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学习笔记(三十三)

文化   社会   2022-01-03 21:06  


民法典学习笔记,已经发过三十二篇。三五分钟就能读完一篇,点上面的“话题”就能看,欢迎感兴趣的朋友往前翻^_^






财产流转安全的坚实守护!

文/小窗灯火


数了数,2021年只更新了不到十篇,但今年极充实。一转眼,我们都已经进入了2022

 

每个点进来的朋友,都是静夜思法的读者,感谢你的关注与支持。能与人以文神交,一起思考,真的是一大乐事!

 

每年的开始都是新开始,今天这篇给担保物权开个头,也是2022年的开篇。我们一起重整旗鼓,争取在新的一年里不负光阴,不枉岁月,少留后悔,能多做些自己喜欢的、有价值的事情!



 

人生于世,日常生活中需要面对、处理的,可归结为两个方面:

 

一是人,人与人之间,不一样的关系,就要有不一样的处理方式,例如夫妻关系、父母子女关系、业务往来关系、好意施惠关系、损害赔偿关系等等。

 

二是东西,或财产,大到房、车,小到手机、杯子,乃至柴米油盐,一切生活资料、生产资料都属于这个范畴。

 

人人每日操持,两方面交叉融合,你中有我,便是生活。

 

巧了,民法典要调整的,便是平等主体间的人身关系与财产关系^_^

 

人身关系将来再写。在财产关系中,民法典一方面保护静态的财产权,另一方面也关照财产的动态流转

 

财产不能自己跑,想流转,首先要有动力,有了动力才能流转起来。这个动力一般是债,是合法的“请求权”。

 

合同、侵权,是最常见的两种债的发生原因,分别在民法典的第三、第七编。

 

以合同之债为例:

 

我与4S店签订汽车买卖合同,合同生效,便产生了两个债:我有了让4S店向我交付汽车的请求权,4S店也有了让我支付车款的请求权。

 

汽车、车款,便受到了流转的动力。

 

签订合同,要求主体具备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自由。大意是我与4S店都必须真正自愿。

 

既然都自愿,便说明对我而言,车款不如汽车重要,我不想要钱了,想要汽车;对4S店而言,汽车不如车款重要,他愿意将汽车所有权让渡于我,以换取车款。

 

我与4S店均按约互相完成交付后,债便“善终”。结果是,我失去车款,得到汽车,4S店失去汽车,得到车款。

 

双方都以自己相对不需要的东西,换取了自己更需要的东西。

 

两全其美,物尽其用!

 

若预期都能实现,自是最好。然而当我没有能力一次性付清车款时怎么办呢?


若双方坚守一次性付款,交易便不会发生,我买车人的生活质量得不到改善,或生产需求得不到满足,4S店也做不成生意。


所以世间多有借贷,或分期付款之事。但如此一来,履行过程又并非毫无风险:若无其他保障,我把车开走后,我借的钱不还了,或不按期付款了怎么办?

 

世间交易,大都如此,每有财产合法流转一次,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便会优化一丁点。

 

让财产“动”,有绝对不容否认的好处,更有绝对不容否认的必要性。

 

然而,“动”,便意味着可能不稳,记得《三国演义》中有“乘其兵动时而击之”的策略。

 

静,虽然稳定,但谁都知道一成不变肯定不行。

 

动,则既可能节节向好,也有可能遇到难以预料的风险

 

具体而言,债、请求权,产生财产流转的动力,财产受力而动。若债得到圆满履行,实现清偿,债便“善终”,达到新的稳定状态,重新静下来,再好不过。

 

然而,一个债能否“善终”,实难预料,即使能够“善终”,也不一定一路坦途。

 

尤其是在咱们国家,生活实践中有五花八门、精彩纷呈的逃债技巧,在法院执行局工作过的同志都深有体会(点击参考阅读:法院执行工作最最难补的大漏洞)。

 

所以法律的任务便无比艰巨:既要促进财产多多流转,又要预防财产流转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保障安全,使财产的主人放心流转、愿意流转。

 

既要多动,又要维稳,既要顾此,也不能失彼。

 

法律要担起上面的重任,担保制度是当之无愧的中流砥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微观看,担保的正确适用,能对一笔债务的履行,对一项交易的安全完成,起到坚实的保障作用。

 

从宏观看,担保制度的普及,能优化全社会的营商环境,促进财产流动与资金融通,优化整个社会的物质资源配置,推动社会发展。

 

关于担保,貌似能感觉到两个极端:

 

其一,只要稍有生活常识的人,即使不能表达,也大多知晓担保大意,知道所谓担保,大概就是欠钱不还的时候,保障债权人利益的一种方法。

 

其二,即使是研究民法的资深学者或长时间奋战在一线的司法工作人员,在关于担保的很多问题上都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争议颇多

 

这可能是实践中常用常见,理论上尚需完善导致的结果。

 

于实践,担保物权在日常交易中极为活跃,其制度设计能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营商环境与秩序稳定。

 

于理论,担保物权极有研究价值,出现创新的频率非常高,留待探讨的空间非常广阔。

 

古往今来,全世界立法者逐渐积累智慧和经验,创立并逐渐完善关于担保的一系列制度。

 

关于担保的立法,大陆法系国家有两种不一样的模式:

 

一是法国模式。

 

在法国没有物权的概念,财产流转采意思主义:只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财产权利当即就发生变动。在法国民法中的所谓担保,其实是一个优先受偿的概念。

 

法国人构建了完整、统一的优先权体系,优先权人可以基于法定、约定,甚至法院裁判等各方面原因,优先于其他权利人获得受偿

 

在这个优先权体系中,囊括了所有产生优先受偿权的情况,既有约定的抵押权、质押权、定金、保证,也有法定的留置权、建设工程款优先权,海商法上的优先权,破产程序中的优先权,等等。

 

所有优先权人都优先于普通债权人受偿。同时各类优先权都居于同一个完整的体系中,很方便就能排个序,易分先后。

 

二是德国模式。

 

在德国民法上,物债两分非常清晰,物权就是物权,债权就是债权。

 

担保,既有物权性质的担保,也有债权性质的担保。

 

因为物权与债权不在一起,物权性质的担保与债权性质的担保也就放不到一起,只能在不同的地方分别规定

 

法国法体系完整,但是不区分物权债权的性质;德国法脉络清晰,但是担保制度没有统一的体系。

 

各有优劣。

 

在我国立法的时候,就遇到了择何而从的问题。

 

早在1995年我国颁布了担保法,里面既规定了债权性质的保证、定金,也规定了物权性质的抵押、质押、留置,隐隐要形成一个完整的担保体系。

 

然而在2007年物权法立法的时候,发展出了担保物权的概念,自然只规定了物权性质的担保。

 

感觉像是在要做选择的岔路口,先向左迈了一步,又向右迈了一步。

 

编纂民法典时,便要做出最终的抉择,究竟是按照物债两分,还是参照担保法体例建立一个专门的担保体系,当时颇有争论。

 

如今民法典已生效一年了,结果如何,一眼而知。

 

新中国的立法,早期曾受前苏联的影响,但后来从日本、台湾也吸收了不少成果。日本与台湾则明显受德国影响更大一些。

 

可能与此相关,我国民法典选择了物债两分的模式。

 

债权性质的担保,定金规定在了合同编的违约责任中,保证、保理、让与担保、建设工程款优先权这些带有担保功能的内容,都规定在了合同编相应的有名合同项下。

 

物权性质的担保,则作为一个分编,存在于物权编当中。

 

既然“只缘身在此山中”是不识真面目的一个原因,我们不妨先抽身山外,打开上帝视角,用望远镜看一下担保物权在民法典中的位置。


由近及远

 

担保物权与用益物权并在一起,组成了他物权。

 

他物权与所有权并在一起,再加上通则这个帽子,便成了物权编。

 

合同编与侵权编是债法。

 

物权编与债法并在一起是财产法。

 

婚姻家庭编、继承编既有人身法,又有财产法,人格权编则多是人身法。

 

财产法与人身法并在一起便组成了分则。

 

最后,分则与总则加在一起,便是这部皇皇民法典。

 

由远及近:

 

民法典分总则分则,总则包括调整对象、基本原则、民事主体、民事法律行为、代理、时效等规定,内容相对抽象,统领全局。

 

分则包括财产法、人身法。

 

人身法有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继承编也有。暂不理他。

 

财产法分物法、债法,债法有合同、侵权两编。日后细写。

 

物法就是物权编,除通则外,规定了所有权与他物权,他物权中包括用益物权、担保物权。

 

就在这里,脉络无比清晰。

 

我国民法典采用物债两分的模式,占了脉络清晰的优势,同时再要顾及担保制度体系的完整,便极是困难,但我国的立法者并未放弃努力:

 

388条关于担保合同范围的规定中说,担保合同包括抵押合同、质押合同和其他具有担保功能的合同

 

意思是不管设立物权性质担保的合同,还是设立债权性质的担保的合同,都属于担保合同的范围。

 

虽然这句话是在担保物权分编的一般规定中,虽然感觉有点乏力,但是,这明显是在奋起,试图统领整个担保制度的体系

 

而且,就在后面的392条,规定了物权性质的担保与债权性质的保证同时存在时,履行的顺序问题。

 

结果就是,我国既坚持了物债两分的模式,同时在试图努力构建统一的担保制度体系(我自己猜的啊)。虽然不完美,但目前也没有别的办法做得更好了。

 

好了,上帝视角就看到这里^_^

 

要识庐山真面目,其实,只在山外看是远远不够的,在山外能看清的,只是轮廓,若想真正深入了解一座山,必须带着各种探测设备深入其中。

 

从这里开始,我们放下上帝的望远镜,拿起放大镜,好好研究担保物权^_^

 

不知有没有读者与我一样,每每念及担保物权,便会隐约有点不恰当、不顺畅的感觉。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抵押、质押、留置这哥几个,真的是物权这个门里面的吗?

 

所有权是典型物权,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四大权能,属支配权。

 

这些权能,抵押权有吗?又支配了什么?

 

抵押权人没有占有,无法使用,也不能收益。

 

说到处分,抵押权人自己没有处分的权利,只是满足一定条件的时候能请求法院去处分,然后就所得价款优先受偿。

 

仅此而已。

 

虽然怀疑抵押权不是物权的声音尚未完全消失,不过在抵押权作为担保物权的一种,进入民法典物权编后,再多讨论已经没有什么意义。

 

但这毕竟是引发我们不恰当、不顺畅感觉的一个来源,我们还是先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将抵押权认定为物权,完全能解释通:

 

所有权是自物权,不必多说。在两种他物权中,用益物权,是支配物的使用价值,来满足某种生活或经济需求的权利。

 

担保物权的设立,目的不在于支配财产本身,也不在于发挥财产的使用价值,而是在于支配财产的交换价值。

 

就是债权人预先锁定担保财产的交换价值,当交易遇到风险,债权受到威胁的时候,债权人便可以仅凭自己的意志,排除他人干涉,通过一定途径处分财产的交换价值,以实现自己的债权。

 

有没有感觉这明显带有支配权的霸道与气场,虽无其形,但确得其神,确有其势

 

所以抵押权是支配权,是物权,没问题,如果还不放心,那好,我们请个制度出来溜一圈

 

物上代位制度

 

学理上这么叫,法律上的规定在物权编第390条。

 

张三找李四借五万块钱,李四怕张三到期不还。

 

张三便拿自家的小汽车给李四做抵押。后来张三开车上路,不慎撞墙,小汽车也撞坏了,好在张三买了车损险。

 

保险公司赔的保险金,李四能优先受偿。

 

或者张三拿自己的一个古董花瓶交给李四做质押。某天一小偷光临李四家中,蛮横扫荡,却不识货,把古董花瓶扫到地上摔碎了。

 

小偷被抓后,为这个花瓶灭失而支付的赔偿金,所有权虽归张三,但李四也能优先受偿。

 

或者张三用自己的一处房产给李四做抵押,后来推进城镇化改造,张三的房子要在征收后被拆迁,国家要付一笔拆迁补偿款。

 

就这笔拆迁补偿款,李四也能优先受偿。

 

在毁损、灭失、征收这三种情形中,征收相对特殊。房子被征收,物理上并没有灭失,房子还是在的,只是原房主对房子的所有权没有了。

 

国家对房子的所有权,是原始取得,房子上面原有的权利负担要全部消灭,担保物权自然不能例外。

 

抵押权人总不能追到国家那里去,说你征收的房上面还有我的抵押权呢^_^

 

但是,国家征收后支付的补偿金,应该直接作为担保物权人的支配对象。

 

法条原文是:“担保期间,担保财产毁损、灭失或者被征收等,担保物权人可以就获得的保险金、赔偿金或者补偿金等优先受偿。”

 

担保物权建立在某个特定的财产上面,可能是动产,也肯能是不动产。这个财产在担保期间,如果物理形态或权利受到损毁或者灭失,其交换价值转化成的其他形态,仍然作为担保物权的标的而受到支配。

汽车发生事故后的保险金,侵权人摔碎古董花瓶支付的赔偿金,还有房屋拆迁场合国家支付的补偿金,都是担保财产的交换价值转化成的其他价值形态,都会替代原来的物,承担起担保的任务。

 

这就是物上代位制度。

 

物,确非依旧,但新的代位物体现着旧物的交换价值。


其形虽异,其魂不移!


例如在房屋置换的场合,A房被抵押,抵押期间A房的主人跟人置换成了B房,抵押权自然就移转到B房上面。

 

严格地说,这不是抵押权的转移,抵押权没有转移:

 

抵押权支配的是A房的交换价值,在A房置换成B房之后,A房的交换价值即由B房来体现。

 

所以基于法定原因,由于物上代位规则,该抵押权直接由B房承担。即使尚未办理抵押权登记,抵押权的效力也是不能否认的。

 

只是未办理B房抵押登记的抵押权能否对抗善意第三人,我还没有想好,暂不细写。

 

物上代位制度不仅适用于抵押权、质权,也适用于留置权。这是担保物权的本质特征之一。

 

有学者认为,物上代位制度体现的是担保物权支配权效力的延伸,权利延伸到了代位物上面。其实换个说法可能更恰当:

 

担保物权的支配对象,原本就是担保物的交换价值,当物本身遭遇不测,其交换价值并未灭失,只是通过另一种形式体现出来,所以仍要受担保物权支配。

 

这是法律上特殊的制度设计。

 

任何制度设计,都可能遇到实践操作的问题

 

张三拿到保险金、赔偿金、补偿金,带着去澳门了怎么办?给孩子交学费了怎么办?带着家人出去环球旅游了怎么办?

 

代位物被消费掉了,或者已经融入了担保人的其他财产,无法区分了,如何是好?

 

有学者认为,对代位物更精确的理解,不应该是代位财产本身,而应该是给付义务人的给付责任。

 

这是有道理的。

 

大意是,担保物权人对代位物的支配,可以延伸为对给付义务人给付责任的支配。

 

当然,这有个必要的前提,法条没有明言:担保物权人有义务及时通知给付义务人

 

给付义务人收到担保物权人的通知,经核实无误,理应按照通知要求,向担保物权人履行给付义务。

 

如果给付义务人接到担保物权人通知后,仍然向担保物原所有权人履行给付义务,导致担保物权不能实现,给付义务人理应承担必要的后果。

 

为了物上代位制度的实现,这应该是不容讨论的。

 

所以物上代位制度的实现,要么在给付义务人履行前把握先机,要么确保向担保物原所有权人履行后,抵押权人能实现对代位物的控制。

 

例如李四得知,张三用来抵押的房产被征收了,李四便有义务及时通知发放拆迁补偿款的单位:

 

我对你征收的房屋享有抵押权,根据物上代位制度,你有义务将补偿款直接给我,不能给张三。

 

发放补偿款的单位收到李四通知并核实无误,必须把相应补偿款给付给李四,或者预先说好,补偿款将要转入张三名下某个账户,李四预先申请对张三名下该账户予以查封(保全)。

 

补偿款打进去,张三动不了,相当于是在李四控制之下,李四能实现对该部分交换价值的支配,方能不影响担保物权的实现。

 

万一发放补偿款的单位不理睬李四,直接把钱给了张三,张三拿去花完了。李四的抵押权抓了瞎,补偿款发放单位绝对是要承担责任的。

 

感觉这还是个很值得警惕的风险。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在标的物毁损灭失或被征收的时候,担保的主债权还没有届清偿期,这如何是好?

 

担保物权人,李四,去找到给付义务人(或保险公司、或小偷、或补偿款发放人),说我有抵押权,你得把钱给我。

 

张三与给付义务人都会提出来:你债权到期后,债务人不履行,你才能实现抵押权,现在你的债权还没到期,你着什么急?

 

有道理啊。

 

但是,李四吃个闭门羹回家后,给付义务人又把保险金赔偿金补偿金给张三了,李四便可能失去对这部分交换价值的控制,那怎么办呢?

 

提存!!

 

390条第二款,赋予了担保物权人提存的权利。

 

这里的提存与合同履行处的提存还不是一个概念。

 

在合同编,提存是债消灭的一个原因。这里的提存,指的是一种保全措施:

 

将代位物提交给一个与债务人没有利害关系的,能公正处理代位物命运的,能够妥善保管代位财产的一个单位或者机关。

 

但是问题又来了,能够办理这类提存的单位是哪个单位,能够接收代位财产的机关是哪个机关呢?

 

好像还没有明确,我们国家没有专门的提存法,这类提存也没指定由哪个机关负责,不知道公证处行不行。

 

这还是一个待解决的问题,民法典生效后,确是有一系列的配套制度需要完善。

 

好了,担保物权的开篇就写到这里吧。


小结一下,这篇大概聊了四个问题:


一、担保物权的作用与重要地位;


二、我国担保立法模式的选择;


三、以抵押权为例解释担保物权的物权属性;


四、物上代位制度。


写到这里,上文写到不能一次性付款买车,借贷或分期付款又有风险的场合,解决办法也就出来了:


借出的债权人或按分期付款卖车的4S店可以让买车人找保证人,也可以让买车人拿自己的财产(包括新买的车)来提供担保。至于担保方式,丰富多彩,请容后文详述


既能发生财产流转,又能保证稳定安全,俱是担保之功!

 

下一篇起,一般规定层面仍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我目前能想到的,有担保的范围问题、担保合同的范围问题、担保实现的顺序问题、担保人之间能否互相追偿(分担)的问题等几个,我尽快学,尽快写^_^

 

这几个问题,乍一听颇为平白无奇,甚至稍有枯燥。莫急,我想起《射雕英雄传》中一个片段,大意是黄蓉炒菜给洪七公吃,引诱洪七公教郭靖武功:

 

黄蓉馋洪七公说,我最拿手的菜你还没吃到呢。洪七公问什么菜。黄蓉道:“一时也说不尽,比如说炒白菜哪,蒸豆腐哪,炖鸡蛋哪,白切肉哪。”

 

“洪七公品味之精,世间稀有,深知真正的烹调高手,愈是在最平常的菜肴之中,愈能显出奇妙功夫,这道理与武学一般,能在平淡之中现神奇,才说得上是大宗匠的手段,听她这么一说,不禁又惊又喜。”

 

学民法典可能也这样,越是在平白无奇的问题中,越可挖掘地精彩动人。好啦,元旦快乐,大家等着看吧

 

更新虽慢,但绝不会停,请持续关注^_^

 

持续更新中······

 




附:

 

2021年是复杂的一年,刚离去不远,回头尚能看见。我的职业生涯漾起的小波澜已归于平静,动了手术的家人们正慢慢恢复,每天都令人怜爱不已又疲惫不已的小娃在慢慢长大,随我一起进入了2022

 

文首说,每年的开始都是新开始。经历了2021年的激昂、焦虑、失落、淡然、沉静,我仍然牢固地坚守着每天敲几个字的爱好与习惯。

 

开始写民法典学习笔记,纯属偶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写一遍民法,是我在读大一时就产生的想法,也算是个小梦想。既然开始了,那就踏踏实实地走下去。

 

至于速度,反倒不怎么重要,若我急于求成,随了那些文字滔滔滚滚,漫过市场就失去价值的波而逐流,反倒是个悲剧,还不如不写。

 

所以就算写到80岁还写不完,那又有什么大不了的?我尽心尽力了,每篇每句都逐字揣摩了,不管写多少,都是给自己的交代,也是对读者的负责。

 

民法典学习笔记的写作,其实极为不易。无中不能生有,我写之前,必须先收集囤积足够的底货,法考界的李建伟钟秀勇,高校的王轶尹田杨立新,法院系统的麻锦亮郁琳等,得听他们讲的课,还要看很多书目刊物文章。

 

差不多攒够了,兼收并蓄,消化吸收,博采众长,结合一线的基层司法工作实践,融会贯通,才敢打开word敲键盘。

 

我不愿熬夜,八成的写作时间,都在早上六点到七点之间。但不知有多少个夜晚,我凌晨三四点钟便开始在辗转反侧中字斟句酌,选句排段,最后我也不知道是在梦中还是在醒着

 

六点闹钟响,我起床,若娃娃惊了还要拍几下娃娃,独自到小北屋抽出键盘。窗外漆黑的夜色在不知不觉中渐渐淡去,黎明缓步到来。虽不刻意注意窗外,但我确实见证了无数个由夜色到白天的渐变过程。


等渐渐听到几户人家的关门声还有车从楼下偶尔经过的声音,我便也准备出门。

 

为爱奉献,为梦坚持!即使稍有负担,与古往今来真正负过重的人相比,也算不了什么,更何况还乐在其中,没什么怨言。

 

能做一个有爱的人,有梦的人,有自己乐趣的人,真是一种幸运!



荐读七篇:

1、公开前言

2、执行法官的痛苦

3、提高法考通过率的建议

4、当代中国,法官、律师工作累的原因

5、法院执行工作最最难补的大漏洞

6、法院执行工作中参与分配的几点疑问

7、关于涉农村土地纠纷的梳理与思考


往期笔记:

民法典学习笔记(1)调整对象、监护制度

民法典学习笔记(2)自然人主体、行为能力

民法典学习笔记(3)法人分类、营利法人

民法典学习笔记(4)非营利法人、特别法人

民法典学习笔记(5)初探民事法律行为

民法典学习笔记(6)民法故事

民法典学习笔记(7)民事法律行为2

民法典学习笔记(8)意思表示

民法典学习笔记(9)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民法典学习笔记(10)代理、时效

民法典学习笔记(11)物权开篇

民法典学习笔记(12)物权不影响合同效力

民法典学习笔记(13)不动产登记

民法典学习笔记(14)钱是特殊的物

民法典学习笔记(15)公示原则

民法典学习笔记(16)对抗规则

民法典学习笔记(17)物权变动1

民法典学习笔记(18)物权变动2

民法典学习笔记(19)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民法典学习笔记(20)业主共同管理权

民法典学习笔记(21)车库、车位

民法典学习笔记(22)共有

民法典学习笔记(23)共有2

民法典学习笔记(24)善意取得

民法典学习笔记(25)遗失物、埋藏物等

民法典学习笔记(26)主物从物、原物孳息

民法典学习笔记(27)用益物权开篇

民法典学习笔记(28)土地承包经营权

民法典学习笔记(29)建设用地使用权

民法典学习笔记(30)宅基地使用权

民法典学习笔记(31)居住权

民法典学习笔记(32)地役权



 

其实每当安宁的静夜

可思的也不仅仅是法

静夜思法
都是走心文章,有的很有趣,有的很有用。我们一起用心,改善与法相关的人们的生活状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