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篇名为《医院越来越难开到进口原研药》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了,大概内容是,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孩子去看支原体肺炎,而医院给患儿开出的药为国产阿奇霉素。
然而孩子打了两天点滴后,依然高烧不退,直到转去另一家医院,换成进口的注射用阿奇霉素(即辉瑞希舒美)后才退烧。
当然,我们在这里讨论这件事情,并不是要去评判国产阿奇霉素的药效到底好不好。那篇文章想表达的是,目前患者在医院,哪怕是想要自费去使用一些药效比较好、副作用比较小的进口原研药,也正在变得越来越困难。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这些进口原研药的报价过高,落选了国家的药品带量集采。
虽然说医保局从未限制医院采购集采的落选药品,但是为了确保集采药品的用量,医保局会给医院设置一些规定,比方说医院只有在完成了集采药品的用量之后,才能使用集采落选用药。这样的规定这也导致了一些医院为了完成医保考核指标,干脆“一刀切”地只采购选中药品。
另外,落选的药品也会因为一些价格因素从医药采购平台上被撤下,从而导致医院无法直接采购这款药物。
不可否认,出现这样的结果,是患者、医院、医保局、药企每一方都不想要看到的,并且我们也无法单方面的把责任归咎于某一方——虽然看上去这样的结果是医保控费以及药品集采所导致的,但是医保局采取这样的一些举措,其实也是在解决我国医保基金结余不足的问题,从动机上来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然而,不管怎样,医保体制的改革确实导致了一个状况的出现,那就是:患者似乎正在丧失对于药品选择的“用药自由”。
听上去,是不是蛮残酷的?可是仔细想一想,也确实是这个道理。毕竟如今劳动人口数量不断减少,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想要让每个人都拥有“用药自由”,谈何容易?
所以,面对这种现状,仅仅抱怨是没有用的。如果真的想要获得“用药自由”,在当下这种医疗体制中,唯一的方法就是从医保报销的体系当中走出来,去到医保无法覆盖的公立医院特需部、国际部以及私立医院,你可能会发现,我们想要的进口药、原研药,似乎也不是那么难以获得。
只不过,医保无法覆盖的治疗费用,对于很多家庭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或许购买一份可以报销公立医院特需部、国际部及部分私立医院治疗费用的中高端医疗险,会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也可以帮助我们把“用药自由”的权利把握在自己手中,不知道大家是否认可呢?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所有历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