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石一磊的第250篇原创文章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个体只有不断学习、持续迭代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唯有成长,才是前进之道。
我个人认为,让成长有迹可循的最好方式,就是写作。
"南极游学倒计时100天"
12月9日,星期一,晴
中午,007写作社群的创始人覃杰发来微信:“咱们明年的南极游学进入100天倒计时啦,写篇文章纪念一下。”
我回了句“好的,我想一想”后,就踏上了出差的旅途。这会儿在返程的路上,同事开着车,我才得空复盘自己践行写作这件事。
坚持了7年:从2018年5月开始注册公众号,到明年三月去南极,正好七个年头。
输出680篇文章:在公众号和今日头条大小号同时公开写作,有些内容相同,有些则不同。
累计116万余字:680篇文章,累计116多万字,字字句句,均来自真实的自己,记录着自己的点滴成长。
回头看来,我真的被自己感动到了,这是我自己吗?竟然真的坚持下来了,太了不起了,给自己一个大大的赞!
感动之余,我在思考是什么样的力量让我把这件事坚持下来了?
1、因为喜欢,由坚持变成了热爱。
启动写作,纯粹出于简单的喜欢;加入社群,就有了裹挟的力量,进而变成了必须坚持;坚持久了,就慢慢地爱上了写作,并变成了日常。
开始的简单“喜欢”,加上一定的“坚持”,如今已经是“热爱”,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2、进入了“心流”状态。
我开始只是自己有一篇,没一篇的慢慢写。加入007写作社群后,受团队裹挟,有了“7天一篇写7年,写完7年去南极”的目标;加上“不写就出局”的淘汰机制,配以了一定的难度;最后又有了写作班级群中战友间的互相点评和互动,正好给了我们不同程度的正反馈或负反馈,相互被看见,并彼此点亮。
“明确的目标,适当的难度匹配,及时的反馈”,以上三点,正好构成了产生“心流”的基础条件。
进入“心流”状态后,就不是为了完成任务了,而是享受忘我的状态了。
3、赋予了意义。
很多事情,我们需要去定义它,并给它赋予意义。
随着自己步入中年,越来越知道健康的宝贵。这个健康,不仅是身体健康,还需要心理健康。也是机缘巧合,我接触了长跑,让身体得到了锻炼,收获了身心健康。具体可以看我的跑步年度总结《年度总结|跑步是最快乐的疗愈》。
除此之外,写作又让我的大脑得到了锻炼,同时也让自己多了一份自己与自己对话的方式。通过写作复盘,我们不仅可以总结工作,还可以改善亲子关系,更能够实现自己的疗愈与成长。
写作健脑,跑步健身,何乐而不为之呢!
在这个南极游学倒计时之际,以此短文做个小结,既鼓励自己,也邀请有共同热爱的你加入我们,和一群有趣的人群开启浪漫的文化之旅,一起去南极看企鹅。
来吧,这里有88位有趣的灵魂,欢迎加入我们。
"中国采购经理人年会"
12月14日,星期六,晴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爱折腾,尤其是学习上的折腾。
大专毕业后,就没停顿过。一边工作,一边读书,本科、GCT工程硕士、EMBA、采购经理人CIPS培训、“007不写就出局”写作社群……等等,各种不同阶段不同内容的学习、提升与践行。
我乐在其中,不仅如此,还常常因为乐于分享,经常被曾经学习过的地方喊去做分享。这不,这次就被上海现代物流科技培训指导服务中心的黄春老师喊来,参加中国采购经理人CIPS的2024年年会,并作《采购经理人升值必修5大销售技巧》的主题分享。
说起在CIPS的学习,那还是2016年9月份的事情。那时,我刚从工作了十年的营销岗位调岗到采购岗位,对于习惯了销售思维的我,没做过采购,更没有系统的采购思维和知识,于是我向老板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让我先去学习一下如何做采购、如何管理采购。
就这样,我自己通过多家比较,最后找到了CIPS,通过近3个月的学习,让我掌握了系统的采购思维和基本的采购知识框架体系,同时还结识了优质的老师和同学资源,这在我日后的采购工作及管理中起到了重要助力和外脑作用。
最为荣幸的是,因为我的乐于分享,加上当年杜老师、黄老师的发掘,并鼓励我将干了十年的营销知识和经验打磨成课程,这样我又站在了CIPS的分享嘉宾舞台。
复盘整个过程,除了乐于分享,外加遇到伯乐之外,这当中很重要一点,得益于我喜欢“写”,也正是因为有写作和整理总结的习惯,才成就了我的这门课程。
非常有意思的是,我的这门课程中,核心知识点就是:听、说、读、写、译。听清客户的需求,说明自身的优势,读懂对方的困惑,写出用户的故事,译准双方的价值。
“写”在“译”的前面,从“听”到“说”,再到“读”,最后经过“写”的内化,才实现有效的“译”。而“译”准了,才是真正有效的沟通。
我把这次活动的邀请码放在后面,感兴趣的朋友扫描二维码打开链接,详细了解。
写在后面:
前些年,网络上很流行一句话:七年就是一辈子。非常巧合,我上面两件事,正好都经历了七年,也就是都经历了“一辈子”。
我上网搜了搜,翻了翻知乎,问了问AI,关于“七年就是一辈子”大体有以下几种回答。
首先,从科学角度来看,人体的细胞大约每七年会完成一次整体的新陈代谢,这意味着我们的肉体每七年相当于重生一次。这种细胞的新陈代谢过程使得我们的身体在生理上每七年就像换了一个新的身体,因此可以说“七年就是一辈子”。
其次,从技能学习和成长的角度来看,七年通常是一个人精通一项新技能的时间框架。李笑来在《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中提到,大部分人一辈子从事某一专业领域的工作,而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并精通一项新技能大概需要七年时间。如果把每学会一项新技能看作度过了一辈子,那么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可以活“很多辈子”。这种观念鼓励人们主动学习新技能,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从而拥有丰富多彩的人生。
再次,七年也被认为是一个人做成一件事的时间框架。李笑来在《做时间的朋友》中提到,七年时间一般可以用来做成一件事,这种认知帮助人们理解,七年是一个可以达成目标的合理时间跨度。这种观念提醒人们不要急于求成,而是要在某个领域深耕细作,持续进步。
从以上描述,我们大致可以看出,“七年就是一辈子”这一说法主要源于人体细胞的更新周期和技能学习的周期性。
“七年就是一辈子”,这句话原本出自国外的一幅漫画,它的意思是说,大部分人一辈子就从事某一专业领域的工作,然后在这个领域一做就是一辈子。但是当今社会变化非常迅速,很难说一个人一定会在一个领域一做就是一辈子,如果七年算一辈子的话,也已经是好几辈子的事了。
婴幼儿时期,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茁壮成长。
不同的学龄阶段,每个人都希望能考进心仪的学校,取得满意的成绩,获得有益的成长。
走上工作岗位后,又是各种升级打怪,各种能力建设,各种社会角色的挑战,各种不同年龄段的担当与责任;这些,都需要我们持续的成长。
退休后,除了让自己健康喜乐外,还要不停学习,不断接触新生事物,让自己不被滚滚洪流所吞没,让自己能老有所乐。
成长是个永恒的话题。唯有成长,方可敌世事变迁,方可见沧海桑田。
写作,助力成长;写下,就是永恒。
- End -
觉得有启发或帮助,点个“在看”,转给朋友们
欢迎关注, 互动交流您的看法!
- 推荐阅读 -
点击蓝字即可查看历史文章
写作观念,为爱前行——《写作七课》学习心得之七 文章修改,回归初心——《写作七课》学习心得之六 文采提升,软装定位——《写作七课》学习心得之五 写作排版,硬装房屋——《写作七课》学习心得之四 写作标题,吉日封顶——《写作七课》学习心得之三 写作框架,明细结构——《写作七课》学习心得之二 卡片写作,打好地基——《写作七课》学习心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