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民 | 徙都寿春寻楚风

文摘   2024-11-16 09:14   安徽  

徙都寿春寻楚风


李建民


十月中旬,随青阳县屈原学会前往皖北寿县等地采风,终于见识了淮北平原的广袤无垠,领略了江淮楚文化的深厚底蕴。

寿县,楚称寿春,地处安徽中部,淮河中游南岸。寿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故乡、中国豆腐的发祥地、“淝水之战”的古战场,素有“地下博物馆”之称。从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时期至商周时期,淮夷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成就了寿县早期文明。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是南方诸国争夺之地;战国晚期,楚国力日衰,疆土萎缩,重心东移,于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徙都寿春,至负刍五年(公元前223年)被秦所灭。寿春作为楚国最后19年的郢都,共经历了考烈王、幽王、哀王、和负刍四位楚王。是楚国军事战略重邑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两汉时期,淮南王、阜陵王在此建都。此后迭为州郡治所。

寿县古城墙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古城墙,城墙周长7147米,高9.7米,底宽18-22米,顶宽4-10米。砖墙用桐油、石灰、糯米粘合,愈久弥坚。始建于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明清时曾多次修葺,历经900年不倒,比山西平遥古城还早100多年。城墙开有四门,东门称为宾阳,南门称为通淝,西门称为定湖,北门称为靖淮,并各有瓮城。这种布局不仅有利于军事防御,还能防御洪水。如今斑驳的古城门下,一道道光滑车辙的石板路,仍然是车来人往的重要通道。古城堡上城楼前,立有“淝水古战场”石碑。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公元383年东晋以八万军力在寿县淝水大胜八十余万的前秦军。此战不仅使谢玄、谢安、谢石等人留名青史,还使 “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流传至今。



寿县博物馆(安徽楚文化博物馆),于今年5月18日被评为安徽省第一家县一级的“国家一级馆”。寿县博物馆位于寿县新城区寿春城国家考古遗址范围内,始建于1958年,是全省最早的博物馆之一,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以“楚文化”命名的博物馆。馆内珍藏文物藏品10000余件套,涉楚文物700余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30件套,三级以上文物2200余件套。馆内藏有楚大鼎、越王者旨于赐剑、汉八龙金带扣、附盖三足羊形铜尊、鄂君启金节、大府铜牛、楚金币“郢爰”、“金棺”等举世瞩目的楚国重器。



史学界有种说法:“江汉流域是楚头,江淮地区是楚尾”。历史上楚国从荆山沮水边立国,到淮河岸边灭亡,前后经历了800年时间,都城从“纪郢”到“鄢郢”,再到“陈郢”,最后迁往“寿郢”,即今天的寿县。公元前591年,楚国为完成问鼎中原、饮马黄河的目标,把寿春作为强有力的后方。在那段岁月里,安丰塘(芍陂)的修建完善,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历史上曾言: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淮河两岸不如安丰塘畔,鱼米之乡,旱涝保收。

走进位于寿县的安徽楚文化博物馆,漫步馆外镌刻着“一步千年”字样的玻璃步道,迎面而来的是5米多高的新铸楚大鼎。步入博物馆,仿佛穿越时光隧道,又回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钟鼓铿锵、淮水汤汤,以寿为名,源远流长。楚国迁都寿春后,江汉文化与淮夷土著文化经过长期碰撞、融合,最终形成了以寿春城为中心的特色鲜明的江淮楚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留下灿烂篇章。

通过参观寿县博物馆珍藏的众多楚国出土文物,可见楚国的经济繁荣及文化昌盛。楚金币是我国货币史上最早的黄金货币,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在寿春城遗址及周边地区先后三次发现金币窖藏,总计195件、总重量近20千克,品种丰富,数量为全国之最。

   纵观楚国800年历史,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从楚成王问鼎中原崛起到楚威王、楚怀王鼎盛,从秦白起攻克郢城到移都东迁,直至秦军攻破楚都寿春灭亡。而屈原正是楚国由兴转衰时期放逐于江南陵阳的。楚国从鼎盛到衰亡,除了楚国内部的权贵集团和政治斗争严重消耗了国家的实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吴起和屈原的变法遭到了贵族势力的阻挠而失败。若顷襄王能接受屈原“对外联齐抗秦,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的主张,定能实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预言,而统一六国就有可能是楚,而不是秦。

而同样处于“吴头楚尾”的陵阳,也是有着二千多年历史的楚文化古镇。应以“屈原放逐陵阳九年”为切入点,深入挖掘具有陵阳特色的楚文化底蕴,采用多种形式弘扬屈原与陵阳文化。充分利用市屈原学会“屈原四地”研究成果,切实加大东山湾屈原文化园、兰溪福苑屈原纪念馆及兰花展馆的建设,努力打造“屈原与陵阳”的文化新品牌。




作者简介

李建民,男,1964年出生于青阳,中共党员。池州市屈原学会理事,池州市作协会员,曾在相关报刊发表散文等文章。现为青阳县陵阳镇一级主任科员。



来源丨池州市屈原学会

审核丨刘海燕

监制丨杨   健

编辑丨胡   珍



池州市屈原学会
池州市屈原学会
 最新文章