照这个数据分析,中国应该属于发达国家吧。
这样的情况下,一味喊着增加结婚数量、鼓励生育,这不合民意,大多数人是不支持的,因为人的生存成本很高,养育后代的成本更高。换句话说,不是不想生,是不敢生,养不起。这有社会保障机制的问题,也有思想是不是市场化的问题。
还是要找市场要办法,期望国家层面把什么都包下来,是不可能的。扩大就业,关键在于增加市场需求,加速与国际市场联通,围绕市场需求扩大生产。最近一些年出现的资本外流情况,已经丢失了不少国际市场份额。前些年我们在美国超市常看到中国制造的产品,这次来几乎都换成了东南亚和拉丁美洲等一些国家的的产品。市场丢了,不是“制裁”两个字说得清楚的,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再就是老龄化同事,也带来老年消费者医药保健、旅游休闲、营养补充剂和医疗设备行业提供的不断增长的市场。这在增加生产、扩大就业方面,有广阔的市场需求。
还有一点,老龄化问题很多是人为的,是可以延缓的。日本人在退休后都有再就业的需求,七十岁开大巴旅游车、开出租车的很多,自主就业做小生意的更多。这还不是说的那些高学历的精英人士。美国最低退休年龄比中国晚5年以上,七十岁的人和青年人一样上班。我们却一味地把五六十岁的人往家里赶,五十岁的退休人员很多,浪费了资源,还增加了社会负担。
没有理由认为世界人口必须保持增长或至少保持平稳,这已经被证明。即便没有大规模战争和灾难,全球人口将不可避免地下降。与其试图扭转它,不如面对和接受,并适应这个趋势。
作者张效雄,记者出身的作家。湖南湘阴人,生长于国营汨罗江农场(现岳阳市屈原区)。湘潭大学1977级学生。湖南日报社高级编辑,集团原副总经理。湖南省第六届政协委员、新闻阅评专家。代表作:长篇小说《风起》,散文集《寻觅天籁》、随笔集《蓉园笔记》,论文集《新闻文化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