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走心文章,有的很有趣,有的很有用。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一起静夜思法^_^
思想推动社会进步
文/小窗灯火
雪天路滑,就咱这车技又不敢玩漂移,今晚就暂住法庭。不用回家哄娃,不用在岗加班,难得有个晚上可以静静地敲点字。
我自五月份停更,“闭关修行”至今已超半年,其间,没有每周三发文的压力督促,小日子过的极为舒适:
为了满足好奇心,我读完了马伯庸的《长安十二时辰》《长安的荔枝》,一部写小人物的大阴谋,一部写大人物的小需求,情节都跌宕起伏,动人心魄。《显微镜下的大明》写了六个故事,让人感觉真实而惊讶:竟然还曾这样!但沉心细想,又能摸到合理之处。
为了突破已有定势思维对大脑的禁锢,我读了刘慈欣的好几本科幻小说,《中国太阳》《时间移民》《流浪地球》等,即是科幻,当然天马星空,情节波荡动人,场面恢宏浩瀚,众生泱泱的一个星球,乃至一个星系,在视野中可能只是小小一个角落。
为了维持对语言的敏感,我又读了一遍《射雕英雄传》,看了余秋雨的《山居笔记》,买了戴建业的《六朝文学史》,翻了高尔泰的《寻找家园》,字里行间感情激荡,我或捧书踱步,或深坐良久。往往眼睛与书一碰便沉浸其中,再抬头,发现已经过去了让人吃惊的很长一段时间。
为了借鉴精英对国情的深入洞察,我读了《毛泽东选集》,伟人在窑洞中蜡烛下简陋的桌椅上用毛笔一笔一笔写下的文字无比朴素,但蕴含的思想却让人深深叹服;读了陈行甲的《在峡江的转弯处》,这位传奇县委书记才华横溢,又是性情中人,祝他辞公职后从事的公益事业蒸蒸日上;读了苏力教授的《法治及其本土资源》《送法下乡》,他笔触冷静,观察真切,思考深入到位,值得再三研习。
为了能换个视角,借外国人的眼睛再看看我所生活、所热爱的社会,我看了基辛格写的《论中国》,很厚的一大本,观点独到而睿智;读了埃德加斯诺写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个外国记者实地采访的这个国家缔造者的实录,很难得。我一直不大愿意读外国书,文风不似本土,翻译腔也别别扭扭,幸好这两本没有让我觉察到强烈的排斥,慢慢读完了。
为了加深对合同编的了解,我先后听完了王轶教授、李健伟教授、刘承韪教授、周伦军法官等大咖讲的关于合同编的课,与法庭同事一起听了杨立新教授讲的合同编通则解释。他们段位本就极高,对合同编的领悟极深刻。我满怀景仰,又不心急,没有所谓进度要赶,一有小疑惑或小发现就停下来钻钻,细听、祥记,做了十多万字的笔记,缓慢而从容。
……
当时“闭关”停更,一个原因是合同编解释没出来,另一个原因是想试着调整写东西的方向。
如今,合同编通则部分已经出台,虽然犹抱琵琶这么久,毕竟出来了,第一个原因不再成立。但是第二个,写什么,我仍然还在思考。
法律知识当然还是要写的,这毕竟是我的专业,而且“民法典学习笔记”写了45篇连载,已经勉强能算“静夜思法”的一个小品牌。
可是我也意识到,只写法律好像很不够。虽然法律领域足够广阔,要挖往深处更是义理精微,逮住某个部门法的某一个法条,可能就足够写一本著作。但是,就其对人们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影响而言,还是显得不够直接,有点局限,有点狭隘。
借着今晚这篇文,我也试着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
自“静夜思法”创号,就希望能“使世界向着自己希望的方向改变一丁点”。凭什么?怎么改?非常值得深心琢磨。
关于人生的思考
我很早前就意识到,一个人的思想、意识、理念,能决定这个人的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生活在社会上的人们的思想、意识、理念,能决定这个社会的秩序与环境。
所以,想改变世界,最直接,最便捷,最必要的方式,貌似就是设法将经过自己思考的,认为最合理的思想、意识、理念表达出来,传递出去,使之影响他人。
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要面对一个问题:怎么样认识、规划自己的人生?
我想,人生于世,全部的需求可划分为三类:一是物质,二是思想,三是感情。
物质范畴最庞杂,食物,水,碗筷,衣服,房子,车,手机,桌椅等等都属于物质。当然还有钱,这是能够换取几乎所有物质的一般等价物。
物质,是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必备条件。
思想,大概可分为两个体系,一是知识体系,二是价值体系。
知识体系既包括理工类知识,例如物理、化学、生物、农学、工学、医学等所有可以用来创造、制造、生产、改良物质的知识;也包括人文知识,例如文学、史学、政治学、金融学、法学等影响人们行为方式,能够调整人与人之间物质分配的知识。
价值体系不易描述,大概是综合了一个人所有知识与阅历之后,形成的意识与理念,能影响一个人与别人或这个社会之间的相处方式,能决定这个人在面对选择时的权衡结果。
感情,我觉得这是一个人与另一个人或群体相处的最高级结晶。父母子女之间亲情浓浓绵绵、寸草春晖,眷侣之间浪漫甜蜜、海枯石烂,朋友之间肝胆相照、热闹欣慰……
感情,一般在这个人与另一个人或群体在共同做某件事情时培养产生。亲情产生于与父母子女的共同生活,恋情产生于情侣间的卿卿我我,在学校时与老师们同学们共同奋斗,在单位与同事们各司其职,在战场与战友们同生共死……
以上三类,人生缺一不可。物质条件不满足则无法正常生存,没了思想无异于行尸走肉,缺了感情那就是冷血无情。
非常让人欣慰的是,如今在我们国家,经历了迅猛发展,经历了脱贫攻坚,大多数人最基本的生活条件已经不会再缺物质保障。
我想值得重视的,其实应该是后两类:思想、感情。
物质,是为人服务的,物质是客体,人是主体。人把物质生产、制造出来,是为了满足人的生活需要。
物质是末,人是本。
在几乎很少有人的基本生活条件还被物质所困的情况下,再为了物质而殚精竭虑,甚至声嘶力竭,呼天抢地,闹得疲惫不堪,反而降低了人的生活质量。
变成“人为物质服务”,就是本末倒置。
在我的日常工作中所见的利益纠葛,多属于物质层面的纠纷。很多当事人为了房、车、钱等等,大动干戈,为了本不应那么重要的物质,不惜伤害更应该重视的感情。
真为他们感到痛心。
对三类需求的排序,目前看,若基本生活条件无需多虑,物质貌似排在最后为宜,思想居第二,最重要的,应该是用心付出感情,经营感情,这是人与人相处的最高级结晶。
以上聊的,是人生的需求。更值得说的,能体现一个人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的,是一个人做了什么,输出了什么:贡献了什么。
既然每个人的需求都可分物质、思想、感情三类,那么一个人的贡献,也可归于这三类:
农民种粮,工人生产,是创造物质;学者思考,老师育人,是推广思想;至于感情,则像阳光一样洒在每对有接触的人与人之间。
物质,一般满足的是人的身体所需,当然精神上也难免有对物质的需求,例如有开北汽的人可能有对奥迪的需求,但那已不再属于基本生活所需。
精神需求的满足,除感情外,必不可少的是个人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的实现,体现为自己在物质方面、思想方面做出的贡献。
人生的目的与意义,是个从人类文明诞生至今一直都在讨论的问题。世上有各种各样的理论、各种各样的学说,各种宗教,都多多少少与此相关。
我国漫长的封建时代独尊儒家,但老庄道家、佛家的影响也不能低估。二十世纪马列问世,唯物主义成为真理,共产主义成为信仰,在这片土地上爆发出了无比巨大的能量,新中国诞生而且迅猛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其实,我觉得人生的目的与意义,应该属于价值体系,不是知识体系。但不管什么体系,都是人类主观思考的结果,能不能认为,这个问题已经脱离了唯物范畴?
一个人想做件什么事,是为了自己真心想去做,还是为了让别人知道自己做过呢?
例如旅游,目的是为了放松自己身心,增长见识,丰富阅历,还是为了拍照发朋友圈,让别人知道自己去旅游了?
人在世间,是自己的感受重要,还是他人的评价重要?当然,二者对立统一,难解难分。但不妨碍自己沉心掂量一下,哪个更重一点?怎样协调,每个人都可以考虑。
好像更多人愿意认为,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应该是被自己创造的,而不是被他人赋予的。
关于思想的一点思考
就人类所需的三方面,也是一个人能贡献的三个方面而言,对物质的生产或改良,对感情的培养与描述,暂不多谈。但是,就思想的开拓与传播,我发现了一个矛盾:
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全系人类思想推动,但人类社会却对思想有着一种无法克服的排斥!
我想到了布鲁诺,文艺复兴时期,宗教势力秉持“地心说”的时候,布鲁诺坚决捍卫、宣传“日心说”,被视为异端,被迫颠沛流离,最后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
当然,在如今,我们都已知道地心说与日心说都是不对的,地、日,都不是心。但在当时,日心说是相对于地心说的进步。
思想推动进步,社会却烧死了思想的人。
为什么?
自从人类文明起源不久,便出现了酋长制:有一个人的意志,可以凌驾于这个族群的其他人之上。
在奴隶社会,奴隶要服从奴隶主,在封建社会,农民要听地主的,经过漫长的发展,工人要听资本家安排,劳动者要受用人单位的监督管理。
据研究,在动物的世界里,也有某只动物的意志可以凌驾于其他动物的情况。
当然,自大禹治水时代起就一遍遍重复的规律不容否认:只有万众一心,才能办成大事。
例如一支军队有一百万人,理想情况是全都秉持同一个信仰,全都服从同一个意志,这样爆发出的战斗力肯定远比四分五裂时要强大。
可是从另一个角度讲,有件事比较可怕,就是全军一百万人,只有一个人在思考,只有一个人可以产生思想,其他九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个人,全都不能再有思想,只能去执行、落实那一个人的思想。
如今,虽然法律上一直强调平等。但不能否认,不论是全国,还是具体到某个省、某个市、某个县,甚至某个单位,再甚至某个部门,都有等级区分,都有一个人是“一把手”。
这位“一把手”负责思考,拿出决策,定好方向或路线,他的部下再贯彻、落实他所思考的内容。
写到这里恰有点累,我起来走了走,看看窗外的大雪飘飘,看到了放在外面的车。我想,如果车有思想,它会不会想:“主人为什么不把我停在一个能挡风避雪的地方?”
当然,车是没有思想的,它只会贯彻主人的指示,依从主人的操作,完成主人思考后发给它的指令。
它只是个工具。
完全顺手的工具,才是好使的工具,转方向盘它就拐弯,踩油门它就加速。车要是有了自己的思想,那麻烦可就大了。所以应该是每个人都喜欢顺手、好开的车,讨厌不好操纵的车。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每个人,之所以为人,原因之一就是,他有思想,会思考与自己有关的事情,有为自己趋利避害的想法与行动。
但是,一群人中的那个“一把手”,那位“最高执政官”,当然希望这群人全都沿着“一把手”自己规划的路线前进。
“一把手”需要的,好像不是人的思考,而是人的服从。
对处于服从位置的,除“一把手”之外的其他人而言,既然思考了,动脑了,就意味着考虑了与现状不一样的事情,是改变的动力与起源,既然要改变,就是对“一把手”的挑衅,势必会遭到对抗与打击。
对真理的探索,一直在路上,是一个新认识不断颠覆旧认识的过程,需要经历激烈甚至惨烈的斗争:旧认识被颠覆之前,也曾经是一个经过艰难斗争而确立的秩序,有其合理性、稳固性。
新认识诞生之初,难免弱小,尚未被检验,一段时间内难免处于下风。这段时间,经过思想发现新认识、推广新认识的人,自然就处于需要被旧认识打击、围剿的地位。
所以,一个群体,一方面必须服从于一个意志,其他人全都放弃思想,这个群体才能有凝聚力,战斗力;另一方面,这个群体必须人人积极思考,群策群力,才能使得这个群体迸发出生机与活力,使这个群体发展的更好。
这两个方面,有很尖锐的矛盾冲突。怎么协调,是对人类智慧的一个考验。
作为个人,思考同样意味着改变。与改变相对应的,是习惯,习惯很强大。很多时候,依从习惯就完全可以生活。
依从习惯无需思考,既然开始思考,结果就很可能是放弃旧习惯,养成新习惯。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看待思考,我们还要思考吗?
如果思考,对个人而言是对旧习惯的挑战,对群体而言是对“一把手”的挑衅,前者很艰难,后者有危险。
如果不思考,那不就跟楼下放的车一样了吗?只服从别人指示,变成贯彻别人思想的一项工具。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沉重。我会继续思考一些与思考有关的事。
热爱生活
生活是美好的: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我们中午还堆了个小雪人,虽然有点丑,但欢乐的经历很珍贵。
生活是平淡的:一个人,即使有高光时刻,在人生中也只是短暂的一个或几个瞬间。慷慨激昂、热血沸腾,都不能持久。大部分时间,都要埋头潜心,默默耕耘,积累点滴。
生活是现实的:每个人都不能逃离日常的琐碎,每天都要吃饭、睡觉、上厕所。一个人,不管多么遗世独立,都难免在世俗寻常的生活秩序中挣扎:
《雍正王朝》中,邬思道高贵为帝王智囊,要自己打水洗衣服;《笑傲江湖》中,风清扬的独孤九剑虽能独霸天下,但他一个人隐居华山,且不说需要粮食蔬菜,更免不了炒菜做饭。《复仇者联盟》的钢铁侠,自己也要洗盘子刷碗。
我喜欢现实,没想要逃避世俗,我不苛求什么高光时刻,只是想尽我所能,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一丁点就行。
量大,不等于意义。
费孝通穷其一生,不就一本薄薄的《乡土中国》吗?钱钟书穷其一生,不也只一本《围城》吗?量是极小,只有“1”,但经典就是经典,有谁敢说因为量少,就否认他们的大师地位?
我不敢比他们,但愿意学他们。想踏实一点,再踏实一点,把头埋的再深一点,时间再长一点,积累再多一点,再厚一点,争取能做到将来能有足够浓缩的,足够精华的输出。
有人说,当今是一个喧嚣的时代,是一个“文字垃圾”充斥的时代,说有些以“宣传”为任务的媒体或公众号,虽然表面形式精彩纷繁,但内容其实极为单调:
只有一类主题,就是在说“我们拿了什么荣誉获得了什么奖,我们做了什么,或者我们多么辛苦或不易”。
对人民群众而言,“你们颁什么奖或获得什么荣誉”对我有什么影响?“你们做了什么”跟我有什么关系?
甚至会想到,有多少人做了巨大的实质的贡献,付出了多大的牺牲,却仍然低调朴实,深藏功与名,而你们就做了这么点小事,取得了这么点小成就,怎么还好意思去大张旗鼓地宣扬?
宣扬“辛苦或不易”,也难免荒谬:
你真的辛苦吗?冒雨做了项工作,就拍照宣传,但是马路上的环卫工人不是一直在冒雨干活吗,排污口的工人不都在冒雨清理吗?你说在大热天登山去干了什么,觉得屈尊降贵委屈万分,但是在山上劳作的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不是几乎每天都在那样过日子吗?你偶尔去了一次,不觉得新鲜吗?
……
宣传当然没有毛病,宣传能推广思想,传递感情,是对自己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的更好实现。但是,宣传的内容至少应该追求两方面的要件:让受众感觉有用,或者让受众感觉有趣。
如果内容仅限于“我们拿了什么荣誉获得了什么奖,我们做了什么,或者我们多么辛苦或不易”这一类主题,怎么可能获得受众的高度认可呢?
可能,这也是有些本来应该关注度非常高的单位,在微博或公众号一直不敢放开留言或评论的原因之一。
好了,一个晚上,近七千字,思路混乱,没有整理。大概写了几个小主题:
一是人生需求可分为物质、思想、感情三类,人作为主体,理应“不为物役”,更应重视感情。
二是提了“思想推动进步,社会排斥思想”的矛盾,人思考很危险,不思考则愧为人,考验人类智慧。
三是写了我要热爱生活,尽量少生产不生产“文字垃圾”,争取尽己所能,做点有意义的事,具体而言:
物质方面,除了在家偶尔做饭修理家具,就目前从事的这份工作,今生已不会再做太多与制造物质、改良物质之类的事,作为法律人,做的较多的是就别人的物质分配与归属做确认或调整。
思想方面,用功学习,勤于思考,争取能为我从事的热爱的法学事业做一点开拓或推广。法学属于知识范畴,一般以文字为载体。我争取能写些有价值的文字,不说有所建树,只算是尽一份心力。
感情方面,我是重情的人,善不善经营是另一回事,但亲情爱情友情我都发自内心地珍惜。感情也能用文字描述,勤于记录,乐于重温,不求不朽,记下来就真挚有痕。
这三个方面,好像都与文字沾边。想达到“做点有意义的事”的目的,还是要写。
可是,一方面,没有发文压力的日子实在太舒服了。我以前每周三发文,每夜都要看好几次表,有时两点多有时四点多。“闭关”这段时间,几乎每天都能一觉睡到闹钟响,很幸福。
另一方面,在家里,娃娃快要放寒假了,在单位,我们团队有同事也快要休产假了。不远的将来,我应该不会有足够的精力能保证持续更新。
所以我还是暂不“出关”,先耐住性子,再多学习一点,多积累一点。相信有一天,我会有足够的精力与心血,会积累到一定的识见与阅历倾注到“静夜思法”,争取能做一点有意义的事。
荐读两类各六篇:
专业六篇:
漫谈六篇:
其实每当安宁的静夜
可思的也不仅仅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