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虚构的交织之美——《风起陵阳》创作谈
罗其富/文
创作长篇小说《风起陵阳》对我而言,既是一次历史的重温,也是一场文学的探险,更是一次偶然。关于屈原在陵阳,我初步创作计划分三部,共200万字,为《风起陵阳》、《风雪陵阳》、《风卷陵阳》。目前《风起陵阳》完成45万字。以战国时期为背景,通过一系列的人物和事件,试图还原战国那个时代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小说的背景设定在战国时期的楚国,那是一个充满动荡与变革的时代。秦国的崛起对楚国形成了巨大的压力,而楚国内部的政治腐败和权力斗争更是加剧了国家的危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主人公屈原及其他主要角色的命运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各具特色。屈原作为主要人物之一,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和不屈不挠的斗志,让人肃然起敬。其他如秦使魏冉、鸠兹刺客等角色也都有着鲜明的性格特点,他们在朝堂与江湖之间游走,或为国谋,或为私利,演绎出一幕幕人性与利益的激烈碰撞。
《风起陵阳》在情节设计上充满了悬念和冲突。从屈原的流放开始,到陵阳的攻防战,再到各国间的合纵连横,每一章节都有扣人心弦的情节发展。作者巧妙地将历史事件与虚构的故事情节相结合,既保留了历史的严肃性,又增添了小说的可读性。
小说中对于“义”与“利”的探讨尤为引人深思。在那个混乱的时代背景下,不同人物对于忠诚、背叛、信仰和利益有着不同的诠释和选择。屈原的坚持、子兰的变节……这些人物的故事不仅展现了个体的命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
除了人物之外,陵阳,这个在史书中不太显眼的地方,在我的笔下逐渐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成为了战国时期的中心点,“风暴眼”。我希望通过这个故事,让读者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面对国破家亡,悲欢离合,爱恨情仇,以及他们面对命运时的无奈与抗争。当然,还想让读者关注千年古镇——陵阳。
在创作过程中,我深感历史的厚重与复杂。为了尽可能地还原历史真实,我查阅了大量的史料,包括《史记》、《战国史》等经典著作,也参考了许多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比如:游国恩、汤炳正、苏雪林、钱征、马光水、陈寿新、苏诚林、谢涌源等一大批屈原研究学者的资料基础上,进行了小说加工创作。这些资料为我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故事细节,让我能够更加准确地描绘出春秋战国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物性格。同时,也让我多次走进陵阳,触摸陵阳,感受屈原在陵阳的点点滴滴。
当然,小说毕竟是小说,我也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艺术加工。我试图通过虚构的人物和情节,来展现那个时代人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纠葛。有些人物虽然并非真实存在,但他们的遭遇和选择,却是那个时代人们普遍面临的问题。
在《风起陵阳》中,我特别强调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之间的紧密联系。在我看来,每个人都是时代洪流中的一滴水,他们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因此,我在小说中描绘了许多人物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为国家和民族利益而奋斗的场景,希望能够激发读者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尤其是屈原。
此外,我还试图通过这部小说来探讨一些更深层次的主题,如权力与腐败、忠诚与背叛、爱情与友情等。这些主题在任何时候都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我相信通过这部小说的阅读,读者能够对这些主题有更深入的思考。特别对陵阳有更多的了解。
创作《风起陵阳》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它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战国时期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也让我有机会用自己的笔触去描绘那个时代的人们和他们的故事。这部小说发表后,全网点击率突破五千万,单篇点击率都在百万以上。同时,我要感谢池州市文联和池州市作协对这部小说的关注。尤其感谢池州文联副主席阮德胜的约稿,感谢池州作协主席何家荣的指导,让这部小说于今年在《大九华》杂志第二期发表,并引起广泛关注。
正如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著名评论家陈进博士评《风起陵阳》是一部通过历史想象构建池州“人文地理学”的小说。这部小说的最大特色并非“历史悬疑”,而是通过叙事来塑造屈原流放形象,通过想象来构建“陵阳”的“人文地理学”。有些像西方17世纪古典主义戏剧“三一律”里要求故事情节“发生在一个地点”,可以保证情节的紧凑、行动的密集、氛围的营造、人性的凸显。作用也是“双向”的,这样的叙事也赋予了叙事空间以意义与价值。所以,小说中存在着两个“陵阳”:陵阳的空间叙事和作为叙事空间的陵阳。小说中也有三个“屈原”:史实记载的屈原、“他人”传言的屈原和行动主体的屈原。小说中有两种“信息”:嵌入注解的“真知识”和虚构想象的“元知识”。小说完成了对“陵阳”的“人文地理学”建构。对故乡的历史想象,是作家“地方性”写作的一种方式。这种想象,需要在一定史实的支撑下抽象出一种地域文化的精神。历史上有过关于屈原流放陵阳的记录,但是具体事迹不详。小说在中国古代历来被视为补“正史”之阙,所以《风起陵阳》就承担了对屈原流放陵阳这一“不详”史实的阐发与想象。
在小说里,陵阳山被置换为道家圣山,和今天世人知晓的九华佛教圣地有所不同,道家文化比佛教文学更具神秘色彩,有利于小说的传奇性。这种“置换”并“穿越”式的设定,将各种地域特色集中展现,强化了“陵阳”的“人文地理学”。为了塑造人物,作者还引用了《史记·屈原列传》《战国策》等的各种正史记载,甚至还有楚史专家汤炳正关于屈原变法的考证。
同时作者又虚构了一些“元知识”,即“为了情节展开的需要,为艺术世界制定基本的运行规则,为人物的行动确立可能性与不可能性”。比如前越民间组织复越会、陵阳道学院等。作者甚至花了三章的篇幅,设定并详细描写作为道家仙山的陵阳山。这也可以看出作者在这部小说中,以“人文地理学”宣传家乡的拳拳赤子之心。
来源丨池州市屈原学会
审核丨刘海燕
监制丨杨 健
编辑丨胡 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