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新年伊始,回到生命的起点

文摘   教育培训   2025-01-01 09:28   江西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这是石一磊的第252篇原创文章


这次返乡,我特意放慢了脚步。


连续三年来,我都是和写作社群的伙伴们一起跨年的,三亚、遵义、三峡,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感悟,收获了不同的成长。


这一次,能返乡跨年,也是巧合,原本是打算元旦后再返乡接父亲的。一来,老大读高中,学业紧张,免得来回跑,所以早就和父亲商量好,今年接他到昆山过年;二来,妻子的大舅去世,我回来送他一程,出殡的时间正好在元旦前。


这样,我就干脆把接父亲到昆山的时间提前了。





 A 

"姑姑的嘱咐"


每次回来,我都要在村子里转转,除了有同族的亲人和乡里乡亲外,村里还有三个血缘亲戚。


第一个是父亲的亲妹妹,我的小姑姑,六十多年前就嫁在了我们村;另外,还有两个表姐也嫁在我们村,一个是大姑姑的小女儿,从外村嫁了过来,另一个就是小姑姑的小女儿直接就嫁给了我堂嫂的大哥。亲上加亲,同时又出了五福,不算近亲结婚。


不知道老人当时这样的安排是不是出于亲上加亲的考虑,但是,给我们这些远在外地工作的人来说,就带来了一个好处:老人一个人在家时,我们心里也踏实些。真要有急事,一个电话,这些亲人马上就会赶到家里照看一下。


吃过早饭,我路过村里的祠堂,来到冬生哥家(小姑的女婿),他妈妈(我喊姨,和我妈是同一个村里长大的,都嫁到石家畈)正在墙根太阳底下晒鞋子,和她寒暄了几句,看她身体康复的不错,就给冬生哥打去了电话,告知他我回来了;之后,我就往村子最后面的小表哥家去了,因为姑姑住在那里。


姑姑见我回来了,开心地快步赶来帮我开院门,拿椅子让我坐下晒太阳。又是给我剥橙子,又是帮我削苹果,最后还要起身烧水做糖水泡荷包蛋时,被我拉住。我让她坐在我对面,这样可以晒背,既补钙又方便陪她拉家常。


“细哥哥今天还没来我这边,平常他每天上午或者下午总是要来我这边坐一会儿的”,姑姑见父亲没有和我一起过来,就告诉我:“如果我没有看到细哥哥过来,我就会到前面去转转,去看看他。”


“新生哥元旦回来吗?”新生是我表哥,姑姑的小儿子。


“你们俩一样,都特别孝顺,经常回来看看我们”,姑姑一面夸奖我们,一面也骄傲地认可我们这些晚辈的努力,并不忘叮嘱我们:“在外更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这样我们在家里呆着也放心。”


最后,姑姑不忘告诉我,腊月二十六,大表哥家的女儿办结婚酒。


我明白姑姑的心意,肯定是希望我能赶回来的,我自知专程来回多有不便,我马上现场给新民(我哥)打了一个电话,确认他春节放假的时间。


姑姑得知新民能在家后,开心地笑道:“那就好,那就好!”






 B 

"姐夫的家具"


从小表哥家出来,沿着村里靠近山边上的老路往南走,路过我出生的老宅所在地。


老屋已经全部倒了,前些年我哥尝试着养些鸡鸭,搭了个棚子还在,除此之外,长满了竹子和杂草。这次我没带锄头和柴刀,就不上去了,等开年后,来看竹笋时,再上去收拾一下吧。


继续往前走,我计划着去大表姐家串个门。路上遇到毛妹嫂子正在搬石头铺路,见我回来了,赶忙把手放在围裙上擦了擦,打算喊我进门坐会儿,我告诉她我随便走走,就不用进屋张罗了,我们就这样站在路边聊了一会儿。


攀谈中得知,他儿子华华、伟伟每次回来车子都不好停,这次在房子后面开辟了一块平地,用小石头铺好,把大石头搬开,方便车子开进去。就这样纯手工忙了两个星期,铺上了小石子的道路和停车场已经可以看出雏形了。


别过嫂子后,我继续往前走,下一个斜坡右转五十米后就到了大表姐家。


表姐夫是做木匠的,原来在华南的家具工厂上班,现在退休回到家,凭着对木匠的热爱,在家做起了各种木制家具。


我刚进院门,表姐就看到了我,放下手边的活就迎了上来。


“姐夫做的火桶,老爸用的很好,暖和又扎实”,我把父亲用后的反馈告诉表姐。


“你姐夫做的东西,笨是笨了点,但绝对扎实。”表姐一边回应我,一边告诉我,姐夫在二楼干活,让我自己上去看看。


我来到二楼时,姐夫闻声打开了二楼北面的房门,进得屋来,我被眼前的景象惊讶到了,各种木匠用的工具一应俱全:刨台、锯台、钻台,以及我叫不出名字的各种工具,俨然是一个小型家庭工厂。


姐夫逐一给我介绍了每个工具的用途,又来到楼下,给我把他做的每个产品详细介绍了一遍:火桶、摇椅、可折叠大圆桌,每一个都亲自上手示范或者拆装一遍。


此时此刻,我瞬间明白:真是手艺人的纯粹热爱,才能有如此干劲。






C

"父亲的萝卜"


告别姐夫,我沿着村里最南边的大路往回走,沿途还遇到了几位同辈但年长一些的老哥哥们,简单和他们寒暄几句,我便回往回走。


远远就看见,父亲正弯着腰、弓着背,在后面的菜园里挖萝卜。


对,没写错,是挖萝卜,而不是拔萝卜,因为父亲种的萝卜太大了,直接拔都拔不出来,只好借助锄头把旁边的土扒开,才好把萝卜拔出来。


自从2016年,我把新房子盖起来之后,父亲就更乐意在老家住了。院里院外、屋前屋后都是菜地,他按照时令,想种什么就种点什么。


不仅如此,菊花、茶花、矮脚格桑花……各种不同季节盛开的花朵他也种了不少。


曾经的生产队能手,多年的务农生活,勤劳善良的本性,让他在这片热土找到了老有所乐的全部寄托。


不同时令种的不同菜肴,要么让我们子女回来拿新鲜的,要么帮我们晒干后,等春节大家都回来了,每家分一点。


无论什么时候回来,我总不会空手返回。




写在后面:


回来的这几天,除了抽一天的空去湖北拜访了两个客户,其他时间都在村子里慢慢转悠;另外,我还特意去看望了舅妈,在表哥家吃了晚饭,昨天还去和大哥、大姐一起吃了顿晚饭。


今天上午,四姐夫、小姐夫和小姐姐、还有小姐夫的好友也特意赶了回来,陪父亲吃了顿中饭,因为再见面就要到春节后了。


不知道是因为随着自己的年龄增长,更能理解父辈的故土情结,还是我自己的故土情结正在觉醒,我现在返乡后,就不太愿意走,总希望多住上一阵子。


生命中总有很多巧合,原来只是把每个巧合当成普通的巧合,但这一次给我的感受大不相同,妻子大舅的离世,让我提前返乡了,也让我把原计划接父亲的时间安排提前了,就是这个提前,让我有机会在老家跨年。


我记忆中,自从我初二离开老家后,再也没有在家乡跨过年,也就是说,之前在家乡的跨年起码是三十二年前。


三十二年后的今天,我回来了,回到了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回到了这个小山村。


既然如此巧合,就在2025年开年的第一天,把开年的第一篇文章献给这篇沃土吧。


今年跨年,我回到了老家;新年伊始,回到生命的起点。






- End -

觉得有启发或帮助,点个“在看”,转给朋友们



欢迎关注, 互动交流您的看法!




- 推荐阅读 -

点击蓝字即可查看历史文章




石一磊
生命中很多事情,总是在不经意间、以你始料未及的方式不期而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