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不设限!安氏I类错验患者的下巴友好舌侧矫治技术(I)(德)

文摘   健康   2025-01-07 12:01   北京  

作者:
Selina Ballikaya(德)
Markus Steppan博士(德)
Minje Frederking博士(德)

特邀翻译:李闻汐

本文原载于《世界牙科技术》2024年第4期《修复工艺专刊》第12-17页。


舌侧矫治技术满足了患者所希望的“隐形”正畸治疗。舌侧矫治器很受患者欢迎的同时,经常导致舌损伤、舌体不适、舌功能空间受限以及语言障碍。对于安氏I类错𬌗患者第一磨牙区域,可以采用稍加修改(简化)的粘接方法进行更舒适的治疗:舌侧矫治器托槽只从第二前磨牙粘接至对侧的第二前磨牙。为了保持后牙区的咬合,对第二前磨牙到第二磨牙从颊侧进行链接固定。

本文分两部分发布,本篇是第一部分,介绍背景和病例;第二部分于2025年1月17日发布,继续展示更多病例。

关键词:舌侧正畸治疗,舌侧矫治器,简化舌侧粘接方法,安氏I类错𬌗


导言

寻求正畸治疗的成年患者人数不断增加,让矫治器尽可能地不显眼,是这部分患者的一项重要诉求。除了应用塑料或陶瓷托槽的多托槽矫正器外,还可以考虑隐形矫治器和舌侧矫治技术。由于美观性不足,许多患者无法接受从唇颊侧粘接的多托槽矫治器,较隐蔽的塑料或陶瓷托槽的视觉效果通常也不能令人满意。Försch等人研究了这些矫治器的可见度及其对外观的影响:他们发现,受试者认为陶瓷托槽最为显眼、对外观的负面影响最大;隐形矫治器相比之下接受度更高,其中不带附件的隐形矫治器更受欢迎。相比之下,舌侧矫治被认为既不显眼,也不会造成更大的不适感。

介于社交媒体上各种隐形矫治器制造商的广告和宣传越来越多,这类正畸方法正日益成为成年患者关注的焦点。然而,与固定矫治器相比,隐形矫治器的有效性在正畸医生中还存在一些争议。对于隐形矫治器的确切适应证也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另外,经常有报道称,比起固定矫治器,利用隐形矫治器更难实现某些特定的牙齿的旋转(rotation)、转矩(torque)、压低(intrusion)和升高(extrusion)。相较而言,舌侧矫治器由于托槽-弓丝的组合精度高,可以实现有效的转矩控制。

与唇侧多托槽矫治器和隐形矫正器相比,舌侧矫治技术具有一定的优势。对于对美观要求高的患者来说,舌侧矫治器的决定性优势在于从口外几乎不可见,且可以避免唇侧由于脱矿、酸蚀和粘合剂造成的损伤。与使用隐形矫治器治疗相比,患者的依从性也处于次要地位。

舌侧技术的缺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主要症状是舌损伤和舌体不适——尤其容易发生在治疗初期,并且频繁地发生在舌根区域;以及舌功能空间变窄。也有报告称偶尔会出现发音受限的症状,如口齿不清(“咝音”发音缺陷)和咀嚼功能受限。

鉴于上述不利因素,我们在诊治某些患者群体时采取了稍加修改的舌侧粘接方法。舌侧矫治器托槽只从第二前磨牙粘结到对侧的第二前磨牙。这样可以减少对舌感官的刺激,舌部的功能空间也不会受到太大的限制。不过,这种方法只能用于特定的患者,即符合以下前提条件:磨牙区已达到安氏I类咬合,或者后牙咬合在治疗理念中无需调整。对于符合这一条件的患者,将在技工室的订单上注明第二前磨牙远中不需要锯开模型,并为第二前磨牙订制带管托槽。为了保持后牙区的咬合,用钢丝(Forestanit 0.8 mm,弹簧硬度, Forestadent公司,德国)从颊侧将第二前磨牙到第二磨牙连接固定。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步骤之前要先进行舌侧矫治器托槽的粘接,否则之后舌侧托槽的转移托盘将不再适配。

下面将着重介绍三例病例,三名患者都使用了个性化WIN矫治器(DW Lingual Systems公司,德国)。


相关阅读
 3D打印正畸矫治器——使用数字光处理和选择性激光熔融技术
 修复工艺 | 反锁𬌗修复—第一部分:分析、计划和临时修复

病例1

患者,女性,27岁,首次就诊时主诉排齐下颌前牙,并改善露龈笑(图1)。对初始病历资料的评估显示,患者上下颌前牙受到挤压,过萌的前牙牙列拥挤,伴有一定程度的旋转和倾斜。上颌前牙有明显后倾倾向。口内可见深覆𬌗及闭锁性下颌后缩,但无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症状,两侧尖牙区出现不对称的II类咬合(远中咬合),缺乏功能性尖牙引导,牙弓形态不协调(图2至4)。 

图1患者接受正畸治疗前的露龈笑。
图2a至e口内初步检查结果。
图3患者接受正畸治疗前的全景片。
图4患者接受正畸治疗前的头颅侧位X线影像。

图中显示了相应的技工室订单(图5)、邻面去釉方案(图6)以及初始模型(图7)和设计模型(图8)。

图5技工室订单。
图6邻面去釉方案。
图7a和b初始模型。
图8a和b设计模型。

作为正畸治疗的一部分,临床团队在上颌进行了扩弓,下颌的后牙进行轴向调整。通过邻面去釉技术(Interproximal Enamel Reduction,IER)、前倾以及压低,解决了前牙拥挤、旋转和倾斜的问题。通过在硬腭前部植入微种植体(Dual-Top™ JD钛钉,槽沟尺寸0.022" ×0.028",1.6 mm×10 mm, Jeil Medical公司,韩国)作为支抗元件,加强上颌前牙压低的效果,从而实现了功能性尖牙引导,并消除了闭锁𬌗(图9至12)。牙龈美学和露龈笑都得到了改善(图13)。

图9a至e治疗后口内图像。
图10a和b最终模型。
图11患者接受正畸治疗后的全景片。
图12患者接受正畸治疗后的头颅侧位X线影像。
图13患者接受正畸治疗后的露龈笑。

首先,在非透明硅胶转移托盘的帮助下粘接牙35至45的舌侧托槽,然后进行两侧颊侧从第二前磨牙到第二磨牙的链接固定(图14)。下颌前牙没有进行邻面去釉。一个月后,在上颌重复同样的粘接程序(图15):按照牙科技工室指定的邻面去釉方案,粘结从牙15到25的个性化WIN托槽,在两侧后牙区进行颊侧的链接固定,并使用精细金刚砂打磨片(M+W Select Superflex金刚砂打磨片,双面,直径19 mm,厚度0.23 mm,M+W Dental公司,德国)和抛光打磨片(Sof-Lex抛光打磨片,各类颗粒度,3M公司,德国)进行邻面去釉(图6)。弓丝顺序可见技工室订单(见图5),应用在下颌的包括以下弓丝:0.014超弹性镍钛弓丝(SE-NiTi)、0.016超弹性镍钛弓丝、0.016×0.022超弹性镍钛弓丝、0.016×0.024不锈钢弓丝以及一个0.0175×0.0175 β-钛弓丝(ß-Ti)。上颌弓丝使用顺序为:0.016超弹性镍钛弓丝、0.016×0.022超弹性镍钛弓丝、0.018×0.025超弹性镍钛弓丝、0.016×0.024不锈钢弓丝(ExtraExtratorque,15°)和0.0175×0.0175 β-钛弓丝。为了改善露龈笑并压低上颌前牙,在佩戴0.016×0.022 超弹性镍钛弓丝的同期在中切牙11和21的腭侧植入微型种植体(Dual-Top™ JD钛钉,槽沟尺寸0.022"× 0.028",1.6 mm×10 mm)(图16)形成支抗。为了更好的压低上颌前牙使用了不锈钢个性化0.016×0.022片段弓丝(Stainless Steel Arch Wire,形状:Natural,Highland Metals公司,美国)和正畸橡皮筋(Gray Plastic Chain -封闭式,American Orthodontics公司,美国)。在戴入0.0175×0.0175 β-钛弓丝之前,将片段弓丝移除。

图14下颌牙粘接舌侧托槽后的口内情况。
图15上颌牙粘接舌侧托槽后的口内情况。
图16:腭侧植入微种植体后的口内情况,通过应用0.016×0.022不锈钢片段弓丝和正畸橡皮筋施力,进行前牙压低。

治疗一共持续了八个半月。下颌和上颌前牙舌侧粘接舌侧丝保持器(dentaflex钢丝,三股,超弹,直径0.45 mm,登特伦公司(DENTAURUM))以及佩戴压膜保持器(Copyplast C,直径1.0×125 mm,Scheu-Dental公司,德国)稳定了治疗效果。


相关阅读
 口腔正畸 | 完好的咬合功能为何如此重要
 对使用隐形矫治器及生物渐进技术原理矫治II类错𬌗的反思(加)
 END

世界牙科技术
《世界牙科技术》公众号与同名期刊及官网是口腔行业的专业媒体,致力于发表国外口腔临床文献与技工案例,高水准与专业化是平台的宗旨。《世界牙科技术》杂志创刊于1997年,每年出版十期期刊,电子版与印刷版同时推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