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院·分享 | 徐永光:慈善,让家族“由富到贵”

文摘   2024-11-14 20:01   新加坡  

作者:郑四方

来源:《家族企业》杂志

瑞士信贷和瑞银联合发布的第十四份《全球财富报告》显示,以当前名义美元计算,截至2022年底,全球私人净财富总额为454.4万亿美元,与此同时,越来越多人开始思考贫富差距过大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专注高净值人群相关研究的咨询公司Wealth-X的调查结果显示,财富超过50亿美元以及10亿-50亿美元的受访富豪中,分别有65%和50%将慈善列为首要任务。在慈善活动中,因社会问题陷于困境的个体获得正常的生存与发展权利,而施与者也因此得到人格涵育,家族传承基石更加牢固。慈善,已经成为美好世界的催化剂。



慈善与家族传承的关系是什么?它的价值体现在哪里?为此,《家族企业》杂志对话中国“希望工程”开创者、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以期深入探讨慈善事业在家族传承中的作用及其对社会的深远影响,同时挖掘慈善如何成为家族文化和价值观传承重要载体。



Q: 家族慈善与企业慈善有什么区别?

A:对此,我有几方面的判断。


第一个判断,家族慈善更加纯粹。企业本质上是商业组织,最紧要的是经营好公司,做好产品和服务。企业慈善行为会带来一些美誉度,但不能过多投入慈善,从而影响企业运营,杀鸡取卵要不得。家族慈善则不同,因为其脱离了商业范畴,没有市场利益诉求。


第二个判断,家族慈善往往成为社会创新的引擎。一般来说,政府的公共服务和企业慈善行为比较强调平稳有序,见行见效,不可冒进,但家族慈善基金更具探索精神,比如在自闭症等罕见病的帮扶、慈善的风险投资等方面,家族慈善走在前列。


第三个判断,家族慈善产生腐败的可能性更低。因为所谓“腐败”,就是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口袋。家族没有理由自己偷自己的钱,逻辑上说不通,而且家族慈善往往致力于弘扬家族精神与文化,传承先辈的光荣与梦想,子孙后代从事慈善事业时,心中有很强的意义与使命感,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腐败。



这里需要提一下,我国《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基金会设理事会,理事会人数为5至25名。用私人财产设立的非公募基金会,相互间有近亲属关系的基金会理事,总数不得超过理事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这为家族成员共同管理和介入家族基金会,提供了法律层面的保障。美国很多家族基金会都由家族成员管理,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Q: 家族一代与二代做慈善的区别是什么?您认为慈善如何助力家族“由富而贵”?

A:在我看来,拥有金钱、拥有资源是“富”;帮助他人、造福社会才是“贵”。


孟子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中国传统文化中经常强调的一句话是“富不过三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财富急剧增长,造就了一大批富豪群体。2024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上,中国内地有406人上榜,排名全球第二位。


不过,受限于时代因素,大多数一代富豪受教育程度不高,虽然积累下巨额财富,但对于家族治理和慈善等,认识相对有限。所以家族“由富而贵”的嬗变、慈善创新的重担,更多要由二代挑起,即所谓的一代搭台,二代唱戏。


两代人在慈善观念和行为上有着许多不同。先说一个“社会创新”的概念,主要包含社会企业和影响力投资,社会企业通过商业手段解决社会和环境问题,比如用小额贷款解决贫困问题,在医疗领域、环境领域、养老和助幼领域等,都是如此,虽然使用商业手段,但并不以赚钱为目的,始终坚持社会底线、环境底线和财务可持续的底线。


二代们大多有海外留学经历,视野比较开阔,国外公益事业的探索也走在中国前面,他们对公益的内核有更深的了解。



在行为上,二代们也更有志于公益的变革与创新。相较于“富二代”,新生代们更喜欢“创二代”的称呼,这是他们对自身定位和价值取向的体现。相比于一代,他们大多不再把积累财富作为人生主要目标,而是寄望于通过科技创新、社会创新、市场创新,为这个世界带来更多改变和福祉,以此超越父辈。


美国慈善家卡耐基说:“当今富豪的罪恶不在于吝啬,而在于滥行布施。”中国也慢慢涌现出更多有策略、有创新的慈善案例,比如有的用艺术手段关心乡村儿童心理健康,有的帮扶为社会作出贡献的英雄后代等。


在此,我想分享一位我的朋友、唐纳利家族第五代Elliott Donnelley的故事,看国外富豪是如何培养下一代,以及传承慈善理念与精神的。1871年,芝加哥大火烧毁了这座城市,唐纳利家族的印刷工厂也成为灰烬。老唐纳利说:“现在员工很艰难,所以我不会解雇员工;政府也很困难,我也不要政府的帮助。”老唐纳利通过跟摩根大通借款100万美元东山再起,成为美国“印刷大王”。


为了避免Elliott过早受到家族光环的影响,他的父母选择在远离芝加哥的地方抚养他。13岁那年,Elliott在翻看《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时候,看到了家族企业的名字,父母才向他讲述家族历史,并向他传递理念:你可以依靠个人的独立、个人的意志和个人的能力,自己成就一切。现在,唐纳利家族的很多后代成为学者和艺术家,Elliott本人也从事着慈善事业,他服务于社区,给贫困的人提供帮助,这难道不是身心幸福、高贵的体现吗?



Q:慈善如何助力家族治理,留存家族核心价值?

A:最典型的就是洛克菲勒家族的案例。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洛克菲勒家族为人类贡献了137个诺贝尔奖:他们投资创办于1890年的芝加哥大学,迄今获得100个诺贝尔奖,主要是经济学方面的;他们投资创办于1990年的洛克菲勒大学,共荣获36个诺贝尔奖,主要是生物工程方面的;洛克菲勒基金会推动“绿色革命”,帮助解决亚洲、非洲、南美地区的缺粮问题,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此外,他们在中国进行公益慈善风险投资,创办了中华医学会、协和医院、协和医学院,为中国现代医学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从19世纪到21世纪,跨度近200年,洛克菲勒家族和其慈善事业之所以长盛不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优化财富管理方式。为了有效传富,洛克菲勒家族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模式,比如创立世界上最早的信托公司,打理家族成员的私人财产,家族信托模式的家族办公室能够按照财富传承和财务管理的有效规则执行,能非常专业地对财富的投资结构安排和产业发展进行研究。管理团队是市场上最优秀的职业经理人,而非家族成员,这样就能保证投资更加理性可靠。


其次,传承延续慈善精神。几乎所有的家族信托或家族办公室在对财富管理进行规划设计时,一定会嵌入家族慈善的模式,非常注重价值观和文化理念方面的设计,比如制定家族宪章、家规家训等。慈善是非常有分量的,它能够凝聚家族共识,提高家族社会责任感,并且影响财产分配和能力分工。


最后,推动家族成员的深度参与。财富家族的子孙后代经商天赋不同、兴趣领域不同,尤其是有些人没有能力或兴趣从事商业,却往往可以在家族慈善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总而言之,财富管理是“赚钱”,慈善是“撒钱”,两者相得益彰。一进一出,流水不腐,家族才能持续兴旺发达。



Q:家族慈善如何构建正确的、可持续的、能长期引领家族长盛不衰的价值观?

A:我先讲一个有关家族传承的典型案例:香港恒隆集团董事长陈启宗的父亲去世时,把全部财富捐献出来成立基金会,陈启宗没能继承一分钱,但他和弟弟创立晨兴集团,投资内地的互联网、高科技公司,又重新成为富豪。他说自己也不会把财产留给儿子,因为“有钱的儿子不成材,没钱的儿子才成材。”


家族财富传承天经地义,陈启宗的例子比较极端,我并不建议所有家族都效仿。但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子孙后代,更重要的是继承家族精神与价值观,不依靠父辈,心无所恃,才能自强不息。正如陈启宗所说:“子孙是人才,可以自己成就事业;子孙是庸才,留下财富只能被糟蹋,反倒会害了他们。”


一个财富家族,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财富与社会的关系,很难保持长期的稳定与繁荣,“富不过三代”的魔咒也很难被打破。但在慈善文化的加持下,富过十代的例子也不在少数。


1521年,银行家雅各布·富格在德国奥格斯堡建立富格社区(Fuggerei),老人只要没有犯罪记录就能入住,一年的租金只需要一个莱茵顿,也就是0.88欧元,服务标准和条件500多年不变。位于日本石川县的法师温泉,因为泡温泉可以消除疾病,有益身心,泰澄大师委托弟子雅亮法师经营时,嘱咐“要为当地乡人谋福利”,这一理念也被代代传承,如今已经是46代、1300多年了……我们看到,一个家族仅传承财富是不可能的,只有具有慈善文化的加持、服务社会的精神,才有可能保持数百年的繁荣稳定。



Q: 请您谈谈建立家族慈善基金的意义和注意事项。

A:目前国内已经有很多财富家族创立了慈善基金会,比如曹德旺的河仁慈善基金会,杨国强的国强公益基金会,何享健的和的慈善基金会,郑裕彤的周大福慈善基金会等,他们在践行社会责任、用行动回报社会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我认为建立家族慈善基金有几大意义:


一是税收优惠。慈善法明确,慈善组织及其取得的收入依法享受税收优惠。对于高净值人群来说,税率可能高达45%,慈善捐赠是税前扣除,这意味着有近一半的捐赠额为政府税收让渡,所以能减轻个人捐赠负担。


二是家族慈善不应被定义为富人慈善。家族慈善基金的建立,不一定要用基金会的形式,因为内部管理成本很高。可以建立家族慈善基金,挂靠在基金会下面,管理费用会非常低,并且可以根据捐赠人意愿使用捐赠资产。


以美国为例,家族基金会大概有8万多家,企业基金会只有2700家,一半以上的家族基金会资产不到5万美元,是金额不算多的一笔钱。我到美国人家中走访调研,发现哪怕一般的工薪阶层,用父母的遗产或家庭资金也能成立家族基金会,他们认为:“基金会对我们很有价值,因为它的存在,我们要召开家庭会议,商量如何捐赠,如何培养管理基金会的下一代,这让我们交流更多,家族更团结,幸福感更高。”


三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捐赠,也可以看作是本人意志或梦想的延续。比如1924年成立的纽约社区信托(The New York Community Trust)是美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社区基金会之一,也是纽约市非营利组织最大的资助者之一,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个社区信托有将近2000个私人慈善信托,每个捐赠人都可以写下自己的意愿,其中有一位是舞蹈家,因为练舞经常导致拉伤或者磕碰,她的捐赠委托是“保护舞者们的大腿”。



但也应该看到,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还需要解决一个问题。目前,中国家族基金会的数量并不多,并且呈现微型化趋势,也就是一半以上的家族基金会注册资金是基金会注册的最低限额。但另一方面,2023年中国富豪捐赠1000多亿元,在海外建立基金会和慈善信托——原因是我国法律规定个人慈善组织投资收益须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造成慈善组织只存款、不投资,逐渐失去“造血”能力。


所以,我呼吁为慈善“松绑”,因为慈善资产收益方式主要是资本利得,免税或者低税收不仅不会冲击税基,反倒能助力企业发展,扩大税收基本盘。另外,慈善资金是典型的“耐心资本”,不以追求短期收益为首要目标,专注于长期的项目或投资活动,并对风险有较高承受力,这也能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本文详见于【《家族企业》杂志2024年10月刊】 未经本刊授权,不得转载;经本刊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


转载编辑:赵熠婷

转载审核:章迪禹

浙江大学企业家学院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企业家学院将致力于为广大民营企业家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培养咨询服务,并将企业家创新创业教育与家族企业传承教育等议题纳入培养体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