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的增额终身寿险,还值得买吗?| 每天进步一点点

文摘   财经   2024-09-07 09:02   广东  
「每天进步一点点」系列 #208

过去几年,中国的利率环境一直处于一个持续的下降周期,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也从高位逐渐转向了低位

2019年9月之前,保险行业预定利率最高的保险产品是长期的年金险,预定利率高达4.025%

在这之后,4.025%的年金险停售,行业的主流产品换为3.5%预定利率的增额终身寿险,一直持续到2023年的7月31日,预定利率再次下调,3.0%的增额终身寿险接棒,成为了市场的主流产品。

直到2024年8月31日,3.0%的增额终身寿险也已经停售,现在我们如果要在市场上找全保证收益的产品,就只剩下2.5%预定利率的增额终身寿险和年金险了。

很多保险业的朋友们过去一直在和客户倡导一个理念,那就是“保险产品确定性”的重要性——买保险,就是为了买确定性,产品收益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写入合同,没有任何的不确定性。

没错,过去这几年,由于保险行业预定利率还比较高,因此收益全保证的普通型人身保险是占据绝对优势的,我们也因此形成了一套“思维定式”,那就是买保险就是要追求确定性。如果一个保险产品没有办法提供100%的确定性,比方说像分红险一样带有浮动收益的产品,就会被认为是一种“不符合保险主流价值观”的产品。

实际上,当我们处于降息周期初期的时候,由于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还比较高,购入高预定利率的保险产品(比方说4.025%的年金险或3.5%的增额终身寿险),确实可以帮助我们锁定长期收益、抵御利率的下行风险

但是,当我们已经进入降息周期的中后期、利率已经很明显快要接近于0、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也已经连续多次下降之后,再去购入预定利率较低的普通型保险产品(比方说2.5%的增额终身寿险),在我看来已经意义不大,除非你坚定地认为未来几十年中国都将持续地处于利率极低的环境

2.5%的增额终身寿险,在保单第20年左右能够提供给客户的收益率只有年化2.0%左右,虽然收益确定,但是我们在这样一份保单中能够感受到“这笔投资不亏”有以下几个前提:

第一,中国未来20年的利率环境仍旧处于下行周期,市场几乎处于0利率的环境;

第二,消费者愿意牺牲这笔钱20年的流动性,去换取一个年化只有2%的回报

第三,消费者不会因为错过未来20年中任何一次股市的牛市行情而感到惋惜

根据我对于投资的理解,我认为上述三条同时发生的概率真的不大,所以如果要我去做理性的投资决策,我可能更愿意选择保底低一点,但是向上有浮动收益的分红险产品

假如未来市场利率上行,或者股市表现比较好,当保险公司投资能够赚到钱的时候,这个产品也仍旧有机会能够给我带来一些超额回报,让我不会感觉“锁定投资20年只为了拿一个2%的收益”。

而根据行业的经验判断,在低利率环境中卖出的全保证收益的产品,假如未来市场利率上行,会有很多消费者选择退保旧产品,因为在利率上行的环境中,大家都会觉得之前买的保单“不划算”,这对保险公司的流动性经营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4.025%的年金险和3.5%的增额寿,当年抢着买;3.0%的增额寿,大家觉得还凑合;而2.5%的增额寿,就确实有点差强人意了。

所以,买保险追求的确定性,其实也应该把产品的收益考虑在其中。从本质上看,我们追求的其实是“确定的高收益”,而不是“确定的低收益”

如果确定的收益实在太低,那就不如承担一点点投资的风险,去追求一个较高的浮动收益,如果拉长时间维度去看,浮动收益带来的回报,其实也带有很强的确定性。

比方说,从如今分红险的收益结构出发,2.0%分红险的红利实现率只要能够达到50%,其收益就可以超过2.5%的增额寿,可以说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所以,你还认为买保险一定要追求确定性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写下你的答案。


  往期精彩回顾  
跨年分享复盘 | 回望2023年保险圈十大关键词
从“四道防线”的角度看保险产品的安全性
重疾新规下内地与香港重疾定义之深度对比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所有历史文章

精算视觉
不吹不黑,精算视角看保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