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离骚》与兰溪、兰花
程元启
屈原流放陵阳九年,忧愁幽思,寄情山水,比兴花草,乃赋《离骚》。《离骚》中香草植物诗句共32句, 22种植物。其中,兰草园及兰花的诗句15句,兰花品种4种,均为兰科兰属多年生宿根草本。
青阳县陵阳镇兰溪,自古盛产兰花之地。现今仍山青水秀,一条山谷,溪水潺潺,植被茂密,春秋季兰花绽放,兰香四溢。进入溪谷,很远就能闻到兰花飘香,沁人心脾。《离骚》中兰草兰花在兰溪狭谷中均有天然分布。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
余以兰为可恃兮,羌无实而容长。
览椒兰其若兹兮,又况揭车与江离?”
兰,兰草统称,包括春兰、建兰、墨兰、蕙兰。屈原在兰溪开辟的兰草园,种有春兰、建兰数百亩,还有蕙兰百亩,时常打马在兰草园里行走,累了就到兰溪对面的椒丘休息。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秋兰,即建兰(Cymbidium ensifolium),多年生宿根草本。花浅黄色,有清香气,花期7—9月,故《离骚》中称之为秋兰。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
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
蕙,蕙兰(Cymbidium faberi Rolfe),又名九节兰。多年生宿根草本。生于山坡林下阴湿处,花期4月,形态多姿多彩,花香清芳幽远、沁人肺腑,被誉为“花中君子”。
“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
幽兰,即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 ),也称山兰。多年生宿根草本。生长于山坡、林缘、林中透光处,温暖湿润的半阴环境。花期1-3月,叶姿优美,花香幽远。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木兰:可能是墨兰(Cymbidium sinense),报春兰。花期10月至次年3月。生于山坡林下、溪谷旁湿润处。花期与秋菊有重叠,故可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
有以《离骚》木兰为紫玉兰、辛夷,落叶小乔木,花期3—4月,分布湖北、四川、云南等省,本省久经栽培。秋菊落英时,紫玉兰已经落叶,无花无叶,应无朝露可饮,与诗意不符。
读《离骚》及对《离骚》中兰花品种分析,屈原与兰溪有深厚渊缘:
一、兰溪是屈原流放陵阳期间经常性的重要活动区域
兰溪,兰花之溪,顾名思义,兰花多的区域。这里溪边沟谷、山坡林下,盛产兰花,品种众多,幽兰、建兰、墨兰、蕙兰、寒兰,不一而足。从古至今兰花一直作为一种高雅象征,香气四溢,能够飘散到很远的地方。屈原《离骚》中,包含兰花的诗句多达15句。可以推断,屈原是一个爱兰之人。“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生活在陵阳,活动在兰溪。可以肯定屈原多次进入兰溪幽谷,种兰花、采兰花、闻兰香、饮兰露,而且多是早晨进入兰溪幽谷。屈原与兰溪有割不断的情缘。
二、兰花是《离骚》作品中的灵魂
兰花象征高雅、纯洁、爱国情怀和坚贞不渝。屈原对兰花的高度赞赏和个人品质的自我比拟,表达了屈原的个人情感和对美好品德的追求。兰花因其清雅的花姿和幽香,被视为高雅与纯洁的象征。在《离骚》中,15句有兰花的字句体现了屈原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和自我期许。屈原通过咏兰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理想的坚持。还通过种植和佩戴兰花来自比,体现了屈原对兰花的个人喜爱和情感。也自视为高洁、典雅、超凡脱俗的高贵内质。
三、屈原在兰溪首开兰草园,成为中国兰文化内涵先驱。
屈原在陵阳兰溪首开兰草园,是中国最早的种兰大户:“余既滋(栽种)兰之九畹(古代地积单位,三十亩为一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屈原在兰溪开辟的兰草园(兰圃),种了270亩春兰和建兰,还种100亩蕙兰。“步余马于兰皋(兰溪边的高地)兮,驰椒丘且焉止息。”(屈原打马在兰草园里行走,查看、观赏兰花,累了,就跑上长满花椒木的小山暂且停留歇息。)屈原在兰溪开辟的兰草园,需要骑马观赏,可见其规模之大。兰花在《离骚》全篇中都是高雅与纯洁的象征,开启了文人雅士咏兰颂兰的先河。
兰溪村山水孕育着丰富的兰花资源,是屈原种兰、采兰和吟咏《离骚》的物质基础。
来源丨池州市屈原学会
审核丨刘海燕
监制丨杨 健
编辑丨胡 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